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历代战争年表》统计,宋朝可以说是战争动乱最为频繁的一个朝代。南宋时期,统治者偏安一隅,内忧外患严重,更是加速了这个朝代的灭亡。
虽然宋朝重文轻武,军事力量弱小。但是宋朝却又不乏名将大将,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骁勇善战,一生中经历数次大战,却几乎从无败绩。
其子岳云善用骑兵,其勇猛金兵不可当。
当时的抗金名将大多都是有为之士,也正是这些人的存在才使宋朝得以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中得以延续。还有当时可与岳飞等人齐名的抗金兄弟吴玠、吴璘兄弟也为宋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二人在四川抗金、保卫陇蜀等战役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可以说后世对这些抗金名将都予以了很高的评价,然而戏剧化的是吴璘的孙子吴曦却又是著名的叛臣,他不仅背叛了祖父一心守护的宋朝,降伏于金朝,还野心勃勃的自称为王,然而他仅称王四十余天,却就被杀害。
事实上,历史上吴家三代皆是有口皆碑,都是著名的功臣。吴家也颇受百姓的爱戴与皇帝的重视,然而这一切却都被吴曦毁于一旦。
吴曦入仕之路
吴曦因出身忠臣之家,又是将门之后,因此他的仕途算是十分顺利的。当时朝廷看重吴家世代的功劳,便把吴曦封为了右承奉郎将。不过皇帝的这种偏爱也被一些朝中大臣所不满,后来台谏官认为吴曦升迁过快,因此吴曦又被改为了武翼郎。
绍熙四年的时候,吴曦的父亲去世了。吴曦本应守丧三年,但是时日未满吴曦便被朝廷起用。当时吴曦的职位是地方团练使,主要是领导地方的军队。
庆元四年的时候,宋光宗大修园陵,吴曦因为修陵有功,再次被升迁为了承宣使。
又过了两年,修陵工程竣工,吴曦也再次得到了升迁。
如此看来,吴曦的仕途不仅是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含着金汤匙出生”也莫过于此了。当时的吴曦虽然也是有才干之人,但是他并无什么战功,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大功劳,然而仅凭家世便已然凌驾于许多人之上。
加之修建园陵有功,就被升职为了太尉,这样的仕途确实让朝廷许多大臣羡慕。但是吴曦却似乎不以为然,非但没有为百姓谋福祉,没有为国家着想,反而是存有异心。
而恰逢南宋时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野心渐长,加之权力增大,因此在抗金政策上比较激进,他极力要求北伐抗金。
而宋宁宗当时也认为宋朝过于屈辱,因此便同意了北伐。而此时吴曦内心也是野心勃勃,趁机与韩侂胄联合起来,想要借此机会壮大自己的势力。当时枢密使何澹察觉到了吴曦想要依附韩侂胄北伐抗金的想法,因此便想要阻止吴曦返回蜀地。
但是吴曦则贿赂官员,并以此买通官员依附韩侂胄。一番操作之下,吴曦获得了韩侂胄的信任,并被任命为了御前诸军都统制等职位,并且还统帅着西北军队。
可以说此时的吴曦也是手握大权,他的野心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此时朝中有人反对他掌管西北军队,然而韩侂胄却并未采纳这个意见,反而是继续对吴曦委以重任。
而北伐抗金的事宜也渐渐提上了日程,但是当时南宋并未做好北伐抗金的准备,加上金军本就实力强劲,又对南宋有所准备,因此这次的计划注定是悲剧收尾。
北伐抗金
开禧二年,朝廷任命吴曦为四川宣抚副使,而此时的吴曦已经手握军权,又得到了朝廷“见机行事”的应允,势力已然不可小觑。
当时北伐抗金过程中,韩侂胄本意是命吴曦进军金军,然而吴曦却在背后勾结金军。
起初韩侂胄一直在催促吴曦尽快进攻金军,然而吴曦只是表面应承答应,背地里却在帮助金军围困宋军。
当时吴曦不仅撤掉守卫军队给金军行方便,还在金军进犯西和之时,故意命令军队撤退,只守不攻。后来金军轻而易举地便攻溃了宋军,占领了城池。
不仅如此,吴曦还自己烧毁城池,命令士兵继续撤退。吴曦此时又撤去了重要关口的军队,给了金军可乘之机。很快金军便一路顺利地攻克了大散关。而此时朝廷之中也有官员察觉出了不对,其中举人陈国饰便上书说吴曦一定会叛变。
然而此时的韩侂胄还被蒙在鼓中,依旧信任吴曦,不相信吴曦会叛变。
直到十二月,金国下了诏书,秘密地将吴曦封为了蜀王。此间,宋军也曾战胜过金军,但是吴曦却丝毫不上报大捷。
吴曦还笼络自己的手下说现在东南已经失守,到了自己做主的时候。于是吴曦不顾手下将领反对,自立为王。直到此时韩侂胄才终于看清了吴曦的真面目,然而为时已晚。此时的南宋面临着金军的强势进攻,已然是注定失败的结局。
韩侂胄只能派人求和,但是金人却要求斩杀韩侂胄,于是求和也没有得到结果。
此时的吴曦正在准备迁居到成都称王建立自己的势力,然而成都的官员大多不肯接受他的任命,很多人都自愿放弃官职而离开。
甚至还有很多将领准备带兵讨伐吴曦,吴曦也是自作孽,就在二月的一天一群愤愤不平的勇士直接冲进他的宫殿中,用斧头砍下了他的头颅。吴曦就这样以悲剧结束了自己本该富裕的一生。
到此时,吴曦的叛乱大致已经被平息。此后朝廷又下令将吴曦的妻子也一并处死,必并且取消了吴家子弟的官职,将他们赶出了蜀地。至此吴家的辉煌也因吴曦一人而满盘皆输,此后吴家忠臣将门的好名声也被吴曦叛贼的名号而取代。
纵观吴曦的一生,不难看出为何身为忠臣之后的吴曦偏偏要当叛贼。首先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吴曦自身的欲望与野心。他不满足为南宋朝廷效力,因此想要自立为王。再者,当时他依附于韩侂胄得到了军权,而欲望也随之扩张。
从吴曦返回蜀地来看,其实他早已做好了打算,只是当时枢密使一人觉察出了他的意图而未能阻止。加之后来他得到了韩侂胄的信任,得到了大权。
之后他勾结金兵自立为王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了。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也正是韩侂胄的信任与不清醒才使得吴曦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意图。最后一点原因便是金国人对吴曦的收买。
当时战争之中金国人知道吴曦想要什么,因此派人送来秘密诏书,将他册封为蜀王。而吴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然也就为金军打开了方便之门。
只可惜,恐怕吴玠与吴璘兄弟二人,怎么也想不到,几十年后吴家的好名声便被吴曦如此毁于一旦了。
参考文献
《宋史——吴曦传》
《史传三编》
《吴武安公功绩记》
《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