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权力的面前人与人之间内心的险恶便会展露无疑,为了夺取权力父子反目、手足相残的情况,在我的历史上屡见不鲜。
作为快意恩仇的江湖中人,义气二字则显得尤为重要,正所谓“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一个人即便拥有一身武艺的高超,一旦被孤立也极难在江湖当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作为江湖好汉云集的梁山泊,看似以义气为重的英雄好汉,实际上同样无法摆脱对权力的争夺,梁山的头号人物晁盖便是死于权力斗争,而真正杀死晁盖的人其实就在梁山集团当中。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晁盖不是死于曾头市吗?为何会有这样一种说法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晁盖与宋江上梁山
话说,林冲杀死王伦之后梁山迎来了新的当家人,作为劫取生辰纲的领军人物,晁盖自然而然地坐上了头把交椅,此时的晁盖可谓意气风发,梁山的环境也让他得以施展拳脚。
晁盖等人有了栖身之处后,为了感谢冒险为他们报信的宋江,他派刘唐给宋江送去了黄金。然而,此事却意外暴露以至于后续的事情逐渐失控,宋江无奈杀死阎婆惜成为了囚犯,被判处刺配江州。
到了江州之后,宋江却又因在浔阳楼醉酒写下反诗,被判为了死罪,得知此事的晁盖率领梁山好汉下山截法场,在李逵等人的帮助下救出了宋江与戴宗。
被救上梁山的宋江摆脱了困境,还与意气相投的众位英雄齐聚一堂,也让梁山更增添了几分热闹。可惜的是,也正是在宋江来到梁山之后,梁山上的气氛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作为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及时雨”,宋江可谓声名远播,在他的感召下桃花山、二龙山等众多江湖豪杰都纷纷来到了梁山,甚至许多朝廷武将也对宋江死心塌地,“小李广”花荣便是其中之一。
总的来说,宋江在江湖上的影响力大大地超出了晁盖的认知,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为了报答宋江而将其救上梁山的举动,此时却变成了作茧自缚的行径。
投靠宋江的豪杰远远超出了晁盖原有的实力,梁山之上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尽管如此晁盖仍极力保持克制,因为他十分清楚一旦双方反目,梁山则会再一次迎来火并。
如果这一种情况真的发生,后果也将不堪设想,梁山也将遭受灭顶之灾。与此同时,宋江集团的实力远远超过了晁盖集团,但前者仍对后者十分恭敬。
晁盖内心也很忌惮宋江,但却没有像王伦那样气量狭小,二人就在这种尴尬当中维持着权力的平衡。
只是随着一个人的到来这个平衡被彻底打破,打破了权力平衡的人绰号为“金毛犬”,他的名字叫做段景柱。
晁盖血染曾头市
作为一名盗马贼,段景柱决定投靠梁山之前做了一番充足的准备,成功盗取了金国王子的宝马后,他打算以此作为礼物送给宋江,来作为自己的进身之礼。
然而路过曾头市的时候这匹宝马被曾家五虎夺去,无奈之下段景柱只好两手空空来到梁山,在聚义厅上说清了事情的原委,这一次晁盖再也无法置身事外,决定亲自带队攻打曾头市。
实际上,让晁盖不能容忍的并非是曾家五虎抢夺宝马,而是段景柱在陈述自己遭遇的时候,明确地表示盗取的这匹马是要献给宋江的,而不是自己。
正是因为这一点,晁盖才认识到自己已经被宋江逼到了绝路,若是再不做些什么,自己的名望将会被宋江超越。
段景柱虽然并非声名显赫的江湖人物,但这样的一名小人物若是都对宋江倾心仰慕,那么后者的号召力可想而知。
作为梁山之主的晁盖必须要为自己刷一刷存在感,否则很有可能就会被宋江代替自己的位置,正是因为这一次无奈地出征让晁盖丢掉了性命。
如果仔细分析晁盖去世的经过便不难发现,晁盖这次出征的过程中有着许多不寻常的地方,其去世的真正原因也隐藏在了这些蛛丝马迹之中。
真正的凶手
攻打曾头市受阻后,两个和尚来到了晁盖的阵营当中,他们声称受曾头市欺压愿意帮助他夜袭曾头市。对于这两个来历不明的和尚,晁盖并没有太多怀疑,当晚便率领人马前去截寨。
然而在行至半路时两个和尚便不见了踪影,紧跟着四周喊声阵地火把连天,原本前去偷袭的梁山将士却成为了被埋伏的对象。
在满天流矢之中一支箭射中了晁盖的面颊,晁盖不得不退回梁山,但依旧无法挽救自己的小命。
值得注意的是,晁盖在回到梁山时意识还算清醒,并未显示出伤势过重的迹象。可是在被敷上金疮药之后,却展现出了中毒的迹象,众人这才意识到“箭上有毒”。
从晁盖攻打曾头市到毒发身亡,整个事件都透露着诡异的迹象,在他出师不利时,坐镇梁山的宋江一定可以通过戴宗得知前线的战况,但从头到尾宋江都没有派出一兵一将前去支援。
晁盖中了埋伏之后,曾头市的人马采取的并非近身肉搏,而是乱箭齐发。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箭受伤者必定不在少数,但却只有刻着史文恭名字的箭射中晁盖,恰好也只有这一支箭上涂着毒药。
另外,在《水浒传》一书中对于史文恭的描写当中,并未提及史文恭精于射术,在箭上特意刻上自己的名字,这样的做法未免有些哗众取宠。
因此,可以判断这支箭并非是由史文恭自己射出,而是有人故意嫁祸给他。敷药之后晁盖才出现毒发的迹象,这让他彻底明白了事情的始末,从始至终一切都是经过人为精心策划。
纵览整个梁山,晁盖之死最大的受益者,而且有能力完成射箭和敷药的都不是曾头市的人,此人就在梁山当中。
这些计划的执行者,无疑是有人授意让他们按照计划执行,策划整个事件的最希望自己死掉。
因此,晁盖在临死前才会说:“谁能捉到射死我的人,谁就是梁山之主。”从这句话不难看出,晁盖已经知道这个事件都是宋江一手策划的,因此才没有按照常理将头把交椅让给宋江。
在说出这句话时,,晁盖没有说“捉到史文恭”而是说“捉到射死我的人”,也证明背后另有其人。只是,此时的宋江已经树大根深,他们想为晁盖报仇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总的来说,自宋江上梁山后,梁山泊再无兄弟情只剩下利益二字,这也是他备受读者嫌弃的原因之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