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秀成消失的供词有何秘密?1962年曾国藩后人献出原稿,震惊世界

李秀成消失的供词有何秘密?1962年曾国藩后人献出原稿,震惊世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良辰奈何美景 访问量:1337 更新时间:2023/12/20 0:52:23

01.引言清朝末期,外敌入侵,山河破碎风飘絮,人民生活苦不堪言。1850年,著名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李秀成在早年加入了太平军,全程参与了太平天国大大小小的无数次战斗。他足智多谋、作战英勇,在太平天国的中后期,更是忠心耿耿力撑危局,中兴太平天国。为此,李秀成深得洪秀全的信任,被封为“忠王”,洪秀全赞他“万古忠义”。但是,在湘军攻破天京,李秀成被捕之后,他却并没有做到“宁死不屈”。相反,他很快向曾国藩服了软,并写下了6万字的“自供词”以求保全,但是曾国藩拿到供词后还是果断地杀了他。这份供词成了李秀成背叛革命事业的证明,他也因此背负上了“忠王不忠”的千古骂名。然而,这份6万字的供词被曾国藩删减了,最终送到清廷手中时,只余下了2万7千字左右。那消失的3万多字究竟讲了什么?曾国藩为何要删减,又为何出尔反尔杀了李秀成?疑云重重,直到1962年……02.老人送史料

1962年,台北市世界书局,走进一位古稀老人。这位老人提着一个包走进书局,但是他似乎对书局里的书没多大兴趣,不像是要买书的样子。老人在书局里四处张望,看到一位工作人员后便迅速朝他走去。老人对工作人员说:“我有十分重要的事,需要见见你们书局的负责人。”老人很快便被带到书局负责人面前,负责人问:“老人家,您有何事要见我啊?”老人从包里小心翼翼拿出一份被保护得很好的旧书稿,说道:“这是太平天国李秀成当年亲笔写的供词原稿。”书局负责人听后大惊,忙问:“老人家,您是什么人?”老人回答:“我是东海大学的校长曾约农,是曾国藩先生的曾孙。”负责人一听立马慎重了起来,他自然知道这份供词的重要性。书局迅速召集了相关专家前来对手稿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让整个历史界都十分惊喜,这确实是李秀成的亲笔供词。而且这份原稿比前公认的那2万7千多字足足多出了近1万字。虽然离完整的6万字供词还差了许多,但这多出来的1万字已经足够太平天国这段历史的爱好者沸腾了。1963年,台湾世界书局经过整理完善,新出版了《李秀成亲供》原稿。这份原稿为太平天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同时让人们看到了李秀成被捕写下供词的部分真相。03.审李秀成

天京城破之日,李秀成护幼天王出逃。逃跑途中,李秀成将自己的好马还给了幼天王,而自己骑上了普通的马匹。由于普通马匹的脚力不行,李秀成不得不隐藏在附近农家,但是很不幸,农夫为了自己的利益举报了他。李秀成被恨他入骨的曾国荃所获,曾国荃一抓到李秀成便起了杀心,他又是给李秀成割肉,又是把他装进大笼子里,用尽了残忍羞辱的手段,以泄心中之愤恨。夜里,曾国藩向弟弟要来了李秀成,连夜审问。曾国藩看着五花大绑、憔悴清瘦的李秀成,心中不免感慨:“这就是那个与之周旋了整整6年的强劲对手!长得如此单薄,却有如此坚韧卓绝的毅力,可惜了!”曾国藩没有折磨和羞辱李秀成,整个审问过程一直都是以礼相待。曾国藩攻心为上,他说:“洪秀全封你为忠王并不是真正认为你忠于他,而是为了时刻提醒你要忠于他。你明知他对你有所怀疑,却还是为他卖命,这是愚忠。”这番话可以说是说到了李秀成的心坎里。接着曾国藩又抛出了压死骆驼的稻草:“幼天王已死,已经上报朝廷了。现在,你的幼主和他的弟弟们都已经死了,洪秀全一家都死绝了!请问你还能效忠于谁?难道是洪仁玕吗?”效忠于洪仁玕?那绝对不可能,李秀成对洪仁玕是心存侥惮的。曾国藩看出李秀成动摇了,于是他又说:“本督是个爱才之人,若你肯归顺朝廷,我可以保你不死。”李秀成沉默着没有回话。

但阅人无数的曾国藩对他的心理活动已经猜到了七八分,他又接着说:“你怕遭到曾经的同僚和下属唾骂,是吗?你可以不为朝廷所用,但只要你让现在还在抵抗的残余太平军放弃抵抗,我可以送你回广西老家,与妻儿老母团聚,并保证她们的安全。”李秀成常年征战四方,心中愧对妻儿老母,如果让她们因为自己而死,心中难免不安。而太平军都是自己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现在太平天国覆灭已成定局,若是能让他们活下去,也是一桩好事。终归是心中的一点仁爱之意占了上风,李秀成妥协了。“从明日起,你老老实实在牢里写一份悔过书,我将根据你悔过的态度上报朝廷,你可明白其中的厉害?”曾国藩对李秀成提出了要求。李秀成回答:“明白!”是夜,李秀成沉思颇多,对于曾国藩这个对手,自己还是有几分了解的,自己到底能不能活下来,恐怕也难说。但是对于死,他是不怕的。现在,他只想把太平天国这十几年的亲身经历和感想详细地、客观地记下来,希望后世还能记得这场轰轰烈烈的斗争。文化水平不高的李秀成,每天写下7000字,花了多日完成了他6万字的自述供词。04.供词风波几日之后,供词就被送到了曾国藩手里。供词中,李秀成回忆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详细地记录了太平天国的十几年的发展史,还揭露了太平天国内部的矛盾,军事业绩,以及失败原因的分析。供词中,李秀成明确表达了自己对洪仁玕的不满,觉得他就是凭着和洪秀全的关系当上的首辅大臣,其实此人本身毫无才能。然而这份看上去挺正常的供词,却让曾国藩越看越心惊。首先,李秀成把曾国藩审问他时,与他所谈的那些好处与承诺都写进了供词。这些交流的言辞都是审问时为了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但是如果通过李秀成的口说出来并送到了朝廷,就是另外一种味道了。加上曾国藩在朝中也有不少嫉妒他的政敌,如果让这些人抓住这点大做文章,那就是天大的麻烦,所以为免麻烦这个得删掉。其次,李秀成在供词中夸赞了太平军的军纪和实力,赞扬了洪秀全的政绩,还描述了太平天国初期深得民心的场景。说太平天国好、得民心,那不就是暗指清廷不好吗?这哪行啊,这些内容也自然得删掉。

第三,李秀成在供词中批评了淮军,表扬了湘军。李秀成指出淮军纪律涣散,战斗力弱,若不是洋枪队阻挠,太平军早就拿下上海了。当时淮军是李鸿章领导的,淮军和湘军系出同源荣辱与共;同时,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朝廷要臣,若是这种言论传到李鸿章耳里,那就是给自己树立了政敌。所以这些言论也不能留。第四,供词中描述了天京空虚的情形,当时李秀成有放弃天京,往苏浙赣闵发展的战略打算。所以他描述了当时天京城内疲困的现场,战力不多,老弱为主。但是曾国藩当初领导湘军围攻天京时,一直宣扬天京守军战力十足,湘军战斗艰难,一次显示湘军的战功。李秀成这样写就会让曾国藩陷入夸大战功的舆论中,所以这段时间也是不能留下的。还有,就是关于洪秀全的死因了。在供词中,李秀成描述洪秀全死于疾病。但洪秀全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如果让他死得普普通通,难消朝廷心中之恨。所以曾国藩把洪秀全的死改成了“被朝廷逼得走投无路最终服毒自杀”。就这样,李秀成原本6万的供词最终只剩下了2万7千字,上呈给了朝廷。同时,又刊印了很多发放于各地的官员阅读。

05.李秀成之死李秀成背着“忠王不忠”的骂名,向曾国藩低头,写下了万字供词,并且在供词中明确表示愿意率太平军残部归顺湘军。可是,写完供词后,曾国藩就将他杀了。曾国藩拿到供词后进行了多处删减修改,难道是因为供词写得不满意?其实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曾国藩担心李秀成是效仿《三国演义》中的姜维,假意投诚,卧薪尝胆然后东山再起。李秀成此人才能极高,而且在太平军中极有威望,军心所向。人性是复杂的,一个人绝对不是非黑即白的,所以并不能完全排除李秀成暂时服软蛰伏,来日东山再起的可能性。这样的隐患,绝不可留!其二,曾国藩是汉人,李秀成与曾国藩交谈时曾有意劝说曾国藩称帝,推翻清人统治,恢复汉制。但曾国藩无心称帝,他当时已经是朝中重臣,位高权重,又手握重兵,是十分容易引起当政者的猜忌的。李秀成的话,无疑是会给自己招来灭九族的大罪,所以李秀成留不得了。而这一点,在曾国藩的孙女曾广珊那得到过证实,1946年,曾广珊与孩子闲聊时说过:李秀成曾劝文正公当皇帝,但是文正公不敢。

所以,最终曾国藩还是杀了李秀成。但曾国藩也许是真的尊重这个对手,他直接斩首处死了李秀成,并没有让他受凌迟之苦。李秀成死了,他一生的是非功过,以及“忠王”到底忠不忠,这些问题我们后人其实也说不清。他是真心投诚,还是假意投诚,真相究竟如何,随着李秀成当事人的死已经无法考证。至于他写的6万字供词还有消失的那几万字的秘密,也只能永远地埋藏在历史长河中了。

更多文章

  • 曾国藩为什么一定要杀了李秀成?

    历史解密编辑:眠于流年标签:曾国藩,李秀成,太平天国,石亚达,冯云山,曾国荃

    李秀成(1823年-1864年),广西梧州藤县人,从太平天国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太平天国后期统帅千军万马的重要将领。被封为忠王,他和英王陈玉成被视为太平天国后期的双子星。太平天国所有的领导人里面,懂政治的仅有两人。一个是南王冯云山,另外一个就是李秀成。冯云山为太平天国接生,李秀成为太平天国送终。李秀

  • 安庆被清军围攻时,李秀成出于什么原因置之不理?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江南,李秀成,陈玉成,洪秀全,曾国藩,安庆市,太平天国

    从表面上看,太平天国后期缺乏集中统一指挥的机制,名义上洪秀全指挥,以至于在实际战斗中,李秀成,陈玉成两人在东进还是西进的战略问题上,产生了巨大分歧。比如,当时主政的洪仁在被俘后,曾经回忆说,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后,洪秀全最终拍板决定的策略是,东进苏南,夺取上海,再回援安庆。反过来看满清方面,夺取安庆的

  • 李秀成已经被曾国藩说服归顺朝廷,为何曾国藩还是将其就地处决?

    历史解密编辑:云心似我心呐标签:清朝,李秀成,曾国藩,曾国荃,太平军,科学家,书法家,太平天国,军事制度

    太平天国的顶级将领中,在忠王李秀成心中,最能打的只有三人,第一个是翼王石达开,第二个是英王陈玉成,第三个就是他自己,而李秀成也是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根支柱。天京被攻破之时,李秀成为了保护幼天王洪天贵福逃走,将自己的马匹让给了幼天王,自己则在徒步逃跑的途中,遭人出卖被俘。李秀成被俘之后,被曾国荃装入大木笼

  • 62年李秀成供词原稿公开,被曾国藩删除的近3万字,暗含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清廷

    太平天国,这个农民阶级建立的政权仅仅维持了14年,就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消亡了。在太平天国覆灭之后,亲历了太平军起义全程,并在太平天国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著名将领——忠王李秀成成为了湘军统帅曾国藩的俘虏。不久后,这位将领离奇死在了狱中,关于他的死因,历史学家们曾众说纷纭。直到1962年,曾国藩的曾

  • 李秀成、咸丰皇帝、曾国藩,三方博弈:杭州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咸丰,太平军,太平天国,巡抚

    1861年12月,地点杭州,李秀成带兵攻入巡抚衙门,王有龄早已沐浴更衣,席地而坐。太平军打开房门时,王有龄已经自缢而死,书桌上面留下一封给李秀成的信件,直言:“饥不食腐鼠,渴不饮盗泉”,让忠王好好安抚城内居民。闻知王有龄殉难,杭州居民无不动容,为之落泪。杭州之战:太平天国、清王朝、湘军,三方进行一次

  • 萧朝贵:靠女人上位,却是公认的天国第一勇将,李秀成视之为偶像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萧朝贵,李秀成,洪秀全,太平军,清军,太平天国

    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柱石人物,随着他的被俘,太平天国运动就徐徐降下了帷幕。李秀成就义前,被曾国藩关在狭小的囚笼,冒着六月酷暑,写下了数万字的《李秀成供》。李秀成一生自视极高,《李秀成供》提到天国诸王,多为一语带过,如提到与之同为一时瑜亮的英王陈玉成,不过轻描淡写一句:“至陈玉成在家,与其至好,

  • 湘军最忌惮的人,曾国藩再三向被俘的李秀成求证此人是否已死

    历史解密编辑:卡德的生存标签:曾国藩,李秀成,石亚达,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

    1864年7月,湘军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幼天王”洪天贵福在忠王李秀成的保护下成功突围而出,但是李秀成不幸被俘。曾国藩听闻后急忙赶往天京亲自审问李秀成,曾国藩郑重其事的问道:石达开死否?此时,距离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全军覆没已经过去一年多,可见曾国藩对石达开的忌惮。因为,曾国藩兵败湖口,企图第二次跳

  • 乞活而不得活,看曾国藩违背上谕将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立刻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安德森的创意标签:曾国藩,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洪秀全,石亚达

    一、李秀成是什么人李秀成于1851年9月28岁时参加太平军,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从一名普通士兵逐步向上升迁。加入太平军两年后,即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李秀成被东王杨秀清保举为右军帅,不久升为后四监军。李秀成聪明有悟性,不久因为跟随石达开去安徽办事,又被翼王石达开看中。石达开和曾国藩湘军在九

  • 从另一角度看:李秀成数万言自述,也许是曾国藩的“劝进书”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秀成,曾国藩,李秀,太平天国,左宗棠

    1864年7月19日,忠王李秀成本可以顺利逃出天京,但他将自己的好马让给了幼天王洪天贵福,结果在方山被清军俘虏,关押在两江总督府。也许是为了泄愤,曾国荃让士兵拿着锥子猛刺李秀成,以致鲜血直流,但李秀成没有妥协,而是说各为其主,何故如此。听说李秀成血性十足,没有屈服,曾国藩于是从安庆乘坐火轮船来到南京

  • 英王陈玉成勇冠三军,他有多少个老婆?陈玉成与李秀成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陈玉成,李秀成,胜保,英王,韦俊

    陈玉成17岁为将,20岁为帅,22岁封王,25岁被清军凌迟处死,他一共有3个老婆,每一个老婆和他之间都有一段精彩的传奇。一、陈玉成的老婆——王氏王氏是江南大富豪王信照的千金大小姐,是江南美女,她聪明伶俐,陈玉成很喜欢她。1859年,陈玉成升为冬官正丞相,封爵为“成天豫”,经天王洪秀全恩准,二人结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