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最有魄力、最有识见、最敢于改革旧制的首辅——高拱

明代最有魄力、最有识见、最敢于改革旧制的首辅——高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挑食的老牛 访问量:3677 更新时间:2024/1/17 16:05:50

1569年,高拱起复回京担任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消息传出一时间引得众官员奔走相告,很多官员都吓得两股战战。更夸张的是中议大夫胡应嘉直接吓得惊惧而亡。

高拱,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嘉靖二十年(1541)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开始担任裕朱载坖的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经徐阶引荐,以礼部尚书身份入阁。隆庆元年,被言官弹劾罢官回乡。本次是被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和司礼监太监李芳联名举荐复出,担任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高拱之所以让众官员如此害怕的原因,与他霸道且疾恶如仇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早在还是裕王侍讲学士时,他就敢写诗讽刺当朝首辅严嵩对待下属傲慢“大鸡昂然来,小鸡悚而待”。有意思的是,严嵩对了他的诗不仅没有生气,还夸他写得好。

高拱之所以敢如此胆大包天,是因为他背后有裕王撑腰。高拱是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开始担任裕王讲师的,当时裕王的情况并不好,嘉靖皇帝更偏爱景王,所以没有人愿意去裕王府担任讲师。高拱当时仅仅是一名翰林院编修,不愿再在翰林院蹉跎,就主动前往去裕王府担任讲师。

在担任裕王讲师的九年里,高拱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裕王身边。裕王要读书,他就授课;裕王被排挤,他去周旋;裕王受了委屈,他在旁宽慰;裕王没主意,他就想办法;也正是高拱的这份坚守,深深地打动了裕王,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裕王就是后来的隆庆皇帝。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严嵩不仅没为难高拱,还举荐他迁为翰林侍讲学士。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高拱又升为礼部尚书,第二年,在徐阶的引荐下入阁成为文渊阁大学士,正式踏入明朝的权力中心,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高拱对当时朝纲颓废、官吏腐败等诸多问题痛心疾首,决心要扭转这种局面,于是在隆庆元年,高拱借着“京察”的机会大力整治贪官;但却操之过急,得罪了徐阶一党,被徐阶指使胡应嘉、欧阳一敬等言官弹劾,无奈辞官归乡。

但隆庆帝对高拱非常的依赖,早在当裕王时,王府的大小事务就都找高拱拿主意,当了皇帝后更是对高拱言听计从;即使高拱被罢官回家后,隆庆帝遇到重大事情还是会不惜千里派人问计于高拱,正是这份信任,让众官员都相信高拱迟早会复出,所以对高拱严加防范,让隆庆帝始终找不到机会。

隆庆二年,首辅徐阶因纵容家族子弟侵占良田,鱼肉乡里,被人弹劾后罢官回家。至此,再也没有人能阻挡高拱的回归了。隆庆三年,内阁武英殿大学士张居正和司礼监太监李芳等人正式联名举荐高拱复出。

高拱接到圣旨时已是当年12月,但他不顾腊月严寒,日夜兼程,直奔京城,以内阁大学士兼掌吏部重新登台。令人闻风丧胆的高胡子又回来了。

高拱复出,立即“要”了两条人命,当初弹劾过他的胡应嘉,闻讯当场吓破了胆,当夜就惊惧而亡,另一个弹劾过他的欧阳一敬,当时虽然已解官归田,但在回乡途中听说后也郁郁而死。其他言官也都惴惴不安,两股战战。

但是出人意料,高拱回京后一直没有任何动作,还派自己的门生放出话去安抚众言官和其他官员。众官员都在庆幸高拱转了性,但到了9月,突然晴天一声雷“朝审”就是将全国多年的积案进行总检查。原来,所谓“高拱转性”的这几个月,实际都是偷偷地做前期摸底调查,他要从侧面重拳出击。

这一查不得了,一下子就揪出169个冤案,高拱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拔一个带出一串,很快弄得贪官人人自危,很多贪官都主动辞职,整个官场为之一清。之后高拱继续穷追猛打,提出“贪者仍提问追赃”,即使辞官回家也不算安全,还要退还赃款才行。经过高拱的整治,整个隆庆朝的吏治肃清,贪腐之风得到彻底扭转。

高拱还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革除弊政:首先,他改革言官弹劾体制,言官不能再“风闻奏事”必须要有实据;其次,建立完善的官员人事档案,推行中基层干部年轻化,人才专业化;在经济上,完善会计制度,选拔会计人才,推广一条鞭法(张居正后来的改革很多是高拱新政的延续);还有疏通漕运,发展海运等等,这些举措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军事外交方面,高拱也颇有建树,他和张居正一力促成了“俺答封贡”,结束了明朝与蒙古长达两百年的军事对立,从此明朝的北方边境进入了长达百年的和平时期。高拱还成功平定了南方两广的边民叛乱,并在平乱后大胆直接提拔任用了一批有才又忠于朝廷当地人为官,而这些人对维护当地的稳定,教化引导当地民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虽然高拱在隆庆帝去世后就很快被罢免。但在内阁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高拱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成绩斐然,让已经衰落腐朽的大明王朝重现生机,也为后来张居正开展更大规模的万历十年改革奠定了基础。

作为有明一代最有魄力、最有识见、最敢于改革旧制的首辅,高拱值得人们记住。

更多文章

  • 高拱的个人性格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高拱,嘉靖皇帝,进士,吏部,给事中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是个性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嘉隆万时期,有三大政显位尊的风云时相:徐阶、高拱、张居正。此三人,俱是匡扶一时、高瞻远瞩的政治家,然因性格、立场各有不同,导致

  • 高拱为什么痛恨张居正?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高拱,张居正,徐阶,太监,皇帝,冯保,明朝,科学家

    高拱著作的《高文襄公集》一书当中,说起张居正那是一口一个荆人。张居正出生于荆州,在战国时期处于楚地,称其为“楚人”并不奇怪,但是称其为“荆人”那就奇怪了,因为“荆人”这两个字是贬义,其含义是野蛮无知。其实别说高拱,只要是个正常人,经历了高拱与张居正之间的事情,都会出现高拱的行为,甚至还有可能超乎高拱

  • 高拱的用人之道,一名高级别领导应有的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高拱,徐阶,张居正,海瑞,军饷

    前面文章说道,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作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才,都是不世出的治世之才,可惜他们几乎都生在了同一时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就必然导致了他们之间的不相容,因此,徐阶被高拱打翻,高拱又被张居正算计,最终在这场权力角逐当中胜出。当然了,这并不能说明徐阶就比另两位弱,张居正就比他们强。事实上,他

  • 江湖不仅是打打杀杀,更多的是人情世故:张居正与高拱最后的斗法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张居正,高拱,徐阶,严嵩,东厂,明朝,科学家

    公元1573年,万历元年正月十九,一个上朝会的日子。在皇城乾清宫值班的侍卫,发现一个鬼鬼祟祟的人,于是众人一拥而上擒住了此人。简单审讯一番后,知道这个刺客叫王大臣,直隶武进县人,乃是蓟州总兵戚继光的手下。于是侍卫就连忙禀告给司礼监首领太监兼东厂提督冯宝。刚刚上任的冯宝自然不敢怠慢,一番审讯后得知此人

  • 内阁首辅高拱被赶下台的背后:飞扬跋扈与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高拱,张居正,徐阶,嘉靖皇帝,严嵩,万历,冯保

    高拱,字素卿,新郑人,嘉靖二十年中进士,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隆庆五年升为内阁首辅。张居正,字叔大,荆州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与高拱同样历经三朝,隆庆六年代高拱为内阁首辅。高拱与张居正二人同朝为官,又同为裕王府旧臣,曾经合作无间、相互器重,推行一系列新政,扭转了嘉靖后期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然而,

  • 明朝中期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的政治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徐阶,高拱,张居正,严嵩,海瑞

    前言:一个喜欢驾驭群臣却又被大臣拿来当枪使当利用工具的皇帝、一个长期怠政二十多年不上朝一心炼丹修道的皇帝、一个只知享受权利却不愿为天下百姓承担义务的皇帝,嘉靖皇帝朱厚熜驾崩了。在他的身前身后,帝国内阁大臣之间的政治斗争却永远没有停止……本文再次讲述这段历史往事,以飨读者。我们前面说过,高拱、张居正都

  • 李自成为什么听从牛金星的话,斩杀了自己的谋士李岩

    历史解密编辑:校草不咋帅标签:李自成,牛金星,李岩,高迎祥,多尔衮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陕西米脂人,小时候由于家里很穷,甚至为了能上饭,年幼的李自成如给地主家放过羊,长大以后,他先是在明军里当了名小驿卒,后来队伍裁员,李自成失业了,但是天无绝人之路,一个偶然的机会,李自成投靠起义军将领高迎祥的队伍。李自成在高迎祥那里,他表现十分出色,又肯吃苦,很快得到了高迎

  • 李自成的丞相牛金星的最后结局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李自成,牛金星,丞相,清廷,吴三桂,刘伯温

    根据内阁档案《明清史料》所收录的一些清朝大臣讨论怎么处置牛金星的奏疏,就知牛金星本人在李自成灭亡后投降了清廷,做了个可耻的叛徒、汉奸。但受姚雪垠长篇小说《李自成》里关于牛金星这个人物的刻划和塑造,很多人的脑里,牛金星是堪和诸葛亮、刘伯温一类智谋忠义之士堪与媲美的人物,不应该降清,而应该是壮烈牺牲,或

  • 李自成失败后,牛金星和宋献策去哪了?一个投降清廷一个不知所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李自成,牛金星,宋献策,吴三桂,清廷

    一个造反团队能走多远,一看智囊水平高低,二看造反领头人会不会知人善任。李自成有三个智囊:李岩、宋献策、牛金星。三个人的水平,可用龙、虎、虫来形容。可惜,李自成不会用人,最器重的人,水平最菜;最有战略眼光的两个人,李岩被杀,宋献策“献策”很多都不采用,活该李自成功亏一篑。三人都是河南人,都是李自成的高

  • 李自成的二把手牛金星,隐居江西此深山,临死前教导后代好好做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昭情感世界标签:李自成,牛金星,明朝,阿济格,顺治,吴三桂

    江西九江武宁耸峦叠翠的幕阜山脉中段,此地山峦起伏,高峰耸立,垄丘网布,村落满山,一座大山上有一个神奇的山洞,洞内钟乳石千奇百态,惟妙惟肖,洞内长度连绵十余里,洞内泉水长流不断;给人一种神奇莫测、如临仙境之感。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灭六国,鲁国公带着三百臣民避难,在此洞住过三年。至今,洞内石壁还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