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一次党锢之祸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党锢之祸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74 更新时间:2023/12/28 15:32:47

第一次党锢之祸

东汉末年一共发生了两次对整个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党锢之祸,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于汉桓帝期间。桓帝在位时举行过一次天下大赦,赵津等宦官趁着这个时候为非作歹,做了很多触犯法律的事情,认为即将获得大赦的自己可以逃脱惩罚,然而成瑨等官员并不吃这一套,虽然那个时候皇帝形同虚设,朝廷真正的掌权人是宦官和外戚,他们仍然不畏权贵依法惩治了赵津等人的党羽。气急败坏的宦官立马桓帝报告并诬陷那些官员,桓帝相信了他们的话并处置了成瑨等人,这是引发第一次党锢之祸的直接原因。

汉桓帝剧照

在宦官的挑拨下,不少敢于直谏的官员深受桓帝的冷落,但却得到了民间的支持,认为宦官乱政要严加处理,然而此时的桓帝并不是自己说了算,在宦官当权的年代这些敢于直接说出宦官罪责的人都没能逃过党锢之祸,不少在狱中被杀。第一次党锢之祸爆发于大赦之后,宦官因为士大夫处死了自己党羽内的杀人犯,就被宦官污蔑为“诽谤朝廷”,桓帝听信他们的一面之词直接逮捕并处置那些被宦官定为“党人”的士大夫,有的宦官甚至直接无视法律对士大夫进行欺压,不少士大夫要么丢了官职,要么直接被害死。

公元167年,窦皇后的父亲出面替士大夫求情,桓帝终于取消了对士大夫的制裁,同时宦官们也担心自己做的坏事被狱中的士大夫们抖落出来,纷纷提醒皇帝大赦的时候已到,于是那些被迫害已久的士大夫们终于被放了出来,但也无法再次做官了,至此,第一次党锢之祸结束。

党锢之祸的本质

党锢之祸是发生在东汉末年、宦官为了镇压反抗自己的士大夫而进行的禁锢活动,在党锢之祸中,很多有识之士被强加莫须有的罪名,很多人还因此丧命,使得朝中再无可以独当一面的良臣。深究党锢之祸的本质,就是宦官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而对士大夫进行的欺压。

汉灵帝剧照

公元166年的时候,宦官执政,皇帝形同虚设,宦官和他们党羽的势力侵入到了民间百姓之中,大肆掠夺民间财产,引起了百姓和地方官员的极大不满。当时朝廷内有陈蕃李膺等有识之士,他们不惧宦官的蛮横残暴,猛烈抨击宦官的行为,这使宦官极为愤怒,不断在皇帝面前诽谤士大夫,将士大夫称为“党人”,对党人进行了严厉的制裁。

东汉一共有两次党锢之祸,两次党锢之祸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第一次的结果远没有第二次那么严重。第一次党锢之祸因为有外戚的帮助士大夫没有被赶尽杀绝,并在之后的日子里又重新得到重用。而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灵帝听从宦官的一面之词,不仅下令杀了陈蕃,更是让大将军窦武无奈自杀,很多士大夫也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甚至被追杀,而那些曾经帮助过士大夫的人也难逃一劫,与他们交好的人也受到了牵连,整个朝廷岌岌可危。

虽然两次党锢之祸的本质一样,都是宦官对士大夫的欺压,但他们造成的结果有所不同。第二次党锢之祸为东汉埋下了祸患,加速了汉朝的灭亡。

党锢之祸孔融

在党锢之祸中,不少无辜的人都受到了牵连,他们或是与“党人”交好的名士,或是在“党人”逃难过程中收留他们的义士,这些人有的被终身夺去了做官的资格,有的被杀害,甚至是灭族。在党锢之祸孔融一家正是因为党锢之祸而受到牵连,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更多文章

  • 曹丕篡汉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丕篡,影响,是什么,曹丕篡,影响,汉曹,丕代,指的,公元

    曹丕篡汉的影响曹丕篡汉曹丕代汉,指的是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为王的事件。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曹丕篡汉的影响。曹丕画像首先,曹丕篡汉的第一个影响是改朝换代,结束了历经一百九十余年东汉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三国时代曹魏王朝。话说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当时土地兼并日益尖锐,地主豪强出现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东汉朝

  • 胡惟庸案与蓝玉案有什么相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胡惟庸,蓝玉,什么,相同点,胡惟庸,蓝玉,都是,我国,明朝

    胡惟庸案与蓝玉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都是我国明朝中国的奇冤案件,在明朝朝廷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意义,胡惟庸案和蓝玉案都是朱元璋为了加强自己的政治统治,同时也是强化皇权至上的政治手段。胡惟庸案发生于朱元璋成为皇帝的第十一年,而蓝玉案则发生于洪武二十六年,可以说这两起案件都是发生于朱元璋的统治时期,并且都是

  • 孔子天命观介绍 孔子的处世之道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孔子,天命观,介绍,处世,之道,是什么,孔子,天命观,就是

    孔子天命观孔子的天命观,就是“知天命、畏天命、顺天命”,孔子曾经提出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说法,孔子还曾说过“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可见孔子对于天命观是多么的重视。孔子讲学孔子所说的天命和现在的一些算命的所说的天命,不是同一个东西,这里的天命是指上天给我们的使命。而一些算命的所说的天

  • 党锢之祸与士大夫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锢之,士大夫,有何,关系,锢之,士大夫,东汉,末年,生的党

    党锢之祸士大夫东汉末年发生的党锢之祸士大夫是最大的受害者,很多士大夫在这场斗争中不仅使自己死于非命,还连累了很多无辜的人,使得朝廷之上没有可以掌握大局的有识之士,导致了政局的动荡不堪,也直接加速了东汉的灭亡。陈蕃雕像东汉的桓帝和灵帝都是傀儡皇帝,他们虽贵为天子却不能自己掌朝,都是宦官和外戚说了算。第

  • 揭秘什么是党锢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揭秘,什么,锢之,什么,锢之,东汉,末年,皇帝,大权旁落,此

    什么是党锢之祸东汉末年,皇帝大权旁落,此时的朝堂由外戚和宦官把握,他们无视皇帝的威严,朝堂内外肆意妄为。为了使权力更加庞大,外戚与宦官不但掌控朝廷官员的选拔,任人唯亲,这样将一大批有志之士阻挡在朝堂之外。另一方面,大肆在朝堂内外搜刮民脂民膏。当时的朝廷已经陷入了混乱的状态。汉灵帝剧照尽管朝堂黑暗,可

  • 著名木匠鲁班学艺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著名,木匠,鲁班,学艺,故事,鲁班,学艺,故事,公输,名般

    鲁班学艺的故事鲁班,公输氏,名般。古代般和班是同音字,就被人称之鲁班。生长在匠人家庭里,自幼就对这种工匠活很感兴趣的鲁班想法非常多。在那个时期其实做为一名匠人是非常下等的职业,但鲁班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依旧跟着家里人出去工作。在鲁班成为大师的过程中也学习了很多,那么鲁班学艺的故事是怎样的呢?鲁

  • 孔子提出什么学说一直流传于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提出,什么,学说,一直,流传,于世,孔子,提出,什么

    孔子提出什么学说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处于乱世之中,开太平是他的最高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为此他在纷乱的时代里惊醒了艰辛的探索,构建了一套包括哲学等多方面的思想体系。其中就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且这个基础上,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并且影响中国历史文化达两千年有余的政治观。孔子学说对于孔子的仁说,他的内

  • 朱元璋北伐檄文 慷慨激昂的抗争檄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北伐,檄文,慷慨激昂,抗争,朱元璋,北伐,檄文,全文

    朱元璋北伐檄文朱元璋北伐檄文全文为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元朝末年,朱元璋号称吴王,于今江苏南京应天府出兵北伐,命宋濂起草北伐檄文。朱元璋北伐剧照在朱元璋北伐檄文中,提及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言简意干、气宇轩昂的十六字口号成为了朱元璋北伐的纲领。檄文中原文写道:“自古

  • 孔子佩剑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孔子,佩剑,原因,是什么,孔子,佩剑,著名,教育家,文学家

    孔子佩剑孔子,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有着“文圣”之称,提倡“仁”的思想,倡导礼仪道德。但是他却常年佩戴宝剑,现在孔子的很多雕像都是他佩戴宝剑时的样子。作为一个提出“仁”思想的“文圣”,孔子为什么对宝剑这一兵器情有独钟呢?这其中原因有二:孔子佩剑木雕第一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那些知识分子都比较喜欢佩剑,剑

  • 曹丕篡汉时间介绍 曹丕篡汉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丕篡,时间,介绍,背景,是什么,曹丕篡,时间,是说,曹魏国

    曹丕篡汉时间曹丕篡汉是说曹魏国开国国君曹丕取代汉献帝自立为王的事件。曹丕篡汉图那么曹丕篡汉时间在什么时候呢?曹丕篡汉的时间要从东汉末年开始说起。当时各强权豪霸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逐渐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再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彼此混战的局面。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