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和孟珙表现如此出色,为何南宋还是不能翻盘,要问问南宋皇帝

岳飞和孟珙表现如此出色,为何南宋还是不能翻盘,要问问南宋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纪萍趣闻 访问量:1569 更新时间:2023/12/10 19:49:31

其实南宋真的挺强的,要不是出了几个愚蠢的皇帝和宰相,南宋想要翻盘问题不大。由于北宋被大金给干趴下了,所以南宋臣民们的民族自尊心特别强烈,这就导致了一件事,大家都很团结啊!为啥要团结?再不团结就要彻底完犊子了!无论是大金,还是后来的蒙古,对南宋来说,无疑都可能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南宋臣民选择抱团取暖。一旦民族热情被点燃以后,那么民族英雄就要应运而生了。南宋能打的将军,那是真的多,毫不夸张地说,绝对比北宋多好几倍。看看这两位的表现,你就知道,为啥南宋还有希望了。

一、岳飞。我感觉介绍岳飞,都显得有点多余。因为他太出名了!清朝以前,岳飞长期霸占着武圣人的名头,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参拜,简直就是古代的超级大IP,自带顶级流量。走遍中国,遇到岳飞的庙,你不进去敬两支香,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了。这位老兄究竟有多牛掰呢?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将中,唯一一个在南宋从大头兵做起的将军。其他三位在北宋时期早就是将军了,由此可见岳飞的升迁速度有多快了!岳飞之所以生前如此之快,那是因为他在南边帮助赵构平定了一系列的反对力量。可以说,没有岳飞,还真的未必就有南宋。因为北宋灭亡以后,天下分崩离析,到处都是割据势力,能把南方团结在一起,的确很不容易。

解决完内部麻烦以后,岳飞又来对付金人了。岳飞第一次北伐,收复荆襄六郡,使得南宋集团跟打了鸡血一样,终于有了自信心。也让岳飞的部队有了根据地。岳飞第二次北伐,收复了河南大部分地区,甚至将势力范围推进到了陕西境内。这让赵构忽然有了可以恢复祖宗基业的希望。岳飞第三次北伐,大败伪齐十多万大军,俘虏战将数十名,铠甲器械缴获无数,直接导致了伪齐政权的灭亡。岳飞第四次北伐,直接与金兀术对决。结果打得金兀术十几万大军溃不成军。朱仙镇一战过后,金军再次惨败,金兀术甚至连开封都放弃了,就打算北撤。太猛了,要知道,伪齐背后就是大金。岳飞能在金人的铁蹄之下,打出如此出色的战绩,不得不为他竖一个大拇指!可惜的是,岳飞只活了40岁,就被赵构和秦桧给弄死了。要是再多活几年,最起码能恢复北宋时期的地盘。

二、孟珙。很多人对他不是很熟悉,因为他出现在南宋后期,属于抗击蒙古力量的民族英雄。而南宋后期太憋屈了,大家都不太愿意提及。其实孟珙也是个超级厉害的名将,他的曾祖父孟安、祖父孟林全都是岳飞昔日的部将。而他本人早年跟着老爹对抗金人。所以孟珙是个实实在在的将门之后。蔡州之战的时候,孟珙带兵率先杀入了蔡州,这才逼杀了金哀宗,斩杀了金末帝完颜承麟。可以说,孟珙直接造成了金朝的灭亡。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孟珙的辉煌时刻远远没有到来。宋蒙战争爆发以后,孟珙以一人之力,承担起了南宋对抗蒙古的三分之二战线,而且还都能取得不错的战绩,简直令人发狂啊!

第一,江陵之战中,蒙古大军在荆襄之地取得绝对优势,连破南宋数府。深知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孟珙用虚张声势的办法扰乱了蒙古军的建制,同时趁机突击蒙古大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稳住了长江中游的防线。第二,黄州之战中,孟珙就太帅了。本来黄州几乎要失守了,是孟珙带兵前来镇守,从而稳住了局面,城中军民得知孟珙来了,齐声大喊:吾父来也!同时他在城中挖了个大坑,等到蒙古军挖穿城墙后,直接掉进了这些大坑之中。死伤十之七八,孟珙再次大获全胜。第三,荆襄战场上,孟珙再次崭露头角。在孟珙的指挥下,荆襄之地陆续回到了南宋的怀抱。孟珙并没有因此骄傲,而是学习岳飞,也在这里组建了军事重镇,使其成为了孟珙的主要军事基地。第四,夔州之战中,孟珙带着一万多湖北精兵前来布防,而他对手蒙古大军至少有10多万人。孟珙组建好防线以后,在大垭寨之战中痛击蒙古大军,取得了巨大胜利。此后又在邓穰之战中再败蒙古大军。孟珙绝对是南宋后期,最为闪亮的一颗明星。他所带领的部队,战斗力强,民族凝聚力高,如果能坚持作战,定能保住南宋半壁江山。可惜南宋皇帝的老毛病又犯了,宋理宗担心孟珙做大,一直从中阻挠北伐,结果导致孟珙抱憾而亡,年仅52岁。

三、南宋亡于自身。其实岳飞、孟珙、毕再遇等人身边,都聚集了一大帮爱国将帅。这帮人都是南宋集团走向强大的重要支撑。单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这群人的力量集中起来以后,就能够创造奇迹。很显然,岳飞、毕再遇、孟珙等人,都差点儿创造奇迹。可是为啥都没能创造奇迹呢?这就要问问宋朝这帮皇帝和宰相们了!南宋皇帝有个通病,那就是忌惮武将做大。为啥?因为他们的老祖宗赵匡胤就是武将做大后造反起家的。由于自己家是武将造反得来的天下,所以他们认为武将做大以后,肯定也会学习自己的老祖宗。因此他们宁可王朝破败不堪,也不愿意给武将足够的权力。从利己角度来说,这么做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可是从民族危亡的角度来说,老赵家这帮皇帝可是害苦了汉人了!再加上南宋那帮大臣们,整天揣测皇帝的想法,不好好治国,就想着收拾武将。秦桧、史弥远贾似道等人都是这样的货色,你说南宋能好得起来吗?

总结:南宋要想翻盘,首先得让皇帝支持。刚才我们也看到了,岳飞、孟珙这些人的实力太强了,只要政策允许,足以让南宋逆天改命。所以说关键点就在南宋皇帝们了。南宋要想翻盘,宰相说了不算,将军说了也不算,得皇帝说了算。可惜他们的皇位来之不易啊,是宋高宗赵构禅让给他们这一脉的(赵构无子,禅让大位给赵匡胤的后人宋孝宗),所以他们压根舍不得再冒险了。因此翻盘无望。参考资料:《宋史》

更多文章

  • 孟珙为何被俄罗斯军事学家称赞为“中国最伟大的机动防御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仰天微笑只为泪回眼眶PLUS标签:孟珙,大军,宋军,岳飞,金朝,金哀宗,俄罗斯,军事学家,机动防御大师

    在中国的军事史上,被称为名将的少,白起,李牧,卫青,霍去病,李靖,苏定方等等,可以说,名将的产生有赖于国家的强大,必须得具备尚武精神,所以汉唐的名将就比较多,但这其中两宋是个很奇特的朝代,他在经济、文化层面,极其发达。但在军事上却十分软弱。两宋被称为军事家的并不多,也就狄青,岳飞和孟珙几人,但这个几

  • 孟珙:南宋最后的擎天之柱,灭金攻蒙,却无奈成为春宫图的男主角

    历史解密编辑:爱搞笑的内登标签:孟珙,金国,岳飞,武仙,蔡州

    南宋是北宋的延续,因此继承了北宋政治的特点,提起北宋的政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北宋的“文官制度”了。在北宋朝堂,文官的权力极大,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武将、宦官、外戚势力的壮大,但也造成了整个国家军事实力的衰弱。北宋的这种政治体系使整个北宋政局维护在平稳状态,促进了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但是到了南宋,这种局

  • 1234年南宋名将孟珙破蔡州俘获金后,炮制尝后图,复仇靖康耻后篇

    历史解密编辑:嘉州干史人标签:孟珙,蔡州,宋军,南宋,靖康,尝后图,金哀宗

    1233年,蒙古军进攻金国最后的都城蔡州,金哀宗率群臣拜天,以哀兵之势出击,上下一心,连败来犯蒙古军。蒙古军大帅塔察儿不再主动进攻,筑长垒围困,同时要求宋军按协议出兵。南宋名将孟珙奏报理宗皇帝后,率领淮西精锐2万北伐,目标金国都城蔡州。宋蒙双方协议黄河以南归宋,以北土地归蒙古。孟珙带着20000人粮

  • 史进未死于征方腊,而在金国南侵时起义称帝,被抗金名将吴玠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吴玠,史进,方腊,宋江,金国

    实际上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不是一百零八人,也没有参加征方腊的战争,其规模和影响力远远比不上水浒中的大场面。这次起义发生在宋徽宗政和年间,从作为《水浒传》蓝本的《大宋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来看,这次起义的主要发起者就只有三十六人。其中一名叫做史斌的将领,被认为是九纹龙史进的原型。当时宋江等人在

  • 决战仙人关:战神吴玠的巅峰之作,凭此一役,换得蜀地百年太平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娜娜标签:吴玠,宋军,金兵,金军,决战仙人关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幸得有南宋名将——一、纷乱形势,两国平衡因为这是一场提前准备了大半年的大决战啊,动用了数十万之多的军队参战,几乎投入了南宋川陕地区的全部家当呢,却收获了这么一场难以想象的溃败。天下纷争不断:南

  • 论功稳进前二的吴玠为什么没能入选中兴四将?与死于好色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吴玠,岳飞,张浚,宋军,金人,金兵,刘光世,韩世忠,中兴四将

    南宋将领里面,如果说张俊、刘光世等人有点名不副实,战功、作用没有名气大,那么吴玠恰恰相反,属于“名轻位重”,对朝廷社稷做出的贡献远远胜过他的名气,是可以与岳飞、韩世忠相提并论的人物,甚至犹有过之。论战功吴玠是第一个正面击败金人的南宋人,在岳飞崛起之前,他更是女真军最为忌惮的战场克星。1128年,北宋

  • 抗金英雄吴玠:川陕战场的支柱,一筐柑橘就震住了金人数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吴玠,大军,宋军,王彦,金军,抗金英雄,川陕战场

    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十二月,金军对四川展开进攻。此次主持进攻的金军统帅不是完颜宗弼,也不是完颜没立,而是天下闻名的“啼哭郎君”撤离喝。彭原店一战,撤离喝被吴玠打得满地找牙,以至放声啼哭。从此以后,他患上了一种病——“恐吴症”。陈仓、褒斜、搅骆、子午、库谷、武关六道,道道通蜀。其中陈仓要道最

  • 全史人物评鉴-吴玠 字晋卿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遇梦标签:吴玠,晋卿,金人,兀术,张浚,曲端,节度使

    吴玠字晋卿吴玠(1093年-1139年),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父亲吴扆为军校,母亲刘氏,生二子吴玠、吴璘。后迁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吴玠少时沉毅有志节,知兵善骑射,读书能通大义。未冠,以良家子隶泾原军。北宋宋徽宗宣和年间,参与平定方腊之乱和河北群盗,累功权泾原第十

  • 吴玠血战和尚塬,让骄狂金军领教了“弱宋羸军”的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吴玠,金军,宋军,完颜宗弼,金人

    和尚塬位于今天的陕西宝鸡以南, 大散关以东,该地山势险峻,山谷路狭逼仄,怪石嶙峋,马匹不能通过,是遏制金军骑兵由陕入蜀的绝佳地形。宋军在富平战役中被金军挫败后,被迫转移战线,以退保西蜀。名将吴玠收集溃兵数千人,退至和尚塬一带,他见该地易守难攻,不利于金军骑兵大规模作战,便在此结寨坚守,还派人到处搜

  • 仙人关和尚原神臂弓对决铁浮屠吴玠啮臂出血金兀术割须不弃袍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吴玠,金兀术,神臂弓,仙人关,宋军,兀术

    提起抗金名将,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岳飞韩世忠,梁红玉擂鼓战金山也很有名,但是另两位名将吴玠与刘子羽却很少有人提及,而被绍兴十年宋朝大加表彰的明州、大仪镇、和尚原与仙人关四役(后与另九次战役合称十三处战功)却几乎被人遗忘,特别是仙人关、和尚原之战,那是真正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大胜,斩首金兵的数量甚至超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