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贞观之治的作用 贞观之治对后世的影响

唐朝贞观之治的作用 贞观之治对后世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163 更新时间:2024/2/17 4:26:13

唐太宗

贞观之治的主要影响:

治方面

1.奠定国基(对当世影响)

贞观年间,太宗的各项善政,使官吏廉能,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解决温饱,经济发展迅速,造成中兴局面,奠定了唐代274年的基业。

2.确立制度(对后世影响)

贞观年间,经太宗的苦心经营,延续了隋代的多种政制,如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平仓制等,堪称完备,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3.政风沿袭(对后世影响)

太宗施政有方,选问廉能,克己纳谏,成为一种良好的政治风气。历代有为的治国者,皆追慕「贞观政风」而力图仿效。

4.用人唯才(对当世影响)

太宗用人唯才,不问出身,且重修《氏族志》,以功臣代世胄,科举代门第,逐渐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门第的风气,世家豪族轮流掌政的恶习,广开平民高仕的机会,清除旧社会的观念,缓了社会矛盾。

5.文化传播(对当世影响)

太宗戮力复兴文教,奖励学术,大兴国学,又下诏修诸经正义及史籍,外国君长如高句丽、日本、高昌、吐蕃等皆遣弟子来唐留学,使唐代学术文化传播四方。东亚各国尤以日本、高丽为甚,深受唐文化影响。

6.民族混成(对当世/后世影响)

唐太宗武功显赫,却少有鄙视边族,故东亚各民族逐渐混入,唐代名将和大臣,不少为同化了的外国人,原属鲜卑族的元氏、宇文氏、长孙氏等,在太宗时已不被视为外国人。

武功方面

1.声威远播(对当世影响)

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四方臣服,西北外夷共尊太宗为「天可汗」,并筑「朝天可汗道」,以便唐室进贡。

2.领土扩大(对当世影响)

唐代此时版图辽阔,超汉宣帝在位时,至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达到鼎盛,是时领土东临於海,西逾葱岭,北逾漠北,南至南海。

3.中外文流(对当世影响)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平定东突厥,贞观九年(635年)平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年)平高昌,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平定薛延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平定龟兹和焉耆,贞观十九年(645年)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征高句丽,大漠南北和天山南北两路得以通行无阻,对外交通及贸易遂得以加强,从而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标签: 贞观之治

更多文章

  • 唐武宗为什么要灭佛?唐武宗灭佛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武宗

    唐武宗(814年7月1日~846年4月22日),本名李瀍(chán),汉族,生于元和九年六月十一日(814年7月1日),死于会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846年4月22日),临死前改名炎。他是唐穆宗第五子,文宗之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会

  • 南北朝的兵制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北朝

    南北朝士兵不同朝代都有不同的兵制,那么南北朝时期的兵制是怎样的呢?在南北朝时期,朝代常因为军权流入权臣手中而更替。南朝的军事制度大至延续东晋募兵制。北朝在军事制度方面,在北魏初期采行兵民合一的部族兵制,统一华北后逐渐成为世兵制。北朝后期出现府兵制,成为隋唐兵制的基础。南朝兵种以步兵和水军为主,骑兵较

  • 六镇起义是哪六镇 六镇起义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六镇起义

    北魏时期,边镇军事豪强乘机扩充实力,其中尔朱荣实力最盛。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後发起的反汉化的六镇起义。六镇起义是哪六镇1、沃野镇,最早在沃野县,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境内临河县的西南方向。后来,迁徙到汉朔方城,在今天的内蒙古杭锦旗的北方。最后,又迁徙到内蒙古五原县的东

  • 中央集权制度简介 中央集权制度历史发展和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央集权制度

    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历史发展是怎么样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来说说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简介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

  • 军机处怎么来的 军机处的历史发展和主要职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军机处

    在一些清朝古装剧中经常会听到“军机处”这三个字。那么军机处究竟是什么部门,军机处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历史发挥在那和主要职能是什么呢?本文来说说军机处。军机处是什么机构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rdqu

  • 内阁制和宰相制的比较 内阁制和宰相制有什么异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内阁制

    内阁制和宰相制简介:内阁制和宰相制有什么异同?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内阁制和宰相制简介一、内阁制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

  •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为什么不采用汉武帝的推恩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建文帝

    古代藩王,对于中央集权的统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毕竟地方势力太大,就很容易出现周朝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所以后来的统治者都在不断想要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让藩王把自己的土地继续分给自己的子孙,一点点磨掉他们的势力,也就闹不起来了。而明朝时期朱允炆也想要削藩,但为

  • 战国时期“法家”的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法家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铁制工具的普及利用,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个体家庭得以成为基本的生产单位。战国时期法家先贤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乐毅、剧辛相继在各国变法,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可以使平民通过开垦荒地、获得军功等渠道成为新的土地所有者。让国人平民也有了做官的机

  • 塔吉克族的历史是怎样的?塔吉克族有着什么民族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塔吉克族

    中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那些人数众多的民族外,还有一些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而中国的传承文化众多的也是民族众多的原因之一,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你可知在我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中的塔吉克族是怎样的吗?随小编去塔吉克族文化看看吧!塔吉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属于

  • 阿昌族的厚重文化体现在什么地方?阿昌族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阿昌族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着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下五千年所继承下来的传承是不可估量的,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非物质的。而多民族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更多的是每一个民族所继承的传承种类繁多。那么,在继承的阿昌族文化中,他的厚重文化体现在什么地方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