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说的都是梁山好汉,本篇文章来说一下水浒传中的两大反派:高俅、童贯,看看在影视剧中的他们,是如何被塑造的。
高俅形象对比
98版高俅演员是魏宗万老师,他的演技以及扮相无疑是最好的,看着剧照就已经生气了,但是因为换演员导致一个很大的年龄逻辑问题,高俅刚当上太尉时还是修革扮演的,人看上去只有二三十岁,陷害林冲时换成了魏宗万老师,两个事件之间间隔时间并不长,结果人看着像老了五十岁,逻辑上有点混乱。
11版高俅演员是李子雄老师,他是香港知名艺术家,演技一流,但香港演员演古典名著的角色,有时风格跟内地演员很不同。或许是妆造的原因,李老师的扮相看着并不那么像奸臣,而是有一种亦正亦邪的感觉,况且李子雄老师曾出演过倩女幽魂里忠于朝廷的左千户,再扮演起高俅来,总有些违和感。
童贯形象对比
98版的童贯面相看着就是奸臣,但是却存在三个问题,第一,缺乏胡子,虽然童贯是太监,但是他是在完全发育之后才成为太监,后面还会长出胡子,因此不管在小说还是历史中,他都是有胡子的。第二,像个书生,童贯是军将出身,应该是孔武有力的大汉形象,而不是弱不禁风的书生形象。
第三,地位问题,实际上,童贯的地位低于蔡京,但持平甚至高于高俅,不可能在高俅面前唯唯诺诺,更不会像98版里演的那样,以下位者的姿态,客客气气跟高俅说话。
可以说这一版的童贯除了名字跟原著一样,其余完全是编剧自由发挥。
11版的童贯更符合历史,浓眉大眼的形象以及体型还有胡子,都比98版要符合很多,缺点就是面相看着不够“奸",看着有点英气,给人一种亦正亦邪的感觉。如果妆造能再给点力,还是很完美的。
而且两版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电视剧中的童贯在梁山好汉面前太放肆了。书中的童贯从来不敢在梁山面前耀武扬威,他在梦里都惧怕着梁山众人。
结语:高俅的"奸臣"形象,还得是98版魏宗万老师饰演的高俅合适,看着就来气,而且总给人一种皇上的地位岌岌可危的感觉。
童贯则是11版饰演的更好,更符合原著以及历史形象,虽然略有缺点,但无伤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