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朝最后的名将——越国公张世杰篇

王朝最后的名将——越国公张世杰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坛典故 访问量:1432 更新时间:2024/1/26 7:04:00

中国历史自秦朝大统一以来,分分合合两千余年,各路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层出不穷,尤其是每一个王朝的上升期,从不缺乏丰功伟绩。而到了王朝末期时,暮气沉沉,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但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一批人,以一己之力担负起整个国家的期望,成为了“救火队长”。

他们或许救不了他所在的国家,今人也往往会批判他们的“愚忠”精神,但这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哪怕他们最后失败了,但他们也在历史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精神也值得尊敬,而不是大肆批评甚至唾骂。

崖山殉国——大宋越国公张世杰

南宋末年,蒙古在灭金以后大举南侵,在蒙古人强大的军力威压之下,宋朝涌现出一大批抗元名将,在前线书写着血与荣耀,捍卫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张世杰出生在金国,年轻时跟着蒙古名将张柔驻守在杞州,后来南逃归宋,在名将吕文德军中担任小校,在战场上勇猛杀敌,异常英勇,屡立战功,历任知高邮军、安东州。

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忽必烈派遣蒙古铁骑大举进攻荆襄地区,南宋军民誓死抵抗到底。蒙古军在襄阳城外修筑鹿门堡,企图彻底困死襄阳城内的南宋守军,因为南宋守军兵力不足,吕文德只好向南宋朝廷请求援兵,于是朝廷派遣张世杰和夏贵去增援吕文德。

可惜还没到达,吕文焕带着襄阳投降蒙古军了,于是张世杰率领五千人驻守鄂州,充分利用城池的特点打造防御工事用来抵挡蒙古军,使蒙古军不能前进,蒙古军派人招降他,张世杰不顺从。由于孤军奋战,粮草兵马得不到补充,周围又纷纷陷落,张世杰被迫率领残部退走。

公元1273年,蒙古军经过六年的对荆襄要地的进攻之战,完全夺取了荆襄地区,南宋最关键的军事战略要地被攻取,紧接着,蒙古兵顺着长江而下,沿江城镇纷纷望风而降,蒙古军势不可挡。

此时,蒙古军正在不断向南宋首都临安前进,尽管朝廷已经下达了勤王诏令命令各地部队火速救援,但是只有张世杰和文天祥领兵前来。他派遣将领四处出击,收复多处失地,军势颇为振奋。可惜在与阿术的决战中因为缺少援军而失败,在退守独松关后请求宗室快速转移到海上避难,他好与文天祥与强大的蒙古军决一死战。可惜当时的丞相陈宜中打算求和,没有听从张世杰的主张,临安被攻下,张世杰只好率残部南下。

公元1276年4月,张世杰率兵进入福州,蒙古军紧随而来,张世杰侍奉益王入海上避难,而他自己率兵继续抵挡蒙古兵,互有胜负,公元1278年,卫王赵昺被拥立为皇帝,张世杰继续统兵为南宋这个仅存的小朝廷而战斗,他拒不投降蒙古,蒙古兵猛攻雷州,但都被张世杰给阻挡住了,张世杰带领皇帝转移到了崖山,南宋朝廷继续从琼州地区运送粮食供应前线。

公元1279年,蒙古将领张弘范率兵到达了崖山,张世杰率领最后的宋军与之决战,将一千多艘大船连结起来做成水寨,以为死守之计,人人都感到形势危险。张弘范派人前去招降张世杰,他说:"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于是张世杰率兵每天都与蒙古军大战,蒙古军对宋军步步紧逼,张世杰割断系着战船的绳索向海上撤退,想侍奉杨太后寻求赵氏的后代而立位,再图后举,不料杨太后在听闻宋帝赵昺的死讯在后也赴海自杀,不久,海上的大飓风袭来,将士们劝他赶紧靠岸,部下们都纷纷驾驶战船靠岸登陆,张世杰一个人留在一个大楼船上而不愿意靠岸,他对手下们说:“我为赵氏,亦已至矣,一君亡,复立一君,今又亡。我未死者,庶几敌兵退,别立赵氏以存祀耳。今若此,岂天意耶!”于是溺亡殉国,南宋也最终灭亡。

张世杰为行将覆灭的南宋王朝战斗至死,拥有着儒家中忠君爱国的传统思想,并矢志不渝的实践到死,他的指挥固然有不少问题,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已经实现了他们能取得的最好的结果——保全民族尊严,浩气长存。张世杰不愧为民族英雄!

其后德祐国亡时能战之将,尤推张世杰。

标签: 张世杰张弘范赵昺宋军

更多文章

  • 南宋崖山惨败,败在张世杰作茧自缚,把占尽优势的海战打成陆战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张世杰,张弘范,宋军,陆秀夫,水师,赵昺

    公元1279年正月,南宋在广东崖山的行宫草木萧瑟,没有半点新年的气氛。散布于海上的宋军,已经发现广西的蒙军自琼州海峡而来,蒙将张弘范已经带军来到崖山出海口,自粤北南下的李桓已经进驻广州。战前准备而在崖山海面之上,南宋枢密使张世杰正在指挥众人,将南宋的巨型战舰,全部以铁索相连。在张世杰的打造下,一座坚

  • 张世杰:崖山伤往事,赤心可鉴天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张世杰,陆秀夫,崖山海战,文天祥,岳飞,金人,赤心,元朝,军事制度

    崖山伤往事,赤心可鉴天今天在天涯论坛上看见一篇文章,标题为“南宋内奸张世杰”,甚为惊讶,我对张世杰虽无认真研究过,但凭着以前看过的书及资料,从未见过如此惊悚的观点,出于好奇,便将此文仔细看过,感觉就是满纸荒唐言,于是,便将我对张世杰的认识写一下,不说以正视听,至少要说说我的观点。民族英雄张世杰,早有

  • 焦山之战,南宋王朝最后一搏,张世杰如何兵败于蒙元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属于你我标签:元军,宋军,江南,元朝,张世杰,张弘范,李庭芝,焦山之战,南宋王朝

    作者:忆香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焦山之战是忽必烈灭宋之战中的一场著名的作战。公元1275年(南宋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夏历七月,元军于长江中焦山(今江苏镇江东)水域击败宋军的阻击,这次水战称“焦山之战”。1274年6月,忽必烈下达讨伐南宋诏书,发起统一江南战役。宋德佑元年(1275年)

  • 张世杰落网记:为了钱忽视亲情,绑架杀害7岁的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涛鸡公搞笑标签:一心,收尸,绑架,黔江,元朝,张世杰

    导读虎毒不食子,舅姨胜亲人。可是在利益等各种矛盾交织面前,人们有时把所谓的爱搁置在了一旁,取而代之的是恨与仇。一个童年活泼的孩子,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舅舅骗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迟迟不见儿子回家2011年12月22日下午5点,7岁的冰冰还没有回家。母亲刘丽英有点着急了,外边天寒地冻的,她认为儿子又在

  • 宋幼主赵昺:由于张世杰指挥失误,二十万宋军败于两万蒙古军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赵昺,张世杰,宋幼主,宋军,陆秀夫,元军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梦归秋辰:第534期)公元1278年4月,年仅9岁的宋端帝病逝了,于是赵昺成为了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这时候的皇帝已经是一个高危行业,皇帝对内没有任何权力,因为当时的大权尽在陆秀夫和张世杰等人的手里,皇帝说白了就是一个花瓶而已,就是凝聚人心的摆设而已。不光如此,皇帝还要跟随这些臣

  • 金朝将军完颜陈和尚有多厉害,连蒙古主帅都敬佩得五体投地?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金朝,完颜,蒙古,移剌,蒙军,陈和尚

    文/陈二虎常常翻阅《金史》,总会在这个人物的传记中停留。完颜陈和尚,是金朝的宗室,小名叫陈和尚,大名彝,字良佐。是金朝末年脱颖而出的抗元大将,是金忠孝军统领。他每战必策马陷阵,深得手下俯首听命,所过州县,秋毫不犯,令人敬慕。陈和尚素喜文史,尤爱读书,其兄斜烈出任行寿(今安徽凤台)元帅,陈和尚随往,与

  • 金朝最后的名将完颜陈和尚,以400忠孝军打垮8000蒙古铁骑!

    历史解密编辑:济水校尉标签:金朝,完颜,金军,陈和尚,忠孝军,蒙古军,蒙古铁骑

    完颜陈和尚是金末名将,屡立战功,因其忠义受到金宣宗的看重,被元好问赞为“中国百余年唯养得一陈和尚耳”。公元1227年,完颜陈和尚任忠孝军提控。忠孝军是金军中的一支特殊军队,之所以说他特殊除了其战力强悍外,还是因为它与其他的金军部队不同,不是由女真人组成,而是是由回纥、契丹、乃蛮、羌、浑以及中原汉人等

  • 完颜陈和尚:赤老温、史天泽、速不台都是他手下败将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史天泽,颜陈和尚,天泽,速不台,拖雷,骑兵

    1230年,窝阔台御驾亲征,以史天泽为前锋,率5万兵马攻打卫州。眼看就要破城而入,完颜陈和尚率3000“忠孝军”突然杀来,蒙古军猝不及防,史天泽战败,狼狈而逃。不得不说,完颜陈和尚确实厉害,野外决战,蒙古骑兵很少遭遇对手,完颜陈和尚是个例外。完颜陈和尚,金国名将,是蒙古骑兵的劲敌,赤老温、史天泽、速

  • 完颜陈和尚:男儿到死心如铁,金国风雨黄昏中,百年最强第一悍将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金国,完颜,大军,陈和尚,忠孝军,孛儿只斤·窝阔台

    宁教身死,不使名灭!1132年正月,蒙、金三峰山之战结束,金国十五万主力损失殆尽,残部仓皇退往西北均州,而蒙军则乘胜挥师破城,随后双方在均州城内,展开白刃搏杀。惨烈的巷战刚刚告一段落,突然,一声高呼,犹如惊雷在安静的战场炸响:“我乃大金忠孝军统领完颜陈和尚,速速领我去见你们主帅!”话音未落,一名铠甲

  • 金朝最后的精锐忠孝军和它的传奇统帅完颜陈和尚

    历史解密编辑:史吴前例标签:金朝,完颜,拖雷,金国,陈和尚,忠孝军,金哀宗

    每到乱世降临,在一个朝代灭亡之际,总会有一批人从侵略者的铁蹄下逃脱出来,去投奔他们认可的政权。这些人,有着国仇家恨,由他们组织起的军队战斗意志极强。如果有优良的装备和严格的训练,他们将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比如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乞活军、北府军和八字军等。而忠孝军则是金朝在末年组织起的一支军队,它在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