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湘军攻克南京后杀了多少人?城破后忠王李秀成为何仍能突围而走?

湘军攻克南京后杀了多少人?城破后忠王李秀成为何仍能突围而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百年战争纪 访问量:1686 更新时间:2024/1/10 10:56:09

1864年7月19日天京沦陷,繁华六朝古都顿成人间地狱

1864年7月19日午后,湘军吉字营用穴地攻城法炸塌南京(太平天国都天京)城墙一角,终于攻破了固若金汤的石头城——南京。

湘军兵勇冲入南京城后,开始了一场疯狂的烧杀抢掠。城中太平军虽然断粮已久,个个饥疲无力,但仍然举起刀枪进行抵抗,与杀红眼的湘军兵勇展开激烈搏杀。据史料记载,战至傍晚,整个南京城均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烟起数十道,屯结空中不散,如大山,绛紫色”。湘军与太平军先是短兵相接,再争夺街巷,随后又展开逐院逐屋的争夺。可以这么说,湘军每攻下一座院落,一座房屋,都要搭上几个兵勇的性命。但湘军已经得到充分补充,毕竟人多势众,而且器械精良,经半日血战,逐渐占据了上风。

当太平军身陷重围,感到无法守住、无力突围时,便纷纷聚众自焚,几乎无人投降。据记载,当时除了无人防守的天王府、忠王府、英王府等少数府邸被清军轻易占据外, 其余诸王府皆发生激战,守军力战不支后都放火自焚。据亲眼目睹者叙述,一些太平军将士高喊“弗留半片烂布与清妖享用” 的口号,主动点火将房屋与蓄积的财物焚烧一空,以示与天京共存亡的决心。不过据事件亲历者赵烈文(曾国藩幕府高参)估计,太平军“所焚十之三”,湘军“所焚十之七”,也即太平军纵火比例不高,城中大火大都是湘军用火攻当武器造成的。

湘军几乎将进行抵抗的太平军诛戮一空,眷属也不放过,甚至连已经病死并秘密掩埋的天王洪秀全的遗骸,也要掘坟辱尸,挫骨扬灰,以发泄围城苦战3年、死伤无数带来的刻骨仇恨。

城破后被湘军打死或自焚而死的太平军将士人数并不多,遇难者大都是南京普通百姓

但令人惊讶的是,据现场目击者观察,南京城破后被杀害的太平军将士人数并不多,更多遇害者大都是天京城内的商民,即老百姓。据记载,天京被攻破时,城中军民仅余3万人(大部分平民已经被放出或逃出就食),除一般居民外,太平军官兵只有1万人,能够持枪作战的青壮年战士最多3、4千人,其中随忠王李秀成突围而走者有千余人,都是忠王麾下的精锐将士,缒城(用绳索捆缚腰部从城墙上缒下)而走或混入难民中逃走的太平军士卒也大有人在;另外,还有一些太平军士兵被俘后主动替急于发财的湘军官兵寻找、指认地窖、挖掘窖藏金银、帮扛抬运送财物出城后被湘军放走,侥幸逃出生天,所以在巷战中被杀的太平军,包括纵火自焚者最多不过数千人。因此可以判定,南京被攻破后最大的受害者是城中的和平居民,即普通百姓。

曾国藩涉嫌谎报、夸大战功

那么,南京被攻破后遇难的人大多数是城中商民,至少有万余人死于战火中。据赵烈文的《能静居笔记》记载,攻陷南京的当天晚上,整个南京城就已基本被湘军控制,虽然仍有少数残存的太平军困守在几座王府内进行零星抵抗,前后持续了4、5天方被剿灭,但总体来说战争状态在破城当天就已经结束了。可这场大屠杀却持续了十几天,湘军杀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攻夺城池,而是为了抢夺财物和掳掠妇女;攻杀的对象也不仅限于零星藏匿民间的太平军残余,而是南京城内的平民百姓,很多老人、儿童和中年以上的半老妇女都是受害者。

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 中如实记述了他的所见所闻:

“城破五日后,仍然是尸骸塞路,臭不可闻。......计破城后,精壮长毛除抗拒时被斩杀外,其余死者寥寥,大半为兵勇扛抬什物出城,或引各勇挖窖,得后即行放纵。城上四面缒下老广贼匪不知若干。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情杀死。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两三岁者亦斫戮以之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其乱如此,可为发指”。

从赵烈文的真实记述可以清楚地看到,事后曾国藩在呈给清廷的奏折中说破城后“各军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城中军民加起来才剩3万人)纯属谎报或夸大战果,以为邀功请赏,亦或是为他们久攻南京而不克和破城后烧杀淫掠之恶行作辩护,曾氏奏折中还有 “秦淮长河浮尸如麻”的说辞,这些尸骸也大多是城中百姓的,尤其是老弱妇孺,太平军将士则为数甚少。

湘军破城后,李秀成因何能保护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而走?

对于传说中堆积如山的天国窖藏,湘军上下是垂涎三尺的。他们围困南京长达3年之久,宁可忍受缺粮欠饷、瘟疫伤病的煎熬而死战不退,且无人散去,主要就是盼望破城之日大肆抢掠一番,大发横财,回乡起屋讨小,后半辈子快活度日。因而攻入南京后,他们先抢王府, 再掘地三尺挖地窖,甚至拆毁房屋,盗掘坟墓,接着就挨家挨户抢劫民财,直至不加甄别,不分良莠,公私荡然,洗劫一空。 为了抢夺财物,他们杀害了大批老弱妇孺,甚至为了财物而不惜火拼而相互厮杀。

赵烈文说,城破十几日后,大街上经常出现湘军兵勇成群结伙相互厮拼的场景,无非是为了争夺财物、女子。当时,不仅攻城部队参与抢劫,就连留在城外看护辎重与营寨的老弱羸卒也纷纷涌入城中,参加劫掠。街上到处都是肩扛手提,甚至赶着骡车运送财物的湘军士兵,甚至 一日往返数次。赵烈文生性正直,他恐怕是唯一没有参与抢劫的湘军成员。就这样,洪秀全苦心经营15载、极尽富丽奢华的天朝宫殿被掠夺一空后,也被付之一炬,烧作白地。南京城无论王府、官衙还是居民房舍均被搜括一空,最后仅剩一片残砖剩瓦。

南京城破时,忠王李秀成挑选千余精锐,换上湘军号衣,化装保护幼主洪天贵福逃出京城。沿途遇到的湘军士兵皆忙于劫掠财物,无人察觉这伙匆匆出城的“同袍”竟是漏网长毛。李秀成保护幼主从太平门缺口出城后,将马匹给幼主骑乘,自己步行跟随,不料被乱兵冲散,与大队人马失去联系。洪天贵福走句容、溧水,到安徽广德与干王洪仁玕会合;李秀成与大队人马失散后,则仓惶向南京东南方向逃去。

逃到方山时,李秀成因身佩之物较显眼被村民陶大兰识破抓获,将他擒获送至湘军大将萧孚泗营中。囚禁9天留下万言供状后,被曾国藩处死。

标签: 李秀太平军李秀成曾国藩天京城破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李秀成手握20万大军,为何打不过2万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侃侃历史官方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清军,石亚达,洪秀全

    清政府晚年爆发长达2年多的鸦片战争,军费和赔款花了约一亿两,这些钱都是收刮民脂民膏而来,在短时间内全国各地增加税收,老百姓赋税沉重,尤其是两广富庶之地,承担的赋税就要多一些,加之长年旱灾,老百姓苦不堪言。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上帝教会众2万多人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是

  • 李秀成投降后献出一计,可剿灭太平军,曾国藩听完大怒:立即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军,太平天国,清军,洪秀全,军事制度,科学家,清朝,艺术家

    我们都知道,晚清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有着属于它的辉煌,但也有着属于它的多事之秋。清朝末年是一个灾祸横行的年代,那个年代中内有太平天国举义,外有列强虎视眈眈掠夺中华民族的财富资源。种种的缘由让中华民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族危急时刻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汉臣开始崛起,他们靠着自己的能力支撑起了风

  • 曾国藩曾孙抛出重磅史料,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的真相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明星十级研究学者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洪秀全,清军

    太平天国,一个前期生猛活跃,被民众视为希望,后期内部四分五裂,遭到朝廷打压,成为朝廷巩固自己腐朽统治的牺牲品。不管是洪秀全,还是其他的王,最后都惨死在朝廷手上。大力想要摧毁太平天国,而不是与其一起联手击退洋军,宁愿任人宰割,也要将农民起义的势力扼杀在自己手里。太平天国的失败让世人看到清末朝廷的荒唐。

  • 李秀成评价杨秀清:不是做大事的料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李秀成,杨秀清,洪秀全,东王,太平天国,石亚达

    李秀成,忠于国王的太平天国,已故的绝对支柱,他的“自我叙事书”,一篇关于国王第一义的文章阐述了这一点。那么他对杨秀清说了什么?李秀成;在他的眼里,东王杨秀清具有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堪称他的才华,但人际关系方面,杨秀清处理不当,最终死于队友之手。“东王杨秀清,住在桂平县,住在一座叫平高山的山上。他在

  • 安庆之战有多惨烈?因李秀成失约,三员天将罹难,两万太平军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秀成,太平军,安庆,陈玉成,曾国藩,李续宾,安庆之战,安庆市

    1853年被太平军西征时攻占的安庆,既是当时安徽省的省会,同时又是长江沿岸的一座军事重镇,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安庆被太平军占领后,一直是太平天国西部最重要的军事屏障,也可视作地处长江下游天京(江宁,南京)的西面门户,于是便成了清军重点进攻的对象。1858年,清军攻陷江西九江,随后收复江西大部,进而窥伺

  •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捕之后,写下了天国之十误,有哪十误?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如此美妙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石亚达,清军

    作者:清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捕之后,在临刑要处死时,写下导致太平天国失败著名的《天国十误》,罗列十大失误使太平天国走向灭亡第一大错:杨秀清让李开芳、林凤祥北征,这是太平天国败亡的前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太平天国拨给北伐军的只有两万兵马,这两万兵马虽然作战勇猛,

  • 1939年,有人自称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之子,讲述自己父子逃生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曾国藩,清军

    近来流传有一种说法,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与湘军领袖曾国藩私下里有不错的交情,两人在天京城破前夕互通款曲,暗中达成协议:李秀成开门给曾国藩献城,曾国藩则放李秀成一条生路。这种说法,源自一篇署名为王公玙的人写的题为《李秀成伏诛之谜揭秘》的文章。该文大意是:1939年冬,作者王公玙时任国民党江苏省民政厅长

  • 太平天国史, 曾国荃能力一般, 为何可以打赢陈玉成、李秀成

    历史解密编辑:柴小帮标签:曾国荃,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军,历史片,古装片,太平天国史,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曾国荃能力一般,不如陈玉成、李秀成。曾国荃能打赢太平军,运气成分比较大。一、太平军战略失误,装备落后1858年,三河之战、桐城之战,陈玉成、李秀成全歼湘军精锐8000余人,第一悍将李续宾阵亡。1860年,陈玉成、李秀成联手,第二次摧毁“江南大营”,八旗、绿营阵亡一万余人,被咸丰誉为“江南长城”的张国

  • 李秀成20万太平军是怎么败给2万湘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清军,太平天国,曾国荃

    太平天国之初,战斗力还是非常可怕的,一群光脚不怕穿鞋的农民起义大军席卷了大清王朝的南方富庶之地。一时间,打的各地清军晕了头,太平天国大有一举拿下大清的潜力,当时的外国政府很多都在考虑到底是支持残破的大清政府,还是支持这支发展迅猛的农民起义军,对于最终的胜利谁都没有把握。1862年10月,太平天国将领

  • 陈玉成、李秀成,在湘军阵营处于什么水平?比曾国荃强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陈玉成,李秀成,曾国荃,太平军,胡林翼,曾国藩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洪秀全差点成为朱元璋第二,因内部不团结,被湘军逆袭成功。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八旗、绿营不堪一击,从金田起义以来,他们就经常战败,毫无斗志,没了当年之勇。1865年,太平军余部联手捻军在高楼寨设伏,7000八旗精锐全军覆没,清朝连本钱都丢了。八旗、绿营不给力,湘军成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