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籍推荐狄青平定侬智高叛乱,为何却阻止宋仁宗任命狄青为枢密使

庞籍推荐狄青平定侬智高叛乱,为何却阻止宋仁宗任命狄青为枢密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3422 更新时间:2023/12/10 21:28:11

庞籍是宋仁宗时期的名相,他在文武兼资,在宋仁宗时期一度成为罕见的独相。从史料上看,庞籍虽然是文臣,却在文武两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宋朝宰相之中也是出类拔萃的。由于《包公案》系列故事在民间的兴起,他在民间百姓中的声誉极差,一度被认为是故事中奸臣庞太师的原型。庞籍对宋朝的贡献很多,除了在政治上稳定了朝廷大局以外,在军事上的成就尤其突出。他带领宋朝军队抵抗西夏皇帝李元昊大军的入侵,提拔了如狄青杨文广等西北边境的将领,使得宋朝的军力在宋仁宗中后期出现了短暂的复苏状态。

可以说庞籍在军事上的成就和他在政治上一样出色,而被他提拔的一系列将领也成为抵抗西夏和辽国的中流砥柱。这之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名将狄青,他甚至被后世认为是宋朝重现军事辉煌的唯一机会。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庞籍在狄青的问题上是非常纠结的。他既推荐和提拔了狄青,让他从获罪发配的配军,成长成为宋朝军事的中流砥柱。却又对狄青进入枢密院提出反对意见,甚至亲自上书宋仁宗阻止狄青的任命。这种前后矛盾的做法也引起了历史爱好者们的讨论,对于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

狄青本是获罪发配到京师戴罪立功的配军,这样的军人在宋朝很多,在军队中的地位是非常低的。他能够在军事上出人头地,成为北宋中期的第一名将,这与朝廷中很多文臣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实际上宋朝具有很强作战能力的勇将不少,但能进入枢密院的却屈指可数,更不要说坐到枢密使的高位了。这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宋朝以文御武的军事制度,使得武将升迁在官员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被文官集团联合打压和抵制。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宋朝文贵武贱的风气很浓,文官天然的排斥武将,在朝廷中形成了固定的常例。

只有范仲淹、庞籍、尹殊等少数文官没有这种歧视武将的行为,甚至在西北作战是提拔了大量武将,使得宋朝西北边军的实力不断增强。庞籍对于狄青的知遇之恩是毋庸置疑的,他对狄青的影响甚至不下于名臣范仲淹。尤其是在狄青的官职不断作大以后,他遭受到朝廷中反对派的打压越来越强。宋仁宗多次想提拔狄青进入枢密院重用,但都遭到文官集团保守势力的抵制,尤其是以谏官韩绛为代表的一批官员,极为反对狄青掌握军权。每当这种时候,作为宰相的庞籍都站出来支持,力保狄青受到宋仁宗的重用。

在岭南侬智高叛乱发生时,南方宋朝的军队节节败退,被叛军打得溃不成军。宋仁宗想要派狄青带领西北边军南下平叛,在朝廷中再次遭受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也是庞籍力排众议,支持宋仁宗用狄青的操作。于是狄青被任命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全权负责处理广南叛乱之事,原有的岭南诸军都受到狄青的节制。在平定这场叛乱的过程中,庞籍给予了狄青最大的支持,为叛乱的平定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狄青也凭借这次战功在枢密院站稳了脚跟,使得宋仁宗还想授予他枢密使的职位,加上同平章事的头衔。

可是当宋仁宗提出这个想法时,不但遭到了朝廷保守势力的反对,就连一直支持狄青的庞籍也上书阻止。这种突然转变立场的做法让很多人感到疑惑,甚至对于庞籍的立场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猜想。有的认为庞籍的这种做法也是担心狄青不受控制,延续的是文官集团一向猜忌武将的传统。也有的认为庞籍是墙头草,见朝中风向不对,立刻转变了阵营。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主观臆测的,庞籍突然反对狄青当枢密使,其实是为了保护狄青。从当时的朝廷政局来看,宋仁宗的安排完全是一厢情愿的,对狄青也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宋仁宗把狄青送到了枢密使的高位上,但是也给狄青带来了很大的祸患。实际上不仅仅是狄青当枢密使,即便是庞籍在当枢密使的时候也是受到文官集团疯狂攻讦的。庞籍虽然是文臣出身,但在军事上的成就和对武将的信任是与文官集团格格不入的。因为这个政治态度,他也经常受到文官集团的质疑,甚至有御史组团上书攻讦。这种政治斗争已经超过了文官集团本身的范畴,波及到了所有信任和与武将来往密切的官员。后来庞籍被贬官罢相也是因为这些原因被文官集团排斥,最终被贬黜为郓州知州。

从这个细节上看,文官集团已经不把庞籍当自己人,把他列为与武将出身的狄青一伙了。庞籍身为宰相尚且如此,狄青作为枢密使更是讨不了好。狄青比起庞籍更加不利的不仅是武将出身,他寒门出身的配军身份也称为被攻讦的根源。北宋的文官集团实际上不只是文官,而是文武勾结的官僚士绅集团。在文贵武贱的政治环境下无法出头的将门世家便与文官集团勾结,成为了朝廷中北党势力的主流。可狄青是寒门出身,在军中没有家族势力支持,又受到文官集团的排斥,在朝中受到的压力比庞籍强出十倍。

由于庞籍是文官出身,保守势力在政治攻讦时还手下留情,主要是力图把庞籍逐出东京汴梁城,并没有下死手的操作。可是面对狄青,文官集团却没有这种顾忌,手段卑鄙无耻到了极为下作的程度。尤其是以文彦博、欧阳修为首的一帮大臣,各种造谣诬陷诽谤的招数频出,各种子虚乌有的黑水泼到了狄青身上,就是要将狄青下狱论死罪。虽然有着宋仁宗的力保,但文官集团强大的势力,却也最终将狄青获罪贬官。据说接替庞籍当上宰相的文彦博曾扬言,不能让狄青活着离开东京汴梁城,可见这些文官的阴狠毒辣。

庞籍作为文官的一员,对这些政治斗争的卑鄙招数是心知肚明的。在庆历新政的时候,范仲淹就是被这些招数陷害,最终使得新政半途夭折。庞籍作为继任的宰相,也受到了这些方面的攻讦,在宰相位置上岌岌可危。宋仁宗任命狄青为枢密使,是想要强化自己对军队的控制,加强宋朝的中央集权。由于狄青没有派系,又是寒门出身,这就使得军队被皇帝亲自掌控。如此一来,宋仁宗可以通过庞籍和狄青全面控制朝政,做到真正的乾纲独断。可这种情况是文官集团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政治攻势。

实际上从宋真宗年间开始,南北两党的斗争就是为了争夺朝廷的控制权。除了太后刘娥执政的十余年期间外,文官集团对朝廷的把持都是非常强大的。他们表面上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实际上是结党营私,为了小集团的利益争权夺利。很多忠于国家的大臣和将领都受到政治攻讦,庞籍和狄青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而宋仁宗在性格上和宋真宗很像,虽然政治手段高明,但也无力与文官集团正面抗争,多采用迂回的斗争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支持宋仁宗的大臣和将领难免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贬官驱逐是常态。

普通的文官大臣被贬黜,性命至少还能保障的。赵匡胤活着时候就有言在先,宋朝不杀士大夫。可是对于狄青来说,特殊的身份让他没有任何生命保障。他是寒门出身,还是配军升起来的武将,而且背后没有将门世家帮忙说话。在文官集团对其进行政治攻讦时,几乎没有人愿意帮狄青说话,甚至有不少官员落进下石。在这种情况下,狄青的结局很难预料。而宋仁宗为了力保自己的大局,不太可能和文官集团翻脸,这就使得狄青很容易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些政局的发展趋势,作为宰相的庞籍早有预料,所以提前做好防范的准备。

正是出于上述的考虑,庞籍才主动上书阻止狄青出任枢密使。实际上当时狄青已经是枢密副使了,位置上已经非常危险了。但枢密副使还有回旋的余地,最多在枢密院中被架空,生命多少还能保障的。但枢密使是正职,没有被架空的可能性,那就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庞籍的做法虽然看似与文官集团如出一辙,但出发点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既不能说他猜忌狄青,也不能你说他是墙头草。实际上狄青当上枢密使不久,庞籍便因文官集团攻讦而罢相,使得狄青在朝中落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从历史文献来看,庞籍虽然是名相,但在朝廷党羽方面却是孤臣。与他来往的文官不少,他提拔起来的名臣更多,但在政治上支持他的人却非常少。他能在政治上纵横多年,靠的便是对政治大趋势的把握。很多时候他被贬职并不是真的无法扭转局势,而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他通过这种以退为进的手段自保,在党争遍地的朝廷中全身而退。而狄青却没有这种政治觉悟,只知道正面与文官集团相抗,结果落得个郁郁而终的下场。从这个角度看,庞籍在政治上的眼光不仅高于狄青,也比宋仁宗强出不少,是一等一的聪明人。

更多文章

  • 对话景区讲解员丨韩琦:从不适应到身经百战,让讲解深入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韩琦,导游,讲解员,刘少奇,旅游

    编者按:培育旅游工匠,赋能景区发展。2022全省A级旅游景区讲解员职业技能大赛云复赛火热进行中,经过前期市州选拔赛,58名选手入选云复赛。台前娓娓道来,台下久久为功。即日起,红网时刻新闻对话参赛选手,认识扎根旅游服务一线的讲解员代表,聆听初心与希冀,发现光鲜与平凡,看见这个群体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工作

  • 宋英宗死前为何突然坐起,韩琦说:回光返照可不是什么好事

    历史解密编辑:木棉小故事标签:韩琦,皇帝,宰相,宋朝,宋英宗,宋神宗,司马炎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古往今来,上至皇帝,下至庶民,无不渴望长寿,然而,人和动物的生老病死的过程都注定是不可逆的。人死不能复生,这也是我们的基本生活常识。可是,却有一种奇妙的现象存在于世界,那就是“回光返照”,它仿佛扭转了我们对常理的认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

  • 韩琦 |“狮子在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韩琦,先生,宋朝,汉学家,耶稣会士,狮子在北京

    白佐良(Giuliano Bertuccioli,1923—2001)先生是国际著名的汉学家,令人尊敬的学术前辈,他对中国历史文化,尤其是中国和欧洲(特别是意大利)文明的交流史、耶稣会士和天主教史的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自从1994年有幸与白先生相识,此后多次在欧洲相见,得到他的教诲和关照,聆

  • “十佳讲解员”韩琦:集全馆之力 让少奇故事深入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标签:韩琦,少奇,刘少奇,讲解员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雅如 长沙报道自信大方、侃侃而谈,这是韩琦在台上给予观众的第一印象。现场高达93.33的综合得分,更是其讲解实力的直接反馈。7月8日,2022湖南省等级旅游景区讲解员职业技能大赛在长沙落下帷幕。长沙花明楼景区韩琦以决赛总分第三的成绩,荣获“2022湖南省十佳景区讲解员”称号。花明

  • 王安石实行变法,为何欧阳修、苏轼、苏辙、韩琦等人都要反对呢?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不求人标签:王安石,欧阳修,苏辙,韩琦,苏轼

    封建时代,诸如商鞅变法、范仲淹变法、张居正变法等变法,他们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会触及到封建地主、贵族及官僚集团的根本利益,从而引起他们极力的反对。因此,中国古代的历次变法不可避免的就都会伴随着“新旧党争”,以有识之士为代表的新党支持新政,以封建地主、贵族及官僚为代表的旧党反对新政。王安石变法,亦也

  • 大争之宋(二四)宰相韩琦让赵宗实入宫当皇子,他为何多次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韩琦,赵宗实,宋仁宗,宰相,曹皇后

    宋仁宗执政时皇子难产,他连续生了三个儿子都过早夭折,这使得宋朝皇太子之位长期悬空。皇太子是一国之本,也是国家的未来,所以朝廷大臣为了这个事情操碎了心。从宋仁宗亲政不久,朝廷大臣就在谋划将皇族子弟收入宫中养育,然后过继给宋仁宗当皇子,按照皇太子的要求进行培养。然而这种操作却让宋仁宗很反感,他想让自己的

  • 宋朝险被一书生撂倒,范仲淹韩琦都是其手下败将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范仲淹,韩琦,西夏,李元昊,宋仁宗,宋军

    常言道:“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如果真小瞧了书生就会后悔不迭,宋仁宗时期就因为不重用一书生,让其叛逃反助敌国攻伐宋朝,令宋朝军民伤亡惨重,吃尽了苦头。这个书生就是张元,宋朝时投靠西夏李元昊,成为西夏军师、国相,为李元昊制定灭宋大计,一度成为宋朝大患。张元本是宋人,当为宋朝效力才是,为何跑到西夏当了叛徒

  • 结党营宋(十二)熙宁新法有何问题,为何司马光和韩琦强烈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韩琦,宰相,诗人,司马光,王安石,宋神宗,科学家,结党营宋,历史学家,官宦世家

    宋神宗熙宁变法年间王安石主持变法,引得朝野震动,遭到了朝廷上下各级官员的普遍反对。于是王安石收到整个文官集团的攻讦,拉开了北宋新旧党争的序幕。在反对变法的文武大臣中,表现最为激烈的是司马光和韩琦两位重臣。他们带领群臣和王安石公开辩论,要求他废除新法。而王安石的意志非常坚定,逐条批驳了对方的言论,双方

  • 韩琦说柳絮“不是天生稳重花”,欧阳修称赞他不事雕琢、自然高雅

    历史解密编辑:漫话诗词标签:柳絮,韩琦,花枝,薛涛,诗人,欧阳修,齐特琴,古典乐,唐宋八大家

    柳絮历来被文人墨客所吟咏。五代诗人李中说:“年年二月暮,散乱杂飞花。雨过微风起,狂飘千万家。"唐代女诗人薛涛说:“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颠狂已见随风起,飘荡还应逐水流。九十春光容易老,等闲莫点少年头。明代朱诚泳说:“颠狂已见随风起,飘荡还应逐水流。九十春光

  • 韩琦——国家传统文化代言人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名人汇标签:韩琦,诗词,艺术,写意,画家,宋朝,传统文化,千古名句

    韩琦,笔名一丁、号长安居士,1941 年生于山东潍坊安丘市,中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作家、画家。2003 年受聘于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等职。韩琦先生是位学者、艺术理论家、作家,其艺术成就不仅有小说、文学艺术方面的著作多部,还有画论、艺术创作及艺术评论等长达几百万言的著作。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