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在跟金国的交战中,宋朝军事力量不行而导致节节败退,宋徽宗此时只顾逃难,将帝位传给儿子宋钦宗,然而接下来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北宋皇帝,都被金人抓去成了俘虏。值此国家存亡的生死关头,宋徽宗的儿子赵构临危受命继承皇位。也就是历史上的宋高宗,并在南方建立了南宋政权,此时的宋朝显然已经岌岌可危。
图片:赵构临危受命继承皇位剧照正因宋朝局势有这么大的变动,因此历史上对这段的记载也出现了很多史料笔记,其中就有《靖康稗史笺证》,这个笔记记录了这期间的一段历史。里面说到,宋高宗的母亲韦贤妃和宋徽宗的女儿柔福帝姬,同时被金国国主完颜宗留在身边,而且韦贤妃还给完颜宗生了两个儿子,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到底是不是真的呢?首先不能否认是有这种可能性的,因为除了《靖康稗史笺证》,还有一本叫做《开封府状》的笔记,也有这段历史的记载,里面记录了北宋被金国掳去的宗室男女的年龄跟名字。其中韦贤妃的年龄是在三十八岁,按照这个年龄,到金国如果被完颜宗宠信的话,很有可能是会生下孩子的。
图片:被金国掳去的宗室男女剧照还有一点就是,柔福帝姬竟被南宋士兵在剿匪时发现,她自称是皇帝的妹妹被送入皇宫,做为哥哥的宋高宗自然很高兴,并给了她极高的优待。然而韦贤妃被接回后,却跟儿子宋高宗一再强调,这个柔福帝姬是个冒牌货,真正的柔福帝姬早就死了,听到母亲如此说,宋高宗感觉自己被骗,于是下令将所谓的柔福帝姬立即杀死了。因此根据这一点很多学者认为,被杀的柔福帝姬并不一定是假,她之所以被杀,是因为韦贤妃担心之前两人一同侍奉完颜宗的事情曝光,更加令她对柔福帝姬心怀芥蒂的是,她担心自己在金国生过孩子的事会被宋高宗知道,因此才会让宋高宗赶快处死柔福帝姬。然而翻看关于宋朝正史的《宋史》里面,记载韦贤妃被金国俘虏的事情却很简单,对她生孩子之事更是只字未提,《宋史》当中只说韦后是第一批到达金国的北宋宗室。来到金国会宁府之后,韦贤妃等宋氏宗亲便去面见金国国主,之后被送入洗衣院干活,在这里一呆就是好多年,而此期间宋徽宗被俘去了五国城,直到金国和南宋议和,此时的金国国主为了向南宋示好,才把韦贤妃等人送回国。韦贤妃年龄,跟《开封府状》也有出入,里面说她被金国掳去的时候已经四十七岁,而在这样的年纪上在古代显然
图片:被送入洗衣院干活而《宋史》中所记载的无法生育了,因此说她跟完颜宗生孩子的事情是不成立的。那么关于《宋史》和前面提到的另外两本笔记记载,谁的真实性更高一点呢?其中有人说,《宋史》中记载的内容,是故意将韦贤妃的年纪写大,从而掩盖她在金国生孩子这段不堪的历史事实。然而有人立即对这种说法进行了否定,因为《宋史》虽然记载的是宋朝的历史,却是后来元朝人写的,作为推翻宋朝统治的元朝人,自然在历史记载中不会说宋朝的好处。如果韦贤妃真的在金国生了孩子,元朝也不会为宋朝去故意掩盖,相反这样的丑事他们一定会记录在历史当中,而元朝人之所以没有写,是因为在写《宋史》的时候,首先是根据宋朝留下来的官方历史记载,然后再对照其他史料笔记,而其他史料笔记所写的韦贤妃在金国产子之事,元朝人自然也是知道的。
图片:被金国掳去的韦贤妃剧照既然没有选择让这段收录在《宋史》中,而是按照宋朝人所记录的官方历史,可见元朝人也是对此事经过严格的考察跟考量的,他们觉得那些没有实际的依据才没有录入。历史当中的记载固然需要借鉴,然而抛开这些历史记录,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韦后本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针对她个人的分析之后,似乎她给完颜宗生孩子的事情也有点站不住脚。韦后之前原本和乔氏是同时伺候当时皇后的侍女,两人感情非常好,并且有过这样的约定,不管两人谁先能得到富贵,都不能忘记这份姐妹情,一定要共同富贵。乔氏首先得到宋徽宗宠幸,成了宋徽宗身边很得宠的妃子,此时的乔氏果然信守承诺,没有忘记当时自己跟韦氏的约定,多次向宋微宗推荐韦氏。然而宋徽宗并不十分喜欢韦氏,但是耐不过自己宠爱的乔氏一直推荐,于是宋徽宗便宠幸了韦氏,韦氏的命很好,后来便有孕生下了儿子赵构。
图片:宋徽宗与得宠的乔氏剧照虽然韦氏生下了儿子,在古代母亲可以凭借儿子获得身份上的提升,但是在宋徽宗心里韦氏依旧没有什么分量,对她也基本没有多么在意过,自然韦氏受到的封赏也不多。直到后来宋徽宗成为金国的俘虏,韦氏才被封为贤妃,因此,论起韦氏自身她也并不多么招男人喜爱,再加上来到金国的时候,她的年纪即便是三十岁,古代的女人到了这个年纪一般也属于偏老型的了,人老珠黄的韦氏更加不会得到男人喜爱。完颜宗作为金国国主,什么姿色的女人找不到,他怎么可能去宠信韦氏这样一个没有姿色,又是俘虏的女人呢?尤其是当时一同被俘的柔福帝姬年轻漂亮,是个正常男人都会更加喜欢柔福帝姬多一些。
图片:金国国主剧照然而柔福帝姬并没有诞下一儿半女,偏偏韦氏生了两个孩子,这样的说法显然有些说不过去。因此,韦贤妃应该是没有跟完颜宗生过孩子,而那些关于她生孩子的传言,只不过是历史上她曾经被金国掳去,而让人们产生的幻想所写下的记录罢了。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