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康之变:宋钦宗想到了李纲,但李纲能有挽狂澜于既倒的能力吗?

靖康之变:宋钦宗想到了李纲,但李纲能有挽狂澜于既倒的能力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减水书生 访问量:714 更新时间:2024/3/9 15:36:39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金军再围汴京,宋钦宗想到了李纲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初二日,他发出诏书,封李纲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并迅速派人召回李纲。

李纲当时在哪?

靖康元年,九月,李纲被迫辞职;随即被扣上“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然后先责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再贬夔州(今重庆奉节);

李纲此时正在贬官赴任的路上。

如果宋钦宗能够坚持得更久一点儿,那李纲或许能够赶回汴京,领衔第二次汴京保卫战。

但是,皇帝太怂、朝堂太废。

历史最终没能给李纲重新领衔的机会,也没有给北宋再次渡劫的可能。

那么,李纲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

怀州造车,说明李纲军事能力一般,远不如老将种师道

缺乏盟友,说明李纲关系攻略一般,几乎没人替他说话;

出镇两河,说明李纲政治智慧一般,被主和派赶出中枢。

但是,李纲有激情,足以感染汴京;李纲有意志,足以凝聚人心;李纲有魄力,足以震慑金军。

所以,第二次汴京保卫战,北宋最需要李纲这种英雄领衔担当

但激情、意志、魄力这些主观情绪,仅具有审美价值,却没有实际作用。

实际的战争,是智慧与力量的较量。所以,李纲的这些主观情绪,意义不大,至少不会产生扭转局面的作用。

但李纲可以补足北宋长久以来的一个最大短板,那就是:只有纠结而从无战略。

自海上之盟以来,北宋一直陷在既要又要还要也要的困局之中。

海上之盟时,北宋既要幽云回归又要艮岳落成,还要北伐大辽也要南平方腊

宋金博弈时,北宋既要赎买山后又要纳降三镇,还要女真不怒也要常胜忠心。

汴京之围时,北宋既要三镇不割又要女真止战,还要主和出钱也要主战出兵。

没有战略,也就没有目标。到最后,连北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最简单的战略设计,就是做好一道选择题。

对金关系,是主战还是主和?这两个选项,北宋必须选一个,而不能只有纠结着一直不选或纠结着两个都做。

主和,那就彻底认怂,割让三镇、而且痛快割让,取悦斡离不的同时也取悦粘罕和金太宗,让女真上下都满意。

主战,那就死磕到底,三镇不割、而且岁币不输,把送给斡离不的犒军费全都赏给自家军队,然后举国征战,打的赢、打不赢都要打。

但北宋是怎么做的?

第一次汴京保卫战,几十万勤援军云集汴京城下,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皇帝和朝廷送给女真东路军五十余万黄金、一千四百余万白银。

既要主战,来了几十万军队;又要主和,花了万千金银。但资源就那么多。这时候,北宋还能拿出多少资源鼓励自家军队?

种师中太原救援战,开始五战而三胜,后在杀熊岭军队自溃。因为士兵忍饥挨饿且得不到赏赐。

山西回牛岭之战,宋军据险而守、金军胆寒不前,但宋军再次自相溃散。因为士兵每天只能吃到两升陈麦。

李纲出镇两河,申请银绢钱各百万,庙堂只给二十万;申请向百姓买马,竟被开封府以扰民为由取消。

战略之所以是道选择题,是因为资源有限。你不能既主和、输币万万千,又主战、出兵千千万。

所以,北宋打输了太原保卫战,女真打通了两河通道,第二次汴京保卫战仓促上演。

而具体到第二次汴京之围,北宋面临的局面是:主和已无可能。

两路女真大军已经合围汴京,势必要取得远超第一次汴京之围的战果。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斡离不肯定无所谓,粘罕却一定有所谓。而女真内部,明显是粘罕的意志更坚决、粘罕的权重更大。

关键是女真奢望的这个战果,北宋根本无法满足。

靖康之变,女真冲进汴京,抢了北宋皇帝的钱、抢了北宋朝廷的钱、抢了汴京百姓的钱,最后总共也才抢到黄金二十四万七千六百两,但第一次是五十一万七千两;抢到白银七百七十二万八千两,但第一次是一千四百三十万二千两。

所以,北宋只能主战。

但是,宋钦宗和北宋庙堂不仅没有谋而且没有断,关键是没有断,不仅还在犹豫着主战还是主和,而且同时并行了主战与主战两种措施。

甚至直到汴京被突破,北宋庙堂仍旧没有下定最后决心。而这恰是北宋第二次汴京之围时的最大短板:只有纠结、从无战略。

这个最大短板,只有李纲能够补足。

所以,除了情绪上的审美价值,李纲的最大意义就是能够帮助北宋皇帝和北宋庙堂下定最后决心。

有了主战的决心,北宋庙堂才能集中全部资源去制定和实施主战的战略,汴京军民也才能焕发出强大的抵抗意志。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都有末日。而只有北宋的王朝末日最为顽强。因为北宋的官僚机器自建立起来的那一天,就一直强悍运转、从未止息,而且越到末日越是强悍。

但官僚机器没有灵魂。它需要有人为它摄入灵魂、设定目标、设计战略。

在当时,最有可能完成这件事的,只有身在湖南、赶赴重庆的李纲。

但是,还有没有其他人?除李纲之外,还有没其他人也能够帮助北宋皇帝和北宋庙堂下定决心?

房谋杜断,李纲的作用人性上的断,而不是智慧上的谋。下决心才能定战略,定战略才能聚人心、聚人心才能成意志。女真兵临城下、汴京再次遭围,北宋生死系于一线,这个决心并不难下。

当然有,但他们都失败了。

标签: 李纲皇帝粘罕宋朝宋钦宗靖康之变

更多文章

  • 宋代李纲「近被御笔帖」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李纲,宰相,宋代,宋朝,瘦金体,书法史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李纲,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迁居江苏无锡。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 李纲能诗文,亦能词,写有不少爱国篇章。李纲的书法史上少见品评,但有一则书法故事可见其书论,徽宗让宰相李纲欣赏自己的“瘦金书”。李纲不顾君臣关系,直指字体“太瘦”。徽宗十分不屑,回他:“朕新创字体

  • 抗金名将吴璘,功业不输岳飞,其孙却叛国投敌,导致北伐全线溃败

    历史解密编辑:爱宠物爱生活标签:吴璘,岳飞,吴玠,吴曦,金国,金人

    十二世纪之初的女真骑兵是一支兴起于白山黑水的、以渔猎民族为主体组成的狼虎之师,悍勇善战、无惧无畏,其以一往无前的气势攻城拔寨、平辽灭宋。以康王赵构为首的原北宋政府成员在风雨飘摇组建了流亡小朝廷,仓皇南渡,是为南宋。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金军以不可战胜的气势横扫大江南北之际,宗泽、岳飞、吴玠

  • 为什么抗金名将吴璘之孙却叛宋降金呢?

    历史解密编辑:趣史研究社标签:吴璘,吴曦,宋军,吴玠,金军

    根据《中国历代战争年表》统计,宋朝可以说是战争动乱最为频繁的一个朝代。南宋时期,统治者偏安一隅,内忧外患严重,更是加速了这个朝代的灭亡。虽然宋朝重文轻武,军事力量弱小。但是宋朝却又不乏名将大将,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骁勇善战,一生中经历数次大战,却几乎从无败绩。其子岳云善用骑兵,其勇猛金兵不可当。当时的

  • 不亚于岳飞的南宋的抗金名将吴阶吴璘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岳飞,吴玠,宋军,金兀术,张浚,韩世忠

    现在提及南宋抗金名将必提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和张俊就是所谓的中兴四将。但实际上刘光世和张俊不过是滥竽充数,名不副实。而真正够得上中兴四将应该是吴玠、吴璘兄弟。这兄弟也是大头兵出身。一步步成为一方主将。兄弟二人驻守四川,几度击溃金朝入侵,尤其是吴阶,史称,“微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而且兄弟二人结局也

  • 宋史魏仁浦传看中国古代做官的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一起读书分享知识标签:魏仁浦,宋史魏仁浦传,赵恒,宋太祖

    魏仁浦这样的认知我们也没什么好奇的,宋代以前这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通过科举制度或者读书进入朝廷做官非常贫穷的例子很多。魏仁浦字道济,卫洲汲县人。年幼丧父而家里贫穷,母亲借黄缣替魏仁浦做了一件夏天的衣服,当时魏仁溥才十三岁,感叹地说:“作为人的儿子不能供养自己的母亲,却让慈母借贷让儿子穿衣服

  • 陈友谅中了朱元璋的离间计?其实他没有杀“双刀赵”赵普胜

    历史解密编辑:怎么敷衍怎么演标签:朱元璋,陈友谅,赵普胜,元朝,常遇春

    大家都知道元朝末年在长江以南地区的几股抗元势力(也算割据势力)之中,建立汉国的陈友谅势力最强。陈友谅为人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据史书记载陈友谅在登基称帝之前就将头号大将赵普胜给杀了。后世就有人说杀了赵普胜,陈友谅自毁长城,手下无人,这才在与朱元璋的对抗中以失败告终。事实果真如此吗?赵普胜的能力真的那

  • 志大才疏的赵普弟弟赵安易

    历史解密编辑:意默语晨标签:赵普,刘备,宰相,刘璋,赵安易,宋太宗

    大宋开国元勋赵普的弟弟叫做赵安易,字季和。先后任过很多官职,只是由于他本人志大才疏,一直受到朝中人的排挤。可他自己偏偏不自知,还要一个劲儿地进谏,让人觉得很好笑。赵安易曾经押运粮草到太原城下,算是做了一点实际的工作。在此之前,朝廷要两川缴纳税款的百姓把铁钱换成铜钱。赵安易上言,认为这样不方便,请求准

  • 「艺术中国」当代艺坛杰出书法家——赵普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精品标签:赵普,书法,书画,隶书,艺术,书法家

    中国的书画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记录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光辉璀璨最好的见证,也是最直观最具表现力而且最具收藏价值的文化财富,为了更好的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亚洲走向世界,发扬光大,努力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赵普老师在中国书画创作研究上取得的杰出成就,为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

  • 赵普和胡锡进,到底谁更敢说真话?

    历史解密编辑:醉心文史标签:赵普,胡锡进,社会现象,短视频,军事法,军校,军训

    同是记着出身的赵普和胡锡进,在网络上一直很活跃,他们对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都具有新闻人的敏锐判断力,也都敢说话。但是到底谁更敢说,众说纷纭。论勇气,赵普当仁不让,十多年前对于明胶问题,还有近期关于核算检测公司上市问题,他都是不顾个人安危,仗义执言,说出某些公司的险恶用心,并大胆抨击。赵普可谓是真正的

  • 赵普:邪恶为什么盛行?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赵普,版权

    【转载仅供思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