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与蒙元终极对决惨败,这个大锅是否由贾似道背?

南宋与蒙元终极对决惨败,这个大锅是否由贾似道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演员你是呀 访问量:323 更新时间:2023/12/20 15:15:47

1273年,与蒙元相持达6年之久的襄阳城兵尽粮绝,守将吕文焕投降元朝。由于吕氏家族在南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吕生(吕文焕)世握兵柄,兄弟子侄布满台阁,宋君臣之孰贤孰愚,宋河山城郭之何瑕何坚,宋兵民之多寡虚实,宋兵刑政之得失巧拙,不为不知。”所以吕文焕投降,元朝如获至宝,对他不计前嫌,对他优礼有加,施以重用,任他为荆湖行省参知政事。

投降蒙元的吕文焕,也死心塌地效命于新主子,跟随伯颜等领兵10万征讨南宋,招降沿江州郡。在其出面招抚下,从1274年年底到次年的一个月时间里,沿江制置使、知黄州陈奕降敌;知蕲州管景模和副将吕师道(吕文焕之侄)降敌;知江州钱真孙和守将吕师夔(吕文焕之侄)降敌;知安庆府范文虎(吕文德之婿)降敌;池州张林降敌;五郡镇扶吕文福(吕文焕从弟)降敌。

在吕文焕的“努力”下,本就弱不禁风的南宋长江防线更加千苍百孔,不堪一击;艰难维持的南宋小朝廷的生命已经就要走到尽头了。吕文焕虽然未必是南宋灭亡的主要因素,但无疑却是宋亡的最大推手。

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月十六,南宋摄政太皇太后谢道清,急令丞相贾似道督师抗元,督诸路军13万,战舰2500艘,出师西上迎战元军。宋军的核心是由2500艘大小战船组成的水师,大中型船只全部被用铁链相连,小艇则在大船附近机动。此外,尚有70000人的步兵被部署到长江两岸,水陆相互掩护,防止水师前进后被敌人从后方包抄。

这个作战计划表面看还说得过去,但是蒙元军中不乏吕文焕这样的南宋降将,他们不仅熟悉长江的水文条件,也对宋军的虚实了如指掌,所以很快就制定了对贾似道的作战计划。

整场战役,首先以蒙元军提前布置好的射程远超宋军的投石机打响。面对敌人炮兵阵地射来的石弹,宋军毫无还手之力。大量的主力船只被铁索绑定,不能移动,只能被动挨打,船上水师士气由此大受打击。

在远程打击取得实效后,伯颜则命令部将阿术,带领一支由数千艘大小船组成的水军,杀向长江中央的宋军船队。军心涣散的宋军水师,根本无法组织像样的抵抗,被杀的纷纷落水,损失惨重。

就在这危急时刻,宋军的猪队友又来了一个神助攻!陆上督战的将领孙虎臣,看到元军杀来,不顾前锋将姜才方与元军接战调头就跑。他的离开,也让原本在阵内据守的宋军,全面崩溃。以轻装远射武器为主的他们,一旦离开设防阵地就成了骑兵策马追杀的羔羊。

而水军前锋将领、淮西安抚制置使夏贵在这危急时刻竟然打起了小算盘,他唯恐恐贾似道督师获胜后朝廷会追查他鄂州失败的责任,于是不战而逃,可恨至极!!率后军驻鲁港(今安徽芜湖西南)贾似道得知消息大惊失色,知道战事已经无可挽回,急忙鸣金收兵,乘船逃往扬州。躲入扬州的贾似道,在第二天开始陆续收拢残兵,但是已经被打得失魂落魄的宋军哪里还有胆再战,纷纷逃散而去。南宋残存的一点主力至此消耗殆尽。

在此,不得不提一下权臣贾似道。由于丁家洲之战惨败,群臣请诛,贾似道被宋廷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完全是罪有应得!然而,历史总有一些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晓的暗面。

在丁家洲大战千年之后,考古专家发现了临安知府洪起畏的陵墓,墓志清晰完整,使得大众对这场决战有了新的认识。洪起畏的墓志中提到了这次战役,说大战激烈之时,当时贾似道并没有想逃跑,最先逃跑的是步军指挥使孙虎臣,他一逃跑,后面的仗无法再打下去,然后,贾似道才被迫跟着逃。在战败后,他也一直很努力地收集溃兵,想要继续作战,然而无能为力。这与《宋史》的描述有很大的出入。

贾似道在领兵出征之前,上了一份出师表。“自襄有患,五六年间,行边之请不知几疏,先帝一不之许……向使先帝以及两宫,下至公卿大夫士,早以臣言为信,听臣之出,当不使如此。”这份出师表,道尽了贾似道的沧桑与无奈,宋理宗、宋度宗的锅实在太大了!

高梁河一战,宋太宗为何能凭借一辆驴车甩开辽国精锐铁骑

老虎仔薛岳率50万大军来攻,被陈毅元帅一阵斩杀5000余

八路军115、120、129这三个师的番号为什么没连在一起?

彭大将军两打榆林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原来另有目的

王尔琢牺牲,朱德挥泪长叹失去能将!林彪迎来军事生涯又一高点

标签: 贾似道蒙元宋军元军伯颜水师

更多文章

  • 从200士兵到350万平方公里,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延续契丹人雄武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西辽,契丹人,天祚帝,大石,耶律,辽国

    公元1124年,在辽国皇帝天祚帝与金国女真人决战兵败前夕,辽国重臣、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杀死看守他的将领,率领两百余亲兵西逃。耶律大石并非要做契丹人的叛徒,而是他知道有心无才的天祚帝必败,辽国已经被无能的天祚帝带到了灭亡的地步,此刻,他要为契丹人找一条新的活路。耶律大石来到阴山北麓的可敦城,他

  • 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帝国,金朝为何没有追击?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金朝,西辽,耶律大石,辽朝,西夏

    西元 12 世纪,东亚大陆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儿:那就是庞大的大辽帝国和大宋帝国相继崩溃。而导致辽宋帝国崩溃的力量,是崛起于东北地区的女真部族——这种变化出乎几乎所有人的意料:要知道,女真部族当时还处于部落状态,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给辽国造成致命打击,更何况接二连三的消灭辽国和宋国?不过,虽然女真部族

  • 辽国灭亡后,耶律大石是如何率领区区200人在中亚重新建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发带月亮标签:天祚帝,大石,中亚,西辽,金国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因为内部的政治斗争而流亡出国,他们之中又有一些人在另外一块土地上建立政权。比如历史上的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等都是由逃亡出国的中国人建立的。在两宋时期,也有一个人流亡出国并且建立了一个非常强盛的王朝,他就是建立西辽并称霸中亚的耶律大石。北宋建国之初曾经与辽国进行了持续近半

  • 契丹人在危亡之际,耶律大石为何能再创契丹辉煌,称霸中亚!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皇帝,西辽,辽国,契丹,天祚帝,耶律大石

    盛极一时的辽朝,传到最后一位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时,已经非常腐朽,被女真人打得节节败退,1122年,天祚帝被迫流亡。期间,留守燕京(辽南京,今北京)的秦晋王耶律淳被拥立为帝,在拥立者中,有一个叫耶律大石的人。耶律大石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史载,大石通晓契丹文和汉文,擅长骑射,1115年中进士,历

  • 四海清一李唐战报02:诗仙李白单挑击毙耶律大石,唐军拿下碎叶城

    历史解密编辑:奕道君心本尊标签:李白,李唐,叶城,李世民,诗仙李白,长安

    这个系列的节奏环环紧扣,没看过李唐战报01集的朋友,建议往回翻,这里就不多做前情回顾了。总之李世民从敦煌起兵后,就以最快的速度突袭了周文王镇守的长安城。先秦百家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长安的城头上就已经立起了大唐的军旗。经过漫长耐心的思想工作,李世民终于成功劝说了嬴政,让他投奔大唐做起了高级打工仔。唐

  • 击败18万宋军,打败耶律大石:完颜娄室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宋军,颜娄,张浚,天祚帝,金兵

    1130年,地点陕西,完颜娄室身先士卒,18万宋军溃败。遇到完颜娄室,名将都败下阵,耶律大石、张浚、种师中、姚古、吴玠、吴麟、刘锜、范致虚,等等。完颜娄室,金国名将,智勇双全,是金国初年首席悍将。从东北一路杀到西北,横扫大半个中国,完颜娄室从未遭遇败绩。可惜,完颜娄室在巅峰时刻陨落,而岳飞尚未崛起,

  • 南院大王萧斡里剌:耶律大石亲家,谋杀女帝儿媳的西辽开国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萧斡,耶律大石,西辽,金国,天祚帝,夷列

    元朝的蔑儿乞伯颜生于元世祖中期,历经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文宗、明宗、宁宗、惠宗十一朝,堪称大元帝国的活化石。在汉文史籍中名声不显的西辽帝国,也有一位类似伯颜经历的权臣,从开国之主耶律大石创业,到称霸中亚建国称号,历经德宗、感天、仁宗、承天、末帝五朝,称得上是哈喇契丹国的活化

  • 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后,金国为何不灭了这个流亡小国?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西辽,金国,天祚帝,王朝,大石,辽国,耶律大石

    提及耶律大石这个历史人物,想必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不过他不出名归不出名,却无人能够否认他曾经在历史上叱咤风云过一段时间的史实。要知道,西辽王朝就是由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按理来说,金国一直跟辽国有比较大的冲突,甚至可以说,金国是辽国一直都想干掉的一个死对头。在这种情况下,西辽本该没有机会可以建立起来。可

  • 西域群雄环伺,为何只有耶律大石,能够创建西辽并称霸中亚?

    历史解密编辑:趣史研究社标签:大石,金国,北辽,耶律,辽国

    耶律大石在西域群雄环伺之时凭借着一己之力在中亚创建了西辽,将一个已经灭亡了的朝廷又延续了百年的寿命。耶律大石耶律大石见证灭国耶律大石精通辽国和宋国两国的语言并且继承游牧民族的优势非常擅长马上作战,公元1115年,耶律大石被皇帝封为翰林应奉。但当时的辽国已经奸臣当道,百姓们的生活苦不堪言,这样的大环境

  • 耶律大石:让欧洲畏惧的中国皇帝,他若不死疆域必达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孤影潇湘标签:皇帝,大石,成吉思汗,阿保机,匈奴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霍去病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里,游牧民族都是各个朝代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因为长期在马背上生活,所以非常擅长骑射,并且他们没有一个稳定的住所,可以说是神出鬼没,拥有着天然的作战优势。利用这样的优势,他们在边境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将野心延伸到了国家腹地,所以为了维护主权,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