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央集权制度简介 中央集权制度历史发展和历史意义

中央集权制度简介 中央集权制度历史发展和历史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03 更新时间:2023/12/8 12:00:26

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历史发展是怎么样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来说说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简介

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此后,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

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而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

中央集权制度的起源

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自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此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并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等。规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传之无穷”。以上这些规定,都表明皇帝在封建国家中享有最高的权力和地位。

战国时期,商鞅根据李悝的《法经》,“改法为律”,成为秦国最早的成文法。

自孝公时起,《秦律》经过多次补充、修改,到秦统一六国后,已形成一部较完整的封建法典。

《秦律》早已佚失,它的具体内容,史书中只有零星记载。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秦代竹简一千余支,内容大部分是秦的法律及文书,为了解和研究《秦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标志着土地私有的确认。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且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定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统治,但明清时期,制度的强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史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悟涵。

秦朝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对战国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西汉巩固

西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西汉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汉武帝时,又颁布了推恩令及其他举措,解除了王国的威胁。武帝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于找到了一种最适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

隋唐完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加强过程中,不仅要伴随着克服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且还要克服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原为丞相的权力分散于三省六部。这项新的措施,被唐朝沿袭并有所发展,从而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也是与当时政治制度的发展相适应的。唐代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僚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加强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接受赵普的建议,采取“杯酒释兵权”等举措,收回朝中大将和节度使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使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导致了后来严重的社会危机。

元朝新发展

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大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中书省制度。既是元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的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是对古代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建立后,为处理君臣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使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走到了尽头;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地方势力进一步削弱。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中央集权制度度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作用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消极作用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

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渐渐落后于西方的局面。

标签: 中央集权制度

更多文章

  • 军机处怎么来的 军机处的历史发展和主要职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军机处

    在一些清朝古装剧中经常会听到“军机处”这三个字。那么军机处究竟是什么部门,军机处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历史发挥在那和主要职能是什么呢?本文来说说军机处。军机处是什么机构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rdqu

  • 内阁制和宰相制的比较 内阁制和宰相制有什么异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内阁制

    内阁制和宰相制简介:内阁制和宰相制有什么异同?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内阁制和宰相制简介一、内阁制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

  •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为什么不采用汉武帝的推恩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建文帝

    古代藩王,对于中央集权的统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毕竟地方势力太大,就很容易出现周朝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所以后来的统治者都在不断想要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让藩王把自己的土地继续分给自己的子孙,一点点磨掉他们的势力,也就闹不起来了。而明朝时期朱允炆也想要削藩,但为

  • 战国时期“法家”的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法家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铁制工具的普及利用,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个体家庭得以成为基本的生产单位。战国时期法家先贤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乐毅、剧辛相继在各国变法,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可以使平民通过开垦荒地、获得军功等渠道成为新的土地所有者。让国人平民也有了做官的机

  • 塔吉克族的历史是怎样的?塔吉克族有着什么民族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塔吉克族

    中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那些人数众多的民族外,还有一些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而中国的传承文化众多的也是民族众多的原因之一,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你可知在我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中的塔吉克族是怎样的吗?随小编去塔吉克族文化看看吧!塔吉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属于

  • 阿昌族的厚重文化体现在什么地方?阿昌族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阿昌族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着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下五千年所继承下来的传承是不可估量的,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非物质的。而多民族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更多的是每一个民族所继承的传承种类繁多。那么,在继承的阿昌族文化中,他的厚重文化体现在什么地方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

  •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

    说起汉武帝,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在汉武帝统治中国的这段时间里,他拥有着非常多的荣耀,为汉朝的发展兴旺做出了很多付出。在他一生的荣耀中最值得称赞的办事当年的反击匈奴的战争。那么这场反击匈奴的战争有着什么意义呢?他给后人传输了什么样子的经验?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历史意义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

  •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全部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武帝

    说起匈奴这个民族,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在古代属于亚洲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长期以来是一个非常好斗的民族。这民族长期处在一种掠夺的状态中,在古代匈奴王阿提拉对欧洲的入侵可以说是非常血腥残暴的,后来败在了罗马人的手上。而同一时期,匈奴也曾侵略过中国,那个时候中国是汉朝时期,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汉武

  • 秦灭六国时期最难打的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统一,这个过程说起来是相当长的,至少也得从秦孝公开始。不过,前面其实都是秦国的崛起、发展,到后来有了实力,才开始对六国进行征讨。六国中间有的实力强大,有的弱小,那么在这其中,究竟哪个国家是秦国最大的敌人,是最难啃的骨头?战国七雄中间,哪一个国家是最难打的,最顽强抵抗,灭国花费了最大的兵力的国

  • 宋教仁死后对当时的社会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教仁

    宋教仁是我国近代历史民国时期的革命者,一生都在位革命而奋斗这,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后来宋教仁在火车站被人暗杀后,对当时的社会也是有着非常浓烈的影响的。那么宋教仁死后有着什么影响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在宋教仁死后,陈其美称搜出了国务总理赵秉钧的通讯,证据指出凶犯和赵秉钧,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