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达开兵败之谜

石达开兵败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如汝侃娱乐 访问量:290 更新时间:2024/2/12 11:59:41

石达开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中,以其卓越的智慧、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在反封建压迫斗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这么一个忠心耿耿的优秀人才,最后的结局却是率军远走,继天京事变后再次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分裂,自己也在兵败大渡河后为全兵士而引颈就戮。那么石达开究竟为何要出走呢?究其原因,有人说石达开出走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民领袖洪秀全的不能放弃一己私利而顾全大局。1856年夏天,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之间为争夺天国领导权力爆发内讧,史称“天京事变”。它的发生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全盛时期,给太平天国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断送了军事上的大好形势,破坏了队伍的团结。“天京事变”后,在天国首义诸王中,除洪秀全和石达开两人外,死丧殆尽。洪秀全的威望已大大下降,无论从威望、才干来说,石达开确是辅理政务、统帅军队、安抚百姓的理想人物。作为农民革命领袖的洪秀全,本应从“天京事变”中吸取教训,以大局为重,做好队伍的团结工作,但是,他为保住自己的帝王位置,任人唯亲,猜忌忠直,终于又发生了逼走天国重要领导人物石达开,造成太平天国力量又一次大分裂的严重事件。

刚经历过刀光剑影的“天京事变”,谁不盼望有一个像石达开这样的人物来辅助国政,稳定局势?况且,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环视满朝文武,要找一个能力挽狂澜、收拾人心、重振危局的人来,除石达开外,再无他人。因此,从解救燃眉之急考虑,也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召石达开回京辅政。十一月,石达开带军从宁国经芜湖回到天京,受到天京军民的热烈欢迎,“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洪秀全亦加封石达开为“电师通军主将义王”,命他提理政务。石达开回京辅政,是他勇敢抗击韦昌辉滥杀暴行斗争的胜利,对洪秀全曾给他加以“反顾偏心罪”,下诏通缉,以“官丞相,金六百两”的赏金“购其首级”的错误做法,他亦不计较,显示出不计个人恩怨的宽阔胸怀和崇高品德,这就博得天京广大军民的尊敬。因此,石达开回京辅政,是他本人崇高的威望、品格和文武具备的才能为广大军民所信赖和拥戴的结果。

回京后,在他辅政的半年里,政治上安定人心,加强团结,重用人才,甚至连杀害了他全家的韦昌辉的父亲和兄弟都得到保护。他以正义的行为,竭尽全力,把天国从面临覆亡的危机中挽救过来。天国的形势稍微有了转机,洪秀全又把斗争的目光转向内部。原来,洪秀全并没有从“天京事变”中吸取正确的教训,杨秀清独揽大权和逼封万岁的情景不断在他眼前出现,因而他时生疑忌。尤其是眼见石达开辅政,功绩卓著,又见石达开“所部多精壮之士,军力雄厚”,对其兵权的集中更为忌讳,再加上石达开为首义之王,威望极高,这都使洪秀全深为不安,他“时有不乐之心”,日夜思虑,“深恐人占其国”,使洪氏一家一姓的天下失之旦夕。他从维护洪氏集团的统治地位出发,对石达开进行限制、排挤。遂封其长兄洪仁发为“安王”,又封其次兄洪仁达为“福王”,干预国政,以牵制石达开。洪秀全对安、福二王的封赏,由他自己直接破坏了太平天国前期“非金田同谋首义、建有殊勋者不封王爵”的规定。在挟制、架空石达开的同时,还要夺取他的兵权,“终疑之,不授以兵事,留城中不使出”,甚至发展到对石达开有“阴图戕害之意”。石达开已然无法施展其聪明才智和匡国辅政的志愿,也对洪秀全及其集团能否继续保持太平天国和建立统一的“天朝”失去信心和希望,不禁发出“忠而见逼,死且不明”的叹息。

1857年6月2日,石达开离开天京,前往安庆,一路张贴布告,表明“吾当远征报国,待异日功成归林,以表愚忠耳”的原因,从此离京远征,一去不返。在他出走后短短的时期,广大太平军将士们很快就纷纷离开洪秀全,投奔到他的麾下,很快聚集起了几十万人,成为太平天国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6年中,他转战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11个省,除了宝庆、桂林两府外,一路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1860年,他攻克南宁时,手下还有精兵20多万。他计划分兵三路,北上四川,效仿三国时的诸葛亮,占天险之利,退可以守,进可以攻,北与当时纵横中原的捻军紧密配合,东与天京遥相呼应,荡平群妖,夺取全国胜利。不料就在这以后的3年中,形势急转直下,先是20万精兵东归,接着是西征失利,最后竟然全军覆没在大渡河边的紫打地。导致这一悲剧结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特别是大渡河边的全军覆没和翼王的自缚清营请死,实在令人难以理解,找不到任何令人信服的答案。英雄的末路的确令人惋惜,然而百年之后这神秘的谜团依然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回答。

更多文章

  •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72年后一老秀才道出关键细节,助红军跳出重围

    历史解密编辑:暴走吧历史标签:红军,石亚达,大渡河,洪秀全,蒋介石,石达开,太平天国

    在把红军围追堵截到大渡河地区时,蒋介石非常嚣张的叫嚣道:要把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为什么蒋介石会拿红军比石达开?本来一路都是通过船只过河的红军,为什么在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上,会选择看起来更加危险的抢夺泸定桥呢?一位亲身经历过石达开兵败的老秀才,把这两个历史事件无声的联系在一起,并且帮助改变了历史。1、前

  • 石达开被俘虏前,真的把宝藏藏在大渡河附近吗?专家:有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清军,刘湘,石亚达,大渡河,洪秀全,太平军,石达开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涂下了浓墨淡彩的一笔,这场由农民领导壮大的起义运动,极大冲击了盘踞中国土地上两百多年的清王朝,以及国外如狼似虎的侵略势力。在太平天国的几位领导人中,石达开绝对是其中正面评价最多的。无论从军事政治贡献,以及品质和人格魅力上,石达开都远远比领袖洪秀全要好,甚至于老

  • 石达开大渡河全军覆没,若杨秀清指挥,太平军能否逃出险境?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杨秀清,石亚达,太平军,大渡河,清军

    1855年1月,翼王石达开聚集重兵,在江西湖口、九江分割包围湘军,曾国藩战败,两次表演“投水自尽”,狼狈不堪。湖口、九江之战,翼王石达开名扬天下,号称太平天国“战神”,令湘军闻风丧胆。8年后,角色转过来,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畔陷入绝境,被湘军统帅,“中兴名臣”骆秉章合围,后“请降”失败,被凌迟处死,全

  • 石达开在宝庆会战中的大败亏输,告诫我们人要认清自己的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少左史标签:大军,石亚达,左宗棠,石达开,太平天国,宝庆会战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石达开率军出走不久后便兵败大渡河。实际上,翼殿大军历经近征浙闽、南安决策、鏖战湖南、广西分裂后才进入四川。其中的湖南宝庆会战石达开以一己之力对阵左宗棠、李续宜、刘长佑、江忠义等湘军名将,结果一败涂地主力尽丧。本文笔者就以翼王石达开的视角,说说这场决定他本人命运和太平天国国运的大会

  • 石达开被包围前,谁都不想见,唯独派人跟他联络,果然英雄相惜

    历史解密编辑:菜就关起来标签:石亚达,洪秀全,韦昌辉,杨秀清,太平天国,清军,石达开

    天京事变时,在洪秀全的指使下,韦昌辉星夜突袭东王杨秀清府上,并在一夜之间清洗了杨秀清及其部下2万余人。领兵在外的石达开并没有直接参与此事,他甚至还孤身前往韦府,劝说韦昌辉以大局为重,不要滥杀无辜,可韦昌辉并不领情,反而怪罪石达开,在抓捕石达开不成的情况下,以同样的手段清洗了石达开的翼王府。失去亲人的

  • 刘湘发现石达开藏宝地,正要挖掘却被蒋介石阻止,后来下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湘,戴笠,石达,二战,军衔,蒋介石,石亚达,拿破仑,希特勒,军事条约,军事同盟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军阀刘湘派出一千多工兵,用炸药等现代化手段,凿穿峭壁,在石棉县高升店一处高山中挖出三个洞穴。这三个洞穴,门口都均匀地垒着石条,用三合土封得非常完好,看起来极其神秘。消息很快传到了蒋介石耳中,他立即派人赶到石棉县阻止刘湘挖掘。同时,还以“故宫考古保护委员会”名义,禁止任何个人和组织以

  • 翼王石达开之死, 被2位三流将领压着打, 11位夫人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小关说生活记标签:清军,翼王,将领,石亚达,太平军,李秀成,石达开

    1860年7月,石达开拒绝返回天京,彭大顺、童容海等70余位将领,带着沿途招收而来的20万杂牌军脱离翼王,率军北上回归太平天国,在江西境内汇入李秀成西征军团。20万大军北上天京,拉开了石达开败亡之序幕。但是,石达开并未放弃进军四川之打算,听闻李永和、蓝大顺起义之消息,他决定杀入四川,成就霸业。石达开

  • 石达开极善用兵,曾屡建奇功,后来率军单独作战却为何屡遭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石亚达,太平军,清军,水师,洪秀全,骆俊

    石达开,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乳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客家人 ,地主出身,家境较为富裕。因土客矛盾,饱受当地土著豪绅排挤、欺辱,愤而参加拜上帝会,与在广西传教的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冯云山、桂平紫金山烧炭工杨秀清等结成异姓兄弟,称天父(即上帝)第七子。在太平天国早期的最高领导层中,洪秀全、冯云山、韦昌辉

  • 为何石达开受寸磔之刑时一声不吭?是无可奈何

    历史解密编辑:孤风婉史标签:清军,石达,寸磔,石亚达,洪秀全,曾国藩,韦昌辉,太平天国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本事的起义者,总能够带领自己的手下开创新的天地,满清王朝时代,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的创始人之一。他带领手下重创清军,虽然被加上一个谋反的罪名,但是他的英勇事迹却流传至今。英雄出少年石达开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随着政治的腐朽和官府的欺压,在父亲去世之后,家里的情况一天比一天糟糕,只剩下了

  • “天京之乱”不能明说的隐藏剧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石达开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石亚达,洪秀全,韦昌辉,杨秀清,翼王,天京

    在我们熟知的“天京之乱”故事中,东王跋扈、北王嗜杀、天王懦弱、翼王悲情。诚然角色的脸谱化受众面广便于传播,但这会消解人物的复杂性和历史事件的厚度。时隔多年“天京之乱”仍存种种疑点:东王势大却轰然倒台;北王发疯一样滥杀;天王闭门隐身;翼王两次出走天京。本文笔者将以翼王石达开的视角,来解构这场事变的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