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4月,号称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率湘军攻击靖港,试图消灭长沙北面太平军,好在湖南官场、地主、士绅炫耀一番,为兴办湘军找理由。谁知,曾国藩首次“亲征”,却遇上了号称“铁公鸡”的石祥祯,结果惨遭失败。石祥祯,广西贵县人,翼王石达开哥哥,是国宗群体中仅次于韦俊的悍将。此时,曾国藩还没啥军事经验,况且他亲自带兵作战之能力一般般。此战,石祥祯水陆配合,引诱湘军水师出击,将其引进伏击圈,猛揍曾国藩,迫使其两次投水自尽未遂。经此一战,石祥祯名气暴涨,成为湘军眼中的劲敌。
猛揍曾国藩,两次逼迫他投水自尽,但石祥祯并未能扩大战果。原因有二:“工科男”林绍璋指挥失误,2万西征军精锐惨败湘潭;“江南大营”攻打天京,直逼朝阳、洪武门,杨秀清急忙调遣兵马回援,石祥祯也回到天京,参与战斗。此时,杨秀清有意打压二号实力派北王韦昌辉,将天京卫戍职责转交给翼王石达开,以示拉拢。石达开呢?虽说不情愿得罪北王,却也不敢违抗东王命令。为此,石达开只好部署军事防御,反击“江南大营”进攻。考虑到粮道受阻,石达开决定打通江面交通线,阻止“红单船”驶往上游,确保粮食运输线安全。那么,该如何打通粮道呢?石达开决定在上方桥附近修筑营垒,挤入“江南大营”侧后方,迫使向荣从上游调兵回援,减轻太平军“水营”压力,便于粮食运输。
石祥祯回到天京后,承担起修筑营垒重任,在上方桥一带扎营数十座,与“江南大营”进行对峙。8月22日,营垒修筑完成,石祥祯带兵出击清军,闯入七桥瓮大营,焚毁清军粮草物资,斩杀数百人。23日,石祥祯再次出击,向荣则派清军第一名将,被咸丰誉为“江南长城”的张国梁率数百“捷勇”凫水过江,绕道偷袭太平军。石祥祯腹背受敌,只好率兵回援大营,向荣则乘势追击。25日,石达开派兵从洪武门、通济门、雨花台三路攻打七桥瓮清军;朝阳门、龙脖子太平军也出兵协助,试图一战夺取七桥瓮,建立起前进基地。此战,太平军一边拿着沙袋填充壕沟,一边冒着炮火前进,直接杀到大营跟前。
不出意外,石祥祯应该可以拿下七桥瓮。但是,张国梁、苏布通阿亲临一线指挥,还派亡命之徒假扮成太平军,混入其中制造骚乱,从而阻止了攻势。此外,石达开派出分队去高桥门纵火,结果被蔡应龙团灭。如此,翼王石达开战略计划受挫,“江南大营”坚不可摧。9月,罗大纲攻占太平府,威胁“红单船”舰队安全,向荣只好派张国梁赶往上游,与罗大纲激战,试图收复失地。张国梁一离开,石达开立刻分兵四路,夹击七桥瓮清军,并摧毁向荣新修筑的7座营垒。接着,太平军在炮火掩护下,渡河攻击,苏布通阿亲自督战反击。结果,被火弹抛中,严重烧伤,不久殒命。另一位八旗悍将福兴被烧伤右指,清军只好据守营垒,不再出战。
屡次进攻都被张国梁击败,石祥祯非常恼火。为此,石祥祯决定效仿霸王项羽找刘邦单挑之故事,亲自修书送到“江南大营”找张国梁单挑,一战定胜负。张国梁呢?天地会出身的悍将,自然不是刘邦,他接受石祥祯挑战,准时赴约。但是,张国梁知道石祥祯能打,公平决斗几乎没胜算。所以,张国梁随身携带一把匕首,以防不测。石祥祯呢?自以为胜利在握,对张国梁没有防备,结果损失性命。单挑中,石祥祯轻松拿下张国梁,将其活捉,而后放置马上,跑回天京。快马狂奔,石祥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谁知,张国梁乘其不备,拿出匕首,割断石祥祯小腿。石祥祯突然被袭击,坠落马下,被割下首级。《天国志》载:“中胫坠马,国梁断其首而归”。
石祥祯找张国梁单挑,结果在上方桥被反杀,实在是可惜了。石祥祯一死,石达开手中没有拿得出手的悍将,杨秀清只好从上游调遣罗大纲、韦俊回京,参与战斗。韦俊离开武昌不久,曾国藩率湘军从岳州杀入湖北,武昌守将石凤魁、黄再兴未做抵抗就撤退,湘军一举拿下城池,兵临田家镇。如此,上游局势吃紧,下游也困难重重。参考书目:《天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