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进未死于征方腊,而在金国南侵时起义称帝,被抗金名将吴玠斩杀

史进未死于征方腊,而在金国南侵时起义称帝,被抗金名将吴玠斩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1442 更新时间:2023/12/10 19:59:44

实际上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不是一百零八人,也没有参加征方腊的战争,其规模和影响力远远比不上水浒中的大场面。这次起义发生在宋徽宗政和年间,从作为《水浒传》蓝本的《大宋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来看,这次起义的主要发起者就只有三十六人。其中一名叫做史斌的将领,被认为是九纹龙史进的原型。当时宋江等人在梁山泊起义,率军攻打河朔和京东东路,转战青州、齐州、濮州等地,攻陷十余州县,杀贪官劫富济贫,引起了山东的震动。亳州知州侯蒙奉宋徽宗旨意招安,结果却因突发疾病而死,导致招安失败。

此后北宋朝廷派出多路大军围剿宋江的起义军,双方在山东发生多次激战,战争持续一年多。最终起义军寡不敌众而败退,不得不选择转战南下。在南下过程中,起义军被海州知州张叔夜伏击,舟船被焚毁,宋江战败被俘,最终选择接受招安,向朝廷投降。招安后宋江和他的三十六员核心成员都被朝廷授予了官职,按照《大宋宣和遗事》的说法都是武功大夫,并授予各地巡检的职位。而九纹龙史进的原型史斌便是被授予官职的三十六人之一,但是他的故事并没有因为招安而结束,招安只是故事的开始。

实际上经过招安之后,三十六人各奔东西,宋江的势力便被分化瓦解了。不久之后宋江被征方腊返回的河东名将折可存剿灭,这次起义便以失败而告终。有种说法是宋江招安后反悔,想趁着方腊起义的时候发动二次起义,结果方腊迅速失败,他自己也没翻起什么浪花。

而宋江的老部下们并没有跟随宋江进行二次起义,而是在各地当官,因此并没卷入这次起义之中,结局各有不同。前文讲过大刀关胜的原型参与了抗金战争,最终被投降金国的汉奸刘豫诱杀,算得上是一位英雄人物。而九纹龙史进的原型史斌则大为不同,他掀起浪花比宋江还大,竟然达到了称帝的程度。

史进在《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上是这样写的"九文龙史进,龙数肖九,汝有九文。盗从东皇,驾五色云。"从赞词的角度来看,这比其他的三十五人都夸张,直接升级到了东皇的地位。实际上在宋真宗之前,东皇才是中国神话中的天帝,是宋真宗搞天书造神运动后,编造玉皇入梦的故事,以玉皇代替东皇。所以在宋朝民间神话中,是东皇与玉皇同时当天帝的特殊时期。用东皇和五色云来形容史进,其隐藏的含义便是史进的原型史斌称帝的故事。从史书来看,这件事发生在宋江起义失败五年后,金国大举南侵的战争期间。

当时金国两路大军南侵,一路直指北宋的京城汴梁,另一路则扑向关中地区。金军攻打关中这一路军队势如破竹,沿路劫掠宋朝百姓,引得生灵涂炭,大量难民涌向蜀地。兴州是入蜀的必经之路,兴州的守将向子宠惧怕金兵,不敢放百姓过境,竟然堵住关隘,导致大量百姓在关城下饿死或被杀。此时史斌乘乱发动起义攻打兴州,向子宠不战而逃,史斌轻易的拿下了兴州城。然后史斌在兴州称帝,震动关中,成为宋江残部中最牛逼的存在,也使得周边的起义军纷纷响应。于是他率领起义军继续东进南下,目标是蜀地首府成都。

他率军从兴州出发,破武休关,南下经兴元府,攻克利州,直抵蜀地北大门剑门关。当时成都府利州路兵马钤辖卢法原与提点刑狱邵伯温在剑门关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死守,史斌久攻不下,不得不转战兴元府、凤州等地。与此同时,金国名将完颜娄室率军攻入关中,一路势如破竹,连续占领同州、华州、长安、凤翔等地。河东经制使王燮兵战败,退入兴元府与卢法原、张上行等人合兵。于是史斌陷入官军包围,不但攻兴元府受挫,还被卢法原攻占了兴州,搞得进退维谷。由于金国军队强大,义军便和官军联合抗金,史斌获得了喘息之机。

在官军和义军的共同努力下,金国军队最终败退出关中,然后义军和官军之间的战火重燃。史斌在官军的包夹下进退失据,连续攻打兴州、凤州等地不克,于是往长安靠拢。当时长安在另一股义军首领张宗谔手里,张宗谔便邀请史斌共图大业。史斌欣然前往,结果中了对方的计,麾下军队被吞并,自己也被困关中。然而张宗谔没有想到,他在打史斌的主意,官军也没想放过他。官军的都统制曲端派副将吴玠攻打华州,拿下华州后又消灭了凤翔的义军首领刘彦希,然后集中优势兵力突袭长安,张宗谔城破被杀,史斌突围而出。

吴玠率军追杀史斌至鸣犊镇,最终也没有逃过官兵的围堵,被抗金名将吴玠斩杀。对于史斌的结局史书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吴玠生擒史斌,然后将其凌迟处死,另一种则记载为史斌在混战中被吴玠所杀。不论真实情况是哪种,都说明史斌最后的结局是死于官军之手。

从这些历史记载来看,宋江三十六人之中以史斌掀起的风浪最大,其口号也喊得震天响。在小说中打起"替天行道"大旗的晁盖没能真正的成为天王,整天吼着让宋江哥哥当皇帝的李逵没能攻上金銮殿,而宋江也只敢搞个"呼保义"的名号为自己辩解贴金,唯独史进的原型史斌真正的自立为帝,显露出枭雄本色。

从史斌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些农民起义将领的真实情况,他们既有骁勇善战的一面,也因其历史的局限性必然走向败落的结局。他们并没有将门世家的传承,也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所以在战争中只能凭借匹夫之勇。而这种个人的悍勇对战争影响非常小,根本不可能扭转不利的战局。但是史斌为人却又比宋江高了不止一筹,他至少是个敢作敢当的好汉,而不是畏首畏尾的懦夫。宋江虽然起义,却畏首畏尾最终得不偿失。他就连旗号都不敢打,搞个"呼保义"的假名声,把自己粉饰成保守忠义的样子,其本质就是虚伪懦夫。

当然史斌的称帝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他通过称帝招揽了起义军旧部,有了自己的势力,但却改变不了农民义军根基薄弱的事实。如果遇到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愿意善待义军,改造义军的宋朝将领,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惜他遇到的是吴玠这样与将门世家和武将集团关系密切之辈,也就只能成为人家功劳簿上的一颗人头。然而这种官军与义军内斗的局面也给了金国很多的机会,不但让南宋丧失了复国的良机,而且使得金国成为内斗中的获利者。因内斗而被杀的义军首领不只史斌一个,但这种对义军的杀戮也决定了南宋不可能收复旧河山。

标签: 吴玠史进方腊宋江金国

更多文章

  • 决战仙人关:战神吴玠的巅峰之作,凭此一役,换得蜀地百年太平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娜娜标签:吴玠,宋军,金兵,金军,决战仙人关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幸得有南宋名将——一、纷乱形势,两国平衡因为这是一场提前准备了大半年的大决战啊,动用了数十万之多的军队参战,几乎投入了南宋川陕地区的全部家当呢,却收获了这么一场难以想象的溃败。天下纷争不断:南

  • 论功稳进前二的吴玠为什么没能入选中兴四将?与死于好色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吴玠,岳飞,张浚,宋军,金人,金兵,刘光世,韩世忠,中兴四将

    南宋将领里面,如果说张俊、刘光世等人有点名不副实,战功、作用没有名气大,那么吴玠恰恰相反,属于“名轻位重”,对朝廷社稷做出的贡献远远胜过他的名气,是可以与岳飞、韩世忠相提并论的人物,甚至犹有过之。论战功吴玠是第一个正面击败金人的南宋人,在岳飞崛起之前,他更是女真军最为忌惮的战场克星。1128年,北宋

  • 抗金英雄吴玠:川陕战场的支柱,一筐柑橘就震住了金人数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吴玠,大军,宋军,王彦,金军,抗金英雄,川陕战场

    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十二月,金军对四川展开进攻。此次主持进攻的金军统帅不是完颜宗弼,也不是完颜没立,而是天下闻名的“啼哭郎君”撤离喝。彭原店一战,撤离喝被吴玠打得满地找牙,以至放声啼哭。从此以后,他患上了一种病——“恐吴症”。陈仓、褒斜、搅骆、子午、库谷、武关六道,道道通蜀。其中陈仓要道最

  • 全史人物评鉴-吴玠 字晋卿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遇梦标签:吴玠,晋卿,金人,兀术,张浚,曲端,节度使

    吴玠字晋卿吴玠(1093年-1139年),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父亲吴扆为军校,母亲刘氏,生二子吴玠、吴璘。后迁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吴玠少时沉毅有志节,知兵善骑射,读书能通大义。未冠,以良家子隶泾原军。北宋宋徽宗宣和年间,参与平定方腊之乱和河北群盗,累功权泾原第十

  • 吴玠血战和尚塬,让骄狂金军领教了“弱宋羸军”的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吴玠,金军,宋军,完颜宗弼,金人

    和尚塬位于今天的陕西宝鸡以南, 大散关以东,该地山势险峻,山谷路狭逼仄,怪石嶙峋,马匹不能通过,是遏制金军骑兵由陕入蜀的绝佳地形。宋军在富平战役中被金军挫败后,被迫转移战线,以退保西蜀。名将吴玠收集溃兵数千人,退至和尚塬一带,他见该地易守难攻,不利于金军骑兵大规模作战,便在此结寨坚守,还派人到处搜

  • 仙人关和尚原神臂弓对决铁浮屠吴玠啮臂出血金兀术割须不弃袍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吴玠,金兀术,神臂弓,仙人关,宋军,兀术

    提起抗金名将,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岳飞韩世忠,梁红玉擂鼓战金山也很有名,但是另两位名将吴玠与刘子羽却很少有人提及,而被绍兴十年宋朝大加表彰的明州、大仪镇、和尚原与仙人关四役(后与另九次战役合称十三处战功)却几乎被人遗忘,特别是仙人关、和尚原之战,那是真正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大胜,斩首金兵的数量甚至超过了

  • 吴玠:战功不输岳飞的名将为何籍籍无名,原来是被黑拜倒石榴裙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吴玠,岳飞,金兵,宋朝,声乐,韩世忠,刘光世,书法家,古典乐

    吴玠:陇原有名将,建功在巴蜀提起南宋抗金,史书所载有个所谓的“中兴四将”,其实除了岳飞及韩世忠,那张俊和刘光世几无人知晓,而韩世忠除了那先胜后败的黄天荡,怕也没几次能提得起的象样战绩,至于那贪财的张俊和跑腿将军刘光世,实在是可惜了这中兴好词了。这个名单历来就是饱受争议,无论是战功还是消灭金兵的数量,

  • 蜀中战神吴玠:西线百年第一人,仅凭一己之力,力保南宋半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吴玠,金人,宋军,张浚,金兵,韩世忠,完颜宗弼

    如果要在南宋初年所有的抗金名将中,找出一位能够与战神岳飞相提并论的人物,答案可能不是大家所熟知、威名赫赫的韩世忠,而是相对来说知名度要逊色不少的“蜀中神盾”吴玠。吴玠究竟是谁,竟能与岳飞比肩?富平兵败之际,关陕要地全失,金军趁势南下,四川岌岌可危,是他领数千孤军扼守和尚原,大败十万女真铁骑,使蜀地转

  • 铁血和尚原:蜀中战神吴玠用数千残兵,打破女真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吴玠,完颜宗弼,金人,宋军,张浚,金兵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建炎四年(1130)九月,为阻止金国攻陕入川,继而迂回灭宋的战略企图,当时南宋川陕地区最高军政长官、知枢密院事兼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集结泾原、环庆、熙河、秦凤、永兴五路大军,步骑共计十八万兵马,在关中富平地区与金军展开决战。然而,以“富庶太平”而得名的富平,并没有给困境中的南宋带来

  • 西夏李元昊有雄才大略,但他生性暴戾,让人恐惧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李元昊,西夏,皇帝,延安,元昊,夏景宗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历史评价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人,也的确如此,他称帝以后,设百官、整服仪、拓疆域、定军制等等,一大堆拿得出手的政绩举措,一举奠定宋、辽、夏三足鼎立局面。但这位皇帝生性暴戾,多猜疑,好杀虐,也导致了其注定是悲剧的一生。公元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可称帝之前,他却特别不开心,臣工们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