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柳永参加科举榜上无名,写下一首狂妄之作,气场强大震撼古今

柳永参加科举榜上无名,写下一首狂妄之作,气场强大震撼古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嫋嫋故事会 访问量:4837 更新时间:2024/1/20 5:09:44

在古代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吏的一种手段,也是让天下莘莘学子共同实现抱负的一种方法。算然说是用来选拔官吏的,只考虑到了科取士以及武科取将。

天下各种各样的奇才是非常多的,很多人不善于学习和武功,次次落榜,可让人无比的揪心,明明有一身的本事,却没有用武之地,也没有伯乐来识别自己这匹千里马。

何故在意他人说

宋朝大部分的人都是非常不喜的,毕竟自己家的主管者都让别人掳走了,崇文尚武成了人们讨厌宋朝一个原因。即使作为崇拜文字的朝在审查方面也是有所纰漏的。宋朝的文人除了自己善于舞文弄墨之外还擅长使用兵器保家卫国,其中最为出名的要属辛弃疾了。

在他们这些人心中,人与人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没有人就和别人一模一样,谁也不可能做到的。因此他们认为做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做自己,说白了做自己说起来容易可是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做自己非常之难,就如同蜀道难之难于上青天一般。

但是还真的有人做到了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北宋王朝的柳永,以为落榜的高才生,他写的一首诗《鹤冲天》就可以很好的证明,他是真的做到了自己。

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代: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诗是这位做成自己的人在自己进京考试所写的,这位考生在自己落榜之后非常的不服气,无论是谁落榜了都不舒服,写下这样的狂妄之作,气场强大震撼古今。

毕竟在那个时候谁敢不去考试,毕竟你不去总会有人去的。作为落榜考生的柳永,没有在落榜之后夹着尾巴逃走,反而直接喊出来了,并且写下了这首诗。

自把功名当尘土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在金榜题名的榜单上没有我的名字,我只偶然的失去了拿到榜首的机会。十分大胆的写了自己落榜了,直接点名了自己是奔着第一名来的,也就是说不是第一名就相当于自己没考上。

接下来为自己落榜做了申辩,“明代暂遗贤”开明的时候都有贤才进不来,我不可能因为一次考试来否定自己值钱的所有努力,每个人都要自己决定接下来要走的路,可谓是非常的想要做好自己。而后“如何向”写出了自己落榜了,自己就属于被遗落的贤才之一。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我的机遇不好,大不了我不考了,我也不做官了。虽然落榜了但是诗人心中仍然敞亮,不被世俗所束缚。“何须论得丧”自己何必计较得失呢,也算是变相的对于自我的一种安慰。人生有得有失,谁都不可避免。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管的他是什么人,只要有才能,哪里都能够封王拜相。说明柳永有着很大的报复,认为自己能够出人头地,不过他也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柳永用上半片的词表明了自己对于生命的另类看法和自己一种不同于常人的价值观,展现如何做自己,以及做自己的魅力。这在当时受到多人的好评,很多人都羡慕和崇拜他,他做到真真的自己。

但求无愧自己心

词的下半片写出了不一样的场景,“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指明了词人现在正在烟火风月之地,说直白点就是歌姬所在的地方,他去寻欢作乐了。“幸有意中人,堪寻访”刚好碰到了自己喜欢的人和喜欢自己的人,那么自己就不会沮丧了。

在这个崇文的朝代想要真正的发挥出自己的力量,是非常的困难的,碰到了两情相悦的人自己就心满意足了。“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直接写了自己以后的生活场景,想要和自己的“意中人”永远的在一起长相思守,想要风流快活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之后的“青春都一饷”写出了一种要及时行乐的感觉,是啊青春如此短暂,为何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呢?“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为什么要在乎功名利禄这样的东西呢,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添诗唱歌,总要好过枯燥的学习。

后记

这首诗歌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比较狂妄的作品,但是他却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做自己,做真真的自己。

现在的社会中人人都戴着面具生活,谁都不敢露出自己本来的面目,逐渐的忘却了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慢慢的变成了他人眼中的人,也从来不知道为自己而活,我们从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直到我们死去,我们走的都是自己的路,做的也都是自己,可事实上我们却变成了他人眼中的人,父母眼中的乖宝宝。

所以希望从现在起为自己活着,不管以后的路有多难为自己活着。

更多文章

  • 蝶恋花·柳永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柳永,残照,春愁,诗人,宋朝,蝶恋花,古典乐,对酒当歌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八声甘州·柳永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清秋,江天,潇潇,柳永,残照,八声,诗人,宋朝,古典乐,甘州(古代)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 万千诗选|名人春秋(之二):汤显祖,朱熹,柳永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好诗标签:柳永,朱熹,诗作,汤显祖,曲作家,剧作家,万千诗选,名人春秋,诗歌精神

    每日好诗名人春秋(之二):汤显祖,朱熹,柳永文/万千汤显祖站在季节的春天,不忍看雎鸠囚禁心中一个悸动,所有的相思鸟被汤显祖放飞栖息《牡丹亭》风流三生路——飞不出现实的樊笼,就拐个弯在冥界叫魂冲不破生活的覊绊,就转个身在幻境叫春造一个春梦开放花朵,杜丽娘就超越了生死“一灵咬住”浪漫的春汛青春澎湃的力量

  • 与情人分别,柳永写下最凄美的一首《雨霖铃》:读过的人都哭了,读懂的人都老了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柳永,歌女,雨霖铃,虫娘,词牌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相见欢、乌夜啼、如梦令、长相思、青玉案、生查子、点绛唇、临江仙、阮郎归、踏莎行、雨霖铃......每一个绝美的词牌名背后,都是一段动人的故事。提及“雨霖铃”这个词牌,许多人最先想到的,都是宋代词人柳永,以及那首被誉为“婉约词巅峰之作”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

  • 全真教讲究纯阳无阴,为何祖师王重阳,却偏爱阴柔的柳永词?

    历史解密编辑:清风文史标签:王重阳,柳永词,纯阳,道教,道士,全真教

    金庸笔下的“中神通”王重阳,提出纯阳无阴理论,为何却偏爱阴柔的柳永词?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作品中,《射雕英雄传》是影响力极大的一部,其中的部分情节至今也让为广大读者们所津津乐道。在众多情节中,华山论剑无疑是读者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其中“中神通”王重阳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是其超凡脱俗的功力,却给人们留下

  • 柳永创作的压轴之作,当时就有人惊呼:可与《离骚》媲美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柳永,宋词,离骚,苏轼,词牌,词调,乐器,宋朝,民族乐器

    说起宋词,我们更多的会想起苏轼、辛弃疾,其实苏辛固然代表了宋词这种文学形式的最高峰,但是柳永对于宋词的贡献,却是两人所不能及的。他是第一位全面对于词曲进行革新的文人,并且将大量的俚词俗语灵活运用其中,这才让宋词变得雅俗共赏,才有了如此的勃勃生机。更为重要的是,不仅会填词,还精通音律的他将慢词推到了前

  • 秦少游身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为何风格不像苏东坡,却像柳永?

    历史解密编辑:人文史旅途标签:苏门,柳永,苏轼,秦观,诗词,诗人,唐朝,秦少游,苏东坡

    大作家苏轼的一生收过几位弟子,其中有一位很出名的弟子就是秦少游,他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中最优秀的一位词人。苏轼比秦少游年长十二岁,苏轼虽然是秦少游的师傅,但他们在生活之中,也是特别要好的朋友,苏轼比秦少游出名的更早,那个时候,秦少游还只是一名学生,他十分欣赏苏轼的才华,于是就拜在了苏轼的门下,成为了

  • 中国第二届柳永学术研讨会暨宋词经典演唱会在广州大学召开

    历史解密编辑:羊城派标签:柳永,宋词,教授,文学,诗人,宋朝,古典乐,广州大学,学术研讨会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通讯员 广大宣图/通讯员供图5月13日,由中国词学研究会、广州大学人文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第二届柳永学术研讨会暨宋词经典演唱会”在广州大学召开,来自国内40多所高校的60余位学者出席会议,著名词学家及柳永研究专家施议对、王兆鹏、曾大兴、刘尊明、陶然、沈松勤、

  • 风流才子柳永的《劝学文》,当父母的都应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仁乐悦宠物标签:柳永,仕途,诗人,宋朝,劝学文,婉约词,宋仁宗,古典乐,风流才子

    1.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词代表人物,他自小就才华横溢,本打算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奈何屡试不第,遂绝意仕途,一心填词,终成为北宋婉约词大家!原本柳永有机会高中进士,奈何他恃才傲物,在词中写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出将入相乃是朝廷恩典,柳永还未高中,就口出狂言,自然为当权者厌恶。加上他喜欢写艳词

  • 人文科普,北宋有2个婉约派,张先和柳永都是无法复制的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张先,柳永,青楼,苏轼,妓女

    我们先说历史大背景,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奇葩王朝。文化、经济高度繁荣!民间的富有远超盛唐。可是重文抑武的国策,让国家拥有一直被揍的形象。北宋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涌现了无数惊才绝艳的文化偶像。今天就说,北宋的2个婉约派,张先和柳永都是后人无法复制的经典!先说张先,估计了解这个名字的人不多。我说一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