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做了一张假图,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找出射杀晁盖的人这么容易?

做了一张假图,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找出射杀晁盖的人这么容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侦查号 访问量:4858 更新时间:2023/12/8 11:44:49

前一段时间写稿子,为了配合文字,就做了一张假图,而做完这张假图之后,忽然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找出射杀晁盖的人这么容易,我能轻松做到的事情,宋江做起来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笔者开玩笑能做到的事情,史文恭不屑做,但是宋江及其心腹手下,可就说不准了。为了免得读者生气,咱们还是先来看看笔者做的这张图,猜一猜弯弓射箭的这个人是谁。

这只手当然不是史文恭的,在新旧水浒电视剧中,倒是都有史文恭箭射晁盖的特写镜头,这当然是为了洗清宋江的嫌疑,在电视剧中,不是对宋江李逵的暴行避而不谈,就是说李逵没受宋江指派没杀衙内,就连青州城外屠杀数百户人家数千百姓,也是矮脚虎王英瞒着宋江干的。

电视剧出于不同目的,面对原著进行修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咱们没有必要深究,咱们还是来看看史文恭那写着名字的箭头,跟笔者做的这张假图有什么区别。

这两张史文恭白天箭射晁盖的特写,一张看不见箭头上有字,另一张有字但却模模糊糊,好像还不如笔者做的清楚。

在《水浒传》原著中,晁盖是在黑夜的混战中脸上挨了一箭,那一箭也没射中眼睛。既然只是脸上中箭,那就未必致命。《三国演义》中糜芳“面带数箭”还能跑到刘备面前说赵云的坏话,说明脸上多几支箭并不是啥大事儿,只要及时拔箭敷药,还是有救的。

说了这么多,该展示那张假图的全貌了:弯弓射箭的正史梁山第一神箭手小李广花荣,也只有他才能把那支写着史文恭三字的箭矢射到晁盖脸上,而那一箭可能是奔着晁盖咽喉去的。

读者诸君都知道,史文恭是当世绝顶高手,二十回合轻松击败梁山马军五虎将中的霹雳火秦明,这样的武功,自然是不屑暗箭伤人,更不屑在箭头上喂毒的。

卢俊义之所以能一朴刀将史文恭捅下马去,全是晁盖英灵相助。有晁盖相助,就是一个小喽啰,也能把已经晕头转向的史文恭挑落马下。而晁盖之所以弄晕史文恭,却未必是要报一箭之仇,而是要帮卢俊义建功,以阻止宋江窃取梁山头把交椅。

《水浒传》原著中,晁盖从头到尾,也没说射伤自己的是史文恭,他心中应该早有怀疑对象,所以才临终遗言:“贤弟莫怪我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金圣叹列举宋江谋杀晁盖十点嫌疑中,第六点就是“晁盖遗誓,先云莫怪。”可见晁盖回光返照之时,已经对宋江产生了怀疑。

既然晁盖和金圣叹都对宋江产生了怀疑,那么我们就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来查找凶手了:能够在黑暗中一箭命中晁盖面门的,只有小李广花荣一人——史文恭并不以弓箭见长,想要一击致命,还真未必能做到,如果连珠般射了若干箭,那么旁边头领和小喽啰身上,也有该中了写着史文恭名字的箭矢。

这就说明:只有一支箭上有史文恭的名字,而这支箭准确地射中了晁盖。

读者诸君都知道,原本有官府身份的宋江戴宗花荣等人,没有一天不想招安——巴掌大的梁山在水泊环绕之下,生活枯燥已极,跟他们原本锦衣玉食偎红倚翠的日子没法儿比,而只想跟弟兄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晁盖,是坚决反对招安的。

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想招安,先送晁盖上西天。这三个人自然是一拍即合:做掉晁盖,让宋江带着大家重回大宋昏君奸臣怀抱。

于是我们可以展开如下设想:在晁盖带着五千人马和包括全部嫡系在内的二十个头领下山之后,宋江戴宗花荣秘密开会,做出了“决不能让晁盖生还”的决定。

按照宋江的设想,即使不派杀手去曾头市,晁盖也是凶多吉少:劳师远征无后方作战的晁盖兵力处于劣势,五七千人马的曾头市有七大高手,只要相持十天半月,梁山军就将不战自溃,晁盖极其嫡系也会一扫而光。

双鞭呼延灼可能已经接受了宋江的密令,所以晁盖中箭、梁山军惨败之后。派阮氏三雄和杜迁宋万回梁山之后,林冲也想带兵跟上:“今番晁天王哥哥下山来,不想遭这一场,正应了风折认旗之兆。我等只可收兵回去,这曾头市急切不能取得。”

但是呼延灼站出来反对:“须等宋公明哥哥将令来,方可回军。”

晁盖的嫡系还没有死光,晁盖还没有在半路上被截杀,呼延灼还没完成任务,当然要把林冲拖住。结果当天二更就被曾头市偷袭,被杀了五七百人之后,林冲终于下定决心不顾任何人反对而跑回了梁山。

等林冲回到梁山的时候,晁盖在宋江“亲手敷贴药饵,灌下汤散”之后,已经不会说话了。

有这么多疑点,我们简直可以直接复原当时的情形了。

宋江戴宗花荣密谋之后,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花荣在自己箭囊中选出一支利箭,箭头喂毒之后,很细心地在箭杆上写下“史文恭”三个字,并信心满满地表示“只此一箭足矣”。

月黑风高之际,戴宗在花荣腿上绑了两个甲马,并像叮嘱李逵一样叮嘱花荣:“一路上只可吃素,否则你跑起来可能就站不住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描述了,读者诸君想必都能猜得到:曾头市外,混战之中,火光一闪,花荣利箭离弦,晁盖被飞驰的战马颠簸得低了一下头,那一箭没有命中咽喉,而是射在了脸上……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看不懂戴宗的“神行术”,就无法明白,晁盖为何会死掉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戴宗,石秀,公孙胜,刘唐

    一、乱套的水浒江湖水浒江湖很乱,不仅在于其内容有许多谜团,更在于《水浒传》的版本更乱。以至于出现了三种版本。其一是120回《水浒传》,其二是100回《水浒传》,其三是金圣叹腰斩过后的70回《水浒传》。这一下子,就造成了水浒江湖的波涛诡异。比如晁盖征讨曾头市中箭时,你会惊奇地发现,救助晁盖的梁山好汉,

  • 晁盖在下山攻打曾头市时,就明白自己已经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曾头市,吴用,刘唐,晁盖,宋江

    说起梁山好汉的领导,晁盖自是要提一提的,晁盖这位好汉本来是统领着梁山兄弟的,但可惜的是宋江的到来,他渐渐失去了众将领的推崇之心。其实晁盖在下山攻打曾头市时,就明白了:自己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这是怎么回事?英雄归依宋江,晁盖大势渐去晁盖上梁山也是逼不得已,他与刘唐、吴用等人秘密谋划夺取朝廷的生辰纲,但

  • 梁中书窃喜蔡京晁盖懊恼:生辰纲没有十万贯,杨志背黑锅我们上当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杨志,晁盖,蔡京,吴用,唐朝,生辰纲,梁中书,散文家,梁山好汉

    在北方有一句谚语,叫做“人家偷驴他拔橛子。”这句谚语来自一个笑话,说的是有两个蟊贼,都想偷一家农户的驴子。一贼先行下手,从拴驴的木橛子(在大多数地方叫木桩或拴马桩)上解下缰绳,偷走了驴子。另一个贼来了以后看不见驴子,就本着“贼不走空”精神动手拔楔入地下橛子。橛子刚拔出来,就被主人抓住以偷驴之罪扭送官

  • 民间故事:宋朝时蔡京做了这件事,晁盖和吴用:反了……

    历史解密编辑:讲故事的沙滩哥标签:吴用,蔡京,晁盖,唐朝,主考官,书法家,王安石,民间故事

    郓城县车市村的吴用勤奋好学,是乡里出了名的才子。吴用的同窗好友晁盖很喜欢无用的才学、人品,两人结为生死兄弟,眼看着大考的日子就要到了,吴用想到汴京赶考。可是吴用家里很穷,盘缠不够,去不了。这件事情被晁盖知道后,亲自送给吴用一百二十两纹银,并对吴用说:“兄弟,我们盼着你能中个头名状元,为咱们家乡父老争

  • 宋江死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从来不是自己,也不是晁盖

    历史解密编辑:胖胖熊娱乐人标签:吴用,王伦,朱贵,宋江,晁盖,宋朝,卢俊义,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宋江受招安后,被派往楚州任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一日,宋江正在处理公务时,忽有下属来报:“禀安抚使,有朝廷钦差大使到。”“快快迎接!”一番三跪九叩、高呼万岁之后,钦差到明来意,原来是皇帝亲赐御酒。宋江两杯御酒下肚后,当夜便发作起来,肚痛难忍,心下了然,定是有奸佞之辈蒙蔽圣眼,在他的御酒里下了药。临死之

  • 晁盖要抢他,宋江要坑他,蔡京要杀他,这位梁山好汉咋这么命苦?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晁盖,宋江,蔡京,卢俊义,王安石,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梁山一百单八将,也是五行八作车船店脚牙鱼龙混杂,这里面有行侠仗义的鲁智深史进,也有杀伐果断的武松石秀,有柴进穆弘那样的土豪,也有宋江戴宗蔡福蔡庆那样的污吏,当然更多的还是像关胜呼延灼董平那样打输了就屈身降贼的软骨头朝廷军官。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梁山好汉,可以说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

  • 晁盖率领5000人下山攻打曾头市,发现自己已经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曾头市,吴用,史文恭,李逵,晁盖

    俗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子孙不忘祖宗”可是在水浒108将里唯独将开山祖晁盖排除在外了是天意?人意?还是宋江故意这样做的?《水浒》是一部宣传忠义之书即使再蛮霸无理的人,只要是英雄见到了英雄瞬间就变成了肝胆相照的朋友花了大量的篇幅,写他们相互救助和仰慕但我们从字里行间能察觉出来两人之间的矛盾尤其

  • 曾家五虎姓名有玄机:史文恭知道晁盖被谁射杀,却为何不敢明说?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晁盖,宋江,秦明,史文恭,曾家五,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史文恭可能是被冤枉的,有人说这在他的姓名中似乎就有暗示:死到临头,才知道有弓箭射杀晁盖这回事——史文恭者,死闻弓也。这也很好理解:如果史文恭参与了那场暗夜伏击,火把照如白昼,梁山好汉怎么会看不见那匹惹祸的“照夜玉狮子”?如果史文恭在场,又怎么能让陆战水平一般的阮氏三雄把晁盖救出去?史文恭被卢俊义生擒

  • 军情局上校一语道破真相:晁盖说错一句话、做错三件的后果很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吴用,晁盖,宋江,公孙胜,军情局,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晁盖亲征曾头市,居然没有一位好汉主动站出来要跟他一同前往,憋了一肚子气的晁盖只好“请启”了二十个头领,其中甚至不包括智多星吴用和入云龙公孙胜。吴用是晁盖的同村发小,公孙胜曾对晁盖寄予厚望,但是他俩明知晁盖此去等于飞蛾扑火,必将有去无回,却并没有建议他多带些人马: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戴宗已经侦查出曾头市

  • 晁盖违背兵法以弱势兵力攻打曾头市,一言不发的宋江有啥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肥羊标签:吴用,戴宗,宋江,晁盖,宋朝,曾头市,史文恭,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晁盖亲征曾头市,是他坐上梁山头把交椅之后的第一次指挥大规模作战,当然也是最后一次。在曾头市,晁盖脸上不明不白地中了一箭;抹了林冲提供的金疮药之后,不明不白地伤情加重了;被宋江亲子服侍灌(这个灌字是原著中写的)下汤药后,晁盖终于不明不白地死了。刻着史文恭字样的毒箭到底有没有毒,到底是不是史文恭射的,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