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原因是什么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040 更新时间:2024/1/16 13:18:38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割据混战,各国度量衡皆为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统一管理,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谨的管理制度。

秦朝度量衡

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推行古代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只有度量衡单位量值统一、准确、可靠,才能保证货币、车轨、田亩、兵器的规格、尺寸、重量等保持一致。因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刀阔斧地将一百多年前商鞅制定的战国秦度量衡推行至全国,其举措为:一是发布政令,颁布了统一度量衡诏书,其大意为:皇帝兼并诸侯各国,天下统一,百姓安宁,立皇帝称号。颁布诏书特命丞相王绾,制定统一度量衡法令,凡使用不合标准的度量衡器,都必须命令统一起来。短短四十字,简要地说明了历史背景和统一要求;二是颁发度量衡标准器具,标准器具由中央监造、分发到各地使用。三是实行检定校准制度。由官府检定校准量器和权衡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对中华民族的统一与政令的推行具有很大的意义。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消除割据势力的影响。

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

度量衡中的衡是指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在中国古代,铢、两、斤、钧、石五者都为用作重量的单位,但中国古代对重量单位的说法仍旧复杂不一。

铜秤图片

孙子算经》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但在《说苑·辨物》一书中又是另一种说法,其中提到“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铢”。另外《说文·金部》:“锱,六铢也。”《淮南子·铨言》高秀注:“六两曰锱。”《玉篇~金部》:“镒,二十两。”《集韵·质韵》:“二十四两为镒。”如此之多的文献对于重量单位的说词各不相同,然而“黍”、“粟”、“累”、“圭”等名词都是借用粟黍和圭璧的名称,实际上早已不加使用。“锱”、“镒”及“锾”、“釿”等则是借用了钱币的名称,也逐渐退出了重量单位领域。

历史上用重量单位的词汇众多,各家说法不同,直到《汉书·律历志》把铢、两、斤、钧、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五权之后,名称就统一起来了,直到唐朝都未曾变动。

衡的进位方法颇有讲究,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两以下的小单位则以南朝梁国陶弘景《名医别传》为准:“分剂之名,古与今异,古无分之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隋末农民起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隋末,农民起义,简介,隋末,农民起义,简介,隋炀帝

    隋末农民起义简介隋炀帝在位时期,劳役繁重,农民穷困。统治者连年大兴土木,隋炀帝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征兵不断,再加上统治者暴虐残酷,对农民阶层及其苛刻,农民温饱不能得到满足。在农民无法生存的情况下,隋末农民大起义便发生了。隋末农民起义配图隋末农民起义简介主要有领导人及起义过程。大业七年,山东发起了第一场

  • 辽圣宗萧耨斤的关系 萧耨斤与儿子为什么争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圣宗,萧耨斤,关系,儿子,为什么,争权,圣宗,萧耨斤,我国

    辽圣宗萧耨斤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能够改变历史的人物,其中就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萧耨斤,那么辽圣宗与萧耨斤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萧耨斤图片说起萧耨斤这个人不能不提的人还要说她的丈夫,也就是当时的皇上辽圣宗,辽圣宗当时有一位非常宠爱的妻子,这个人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齐天皇

  • 三国演义情节火烧新野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演义,情节,火烧,新野,简介,火烧,新野,简介,中国,四

    火烧新野简介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三国演义》由罗贯中所写,讲的是我国古代三国鼎立时期的政治军事事件,它的故事主要是依据当时的史实,再加以自身的感情和一些虚构情节加工而成的故事。书中描写的战役非常的多,“火烧新野”就是其中之一。火烧新野图“火烧新野”讲的是刘备在军师诸葛亮的帮助下,大败曹仁军队的故事

  • 历史上的徐浩是谁 徐浩书法有何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徐浩,书法,有何,特点,徐浩,字季海,出生于,703

    徐浩是谁徐浩是谁?徐浩,字季海,出生于703年,现在的浙江绍兴一带,是唐代有名的大书法家。其父亲名叫徐峤,也是当时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徐浩从小时候开始,就受到他父亲的教导,用功读书,用心练字。十几岁的时候通过科举考试,考取了明经。唐肃宗在位时,因为他书法遒劲有力,曾授予他中书舍人的职位,传递给四方的诏

  • 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郡县制,行省,区别,郡县制,行省,区别,作为,一项,地方,行

    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区别郡县制作为一项地方行政制度被正式推行是在秦朝,行省制正式成为一种国家管理的政治制度是在元朝。行省制的成立建立在郡县制的基础之上,融合了魏晋隋唐时期的行台和之前金国的行尚书省的制度。行省制郡县制的影响范围比较大,它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管理制度,而行省制是从元代开始真正在全

  • 朱熹的诗句中名句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熹,诗句,名句,介绍,朱熹,诗句,南宋,时期,著名,学家

    朱熹的诗句朱熹,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个诗人,曾经做过南宋朝廷的知府,巡按,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文人仕官,政绩蜚然,在治理百姓,救灾赈灾上很受百姓的爱戴,他一生写过很多诗句,诗词歌赋都有涉历,是一个全面型人才。朱熹像朱熹的诗句有很多,随便都能说出几句,比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

  • 钱俶名字读音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钱俶,名字,读音,是什么,钱俶,读音,吴越,地区,最后,一位

    钱俶读音钱俶是吴越地区的最后一位帝王,他开始的时候名字为弘俶,后来才改为现在一直用的这个名字。在后晋时期他开始的时候担任过台州地区的刺史这个职位,后来才被立为国王,在宋太祖时期曾经发动平定江南的战争,那个时候他因为献上了良策因此而受到了重视。看到这个人名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知道钱俶读音,那么钱俶读音是什

  • 五胡乱华吃女人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胡乱,华吃女,人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胡乱,华吃,女人,我

    五胡乱华吃女人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中国的疆域辽阔,历史上曾存在数十个国分裂的局面。即使是在后来变为一国之后,西北地区放牧的少数民族等也是难以控制,他们经常作乱,而我们却无可奈何。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就是这样,在这段悲惨的历史中,整个汉族人民都经历了无比屈辱的时光,现在看来,简直让人唏嘘不已。胡人雕像五胡乱

  •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教育思想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宋,学家,朱熹,教育,思想,概述,朱熹,教育,思想,号晦

    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号晦庵,晚称晦翁,世称朱文公,亦称朱子,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他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洲知府等官职,为官清正廉明,颇有政绩,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书院,紫阳书院,后来陆陆续续的还有武夷书院,白鹿书院,岳麓书院,朱熹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在他为这些书院制定的

  • 东汉开国名将王常的故事 王常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汉,开国,名将,王常,故事,评价,怎么样,王常,故事,说起

    王常的故事说起东汉开国名将,山桑侯王常的故事,多见于《后汉记》、《资治通鉴》等著名的历史典籍上,其中记述的内容,大半是有关王常追随光武帝刘秀建功立业的故事,然而民间广为流传的王常的故事,则是有关王常归顺刘秀的主要经过,比之王常为东汉立下不朽功业的典故,自然是要早得多。东汉山桑侯王常铜像王常的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