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河之战:北宋并非无名将,一万宋军击败八万辽军,重伤耶律休哥

徐河之战:北宋并非无名将,一万宋军击败八万辽军,重伤耶律休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1974 更新时间:2024/1/26 23:17:32

关于宋辽的交锋,许多人认为北宋重轻武,军事实力不行,所以在交锋中一直是处于下风的。这种观点其实并不正确,如果从几十年的跨度上来看,北宋在交锋中确实没有占到便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北宋一直处于劣势。实际上,两方交锋初期互有胜负,北宋也有经典的胜利战役,徐河之战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一、是战是撤?

徐河之战发生以前,对于驻守北部边境的官员和将领们来说,最棘手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战,而是要不要战。从端拱元年辽军大举南下开始,宋辽两国接连进行了多次交锋。素有“北宋战神”之称的继隆主持会战后,宋军终于止住了颓势,于唐河之战重创辽军,斩首万余级。然而辽军也不是吃素的,唐河战败后,他们还以颜色,将重镇易州拿下,并牢牢控制住,宋军想要夺回十分不易。

易州的丢失对于宋军的打击很大,不仅精锐骑兵静塞军的家眷全部被俘,丢失了骑兵兵源地,还影响到了补给线。易州就好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了宋军的心脏上,北宋经营的壁垒出现了一个破洞。

端拱二年(989年),北宋威虏军一带兵粮耗尽,宋军准备前线运送补给。辽将耶律休哥得知这个情报,派出军队截断。北宋这边又得到了耶律休哥出兵的消息,现在摆在宋军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不然硬着头皮继续往前线运送补给,和辽军开战,要不然放弃威虏军一线,将军队撤出。

以张汩为代表的文臣们认为放弃威虏军是明智之举,为此张汩专门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章,称“今敌兵入境,阻绝粮道,而师遽出,三镇之众,冒炎酷,陟郊坰,充防护军储之役,本无斗心。以援送怠惰之师,当北敌轻扬之骑,且行且战,必贻败衄。”

张汩的顾忌不能说没有道理,一旦运送没有成功,不仅威虏军一线完蛋,大部队还要跟着遭殃,况且补给线如此漫长,宋军要被迫和辽军的骑兵兵团打野战,战胜的机会很小。

可张汩毕竟是文臣,他所做的理性分析只能看到眼前,但看不到大局,李继隆就比他看得远。李继隆认为,梁门和威虏军是北面的屏障,也是钉在敌人眼前的钉子,辽军想要南下,就要被两地牵制,这样就加大了战略纵深。北宋没有燕云十六州作为纵深,若是再将威虏军一线放弃,无疑是自断手脚。

官员们经过激烈的争论后,最终在李继隆的力排众议下,宋军还是毅然出兵携带补给到威虏军一带。宋军提前就得知耶律休哥将要来打粮道,这一战不仅关乎威虏军,还影响着北宋的整体防线。事关重要,所以名将尽出,不仅李继隆亲自上阵,还有定州副部署孔守正,定州副都部署范廷召随军,李继隆的心腹悍将李继宣和裴济也在军中。可以说,定州有头有脸的将领只要还能披甲上阵,基本上都去了。这一战要是败了,定州也得跟着玩完。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万宋军朝着北方出发了。

二、精锐对精锐,王牌对王牌

宋军这边是名将尽出,辽军这边也不示弱,主将是和宋军打了几十年而且胜多败少的耶律休哥,部队则来自于皮室军。所谓皮室军,就是辽军的精锐,《武溪集》中载“契丹谓金刚为皮室”,“而契丹有皮室军为其精锐”,他们为辽太宗选拔,装备精良,“皆精甲也”,是皇帝的亲军。

端拱年间后,皮室军的地位有所下滑,不再是禁卫亲军,但它仍是辽军的绝对精锐,和宋军的交战中经常出现它的身影。

为了确保这一战成功打掉宋军的补给,拿下威虏军,再取定州,耶律休哥调集了重兵。按照亲历战役的李继隆传记中所载,辽军有八万人之众,不过李继隆身为主帅,有夸大粉饰的因素在里面,八万人可能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数字。另一位亲历将领范廷召传记说辽军有三万人,这个数字比较合理。

不过不论是三万人还是八万人,他们都远远多于宋军的一万人,而且辽军是精锐的皮室军,军中有大量的骑兵。一旦两军交锋,正常来说,宋军没有取胜的可能。

然而李继隆不是易与之辈,他敢主张出兵补给,就有取胜的方法。宋军人数少,但李继隆这一次所率的都是精锐的士卒,可不是后勤部队,他们军纪严明,行动迅速,有很强的机动性。而且,李继隆提前出发,让耶律休哥错估了时间,等他到的时候,宋军已经完成了补给,准备返回。所以徐河之战是辽军的追击战,而不是遭遇战,宋军可以撤,但辽军不能放宋军回去,否则这一次战争的目标就落空了。

李继隆正是抓住了耶律休哥急于留下宋军的心理,让部队快速渡过徐河,吸引辽军追击。待辽军来到唐河与徐河之间时,李继隆大胆分兵,让孔守正率兵埋伏于徐河之北的漕河,尹继伦率千余敢死队埋伏城北十里。

三、一骑当千破强敌

按照耶律休哥以往的军事素养,他一定会稳步推进,查探两边是否有伏兵,可这一次是追击战,耶律休哥生怕李继隆率军撤走,所以没有仔细侦察情况就率军一头扎进了李继隆设好的包围圈里。

耶律休哥的大军终于咬住了李继隆的大部队,他正准备和李继隆决战,却不知身后尹继伦正准备给他一刀。尹继伦所率突袭部队只有千人,但都是精锐,战前尹继伦又进行了激动人心的演讲。要不做忠义鬼,要不做胡地鬼,尹继伦一句话点燃了士兵们的怒火,他们从吃军饷打仗的士兵成了保家卫国的战士。

是夜,辽宋两军隔河相望,开始休整。辽军对于突袭没有任何休整,士兵们睡觉的睡觉,用餐的用餐,没人知道尹继伦摸了上来。在辽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尹继伦率领敢死队发动突袭,直扑大营,耶律休哥在乱军中被击中臂膀,身负重伤,乘马而逃。

辽军反应过来后,开始对尹继伦的突袭部队进行猛烈的反扑。上千人扎进数万人的包围圈中,其惨烈可想而知。尹继伦一骑当先,身染鲜血,死战不退。李继隆提前就收到了尹继伦送来的突袭时间,尹继伦一动手,他也立刻发动主力,对辽军夹击。辽军被两面夹击,溃败逃跑,撤退路上又遇到守候在这里的孔守正部队。

最后,徐河之战以辽军的惨败告终。经历这一次打击,辽国此后数年再未有大规模的南侵,可见徐河之战也让它大伤元气。

标签: 宋军耶律休哥徐河李继隆骑兵

更多文章

  • 耶律休哥的军事指挥艺术:有战略眼光、善捕战机、勇于攻战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耶律休哥,宋军,斜轸,杨业,休哥,曹彬

    耶律休哥字逊宁,出身辽朝皇族,《辽史》说:“(耶律)休哥少有公辅器”可见他年轻时就谋略多智,具有“相才”。耶律休哥的戎马生涯和他为了辽朝建立的战功,当时就受到人们重视,他在近二十年内由惕隐提拔到于越,总南面军务,为南京留守,并封为宋国王,可见辽景、圣两朝对他的重用。辽大康年(公元1075年—公元10

  • 南宋王朝为何权臣辈出?从秦桧到贾似道,从建立到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木棉小故事标签:秦桧,权臣,宰相,皇帝,宋朝,贾似道,宋宁宗,宋孝宗,南宋王朝

    南宋王朝有些“与众不同”,从建立到灭亡,权臣屡出。宋高宗时期的秦桧,宋宁宗前期的韩侂胄,宋宁宗后期、宋理宗初期的史弥远,以及宋理宗后期、宋度宗时期的贾似道。这些权臣把持朝政,打击异己,搞得朝政混乱不堪。那么问题来了,南宋为何这样“特殊”,出现了如此多的权臣呢?一、宰相权力的提高北宋建立之初,为了削弱

  • 民间故事:书生遇到前世的爱人,哪知道对方竟是贾似道的棋童

    历史解密编辑:心安是归处PLUS标签:贾似道,道士,民间故事,赵源

    民间故事:书生遇到前世的爱人,哪知道对方竟是贾似道的棋童木子君的小屋2022-06-1100:08河南文化领域创作者关注甘肃天水有一个书生叫赵源,他从小父母双亡,一个人生活。眼看到了婚娶的年龄,依旧孜然一身。元仁宗延祐年间,他来到钱塘求学,居住在西子湖畔的葛岭之上,居所边上是宋代奸相贾似道的故居,当

  • 秦国夫人胡氏:贾涉弃妾,贾似道生母,天子为之辍朝百官为之戴孝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贾似道,胡氏,贾涉,太后,理宗

    在时下畅销的古装剧中,经常会出现受宠妾室,仗着夫君的偏心,去挑衅正妻的剧情,有的甚至把正妻拉下马自己取而代之,看得令人气愤。那么,古代的妾室到底有没有逆袭的机会呢?真像电视剧里演得那样容易逆袭吗?逆袭的妾室自然是有的,不过没有电视剧演得那么夸张,历史中也有不少出身微贱的妾室妃嫔把正妻皇后拉下马的例子

  • “蟋蟀宰相”贾似道,到底是奸臣,还是罪臣?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奸臣,岳飞,宋朝,贾似道,宋理宗,李庭芝,文天祥,蟋蟀宰相

    贾似道贾似道,南宋后期的权相,宋理宗的小舅子,被称为“师臣”“周公”。宋理宗死后,心智不全的宋度宗继位,贾似道被拜为“太师”,独揽大权,权倾朝野,是南宋最后20年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物。对于贾似道这个人,历史界一直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贾似道专权误国,直接导致了南宋的灭亡;而有的人则为贾似道鸣不平,他们

  • 油杉棺木与奸相贾似道

    历史解密编辑:经济观察报标签:宰相,福王,贾似道,宋理宗,郑虎臣,油杉棺木

    油杉棺木与奸相贾似道黎云昆油杉木材黄褐色,纹理直,结构细腻,富有油脂,硬度适中,坚韧耐用,是很好的建筑家具用材。但历史上,油杉木材主要还是被用作制取棺木。究其原因,一是油杉木材有大料,这样棺木就不需拼板。如用拼板,则需使用胶黏剂,古代胶黏剂多为鱼鳔胶、骨胶等蛋白质胶黏剂,耐水性极差。二是油杉木材树脂

  • 贾似道:被称为蟋蟀宰相,也是断送南宋江山的大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贾似道,宋度宗,宰相,宋理宗,奸臣

    南宋晚期,有个宰相贾似道写了一部《促织经》(“促织”就是蟋蟀),这本书对蟋蟀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专著,被称为蟋蟀宰相。同时,贾似道也是南宋的大奸臣,最终断送了南宋的江山。贾似道年轻的时候就好吃懒做。后来因为他的姐姐做了宋理宗的贵妃,他沾光做了太常寺丞和军器监。贾似道利用职权乘机

  • 蟋蟀宰相, 与秦桧齐名的南宋权臣贾似道

    历史解密编辑:仙女棒谈生活标签:秦桧,贾似道,权臣,宰相,宋理宗,忽必烈

    提起贾似道,我就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南宋传奇之蟋蟀宰相》对贾似道的印象就是他是一个很喜欢斗蟋蟀的宰相,那么贾似道是个怎样的人呢?贾似道的父亲贾涉曾经担任淮东节置使,他的母亲是一名妾,他的姐姐是宋理宗的贵妃(即贾贵妃)。贾似道一身纨绔之气结交了很多狐朋狗友,不过贾似道很聪明,他在1238年进士及第

  • 冷历史:贾似道是奸臣还是能臣?为什么文天祥对他评价颇高?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贾似道,文天祥,宋理宗,忽必烈,宰相,右丞相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此言,委实不虚。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南宋时期的一位“人才”贾似道。却说这位贾似道啊,说来可怜,十一岁就死了爹,他没什么出息,每天就知道逛大街,整个一地痞流氓。好在他有一个好的出身,他的父亲贾涉是南宋时期的将领,而且立下过不小的功劳。关于他姐姐呢,又是宋理宗赵昀的

  • 贾似道:一位并非一无是处的奸臣,让他来背亡国的黑锅实在太沉重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奸臣,宰相,权臣,宋朝,贾似道,忽必烈

    雾里犹看花,忠奸难辨人对贾似道自然是素无好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先是缘自小时候看的一本叫《李慧娘》的小人书,后来就知道了他玩蟋蟀,是外戚出身,于是便将其纳入误国之奸臣一列了。这看法现在看来至少是同史家相契,他被称为蟋蟀宰相也是有的,这一个蟋蟀,一个宰相,两个完全没关联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看着是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