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晁盖其实从下山攻打曾头市时就明白了, 自己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

晁盖其实从下山攻打曾头市时就明白了, 自己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吴辉食录 访问量:4604 更新时间:2024/1/19 6:52:30

水浒传中有无数的英雄好汉,虽然这只是编写的名著,但是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形象。

今天要说的这位好汉就是在水浒中被称为托塔天晁盖,他的一生仗义疏财,并且是梁山泊的前任寨主,如此一个有能力的人为什么在曾头市的这一场战役中惨败,连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了呢?

实际上晁盖其实从下山攻打曾头市时,就明白了:自己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梁山泊就要易主了。事情的发展究竟为,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晁盖

(一) 晁盖是如何得知自己已经地位不保的

晁盖也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人,他从之前已经发生的事情中可以看出来自己的地位其实已经岌岌可危了。首先说其中一个故事,在景住给宋江献上宝马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来了,晁盖当时在梁山泊中已经是无用之人,地位还比不上宋江和吴用

当时的献宝马事件中,有一段童谣,其基本的意思就是说要扫荡梁山泊,剿灭晁盖,将宋江和吴用生擒回来,要让曾家的五虎天下闻名。在这首童谣中晁盖就已经感觉出虽然在当时他还是梁山泊的第一人,但是已经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无用之人了。

这时他才知道即便自己的地位再高,也没有办法与宋江和吴用相比,自己作为领头人,竟然献宝马这种事情最先想到的是宋江,这让他很是气愤。经过此事之后,晁盖知道了自己在外的名声并不值得一提,而在自己的寨子中呢?可能也没有什么威信可言。

而另一个决定晁盖失败的原因就是他出发攻打曾头市时所选出来的手下,当时他带头攻打曾头市,一共选出了20名将士,这其中真正是晁盖手下的只有仅仅六人。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就是其他人早已归顺于宋江。

真正是晁盖手下的只有仅仅六人

当时晁盖除了自己的六个手下,并不想用宋江的人,因此最后只是挑出来了这二十个人。实际上这些人里有好几个都不是打仗的材料,他们平时都是在打仗中充个数,并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能耐。

可是晁盖并没有什么办法,只得带着这样的一支队伍去攻打曾头市,这个时候他的心里就已经清楚在梁山泊自己没有了指挥的能力了。此外在攻打的过程中,战况也不好,将领们都在夸赞宋江而贬低晁盖。

敌方的挑唆计谋很明显的奏效了,晁盖一方的将士更加的不服从安排,最终晁盖只得亲自前往还说出了一番绝望的话“我不自去,谁肯前?”为了寨子名声和自己的地位,他只得孤军奋战。

晁盖只能孤军奋战

(二) 只有武力而没有智谋,晁盖注定走向失败

晁盖是将宋江当成自己的好兄弟的,而当宋江的地位已经盖过晁盖时,他心中就不免气愤。甚至到后来梁山泊中的大部分人都站在了宋江的一边,更让晁盖愤怒,这也是他毅然决然自己率队攻打曾头市的原因。

晁盖在攻打方面只知道一味地向前,而不是有足够的应对策略,这也是导致战败的原因。晁盖的性格就是霸道,并且没有什么心计,这也致使他很容易就受到了敌人的蛊惑和影响,轻易地就让自己陷入陷阱中。

晁盖结交的很多好汉都是靠自己富裕的家境,不吝惜自己的钱财,这才使得他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身边的心腹很多,而真正在战争中能够出谋划策取得胜利的都是吴用和宋江等人,这才使得寨子里的人对于他们才是真正信服的。

晁盖的毫无心计就与宋江的心思缜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晁盖的性格让他很容易就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只是知道将大义挂在心上而不是足智多谋之人。反观宋江就是一个步步为营的人了,能够真正靠自己的才能来获得人心。

宋江就是一个步步为营的人

(三) 一意孤行上战场最终一命呜呼宋江得以上位

晁盖的性格本身就不适合当领导者,在受到挑拨之后只因为自己内心的怒火无法平息,就强硬的带队攻打曾头市,没有任何的排兵布阵也没有计谋,最后亲自上场只得了一命呜呼的下场,即便是他在下山时预料到了此事有蹊跷,还是一意孤行。

而说起晁盖死后宋江便当上梁山泊的领导者,这难道仅仅是一时上位这么简单吗?他的计谋远远在晁盖还是梁山泊第一人时就已经开始了。先悄悄地将晁盖手下的亲信都暗中拉拢到自己的身边,在关键的时候便可彻底打垮晁盖理所当然的取而代之。

倘若晁盖能够早一些就发现宋江的计谋,或许也不会让自己一步步的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奈何他并没有领导的心思,一心只是靠武力来解决问题,大家之所以落草为寇也是被生活和形势所逼,因此如果领导人没有领导能力自然也就无法得民心。

晁盖

当晁盖在准备下山攻打曾头市的时候,他才明白自己已经在梁山泊没有什么话语权了,往日里自己的手下都已经倒戈,甚至连一个最值得相信的人都没有。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形势下,他依旧没有思考自己此行的胜算有多大。

曾头市可是一个高手如云的地方,晁盖就算是带着武力高强的人可能也要有一番部署才能够全身而退,但是他在情绪的影响下依旧去攻打,不仅时机选的不对,还没有能够完全信任的将士,最终就只能身中毒箭而亡了。

倘若当时晁盖能够听取将领的意见不选择在此时攻打亦或者是能够不被情绪所左右,可能也不会有这样悲惨的下场,不仅自己没了命还失去了梁山泊。最终是他自己失去了理智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倒也是无法怨别人。

晁盖的经历也说明不要在一个人冲动的时候做任何重要的决定,被情绪左右的情况下基本都会失去基本判断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应该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去找到问题的根本缘由,而不是失去理智怨天尤人,否则最终只能让自己输得一败涂地。

标签: 晁盖宋江曾头市吴用

更多文章

  • 此人才是晁盖的死敌,不是宋江,难怪他上梁山后晁盖必死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柴进,落草,王伦,晁盖,宋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存在着算计。所以在水浒传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这些好汉们的兄弟情谊,还有着他们之间互相算计。例如在开始的时候梁山上的一把手晁盖和宋江的争斗,所以大家都认为晁盖的死敌是宋江,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晁盖一出场就是忠义双全的性格,当时公孙胜也是敬佩他的人品,所以才和他们一起

  • 晁盖去世前想把位置传给谁?虽没明说,但吴用已经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吴用,卢俊义,史文恭,晁盖,宋江

    前言:《水浒传》中晁盖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人物了,作为梁山第二任寨主的他,从刚开始当寨主到死亡没有多久,因为征讨曾头市不幸中箭,最终在交代遗言的问题上,他说了谁帮他报仇,就把在这个位置传给谁。按理说当时宋江已经是第二把交椅了,理所应当应该传给宋江,但晁盖就没这么说,原因是他不想传宋江,与此同时又想看看谁

  • 高俅如何从苏轼的小吏,混成了执掌京城禁军的殿帅?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高俅,苏轼,蔡京,童贯,王诜,禁军,殿帅,宋徽宗,王安石,演奏家,中国传统音乐

    靖康元年(1126)五月十四日,高俅病卒于开封。而此前三月,被太学生陈东痛斥为“宣和六贼”的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已多被诛杀。和他们相比,高俅的下场还算不错。这让很多人不爽。《水浒传》中有四大贼臣,“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变乱天下,坏国、坏家、坏民。”在《水浒传》中,高俅是远

  • 又不是亲儿子,高俅为何宠着高衙内?你看看高衙内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高俅,林冲,宋徽宗,水浒传,高太尉,鲁智深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这是98年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一首歌唱不尽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豪迈。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年间,其中讲述了水泊梁山聚义起事,到最后起义失败的故事。很多人印象最深的,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个篇章,堂堂八十万禁军的总教头,凄冷孤寂地躺在破败的山神庙中。门

  • 水浒传|高俅何以发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高俅,无赖,皇帝,泼皮,历史片,小说改编片,中国古文献,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刘汉尧《水浒传》里的高俅,是东京开封“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后来居然官居太尉,成为泱泱大国主管军事的“国防部长”,真是哭死多少文人志士、英雄豪杰。我们对高俅的发迹史作一些文本梳理,也许“于国于民”有所裨益,对那些仰天长叹之徒,或许

  • 水浒|开篇不写梁山好汉而讲高俅与王进恩怨,施耐庵的安排太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老黄说史标签:高俅,王进,施彦端,梁山好汉,水浒

    水浒开篇不写梁山108将,却先写高俅与王进,作者有何用意?施耐庵的《水浒传》中的主角是梁山108条好汉,但是,作者让洪太尉误走妖魔后,不直接写梁山好汉的出世,而是先写殿帅府太尉高俅的发迹史及其与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恩怨。王进虽然是武林人士,但是,他并不是梁山108条好汉之一,作者拿他开篇,让人有些摸

  • 王伦对林冲恩同再造,林冲却对他举起了屠刀,为何不敢杀高俅?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高俅,林冲,高太尉,鲁智深,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王伦(水浒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后,被烧了草料场,无奈之下,只能在柴大官人那里得了引荐,去梁山落草。此时梁山首领是王伦,虽然王伦几经刁难,并不想收他入麾下,但是最终还是被他诚意所感动,在他最危难关头收留了他。可是,当晁盖等人来梁山之后,林冲却因几个外人,对王伦狠下毒手,丝毫不记得之前的收留之情。另外,林冲与高俅父

  • 水浒传:北宋京城有成千上万个破落户,为什么只有高俅脱颖而出?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高俅,无赖,蔡京,泼皮,破落户,历史片,古装片,中国古文献,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

    很多人哀叹,生活不易,有些人一出生屁眼儿里都塞着黄金,有些人一出生,甚至都没长屁眼儿。都说成功是努力和奋斗得来的,可惜你的这些汗水和泪水,若流错了地方,那么它们在“成功者”眼中,也就成了一个笑话。所以,圈子很重要,方向也很重要,粮仓里面的老鼠,可以胖到跑不动,而茅厕里的老鼠,顶多混个屎饱。如果说投胎

  • 靖康之难,宋徽钦二帝和妃嫔宫女被金人俘虏,蔡京高俅奸佞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蔡京,高俅,金人,宋徽宗,宋钦宗,二帝

    北宋的灭亡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一件事了,因为北宋的灭亡完全是因为人祸而非历史的大势,也就是说,北宋是完全可以被拯救的。靖康耻可能是汉人永远的耻辱,金人不但把徽钦二帝掳走,还掳走了宋朝几乎所有的皇室成员,很多公主和皇帝的妃子被金人迫害致死,徽宗皇帝也在遥远的金国忍辱负重。那么这其中就

  • 《水浒传》的败笔?被俘虏的高俅居然向燕青挑战相扑……

    历史解密编辑:一代文嚎标签:燕青,高俅,相扑,李逵,宋徽宗,水浒传,水浒传(1998年电视剧),艺术家,小说剧

    燕青是《水浒传》里的顶级相扑高手,他不仅在公开的擂台赛上击败过三届冠军任原,还靠这个绝技把李逵治得服服帖帖。但是,就是这么个顶级高手却收到了战俘高俅的挑战……结果,当然是高俅差点被摔死。因此有读者评价这是《水浒传》为了黑高俅的一个败笔,经不起常理推敲!真的是这样吗?第一,高俅是个没皮没脸的小人。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