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版农夫与蛇?徐阶曾提拔高拱,高拱为何反而对徐阶赶尽杀绝?

明朝版农夫与蛇?徐阶曾提拔高拱,高拱为何反而对徐阶赶尽杀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趣故史 访问量:2014 更新时间:2024/1/20 0:57:43

《人民的名义》中,肖钢玉在吕梁已经带人到他的住所去拘捕他时,还认为自己和侯亮平的“恩怨”可以通过一顿饭来化解,吕梁听完他的一番“肺腑之言”后,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一句: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但凡有党争存在,则必是一方于置另一方于死地,即便被认为是读书人的天堂的宋朝,大文豪苏东坡也因为卷入党争而被人设计了“乌台诗案”,差点没整死他。在家天下的体制之下,决定党争胜败的胜负手是皇帝。获胜的一方很难保证下一任皇帝是否依旧支持自己,一旦下一任皇帝与敌对者相同,则自己的胜利果实将会被轻松颠覆,这个过程是非常快的,不会给你任何的反应时间。宋神宗后期旧党重新获得胜利,这种胜利一直延续到高太后去世,结果亲政的宋神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旧党进行了疯狂打击,之前气息奄奄的新党瞬间满血复活。

总之,中国古代的党争中,但凡给敌人留下一口气,这口气在将来就有可能化为自己坟头的一抔土。

高拱所在的明朝隆庆年间距离北宋新旧党争已经过去五百余年,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对历史经验非常重视,作为权谋老手,高拱自然不会给自己挖坑。更何况,徐阶虽然当时已经退休许久,但他在朝中的势力和在地方上的影响不可小觑,这个老头连当年权倾一时的严嵩都扳倒了,可见其能量之大。即便是日后不生变化,徐阶的影响力对于高拱执政的威望也是一大威胁,用赵公子的一句话:大明朝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当然,如果高拱和徐阶之间的矛盾能稍微小一些,高拱可能不会把事情做绝。但非常遗憾,这俩人的矛盾是在是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高拱原本是裕王,即后来的龙庆皇帝的老师,而嘉靖皇帝只有两个儿子,裕王和景王,景王早逝,所以裕王实际上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皇帝,高拱日后也必然飞黄腾达。徐阶也深知这点,于是当时如日中天的徐玠为了笼络这位未来的全臣,主动推荐了郭朴和高拱进入内阁。实际上矛盾就此埋下。徐阶认为,高拱是他推荐进入内阁的,他是高拱的伯乐,所以高拱应该无条件服从他;而高拱则不这么想,高拱认为即便没有徐阶,凭借他和未来皇帝的关系,进入内阁甚至成为内阁首辅是早晚的事儿。认知上的差异,造成了最初的裂痕。

高拱被重用是在嘉靖四十五年,开天眼的现代人可知,嘉靖皇帝在这一年的十二月便去见朱重八了。当时嘉靖皇帝沉迷于炼丹,召见大臣都不在内阁而是在西苑,大臣们都以被召入西苑为荣。徐阶作为首辅,深知谁能最大限度接近皇帝,谁便能获得更高权威,于是整日待在西苑嘉靖皇帝身边,不去内阁值班。高拱也是个权力欲望极强的大臣,看到徐阶对权力抓得如此之紧,他自然是不高兴的,于是他没好气儿地对徐玠说:

“公元老,常直可矣。不才与李(春芳)、郭(朴)两公愿日轮一人,诣阁中习故事。”

您徐玠徐大人是朝中元老,每天只需要待在皇帝面前就行,至于内阁的事儿,交给我们这些新人就行,正好学习一下怎么办事儿。这句话但凡是成年人,都能听出其中的阴阳怪气,这一下矛盾直接公开化了。此后高拱和徐阶两人再也没有给对方好脸色。嘉靖皇帝去世后,作为内阁首辅的徐阶本来应当和高拱一同起草遗诏,结果徐玠却直接无视高拱,叫来了新兵蛋子张居正。这一举动,直接让两人的关系降到绝对零度,再无恢复的可能。

隆庆皇帝继位后,高拱得到宠信,为了到达权力巅峰,高拱多次仗着自己皇帝老师的身份和徐玠作对,但高拱岂是徐阁老的对手,徐阁老大招一发,高拱便抵挡不住,被迫辞官。高拱这种睚眦必报的人,自然不会忘记徐阶带给自己的这次耻辱。不久之后,徐阶也请求辞官回家了。徐阶前脚刚走,高拱后脚便回来。

掌握大权的高拱,自然不会放过徐阶,从草拟遗诏再到被迫辞官,徐阶带给他的耻辱他要加倍还回去。于是高拱利用了海瑞这把刀,抓住徐阶兼并土地和纵容儿子违法这两件事,一举重创徐阶。

可以说,高拱和徐阶的斗争,并非是正邪之争,而仅仅是明朝大臣为了获得权力的内卷行为。此后,明朝一直党争不断,直到南明被清军颠覆,而党争也成为了明朝最终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在豪横中崛起又在豪横中灭亡的大明内阁首辅——高拱

    历史解密编辑:幽默海花英标签:高拱,嘉靖皇帝,进士,首辅

    在豪横中崛起又在豪横中灭亡的大明内阁首辅——高拱玉来文史2022-06-1814:14河南关注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是个性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嘉隆万时期,有三大政显位尊的风云

  • 孩子呆呆傻傻、腭骨高拱同时伴有口呼吸?

    历史解密编辑:卢丙仑标签:高拱,手术,腺样体,下颌,上颌骨

    最近我发现有很多网友,在网上讨论自己孩子的长相,但有一位家长的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说自己的孩子颌骨很长,腭骨高拱,牙列也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表情也很少,但做了智商检测并没有这方面的问题,那这是怎么回事呢?关于这种脸型,我们医学上称之为腺样体脸型,也叫口呼吸综合征。在咽喉的后上侧,鼻腔的后侧,小

  • 明朝首辅那些事儿:能臣高拱掌权,却要置徐阶于死地!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高拱,徐阶,严嵩,张居正,朱载垕,嘉靖皇帝,明朝首辅,内阁首辅

    徐阶、高拱在嘉靖、隆庆年间曾同朝为官,并且都有经天纬地之才。徐阶机敏过人,权谋老道,大奸臣严嵩的倒台就是徐阶的手笔。高拱性格耿直、有见识有魄力,开启了隆庆新政,令帝国发展走回正轨。在《大明王朝1566》中俩人是站在同一阵营的,同属裕王的老师,虽然表面上互相客气,其实已经暗中争斗。而在正史中,俩人关系

  • 高拱是否写过《病榻遗言》,他托付张居正两件事,证明遗言是伪造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解密标签:高拱,张居正,病榻遗言,万历皇帝

    众所周知,古代书籍是重要的文字史料,有助于专家们研究历史人物和社会状况,然而很多人知道古书其实也有真假之分。比如,明朝有本《病榻遗言》,据说作者是内阁首辅高拱,但专家们推测它是假书,而且从张居正做的两件事情也能确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也好奇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

  • 后浪拍前浪!明代高拱和张居正曾经志同道合,为何最后却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飞侠玩收藏标签:高拱,张居正,徐阶,嘉靖皇帝,大学士,朱载垕

    李敖曾经有一句打油诗: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句话寓意深刻。在古代风云诡秘的朝堂之上,前浪们看似风光,却时刻有着被后浪打翻的危险。哪怕以前的亲密无间,志同道合!明朝高拱和张居正就是其中的一例!公元1572年6月16日,早朝时间。此时以内阁首辅高拱为首的众大臣正在会极门外等候上朝。司礼太监冯

  • 高拱:幸亏当年没被选上驸马,不然大明朝就会少了一位首辅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高拱,明朝,嘉靖皇帝,太监,朱元璋,皇帝

    图片来自网络老北京有一首“十好笑”的民谣,其中第十句是“十好笑,驸马换个现世宝。”这句歌谣说的是明朝嘉靖皇帝的妹妹永淳公主本来应该嫁个好驸马,可没想却在临嫁之时两次被骗,最终嫁给了一个半秃子,成为了世人的笑柄。可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差错,明朝才得以多了一位首辅。客观地说,朱元璋制定的很多政策还是非常好

  • 高拱整顿边防的巨大功绩,促成辽左大捷,明朝得以稳定辽东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高拱,辽东,明朝,李成梁,俺答

    高拱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讲述的是张居正的传奇一生。主角是张居正,那就得树立个反面,结果就把当时的首辅高拱立为了一个阴险自私、只图私利的人。历史上高拱的确在隆庆时期任职首辅,也的确被张居正搞下去了,但他对明朝的贡献不能小觑,尤其是他对明朝军事体制和边防的改革,实开张居正改革的前兆。一、辽东镇和建州

  • 明代最有魄力、最有识见、最敢于改革旧制的首辅——高拱

    历史解密编辑:挑食的老牛标签:高拱,徐阶,张居正,严嵩,大学士,嘉靖皇帝

    1569年,高拱起复回京担任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消息传出一时间引得众官员奔走相告,很多官员都吓得两股战战。更夸张的是中议大夫胡应嘉直接吓得惊惧而亡。高拱,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嘉靖二十年(1541)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开始担任裕王朱载坖的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

  • 高拱的个人性格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高拱,嘉靖皇帝,进士,吏部,给事中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是个性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嘉隆万时期,有三大政显位尊的风云时相:徐阶、高拱、张居正。此三人,俱是匡扶一时、高瞻远瞩的政治家,然因性格、立场各有不同,导致

  • 高拱为什么痛恨张居正?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高拱,张居正,徐阶,太监,皇帝,冯保,明朝,科学家

    高拱著作的《高文襄公集》一书当中,说起张居正那是一口一个荆人。张居正出生于荆州,在战国时期处于楚地,称其为“楚人”并不奇怪,但是称其为“荆人”那就奇怪了,因为“荆人”这两个字是贬义,其含义是野蛮无知。其实别说高拱,只要是个正常人,经历了高拱与张居正之间的事情,都会出现高拱的行为,甚至还有可能超乎高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