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秀成临死前以为,有黄文金在,就可复兴天朝,但他的愿望落空了

李秀成临死前以为,有黄文金在,就可复兴天朝,但他的愿望落空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李大脚 访问量:3206 更新时间:2024/1/18 19:51:57

陈玉成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两人曾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浦口大战等一系列战略性胜利。

茅家琦先生在《太平天国通史》中说:“李秀成是主要决策者,陈玉成则是主要实施者,陈、李联合是太平天国全军大团结的实力基础。”

王戍笙在《太平天国运动史》中也说:“陈、李两人是太平军后期两个主要大将,他们分别指挥太平军两大主力,两支大军如果亲密合作,协同作战,就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就多有几分把握取得胜利。”

可惜的是,陈玉成孤军西征,一则兵力不足,二则外国势力的加入,未能拿下武汉,而大后方安庆被围,被迫旋师回救,奈何湘军实施包围攻势已达一年之久,苦战不得解困。

干王洪仁传檄诸王入援安庆,李秀成、李世贤兄弟却远离安庆战场,隔岸观火。最终,安庆失守,皖北沦丧,陈玉成败亡。

安庆失守,天京即失去藩屏;陈玉成败亡,李秀成孤柱难支。

1864年6月,天京沦陷,李秀成被俘,天国大厦倾覆。

成擒后的李秀成在牢笼中忍耐着夏天的闷热,写下了五六万字的《李秀成自述》,致使“李秀成投降”之说几成定论、“忠王不忠”的言论甚嚣尘上,现在,中小学教材中甚至采纳了“李秀成已变节”的观点。

不过,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先生致死不肯相信李秀成会变节,坚定认为李秀成属“伪降”,是在运用“苦肉缓兵计”,其目的是:“要使敌人暂缓进攻,使太平天国得有时间实行早已定下的踞西北以图中原的大计。”其具体策划是:给幼天王打掩护,使他能够安全地突围到达广德、湖州的太平军中,使这支太平军能够保护幼天王安全地向江西转移,和在那里的李世贤等部太平军会师;然后,他自己藉“招齐”为名赴安庆指挥,使敌人暂时停止攻击,则大江以南的太平军便可乘机向江岸集中,渡江与陈得才部太平军会师。这样便会“大有可为”,“天京陷落”将转变为“太平天国中兴”。

为此,罗尔纲先生不辍辩护,一篇《忠王李秀成的苦肉缓兵计》深入浅出,尽述忠王李秀全诈降苦心;一篇《李秀成伪降考》更是面面具到,费尽心血;一本《忠王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几乎是逐字逐句注释起,从青春注到白首。

鲁迅先生说,中国历来缺少“抚哭叛徒的吊客”,是的,仰慕李秀成为人的罗尔纲先生不能接受李秀成是叛徒的说法。

李秀成到底投降与否,到了今天,还是一大历史悬案。

不管如何,细读《李秀成自述》,再结合罗尔纲先生的剖析,必须得承认的是,成为了曾国藩阶下囚的李秀成,还是对天国怀有幻想的。

罗尔纲先生说:“天京失陷时,太平天国大军由扶王陈德才统帅的驻在湖北麻城,由侍王李世贤统帅的入江西就粮,在广德、湖州两地还由堵王黄文金统帅一支精兵扼守,以保卫苏、浙、皖、赣四省的交通。天京守军不过一万多人,牺牲的不多。所以天京失陷,太平天国的兵力是没有什么损失的。即当前的形势对太平天国革命仍然是大有可为的。但是,当时天京失陷,不待说对分驻各省军队的震动却是极巨大的。摆在李秀成面前的问题,就是要稳定人心,和使各地军队集中起来,得到统一的指挥。要稳定人心,就首先要掩护幼天王。要使各地军队集中,就首先要掩护广德、湖州军队的安全撤入江西,进一步还要使敌人暂时停止攻击,然后长江两岸军队才得乘机迅速完成会师的任务。所以,当曾国藩向查问幼天王下落,他即以一定已经被杀答复。”

的确,李秀成在写自述时,写天京突围,细细铺叙,铺叙说:“幼主出到城外,被九帅(指曾国荃)营中营营炮发,处处贼声不绝。我与幼主两下分离,九帅之兵马步追赶,现今出,生死未知,十六岁幼童,自幼至长,并未骑过马,又未受过惊惋,九帅四方兵追,定言(然)被杀矣,若九帅马步在路上杀死,亦术悉其是幼主,一个小童,何人知也。”他把定然被杀和不知其为幼天王的情由,一层层地阐说,以使曾国藩深信。

其实,当天京突围时,李秀成舍死领头冲锋。冲过孝陵卫敌人营垒后,立刻分军为两队,前队保护幼天王急走,他领后队以拒追兵。突围时在初更,至四更曾国荃接报,始派马队去追,仅追上后队,前队已去远。对于幼天王已经脱逃,李秀成是十分清楚的,他却以“生死未知”,和“定言(然)被杀矣”游移两可的说法来隐瞒曾国潘。他还预料到幼天王到达广德、湖州后,消息必会传出来,为着要拉曾国潘的后腿不向广德、湖州追击,虽然一面说幼天王定然被杀了,但另一方面却放着活结,在“招齐章程”十要里,特专立一条说:“查幼主果能到外,再有别样善谋,又再计效(较),此人必不能有了。”这样,就使得曾国藩不疑心有他。

李秀成认为,幼天王到达了广德、湖州,有黄文金辅佐,必然能兴复太平天国。

黄文金,广西博白文地人,是跟随洪秀全发起金田起义的元老级人物。起义之初,为博白地区拜上帝会的领导人,在接至团营令后,在玉林佛子岭大练兵马。起义前夕,率领二千余教徒赴金田。从金田到永安,一路英勇善战,授东殿左三十一承宣使。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奉命镇守战略要地湖口,守湖口三年,大小数十战,杀清将萧捷三、罗胜发、史久立等,为曾国藩、彭玉麟所畏忌,称之为“黄老虎”。

1860年,李秀成施“围魏救赵”计以解天京之围,远袭杭州,引诱清“江南大营”分兵援救。黄文金与杨辅清由建平北上,占高淳、东坝、淋水,克秣林关,突破敌军在天京西南筑长濠。为大破江南大营的天京之战创造胜得条件。随后,又攻克建德(今秋浦)、鄱阳(今鄱阳县)等地,包围曾国藩于祁门。

1861五月三日,黄文金克湖州,活捉清团练头目赵景贤,封堵王。

1864年二月,黄文金自皖南入江西,越鄱阳、浮梁、都昌西攻湖口,准备截断湘军上游交通。围攻数月,不克。因江苏、浙江两省地荒粮缺,苏、浙大军前往江西入敌境内就粮食,预定秋收后回救天京。黄文金认为,湖州、广德面水背山,襟带平原,地处江西、江苏中心,既可以接应江西大军回救天京,又可以接应天京突围,还可以东出苏、浙威胁苏、杭,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因此引百战精锐退守。

六月二十八日,曾国藩派幕僚讯问李秀成,在问辞上有一条:“黄文金在湖州是候伪天王溃围同窜否?”

看见敌人在猜测着湖州、广德军队的动向,李秀成不但给幼主打了掩护,他还要给向江西进军的广德、湖州军队打掩护,对曾国藩说,广德、湖州的军队不用去打它,“即可不攻自遁”。就会逃跑的。把“进军”说为“逃遁”,把“强兵”说成“不攻自遁”的“残兵”,即对将出现的军事行动不隐瞒,但把目的隐藏了起来。这样,既可以使曾国藩发生错觉,掩护广德、湖州军队的向江西进军。

虽说曾国藩于阴历七月初六日杀害了李秀成——李秀成的存在,对清廷绝对是一大威胁,而且,自古造反上是华山一条道,不成功、必成仁,李秀成诈降计不能成功,但曾国藩还是相信了李秀成关于幼天王必死下落和广德、湖州太平军不堪一击的谎话,于七月初七日将李秀成的话报告皇帝,说“据李秀成供,湖州、广德之‘贼’,即可不攻自遁。”“(幼天王)必死于乱军,当无疑义”。

曾国藩不但不派兵去进攻广德、湖州,还把正在向湖州、广德进攻的李鸿章部淮军调去防皖北。

这样,幼天王顺利到达了广德,被黄文金迎入湖州,定下全局大计,即:到江西抚州府、建昌府会合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等军,出湖北,与扶王陈德才军会师,踞荆、襄以图长安。

可惜的是,太平军在向江西进军途中,黄文金猝然病死于宁国。

真是时也,命也!

百战名将黄文金一死,干王洪仁一介书生,不谙兵事,遂有石城覆败,幼天主被俘,太平天国群龙无首,终于全盘败亡。

可以说,黄文金的病死,乃是意外的事变。正是这一事变,才使得李秀成掩护幼天王,掩护广德、湖州军队向江西进军,失却了原来所预期的最后大目的。

罗尔纲先生因此叹息说:如果黄文金不死,幼天王尚存,太平天国依然有个中心,军力依然完整,政权仍然集中,太平天国的形势就完全不同了。天京陷落,将不是太平天国的灭亡,而是太平天国复兴的起点了。

更多文章

  • 名将不世出,忠王李秀成以一己之力,为太平天国续命八年

    历史解密编辑:听风月满佳人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续命八年,清军,洪秀全,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古装剧

    “这时年轻的军事天才李秀成发起了一系列战役,关键时刻让太平天国起死回生,延迟了天国政权的垮台。这时年轻的军事天才李秀成发起了一系列战役,关键时刻让太平天国起死回生,延迟了天国政权的垮台。湘军和淮军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不断壮大,出身于这两支军队里的许多将领,后来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实际上已

  • 自述书:石达开、陈玉成写几百字,为何李秀成能写几万字?

    历史解密编辑:拥有你全世界呀标签: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自述书,太平天国

    对于太平天国将领,无论是投降、俘虏,清朝一般都是凌迟处死,也就是常说的割千刀,非常残忍。处死之前,清朝大都要求他们写下《自述书》,也就是“供状”,以便了解太平天国军政情况。其中,李秀成《自述书》最为出名,9天之内写下五万字,被曾国藩删改后还有三万字左右,这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之珍贵资料,学者多有引用。

  • 被俘后,李秀成为何最后没有被凌迟?慈禧、慈安为何放弃凌迟他?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李秀,慈禧,清廷,太平军,李秀成,清军

    清代,“凌迟”并非正刑(不列入法典之中),而是皇家的私刑。也就是说,凌迟只有皇帝才能下令执行,其他人是无权下令执行的,违者等同谋逆。所以,曾国藩是无权决定李秀成是否受凌迟之刑。当然,有专家称李秀成是曾国藩擅自下令杀害的。而曾国藩之所以要直接越过朝廷,那么急不可耐的,就擅自杀掉李秀成,是因为曾国藩为了

  • 李秀成巧设“围魏救赵”奇计,率精兵一举击溃清军江南大营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李秀成,大营,江南,张国梁,太平军

    太平军取得三河镇战役胜利后,其主要对手湘军因损失惨重,长时间无法恢复元气,太平军也因此得以腾出手来对付围困天京的、由绿营军构筑的江南大营的良机。江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后,清军在江北的军务改由统辖江南大营的江宁将军和春节制。当太平军主力在三河镇一带和湘军鏖战时,清朝正规军绿营在天京附近又开始活跃起来。这

  • 他是李秀成的偶像,也是洪秀全的妹夫,若他不死,必能成事!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李秀成,洪秀全,曾国藩,石亚达,萧朝贵

    太平天国是清朝末期一次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运动,历经十几年的斗争,最终还是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在清朝和国外列强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虽然运动失败了,但是这次运动也算给清政府敲响了警钟,使得当时的统治者清醒的认识到社会再不变革,他们的末日很快便会来到。1864年7月攻破天京城防,天京陷落。在突围过程中,

  • 李秀成供词为什么到60年代才公开?因为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太平军,洪秀全,李自成

    了解清朝历史的人一定都知道太平天国。清朝末年,发生了著名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需对外赔偿巨额的赔款。而这些赔款最终都要劳动人民来买单。于是,统治者的加征关税,地方官吏跟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变本加厉,再加上连年的灾害,导致民不聊生。最终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其中最突出的当属洪秀全带领的太平天国。1

  • 李秀成消失的供词有何秘密?1962年曾国藩后人献出原稿,震惊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良辰奈何美景标签: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太平军,太平天国

    01.引言清朝末期,外敌入侵,山河破碎风飘絮,人民生活苦不堪言。1850年,著名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李秀成在早年加入了太平军,全程参与了太平天国大大小小的无数次战斗。他足智多谋、作战英勇,在太平天国的中后期,更是忠心耿耿力撑危局,中兴太平天国。为此,李秀成深得洪秀全的信任,被封为“

  • 曾国藩为什么一定要杀了李秀成?

    历史解密编辑:眠于流年标签:曾国藩,李秀成,太平天国,石亚达,冯云山,曾国荃

    李秀成(1823年-1864年),广西梧州藤县人,从太平天国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太平天国后期统帅千军万马的重要将领。被封为忠王,他和英王陈玉成被视为太平天国后期的双子星。太平天国所有的领导人里面,懂政治的仅有两人。一个是南王冯云山,另外一个就是李秀成。冯云山为太平天国接生,李秀成为太平天国送终。李秀

  • 安庆被清军围攻时,李秀成出于什么原因置之不理?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江南,李秀成,陈玉成,洪秀全,曾国藩,安庆市,太平天国

    从表面上看,太平天国后期缺乏集中统一指挥的机制,名义上洪秀全指挥,以至于在实际战斗中,李秀成,陈玉成两人在东进还是西进的战略问题上,产生了巨大分歧。比如,当时主政的洪仁在被俘后,曾经回忆说,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后,洪秀全最终拍板决定的策略是,东进苏南,夺取上海,再回援安庆。反过来看满清方面,夺取安庆的

  • 李秀成已经被曾国藩说服归顺朝廷,为何曾国藩还是将其就地处决?

    历史解密编辑:云心似我心呐标签:清朝,李秀成,曾国藩,曾国荃,太平军,科学家,书法家,太平天国,军事制度

    太平天国的顶级将领中,在忠王李秀成心中,最能打的只有三人,第一个是翼王石达开,第二个是英王陈玉成,第三个就是他自己,而李秀成也是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根支柱。天京被攻破之时,李秀成为了保护幼天王洪天贵福逃走,将自己的马匹让给了幼天王,自己则在徒步逃跑的途中,遭人出卖被俘。李秀成被俘之后,被曾国荃装入大木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