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有些好奇,一个博士,作家,对于活着活着就老了这件事,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想法或感慨。
冯唐是诗人,作家,战略管理专家。现在是成事不二堂的创始人,董事长。听名头就怪吓人的。他还写了许多书,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还有诗集,管理作品。
他的管理作品,飘飘何所似读过,说是不好。我觉得管理作品多少有些高屋建瓴,像树叶子,又高又会飘,初始看起来高人一等,最后,可能落到人脚底下了。
但散文集大多比较有真情实感,关于人生感悟,关于读书心得,关于生活遐想之类的,可能会有情趣一些。遂入手。
然而,读来颇有些意外。
《活着活着就老了》分五卷,第一卷小标题“活着活着就老了”有十七篇文章,其中有两篇文章分别取名“活着活着就老了”;卷二小标题是“如何成为一个怪物”,共十九篇文章;卷三“饭局酒色山河文章”共十九篇文章;卷四“择一城终老”,有十九篇文章;卷五“文字打败时间”共十九篇文章。全书共九十三篇文章。
这些观点,除了第六条,看起来,都没什么问题。但冯唐的用语,却让人有些说不出的感觉。
“过去码字和大小便一样,都要抓空当儿,不顾礼法,不理章法,脱了裤子,劈头就说。反复被别人提意见……现在,有了便意就去蹲着,一边蹲着一边看王安石……”
说真的,读书读到这里,真的觉得毫无美感。
前些日子读过《西南联大诗词课》,书中说:“女词人李清照批评柳(永)词‘词语尘下’,后来,黄花庵、孙敦立辈,亦谓其‘多近俚俗’,‘多杂以鄙语’”。
因为词语尘下,连宋仁宗也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因此,柳永一直徘徊在科举的大门之外,直到老迈才得以高中。
比起冯唐的文字,柳永简直文雅了不知多少倍。如果李清照生于现在,估计早被大小便熏死了。如果柳永生在现在,可能会说:“我哪里词语尘下?读了冯唐的《活着活着就老了,我该让位了。”
卷五的小标题是“文字打败时间”,这题目直击心灵的痛点。于是,我直接翻到卷五。
前三次烂漫分别是在先秦,庄周、孔丘是代表;明朝,李渔、张岱是代表;民国,周作人、林语堂是代表。
真让人扫兴。
就像穿着打扮极妍丽的女孩,满口脏话,人也就不想去探究她是不是心地善良,博闻广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