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孝宗禅位给儿子,为何却被儿子气死,李凤娘为何能一手遮天?

宋孝宗禅位给儿子,为何却被儿子气死,李凤娘为何能一手遮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1900 更新时间:2024/1/16 18:49:04

纵观整个宋朝,不仅是一部出豪杰、出战将、出诗人、出思想家的历史,也是一部出女子的历史!

整个一部宋史,从宋太祖赵匡胤的老妈(金匮之盟)开始,历代的太后、皇后们都不是省油的灯,她们在自己的时代里留下印记,影响历史的走向。

在这些女子中,如果比美貌、智慧、贤良,这位李凤娘皇后可能就自惭形秽了。但是,若比残忍二字,李凤娘说自己第二,就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那么,这位悍妇李凤娘,她干了哪些残忍的事情呢?

举几个例子,用来说明。

李凤娘嫉妒成性,她决不许皇帝跟别的女人好。皇帝别说册立妃嫔了,就是眉目传情一下也不行!

有一天,宋光宗洗手时看见一旁伺候的宫女的手非常好看,就称赞一句:“真是好手,好手!”

说完这句话,宋光宗就走了,他也忘记此事了。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知道了这件事情后,李凤娘就动手了。

过了几天,李凤娘拿着一个大食盒,高高兴兴地来找皇帝,道:“官人呀,您看,臣妾给您带好东西来了。”

看见了这个大食盒,宋光宗高兴道:“爱妃真是善解人意,知道朕饿了,快快打开,是什么好吃的。”

结果,打开后,宋光宗差点吓晕过去。原来,食盒里面装着的是一双血淋淋的手。断腕处,还不停地流着血水。”

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李凤娘指着这双手,对宋光宗道:“陛下,前不久您不是夸一个宫女手好看吗?如今,臣妾就把这双手带来了。您看,我是多么为您着想呀。”

“爱妃……您真是……太善解人意了!”

后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要宋光宗一闭上双眼,就能看见那双血淋淋的手。

这样时间一长,宋光宗就得了一种精神病,又称怔仲病,他天天精神恍惚、闷闷不乐,常常自言自语,独自哭泣。

如此凶悍的娘妇,莫说是礼教甚严的宋朝,就是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也是少得可怜。

但这还不是李凤娘最残忍的的行为,她甚至还杖杀了宋光宗的爱妃一一黄贵妃。

宋光宗最喜欢的就是黄贵妃。宋光宗宠爱黄贵妃到了什么程度呢?不敢说到了“纵使后宫佳丽三千,也要独宠于一身”的境界,但也八九不离十了。

绍熙年间,黄贵妃得了一场重病,面黄肌瘦,不思饮食。见爱妃生病了,宋光宗很是着急,他张贴皇榜,聘请天下名医来给爱妃治病。宋光宗还许诺,只要能治好爱妃的病,要啥给啥,全部满足。

虽然皇帝诚意十足,但黄贵妃的这个病很怪,来了数位名医,用了无数名贵药材,都不见效果。对此,宋光宗一筹莫展。

这时,一个江湖郎中揭榜进宫,请求为贵妃治病。对于这种江湖中人,宋光宗本是比较反感,但现在无计可施,只能试一试。

江湖郎中诊完脉后,道:“奏陛下,贵妃的这个病一点也不难治。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山楂)一起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这种果实,不出半月就能药到病除。”

事已至此,也只能依计而行。结果,这个疗法还真好,仅仅过了一周,黄贵妃就痊愈了。而且,她还喜欢上了这一口。

后来,民间百姓知道了这个疗法后,也开始尝试,并把果实串起来吃,最终诞生一种民间小吃——冰糖葫芦!这种食物的诞生地,不是北京,而是杭州。

可见,对这个爱妃,宋光宗非常宠爱。当然,黄贵妃如此得宠,就不是幸运,而是灾难了。

黄贵妃上了李凤娘的黑名单,成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只是碍于皇帝的面子,不好下手。等了很久后,李凤娘终于找到了机会。

绍熙二年(1191年)十ー月,皇帝去祭祀宗庙,晚上要独自住在斋官,把黄贵妃留在了后宫。

皇帝刚刚率领群臣出宫,李凤娘就带人来到黄贵妃的寝宫。李风娘也不废话,直接把黄贵妃按倒在地,将其杖毙。把黄贵妃打死后,李风娘命人把她的尸体拖出皇宫,随便找了一个地方草草下葬了。

处理好了这一切,李凤娘这才不慌不忙地派人告诉宋光宗:“黄贵妃已经暴病身亡了。臣妾怕她的尸体传染疾病,已经将其安葬。皇帝无须担心,后宫一切安好。”

可想而知,得知这个消息,宋光宗都吓傻了。虽然知道这里面的真相,但他实在不敢找这个彪悍的老婆算账。最终,宋光宗只能默认了这个事实,让爱妃不明不白地“暴病身亡”了。

据说,当天晚上,宋光宗哭了很久很久。

无独有偶,冬至那天。宋光宗祭祀天地时,突然天色大变,狂风席卷而来,随后又下起了倾盆大雨,把黄坛烛都熄灭了。在这种情况下,祭祀活动无法继续进行了。

咱们都知道,古人讲究天人感应,他们把这种自然现象归为老天爷对自己不满,是在示警。于是,宋光宗的精神再次受到重创,他一病不起,甚至没法执掌朝政了。

宋光宗病倒后,李凤娘反而得意了,她见皇帝不能处理朝政,于是趁机干政。从此以后,朝中的大小事务都由她说了算,史称“帝疾由是益增剧,不视朝,政事多决于后矣”

得知宋光宗病倒、李凤娘执政后,已经退位的宋孝宗勃然大怒,他起驾至前朝,来看望这个儿子。

宋孝宗看儿子时,宋光宗刚刚吃完药,正在睡觉。当时,看着这个抑郁成疾、重病缠身的儿子,宋孝宗泪如雨下、不能自抑。就在这时,李凤娘听说宋孝宗来了,急急忙忙赶来问安。

看见这个仇人后,宋孝宗立刻新仇旧恨一起涌了上来,破口大骂道:“皇帝病成这样了,你不在旁边老老实实伺候,上哪里道遥快乐去了!”

李凤娘跪倒行礼,委屈道:“臣妾没有去逍遥快乐,只是皇帝重病不起,前朝有一堆事情等着去处理。臣妾去了一趟朝堂,看看有哪些奏章需要处理,以免耽误了国事。”

李凤娘尚未说完,宋孝宗勃然大怒,歇斯底里地大骂道:“我朝有规定,后宫不得干涉朝政,违者严惩,你竟敢独断专行、处理朝政!真是留你不得!再敢如此行事,小心予用祖宗家法伺候!”

宋孝宗越说越激烈、越说越愤怒,临走时,他放了一句狠话,让李凤娘心有余悸,浑身颤抖不止。

“万一皇帝不康复,予当诛你全族,请你好自为之。”

那么,李凤娘怎么好自为之的呢?

过了一段时间,宋光宗的病情开始好转了。李凤娘哭着对其道:“陛下呀,您不知道呀!您昏迷期间,父皇来看过您。看望时,他是这么说的:“予怎么生了这么一个废物皇帝,如此身体,焉能为帝?”他还说了,要废了您,另立新君。听说,大臣已经得到圣谕了,只要您一过官,立刻将您软禁起来,逼您也退位!"

李凤娘这番话的结果,可想而知。

大家想呀,宋光宗大病初愈,脑袋本就是一团糊,再加上李凤娘的恐吓,他竟真的相信父皇会这么干了。

从此以后,他不再去重华宫见父皇。不管群臣如何劝慰,他都以大病初愈、不宜远行为由,拒绝过宫。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真以为皇帝刚刚痊愈,需要休息,就没有在意这件事情。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惊讶地发现,皇帝是在找借口,他能躲就躲、能拖就拖,就是不过宫。

最终,宋光宗索性对大家直言道:“朕身体不好,过宫之事以后再说吧。”

孝道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社会伦理准则,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竟然不守孝道,这让群臣怎能释怀!

群臣全都怒了,大家接连上疏,请求皇帝过宫。

终于,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丙成,宋光宗还是去了一趟重华宫,缓解了一下这个矛盾。

原来,那一天是宋孝宗赵春的生日,李凤娘为免得把事情闹得很僵,打算给宋光宗一个人情。就这样,宋光宗率领李凤娘和文武百官来到重华宫给宋孝宗祝寿。酒席中,双方非常友好,气氛也非常融洽。

当时,李凤娘主动给宋孝宗和谢皇后敬酒,并叩头谢罪,宋孝宗也接受了她的道歉,表示冰释前嫌,从此以后,咱们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可惜的是,这终究是宋孝宗的一个梦想。

没过多久,因为修庙这件事,两宫再次打了起来。

李凤娘为自己家盖的太庙,竟然超过了皇家的等级!这个庙宇不仅占地面积大,规格高,就连在太庙守卫的士兵,也比皇家的多。

另外,在册封家族成员时,李凤娘也毫不客气,不仅加封了三代祖先为王,还大封天下,推恩了26个亲属、172个亲信,以及无数个亲信的门客。时间,李家官员遍布天下,史称“中兴以来未有也。

可想而知,在李凤娘大封天下的背景下,宋孝宗的心情有多愤怒。

最终,在一次游玩后,矛盾彻底爆发。

绍熙四年(1193年)三月,两宫相约一起去玉津园游玩。本来,当时两关系还过得去,宋光宗虽然不常去重华宫,但基本上还是几个月去一次,双方还是能够见面的。然而,游玩玉津园期间,正好从李氏太庙门前经过。虽然当时宋孝宗早有耳闻李氏豪宅多么辉煌、多么地豪华气派等,但一直未曾见到,结果,等看见如此排场的李氏太庙,宋孝宗瞬间就被震撼住了,也彻底怒了!

宋孝宗当场骂了李凤娘一顿,说她铺张浪费、逾越等级、以下犯上。结果,仗着皇帝的宠爱,李凤娘竟然和宋孝宗吵了起来,双方不欢而散。

回宫后,怒气冲冲的李凤娘找来宋光宗,狠狠地抱怨了一顿,并告诉他:从此以后,不许过宫!谁劝也没用,就是不去!”

宋光宗刚想反驳一句,李凤娘就恶狠狠地盯着宋光宗,说了一句狠话:

“除非我死了,否则绝不过宫!”说完,李凤娘拂袖而去。

从此以后,李凤娘真的不允许宋光宗过宫了。

至此,两宫关系彻底破裂。最终,在无数次的酝酿下,引出另一起历史事件。

从绍熙五年(1194年)正月开始,宋孝宗的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因为长期看不见儿子,在愤怒、着急、憋屈的心情下,宋孝宗病倒了。

但是,直至宋孝宗病逝的六月,整整半年,宋光宗没有探望过父亲一次。

再说一遍,这个逆子,这个让人无话可说的逆子!

就这样,当时间转到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时,那个分别的时刻终于来到。

当时,宋孝宗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他已经说不出话了。但是,宋孝宗多次望着左右,两眼通红、泪流满面,不肯闭眼。

虽然宋孝宗无法说出话来,但群臣知道他的想法:这位皇帝,就想看儿子一面,哪怕只是一眼。然而,这个愿望,宋孝宗至死也没有实现。

当时,为了劝皇帝过宫,大臣们都磕头劝谏,全都磕得满头大包,甚至血流满面。但是,宋光宗依旧不理不眠,只用“稍后再议”这句话敷衍群臣,安抚这些愤怒的大臣。

最终,群臣见皇帝毫无过宫的意思,只能退而求其次,请求嘉王赵扩前往去见宋孝宗最后一面。

就这样,千等万等后,宋孝宗只看见了自己的孙子,也算聊胜于无。

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戊成(6月28日)晚,宋孝宗赵咨病逝于重华宫,享年68岁。这位在中国历史上以“孝”闻名天下的皇帝,竟然生出个中国历史上最不孝的皇帝,禅位后,他度过了五年寂寞、无奈、苦楚、伤心的生活,最终黯然病逝。

这真是世事难料,天意也。

据说,宋孝宗死后,他的双眼仍继续望着宫门,渴望看见儿子的身影。

宋孝宗病逝后,群臣痛哭不已。第二天早朝时,大臣赵汝愚奏报了宋孝宗病逝的消息,并请求宋光宗去重华宫给父亲主持葬礼。

对于丧事,宋光宗是没有任何理由推托的。这位皇帝马上颁布圣旨,起驾重华宫。说完后,宋光宗就急匆匆返回后宫,去换衣服、准备出行物品看见皇帝准备过宫了,群臣非常高兴,大家排列整齐地站在宫门外,等待皇帝出来。结果,群臣傻乎乎等了一天,直等到太阳都下山了,也没有看见宋光

原来,又被皇帝给放鸽子了!

其实,宋光宗本打算过宫的,但是李凤娘的一番话让他彻底改变了主意。李凤娘是这样说的:“前几天,你父皇还好好的,这才过了几天,怎么就去世了呢?我看,这里面有诈,定是你父皇与大臣联手了。你父皇要花招诈死,骗你去重华宫,好把你软禁起来,再立新君。陛下千万不能中计呀。”

爱妃这么说太有道理了!

最终,这个疯子皇帝听信了李凤娘的鬼话,他躲进了宫殿里,再也不出来了。

至此,群臣再也忍无可忍了。父亲死了,儿子竟然无动于衷,还不去主持葬礼,即便在一个寻常百姓家,都足以让人颜面无存了,何况这还是皇帝家。

皇帝如此昏庸,不配再治理国家了!于是,在群臣的心中,一个“撤换皇帝,另立新君”的计划出炉了。

虽然群臣想撤换皇帝,但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毕竟,宋孝宗一直躺在那里!

最终,无计可施的群臣只能求救于吴太皇太后(宋高宗的皇后),希望老太后出山,主持宋孝宗的葬礼,解了这个燃眉之急。

吴太皇太后却怒了,她痛骂群臣道:“你们疯了不成!我一个妇道人家,焉能走到前台发号施令,这不是王朝的大忌吗?而且,哪有母亲主持儿子葬礼的道理。赵又不是无子,如今赵惇健在,我去主持什么葬礼呀?”

虽然吴太皇太后说的话句句在理,但是,你推上这么一个不孝的孙子,又能怎么办呢?最终,在群臣的玩命请求下,吴太皇太后只能硬着头皮主持了葬礼。

就这样,在母亲的主持下,将宋孝宗安葬在了宋高宗陵墓旁的永阜陵,终于可以入土为安了。

一个月后,宰相赵汝愚联合韩侂冑发动兵变,拥戴宋孝宗的长孙赵扩为帝,是为宋宁宗,宋光宗被迫退位,李凤娘也也不得不隐居宫中,一代泼妇终于被赶出了权利中心,宋孝宗也终于可以瞑目了。

标签: 宋孝宗李凤娘宋光宗赵构

更多文章

  • 宋光宗被她吓得精神失常,李凤娘究竟有多剽悍!

    历史解密编辑:温鲸说标签:赵构,宫女,岳飞,宋光宗,李凤娘,慈懿皇后,慈禧太后

    1188年,皇帝寝宫,宋光宗漫不经心的打开桌上的食盒,突然,他脸色发白,眼神中透露出惊恐,眼前是一双血淋淋的双手,被整齐摆放在盒子里,他颤抖着往后退:“疯了,她、她肯定是疯了!!”声音哆嗦着说道。本来光宗就神经衰弱,这么一吓,竟然得了癔症,就是我们现在说所得间歇性精神分裂症。那日宫女端水服侍他洗手,

  • 南宋悍妇皇后李凤娘:除了把丈夫宋光宗逼疯,还是3代皇帝的噩梦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李凤娘,宋光宗,皇帝,皇后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一、神异的太子妃光宗皇后李凤娘出身将家。1145年(绍兴十五年)的一天,她的父亲李道见有黑凤栖息在他军营前的大石上,心里感到奇怪。 回家以后,他知道女儿就在这天出世,这才想起有凤来仪的吉兆,便以凤娘作

  • 李凤娘:天生美丽却心肠狠毒,逼得宋朝三位皇帝自动退位让贤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李凤娘,皇帝,张贵妃,宫女,太后,光宗

    一天,一相士看相时,称一女子有大富大贵之相,不久后,此女子便成了皇后,可没想到,她不仅吓疯了皇上,还将自己的公公气死了!宋高宗时期,相士皇甫坦因为治好了太后的眼疾,而深得高宗的信任。一日,皇甫坦被邀请到李道家中,为自己的三个女儿看相,大女儿和三女儿倒没什么特别,但就在二女儿出来后,皇甫坦惶恐的说道:

  • 南宋悍妇李凤娘的皇后路:顶撞公婆,斩情敌、将丈夫折磨成精神病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李凤娘,宋光宗,宋孝宗,宋宁宗,赵构

    自古以来,所有皇帝的后妃都是要靠着顺合圣意、献媚求宠来得到荣显和富贵的,即便如武则天那般的虎狼女子,起初她为了巩固地位、实现宏愿,也全然是通过不断满足唐高宗李治的愿望而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的。说起来,中国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男强女弱,后宫中的女子素来是不敢在皇帝面前造次、跋扈的,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南宋

  • 宋端宗赵昰:如果南宋留不住,又何必让我掉海里呢?

    历史解密编辑:他和她的事标签:宋端宗,赵昰,陆秀夫,文天祥,陈宜中,赵构

    临安城,入夜。南宋皇宫。一个熟睡的孩童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抱起,然后背在身上,策马飞奔,离开皇宫,向南而去。这双手的主人是一个男人,生的高大魁梧,兀自一股英雄气概,身后背着孩童,策马疾驰,转眼已经飞奔出十里开外。他纵马到一处高坡之上,勒马回身。远处的临安城仍然是灯火通明,一派繁华明亮的景象。马上的男人眼

  • 宋端宗赵昰:拥有二十万精锐大军,却因南宋君臣的错误决策而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宋端宗,赵昰,元军,陆秀夫,李庭芝,张世杰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梦归秋辰:第533期)公元1276年2月4日,就在各路勤王大军作壁上观的时候,南宋的都城临安却被蒙古大军攻破了。南宋终究和北宋一样,逃脱不了被别人一锅端的命运。但好在赵昰被驸马都尉杨镇和国舅杨亮节等人送出了临安城,当时张世杰和陆秀夫率将领领残部在温州的江心寺会合,然后他们一起

  • 南宋出身最显贵的恭淑皇后,嫁给不慧的小丈夫,把自己活成背景板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皇帝,皇位,光宗,宁宗,孝宗,南宋,恭淑皇后,平民百姓

    【猴格后宫八卦系列之第25话/宋宫第22话】宋朝的后妃中有出身微贱、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活出精彩人生的,如刘娥、杨桂枝。当然,也有出身显贵,却把自己活成毫无存在感的路人甲、背景板的,例如,北宋的开宝宋皇后、南宋的宁宗恭淑韩皇后。显赫的相门女恭淑皇后韩氏(1165-1200),是宋宁宗的原配皇后,出身

  • 林冲晁盖有短板,鲁智深武松不可怕,宋江最忌惮的梁山好汉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鲁智深,吴用,梁山好汉,武松

    梁山聚义厅改成忠义堂之前,宋江对晁盖明褒暗贬地假谦虚:“仁兄,论年齿兄长也大十岁。宋江若坐了,岂不自羞?”下面坐的梁山好汉一听就明白了:晁盖坐在头把交椅上,唯一的强项就是年纪大而已,论声望、论能力,他都不如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宋江,晁盖四十多岁了还没有老婆孩子,将来头把交椅还是宋江的。宋江是完

  • 吴用死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晁盖,是他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星禾搞笑娱乐标签:吴用,王伦,方腊,宋江,晁盖,宋朝,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吴用临死前突然意识到,真正的梁山老大不是宋江也不是晁盖,而是他自己。他们所做的不是英雄。《水浒传》一共有108位英雄,但真正意义上的英雄并不多。其中,秘术之星吴用就是其中之一。他以智者着称,善于谋划,但从他的行为来看,却称不上英雄。吴用最后也是上吊自杀了,但直到临死前他才恍然大悟,梁山伯真正的老大并

  • 射死晁盖的,并非史文恭?而是藏在这4位头领中,林冲看破不说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晁盖,林冲,史文恭,宋江,杨志,花荣,中国古文献,梁山好汉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被后人高频使用形容人性的醒世名言正是出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简单来说就是以宋江为首的小团伙找到组织上了梁山,发现:咦?这个平台不错,可以搞一下。于是全国范围寻找能人异士来提升团队实力,又四处搜罗有声望和名望的贵族士人来提升团队的品牌影响力。不管顺势而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