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社会中很多人都喜欢用伪娘的来形容一些长相阴柔的男子或者一些小鲜肉,伪娘在古代也不是个好的称谓。要说伪娘的群体在古代,那就大家现在都耳熟能详的从一周开始就已经出现了的阉人,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太监。
太监最早由历史记载,登入政治舞台其实是在秦朝大一统之后(先秦时期虽然势力很大,但并没有作为一个群体登上历史舞台。)秦汉帝国建立后,“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创制了庞大的官僚国家机构,一整套与君主专制体制相适应的宦官机构由此创立,并在其自身的演进中逐步完善,宦官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汉和帝以后就在原有宦官机构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尚药、太官、御者、佝盾、尚方、考工、别作诸监,同时原有宦官机构的人员规模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扩充。在《资治通鉴》中记载
“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诸宦者,无少长皆杀之,凡二千余人”
太监的无论我们在传统的影视作品,亦或是一些正史文献中,都是名声都是已经烂得不行,历史上很多朝代的衰败都和宦官脱不了干系,如东汉和唐末的宦官强势大到可以把持朝政,左右皇权的继承。到了明代已经臭名远扬的他们甚至被立传作为反面典型。《明史第一百九十二—一百九十四卷》都花费了大篇幅来写他们。但书中的太监很多时候太监并不是作为一个胆小伪娘出现,相反他们其中的很多人都是武功高强,人高马大之辈。
而他们当中最勇武的存在,就是今天雨田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位“雄心万状”一心想要经略“幽燕”的童贯童王爷了。
童贯的发家史,其实也是北宋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童贯虽说已经成了中性人,却长得身材高大,健壮魁梧,相当威猛,皮骨坚劲如铁;下巴上长了十几根胡须,简直不像个太监,童贯的长相,也是特别能得到妃嫔、宫女的欢心。
长期在天子身边行走,看惯了皇家庄严气派背后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使他早早地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处世哲学。史书上说童贯“有度量,遇事不计较小的小失;又豁达“豪爽”,舍得大把大把地花钱。好的人缘让后宫妃嫔竞相在皇帝耳边说他好话,在众多宦官中他的地位也不断上升,他得到一片赞誉声。《宋史·童贯传》中是这样给他定性的“童贯,少出李宪之门。性巧媚,自给事宫掖,即善策人主微指,先事顺承”。说白了就是说童贯出自大太监李宪的门下,为人善于阿谀奉承、察言观色。
童贯的第一发家是在宋朝和西夏的战争中。
童贯经常戍边西北,在老大哥李宪的帮助下,参与了大宋五路围攻西夏的战役,虽然战役失败,老大哥被撤职。但也将童贯推上了西北前线经略的位置。而且就战绩来说,其实刚开始童贯在西北打的还挺好,那个时候,北宋依靠范仲淹前期经略西北留下的铁壁合围战术(历史上称为浅攻进筑)不断蚕食着西夏。
当然为了能体现自己的能力,童贯在后期逐渐放弃了这种见效慢的战术,1103年在蔡京的举荐下,童贯率领10万大军大破西夏,不过这场战役跟他关系不大,真正的功劳是人家武胜军节度使王厚。而且虽然战争打胜了,但童贯和蔡京兄弟,接着采购军需的时候大肆敛财,在做掉王厚之后大肆任用自己的亲信。在童贯上位后,作战屡战屡败,但为了战功,他经常将战败作为捷报上传回京,蒙蔽昏君宋徽宗。《宋史·童贯传》
“法不得已出塞,遇伏而死。法,西州名将,既死,诸军恟惧。贯隐其败,以捷闻,百官入贺,皆切齿,然莫敢言。“
不过虽然将西北搞得很臭,但人家会迎合圣意。所以军功加身的他又迎来了第二次转运。
童贯是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将西北搞乱之后,他又将苗头转向东北,在出使辽国的时候,干了一件在后世看来很“愚蠢”的事情。就是接受了辽人叛徒马植(后面主张联金抗辽的就是这位仁兄)。童贯很笨?事实上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那个时候辽国衰败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虽然宋辽还是兄弟相称,但此时的宋朝腰板似乎赢了起来,一心想要恢复幽云十六州的宋徽宗。很是乐意接受辽国叛徒,来凸显自己的实力。于是乎童贯投其所好。
接纳马植后,童贯将目光投到了国内战场。相继带领西军在国内镇压方腊的农民起义后,方腊农名起义只是很小的区域起义,乌合之众,并不能阻挡北宋正规军,更何况镇压他们的还是朝廷精锐的西军。
“拿钱收买燕京”童贯人生第三次转机
1122年面对着已经病入膏矿的辽国,北宋“落井下石”开始进行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燕京之战”。善于阿谀的童贯也意识到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
但是已到暮年的他知道,击败西夏是人范仲淹、狄青和西军打下的基础,自己压根没施展出自己的才华,而且打西夏也不是什么打胜仗,历史上打赢西夏的人多了。但攻打辽国收复幽云是北宋自太祖起就想成就的功绩。
如果完成这样的功绩,自己就可以真正成为北宋的“国民偶像”了。而且现在的辽国已经就剩喘气的力气了,一定要秉承着自己投机倒把的传统——走过场,领战功。然而万万没想到却马失前蹄,北宋的反骨让辽人很愤怒,背水一战的他们连续两次击败了三十万北宋大军。这回轮到童贯傻眼了,说好的收玉米之战,却被人暴打了,怎么办?为了面子上好看,同时也为了让皇帝放心,童贯想到了一个间接导致没送灭亡的计谋——花钱请女真人打燕京。
果然女真人看在钱的面子上,直接拿下的燕京,而“童贯”也因为这次“军功”被封为广阳郡王,太监封王,在北宋也就他头一个。一时间原本打败仗的通过却成为了国民心目中的“军神”。
不过随着封王以后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徽宗以后的宋钦宗不是很喜欢这位只会溜须拍马和好大喜功的枢密使,将他和蔡京等人称为“六贼”。当然除了在新主子面前不得宠之外,作为外行的童贯也战场上也是丑态百出,在金国两路大军南下的时候,作为防御西路军的主力,童贯率军在太原防御完颜宗翰大军,当面对兵强马壮的女真人,通过又想通过金钱政策贿赂女真人,却被羞辱,只能率领亲兵弃城而逃。
《宋史·童贯传》记载“平生童太师作几许威望,及临事乃蓄缩畏慑,奉头鼠窜,何面目复见天子?”而在开封保卫战中,新皇帝让他做城防总指挥,被吓破胆的他,却公然抗命,说自己要去陪老皇帝。让人啼笑皆非,以贯为东京留守,贯不受命而奉上皇南巡。当然后面新上位的皇帝和大臣都对这位扰乱槽钢的王爷恨之入骨,在发配柳州的途中,列出他的十大罪状将其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