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蹴鞠那点儿事儿④ 苏轼的侍僮高俅、柳永的大哥 都因球踢得好发迹

蹴鞠那点儿事儿④ 苏轼的侍僮高俅、柳永的大哥 都因球踢得好发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封面新闻 访问量:4757 更新时间:2024/1/29 4:24:13

来源:封面新闻

蹴鞠在宋代发展到巅峰,在民间,瓦子、茶社中有蹴鞠表演,如元宵节北宋汴梁有“击丸蹴踘,踏索上竿”(《东京梦华录》)等杂艺表演,寒食节有“蹴鞠秋千”民俗活动(陆游有诗“寒食梁州十万家,鞦韆蹴鞠尚豪华”), 南宋临安有名的“黄尖嘴蹴球茶坊”是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梦粱录》)。此外,还形成了专业的蹴鞠团体,名为齐云社或圆社,类似于如今的足球俱乐部,齐云社甚至朝廷禁军都会组织球赛表演。在朝堂,从宋太祖到宋徽宗,从宰相丁谓到太尉高俅,蹴鞠拥有一批高端“球迷”。上有所好,下必投其所好,在这样的风气下,一些人因球踢得好,平步青云,飞黄腾达,鸡犬升天。

《宋太祖蹴鞠图》原图为北宋苏汉臣所绘,元代钱选临摹品现藏上海博物馆。前面踢球的两人是宋太祖和宋太宗兄弟,后面围观的四人是宋朝开国功臣赵普、楚昭辅、党进、石守信。

柳三复秀球技

成为宰相门生

北宋刘邠闲谈纪事之作《中山诗话》记载,柳永(柳三变)的大哥柳三复在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中进士后,一直仕途不顺,想去拜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晋国公丁谓,但又找不到由头。柳三复很善钻营,他经常在丁谓宅第外转悠,等待机会出现。某天,丁谓在后园踢球,一不小心把球踢出了墙外。这个足球对柳三复就是天赐良机,一是他刚好守候在墙外,等到了这个机会,二是他踢球踢得好,能抓住这个机会。柳三复捡起球,送还丁谓,向丁谓反复拜谢了三次,每次将球高高抛起,顺便递上自己的文章,再分别用背、臂、头接住球。丁谓是个“球迷”,见到柳三复高超的球技表演,不禁大笑称奇,于是将柳三复收为门生。

古代足球高手不少,如唐代成都的张芬,奇技过人,“常于福感寺趯鞠,高及半塔”,北宋词人王齐叟,多才多艺,各种绝活无所不能,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以蹴鞠驰天下名”,明代北京显灵宫道士韩承义,“工于蹴鞠,肩背膺腹皆可代足”,能一人对抗多人,“使鞠绕身,终日不堕”。他们玩的蹴鞠与今天的足球还不一样。

柳三复有几句踢球口诀:“背装花屈膝,白打大廉斯。进前行两步,跷后立多时。”古代的蹴鞠更多是表演性质的,所谓“白打”,如同当今的“花式足球”或踢毽子,一个人或多个人排成阵形,用头、肩、臂、背、胸、腹、膝、脚等除了手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将球颠起、接住,进行各种高难度表演,使球不坠地。

另有一类蹴鞠玩法叫“筑球”,是将球员分成左右军“两朋”,各16人,两队穿颜色不同的队服,进行对抗赛。开始由毬头开球,用脚踢起或以杖击球,传给骁色(跷毬)。球在“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队员间传递,再由骁色挟住,将球送给毬头,毬头用膝将球筑起,或以杖击球或以足踢球,打入球门的“风流眼”次数多的一队获胜。胜者赐银碗、锦缎,败者毬头吃鞭子、抹花脸,也会赏酒赏菜,吃到“假黿鱼”“密浮酥捺花”这些有名的美食,以慰劳辛苦。

“筑球”中,可以用一个球门,也可以分设两个球门,如果不用球杖击球,而是用脚踢,就和现今的足球比赛类似了。

宋 蹴鞠纹铜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高俅结识“球友”宋徽宗

从侍僮变太尉

“白打”式蹴鞠高手,最有名的莫过于宋代的高俅。高俅官至一品,在《宋史》中却无传记,使他家喻户晓的是《水浒传》。史书上的高俅是什么样的呢?

南宋著名史学家王明清撰写了一部《挥麈后录》,杂记宋代朝野故实,有“不愧实录”之誉。据此书记载,高俅本是东坡先生的小史,所谓“小史”,可能是官府中供跑腿、抄写的小差役,也可能是个人的侍从、书童,根据高俅和苏家的亲密程度来看,他可能是苏轼的侍从或书童。

高俅能写文章,字也写得工整,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苏轼从翰林院外调任定州知州,将高俅推荐给将入翰林院的曾布。曾布可能没看上高俅,以手下书记已经满员婉拒了。苏轼又将高俅推荐给好友驸马都尉王诜(字晋卿),可见苏轼对高俅的重视。

《水浒传》中高俅表演踢球

王晋卿娶宋英宗二女儿蜀国长公主为妻,是宋神宗妹夫、宋徽宗姑夫,北宋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秦观李公麟等为友,苏轼称赞他“得破墨三昧”“郑虔三绝君有二,笔势挽回三百年”。

宋徽宗还是端王时,就喜欢舞文弄墨,与王晋卿兴趣相投,关系很好。某天上朝,就像我们赶着上班打卡一样,端王在匆忙中发现自己发型有点乱,又忘了带篦刀子,正好遇上王晋卿,想借用王晋卿的篦刀子梳理一下鬓发。王晋卿从腰间取出自己的篦刀子,递给了端王。端王直夸样式新颖可爱,王晋卿说,最近他做了两把,还有一把从没用过,稍后可以给端王送来。

当天晚间,王晋卿就派遣高俅把篦刀子送到端王府邸。高俅来到端王府邸时,正遇上端王在园中踢球。原来端王也喜欢踢球,他有一首《宫词》描写了宫女踢球的场景:“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角输赢。”

明代杜堇所绘《仕女图·蹴鞠》。唐代《内人蹋毬赋》描写宫女踢球时可以做到“毬不离足,足不离毬”。

在球技方面,高俅颇为自负,对端王的表演自然不屑一顾。端王看出来候在一旁的这小厮轻视自己,就把高俅叫过来,问他:“你也懂球?”高俅回答:“懂!”于是两人对踢起来。端王踢得很高兴,就让人给王晋卿传话:“篦刀子和送篦刀子的人,我都留下了。”

不久,端王即位,球友高俅自然成为了皇帝的亲信。据《宋南渡十将传》,宋徽宗为了提拔高俅,先安排他去戍边将领刘仲武帐下积累边功,而后历任“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长官,掌领禁军,政和七年(1117年)春正月,殿前都指挥使高俅升为太尉,宣和四年(1122年)五月,以高俅为开府仪同三司。高俅一家鸡犬升天,父亲高敦复任建武军节度使、醴泉观使制,兄高伸直接进入殿试,官至宣和殿大学士、延康殿大学士,兄高傑官至金吾卫大将军,子侄都成了后备官员。高俅大富大贵后不忘苏家恩情,只要有苏家子弟入京,他都照顾周到,给钱给物,殷勤慰问。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渡黄河,宋徽宗仓促南逃,到达泗州时,高俅率领三千禁卫军留泗上,后又以病为由回到汴京,没有跟随宋徽宗继续南下。五月二十日,高俅病死,竟得善终。而跟随宋徽宗渡淮南下的童贯、梁师成等都被宋钦宗赐死。

高俅病死当日,就有大臣上奏问责,揭发高俅“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据《靖康要录》所载奏言,高俅将军营土地占为己有,修建私宅,又把禁军当作私人劳动力,为修建私宅搬砖运瓦,有技艺的军匠都成了他的私人工匠,军人出钱可以免于操练,没钱的军人只顾着挣钱,也没法操练,结果外敌入侵时,“人不知兵,无一可用”,宋朝受辱,高俅罪责难逃。

开府仪同三司死后,按惯例天子要“挂服举哀”,太学博士李若水谏止,认为高俅“败坏军政”,本应该和童贯等同罪,他侥幸在问罪前病死,保留全尸,也该“追削官秩”示众。

封面新闻记者 文康林

标签: 柳永高俅苏轼丁谓宋徽宗王晋卿

更多文章

  • 批判主义词人:李清照与柳永有何区别?我们可能误解了李清照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柳永,诗词,词论,苏轼,诗人,李清照,小说家,古典乐,千古名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千年以来难得的才女。她在诗词中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产生深远的影响。李清照出生于北宋时期的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四大学士之一,母亲也是名门世家。从小就耳濡

  • 宋代人怎样过元宵节?柳永《迎新春》,带你领略东京梦华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社会科学网标签:梦华,柳永,东京,华灯,宋朝,诗人,迎新春,元宵节,古典乐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柳永(北宋)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新媒体编辑:

  • 雨霖铃·柳永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烟波,雨霖铃,杨柳岸,暮霭,酒醒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柳永参加科举榜上无名,写下一首狂妄之作,气场强大震撼古今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柳永,才子,平生,声乐,宋朝,鹤冲天,辛弃疾,科举榜,古典乐,艺术家

    在古代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吏的一种手段,也是让天下莘莘学子共同实现抱负的一种方法。算然说是用来选拔官吏的,只考虑到了文科取士以及武科取将。天下各种各样的奇才是非常多的,很多人不善于学习和武功,次次落榜,可让人无比的揪心,明明有一身的本事,却没有用武之地,也没有伯乐来识别自己这匹千里马。何故在意他人说宋

  • 蝶恋花·柳永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柳永,残照,春愁,诗人,宋朝,蝶恋花,古典乐,对酒当歌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八声甘州·柳永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清秋,江天,潇潇,柳永,残照,八声,诗人,宋朝,古典乐,甘州(古代)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 万千诗选|名人春秋(之二):汤显祖,朱熹,柳永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好诗标签:柳永,朱熹,诗作,汤显祖,曲作家,剧作家,万千诗选,名人春秋,诗歌精神

    每日好诗名人春秋(之二):汤显祖,朱熹,柳永文/万千汤显祖站在季节的春天,不忍看雎鸠囚禁心中一个悸动,所有的相思鸟被汤显祖放飞栖息《牡丹亭》风流三生路——飞不出现实的樊笼,就拐个弯在冥界叫魂冲不破生活的覊绊,就转个身在幻境叫春造一个春梦开放花朵,杜丽娘就超越了生死“一灵咬住”浪漫的春汛青春澎湃的力量

  • 与情人分别,柳永写下最凄美的一首《雨霖铃》:读过的人都哭了,读懂的人都老了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世界标签:柳永,歌女,雨霖铃,虫娘,词牌

    胸藏文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相见欢、乌夜啼、如梦令、长相思、青玉案、生查子、点绛唇、临江仙、阮郎归、踏莎行、雨霖铃......每一个绝美的词牌名背后,都是一段动人的故事。提及“雨霖铃”这个词牌,许多人最先想到的,都是宋代词人柳永,以及那首被誉为“婉约词巅峰之作”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

  • 全真教讲究纯阳无阴,为何祖师王重阳,却偏爱阴柔的柳永词?

    历史解密编辑:清风文史标签:王重阳,柳永词,纯阳,道教,道士,全真教

    金庸笔下的“中神通”王重阳,提出纯阳无阴理论,为何却偏爱阴柔的柳永词?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作品中,《射雕英雄传》是影响力极大的一部,其中的部分情节至今也让为广大读者们所津津乐道。在众多情节中,华山论剑无疑是读者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其中“中神通”王重阳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是其超凡脱俗的功力,却给人们留下

  • 柳永创作的压轴之作,当时就有人惊呼:可与《离骚》媲美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柳永,宋词,离骚,苏轼,词牌,词调,乐器,宋朝,民族乐器

    说起宋词,我们更多的会想起苏轼、辛弃疾,其实苏辛固然代表了宋词这种文学形式的最高峰,但是柳永对于宋词的贡献,却是两人所不能及的。他是第一位全面对于词曲进行革新的文人,并且将大量的俚词俗语灵活运用其中,这才让宋词变得雅俗共赏,才有了如此的勃勃生机。更为重要的是,不仅会填词,还精通音律的他将慢词推到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