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东吴孙权称帝时几岁

三国东吴孙权称帝时几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19 更新时间:2024/1/20 10:52:18

孙权称帝时几岁

孙权十八岁接管江东表现出的临危不乱和进退有度的气度被后人称道。孙权称帝时几岁被论及颇多,那么孙权称帝时几岁呢?

图为张震版孙权剧照

孙权是一个睿智的人,15岁就能独管一州,他被称为少年老成的一个人、即18岁有50岁的成熟睿智。当曹操带领80万大军要攻打他吴国的时候,他更表现出临危不惧的皇者风范,他选择与刘备联合火攻抢了曹操的箭,并且成功击退曹军。曹操当即就说生子当如孙权,虽然面大战时夸奖敌人有损自己士气,但是孙权确经得住这么一夸。

虽然三国鼎立时淡去了吴国,多以曹魏和蜀之间的战斗来叙事,但是孙权是绝对不可小觑的一个角色,否则他早已被曹魏大军踏平。曹操是想攻下吴国的,但是无奈几次没有攻下,曹丕称帝时孙权开始翻脸,不希望再诚服于曹魏之下。曹丕气得几次攻打吴国都战败而归,足见吴国的实力。

曹丕称帝时,孙权没有立即跟着称帝。刘邦称帝时就说过皇室正统称帝一说,即不是刘姓的是不能称帝的,而曹丕竟然废了汉献帝直接称帝。孙权尽管在那个时候已经和曹丕决裂可以跟着称帝,但是他想看看称帝后的反响如何,再则他称帝的名头还没有,所以他认为不是最佳的称帝时间。

曹丕称帝时孙权38岁,孙权一直在等着最佳时间,也可能他从来就没有想过称帝。对于他来说称帝并没有给他带来更多,只是名号上有区别和回带着皇帝的头衔回去更有面子罢了。当时机成熟时,孙权便选择称帝。那么孙权称帝时几岁呢?孙权称帝时47岁。

孙权称帝后谁是丞相

孙权于222年被曹丕册封为吴王,又在黄龙元年即229年,在武昌即现在的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这就是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孙权能够称帝,和曹操所领导的魏国以及刘备所建立的蜀国三分天下,靠的当然不仅仅是他的父亲孙坚和大哥孙策所留下的基业,他审时度势,聪明睿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终于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而他在称王及称帝之后,曾经任命过多位丞相,其中最出众三个丞相是孙邵、顾雍和陆逊。

陆逊剧照

孙权在称王之后任命的第一任丞相是孙邵。他原本是北海太守孔融的下属,在他手下担任功曹的职位,被孔融称为恪担任朝廷要职的人才。生年不详,他在194年的时候跟随刘繇来到了江东,之后在孙策去世后又辅佐孙权,曾经向孙权上奏应该向朝廷上贡、通书信,孙权因此对他十分信任和器重。孙权称王后任命他为首任丞相。他在225年病逝,谥号为肃。

在孙邵死后担任丞相之位的是顾雍。他生于168年,字元叹,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小的时候曾向蔡邕学习,在成人之后担任合肥长,随后又担任过娄、曲、上虞等地的县长,在任上做出了一番政绩。他于225年接替孙邵担任丞相和平尚书事的职位,在丞相的位置上做了十九年的时间,做出了卓越的功绩。他与243年去世,谥号为肃侯。

接着担任丞相的是年少成名的陆逊。他出生于183年,本名为陆议,字伯颜。他最出名的事迹应该是在222年于夷陵之战中打败刘备率领的蜀汉军队,自此威名大振。他在244年接替顾雍担任丞相,勤勉有为,也做出了一定的政绩,只可惜他在晚年卷入了立嗣的争斗之中,最后被孙权责罚,郁郁而终,享年六十二岁。

在这之后,孙权又任命过步骘陆抗、诸葛恪、陆凯孙峻张悌等丞相,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

标签: 三国东吴孙权帝时几岁孙权帝时几岁十八岁接管

更多文章

  • 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权,最晚,原因,是什么,孙权,最晚,原因,最后,一个,各有

    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孙权是最后一个称帝的人。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各有说法,但孙权选择最晚称帝是最明智的选择。图为孙权的画像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之一是孙策死后,年轻的孙权继任兄弟的位置。当时的江东实力远不及曹操和刘备,经济上没有曹魏发达,地理位置上没有蜀国有绝对优势。如果孙权在曹魏和蜀建国时就称帝的话,作为

  • 第一次党锢之祸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第一次党,锢之,直接原因,是什么,第一次党,锢之,东汉,末年

    第一次党锢之祸东汉末年一共发生了两次对整个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党锢之祸,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于汉桓帝期间。桓帝在位时举行过一次天下大赦,赵津等宦官趁着这个时候为非作歹,做了很多触犯法律的事情,认为即将获得大赦的自己可以逃脱惩罚,然而成瑨等官员并不吃这一套,虽然那个时候皇帝形同虚设,朝廷真正的掌权人是宦官和

  • 曹丕篡汉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丕篡,影响,是什么,曹丕篡,影响,汉曹,丕代,指的,公元

    曹丕篡汉的影响曹丕篡汉曹丕代汉,指的是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为王的事件。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曹丕篡汉的影响。曹丕画像首先,曹丕篡汉的第一个影响是改朝换代,结束了历经一百九十余年东汉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三国时代曹魏王朝。话说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当时土地兼并日益尖锐,地主豪强出现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东汉朝

  • 胡惟庸案与蓝玉案有什么相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胡惟庸,蓝玉,什么,相同点,胡惟庸,蓝玉,都是,我国,明朝

    胡惟庸案与蓝玉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都是我国明朝中国的奇冤案件,在明朝朝廷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意义,胡惟庸案和蓝玉案都是朱元璋为了加强自己的政治统治,同时也是强化皇权至上的政治手段。胡惟庸案发生于朱元璋成为皇帝的第十一年,而蓝玉案则发生于洪武二十六年,可以说这两起案件都是发生于朱元璋的统治时期,并且都是

  • 孔子天命观介绍 孔子的处世之道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孔子,天命观,介绍,处世,之道,是什么,孔子,天命观,就是

    孔子天命观孔子的天命观,就是“知天命、畏天命、顺天命”,孔子曾经提出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说法,孔子还曾说过“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可见孔子对于天命观是多么的重视。孔子讲学孔子所说的天命和现在的一些算命的所说的天命,不是同一个东西,这里的天命是指上天给我们的使命。而一些算命的所说的天

  • 党锢之祸与士大夫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锢之,士大夫,有何,关系,锢之,士大夫,东汉,末年,生的党

    党锢之祸士大夫东汉末年发生的党锢之祸士大夫是最大的受害者,很多士大夫在这场斗争中不仅使自己死于非命,还连累了很多无辜的人,使得朝廷之上没有可以掌握大局的有识之士,导致了政局的动荡不堪,也直接加速了东汉的灭亡。陈蕃雕像东汉的桓帝和灵帝都是傀儡皇帝,他们虽贵为天子却不能自己掌朝,都是宦官和外戚说了算。第

  • 揭秘什么是党锢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揭秘,什么,锢之,什么,锢之,东汉,末年,皇帝,大权旁落,此

    什么是党锢之祸东汉末年,皇帝大权旁落,此时的朝堂由外戚和宦官把握,他们无视皇帝的威严,朝堂内外肆意妄为。为了使权力更加庞大,外戚与宦官不但掌控朝廷官员的选拔,任人唯亲,这样将一大批有志之士阻挡在朝堂之外。另一方面,大肆在朝堂内外搜刮民脂民膏。当时的朝廷已经陷入了混乱的状态。汉灵帝剧照尽管朝堂黑暗,可

  • 著名木匠鲁班学艺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著名,木匠,鲁班,学艺,故事,鲁班,学艺,故事,公输,名般

    鲁班学艺的故事鲁班,公输氏,名般。古代般和班是同音字,就被人称之鲁班。生长在匠人家庭里,自幼就对这种工匠活很感兴趣的鲁班想法非常多。在那个时期其实做为一名匠人是非常下等的职业,但鲁班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依旧跟着家里人出去工作。在鲁班成为大师的过程中也学习了很多,那么鲁班学艺的故事是怎样的呢?鲁

  • 孔子提出什么学说一直流传于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提出,什么,学说,一直,流传,于世,孔子,提出,什么

    孔子提出什么学说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处于乱世之中,开太平是他的最高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为此他在纷乱的时代里惊醒了艰辛的探索,构建了一套包括哲学等多方面的思想体系。其中就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且这个基础上,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并且影响中国历史文化达两千年有余的政治观。孔子学说对于孔子的仁说,他的内

  • 朱元璋北伐檄文 慷慨激昂的抗争檄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北伐,檄文,慷慨激昂,抗争,朱元璋,北伐,檄文,全文

    朱元璋北伐檄文朱元璋北伐檄文全文为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元朝末年,朱元璋号称吴王,于今江苏南京应天府出兵北伐,命宋濂起草北伐檄文。朱元璋北伐剧照在朱元璋北伐檄文中,提及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言简意干、气宇轩昂的十六字口号成为了朱元璋北伐的纲领。檄文中原文写道:“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