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如何评价党锢之祸

历史上如何评价党锢之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84 更新时间:2024/1/16 13:40:38

党锢之祸评价

党锢之祸发生在东汉末年,由宦官与士大夫之间的斗争引起,最终很多士大夫被迫害致死,他们的家人朋友也受到了牵连,整个东汉的政治从此动荡不堪,加速了东汉的灭亡。对于党锢之祸评价,历史上都是一边倒的批判宦官,为士大夫的遭遇抱不平。

汉灵帝剧照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党锢之祸进行了评价,他将宦官称为小人,对士大夫的遭遇深表同情,认为士大夫无法在朝廷中担任要职,所以也没有办法去改变当时的政治情况,但由于他们反抗宦官,勇于向权贵提出挑战,受到宦官的报复,最终自己获罪,也让亲朋蒙受不白之冤,国家随之而亡,这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

《后汉书》中也对党锢之祸进行了评价,跟司马迁不一样的是,《后汉书》作者范晔在书中更多的对士大夫进行了赞美,赞扬了他们清廉的品格和面对邪恶刚正不阿的态度,同时也对当时的政治情况进行了批判,认为正是由于当时朝廷内部的种种荒唐行为导致大批士大夫死于非命。

后人也进行了一些党锢之祸评价,吕思勉对党锢之祸发生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进行大量的分析后,认为年幼皇帝无法掌权给了宦官极大的机会去禁锢士大夫,而年长后的皇帝只听信宦官一面之词,整天只想聚敛奢侈,让那些真正关心国家命运和百姓生活的有识之士和他们的亲朋好友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使得朝中再无忠良之人,这也就为将来汉朝灭亡埋下了祸根。

什么是党锢之祸

东汉末年,皇帝大权旁落,此时的朝堂由外戚和宦官把握,他们无视皇帝的威严,朝堂内外肆意妄为。为了使权力更加庞大,外戚与宦官不但掌控朝廷官员的选拔,任人唯亲,这样将一大批有志之士阻挡在朝堂之外。另一方面,大肆在朝堂内外搜刮民脂民膏。当时的朝廷已经陷入了混乱的状态。

汉灵帝剧照

尽管朝堂黑暗,可是仍然有有志之士希望改变当时的局面,在皇帝没有作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上诉,批判外戚专政,宦官专权。这样的举动引起了外戚与宦官的不满,他们为了消除这些不赞同之声,引发了后来的党锢之祸。

什么是党锢之祸?党锢之祸分为两次,第一次以成瑨为首的官员惩处了当时的宦官一党,却被宦官诬陷,受到皇帝的处罚。朝堂内的有志之士纷纷劝阻皇帝,这引起了皇帝的不悦,在宦官的游说之下,皇帝严惩了当时的党人,但是遇到皇帝大赦获得了释放,释放后遭到了终身罢黜。

之后,党人看到朝堂的局面,决定要将宦官一党除掉,但是宦官事先听到了风声,胁迫幼年的皇帝,假传诏书,以此来追杀党人。当时将军并不知道皇帝被胁迫,听信了假的诏书,追杀党人,许多人在这次事件中被灭族。尽管有人侥幸逃离了都城,但是由于宦官权势过大,无人肯收留这些官员,逃离的这些人下场也很凄惨,所以最后党锢之祸以宦官的胜利而告终。

党锢之祸的本质

党锢之祸是发生在东汉末年、宦官为了镇压反抗自己的士大夫而进行的禁锢活动,在党锢之祸中,很多有识之士被强加莫须有的罪名,很多人还因此丧命,使得朝中再无可以独当一面的良臣。深究党锢之祸的本质,就是宦官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而对士大夫进行的欺压。

汉灵帝剧照

公元166年的时候,宦官执政,皇帝形同虚设,宦官和他们党羽的势力侵入到了民间百姓之中,大肆掠夺民间财产,引起了百姓和地方官员的极大不满。当时朝廷内有陈蕃李膺等有识之士,他们不惧宦官的蛮横残暴,猛烈抨击宦官的行为,这使宦官极为愤怒,不断在皇帝面前诽谤士大夫,将士大夫称为“党人”,对党人进行了严厉的制裁。

标签: 历史上如何评价党锢之锢之评价祸发生在东汉

更多文章

  • 八七会议全称是什么 八七会议纪念馆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八七,会议,全称,是什么,纪念馆,在哪,八七,会议,全称,中

    八七会议全称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八七会议”占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人们也一直都用“八七会议”来称呼这个会议,那么“八七会议”全称是什么呢?“八七会议”纪念馆场景有人说“八七会议”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七中全会,这是错误的。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七中全会指的是1959年4月2日至5日在上海召开的

  •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开元,盛世,出现,原因,是什么,开元,盛世,出现,原因,唐玄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在唐玄宗的治理之下,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因此,历史上将其称作“开元盛世”。那么“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唐玄宗画像首先是因为唐玄宗时期的政局安定。在唐玄宗登基之前,在武则天的统治之下唐朝的政局是动荡不安的,但是在唐玄宗登基之后,唐朝的政局得以稳定下来。再加上登基之后的唐玄宗在

  • 揭秘甘露之变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揭秘,甘露,之变,为什么,失败,甘露,之变,为什么,失败,生

    甘露之变为什么会失败甘露之变是发生在唐文宗大和九年十一月的一次政变,在这次政变中宦官势力获胜,造成了朝廷中很多重要官员被杀。那么这次甘露之变为什么会失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文宗像唐文宗是由宦官王守澄从十六王宅中被选出来立为皇帝的。文宗的祖先、哥哥都是被宦官所杀,所以为了能够“刷君父之仇耻”,所以文

  • 洋务运动兴办的学堂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洋务运动,兴办,学堂,是什么,样子,洋务运动,兴办,学堂,开

    洋务运动兴办的学堂洋务运动在开展过程中有一点是非常值得称赞的,那就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这在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体制,是具有前瞻意义的。京师同文馆图片关于洋务运动兴办的学堂起点是在1862年的时候,有恭亲王首先创办了京师同文馆,这一创举是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开端,之后的新式学堂的开办更是有

  • 唐朝贞观之治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贞观,之治,评价,怎么样,贞观,之治,评价,是指,唐朝

    贞观之治的评价贞观之治就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正因为唐太宗对国家发展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使得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迅速,百姓安居乐业,那么面对如此盛世,对贞观之治的评价有哪些呢?唐太宗剧照因为隋唐战争使得百姓生活的水生火热,形成了地多人少的局面,这也就促使了贞观之治的产生。隋炀帝开挖大运河、开通

  • 浅谈名人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浅谈,名人,洋务运动,评价,怎么样,名人,洋务运动,评价,关

    名人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有很多,褒奖的,贬低的,当然也有人同时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对其作出了全面的评价,其中就包括很多名人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孙中山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孙中山图片孙中山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比较全面的,当时正处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他提出了《上李鸿

  • 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之间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洋务运动,维新运动,间的,区别,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简单,比

    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简单的比较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洋务运动注重的是学习西方器物,而维新运动则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那就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的区别。洋务运动图片所谓洋务运动,洋务指的就是西方的先进科技,这是实业,也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洋务派

  • 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主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海上,丝绸之路,作用,主要,是什么,海上,丝绸之路,作用,我

    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与西方国家所有往来通道的一个总称,但事实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它包括了陆上的交通以及海陆上的交通。而从东到西的这一个海上交通要道则被称之是海上丝绸之路。那么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又是什么呢?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至今已经有

  • 李鸿章对洋务运动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鸿章,洋务运动,出了,怎样,贡献,李鸿章,洋务运动,贡献

    李鸿章洋务运动贡献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一场学习西方科技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涌现了很多代表人物,李鸿章就是其中一个,作为洋务运动在地方上的代表,李鸿章对洋务运动贡献不小,那么李鸿章对洋务运动贡献有哪些呢?李鸿章图片首先,洋务运动前期,李鸿章就在地方上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军用工业,目的是为了制造洋枪洋炮,这个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世界有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世界,怎样,影响,科举,制度,世界

    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说起科举制大家一定都不会感到陌生,科举制是我国在早些年间发明的一种选拔政府官员的考查方式,通过这一种方式当时的中国得到了非常多的优秀的人才,这种制度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非常好的,下面说一下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科举制图片欧洲很多国家例如英国和美国,在选举以及人员的选举上都采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