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巡游的路线

秦始皇巡游的路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893 更新时间:2024/2/16 7:22:56

秦始皇虎踞中华大地后,构筑了从咸阳辐射全国、四通八达的驰道,从统一天下的第二年起,他开始举行了大规模的巡游。12年为帝,先后巡游达5次,平均2年多一次,死于第六次巡游途中。

第一次

第一次巡视是公元前220年,统一的次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这是秦始皇旅游的开始,目的在巩固后方。旅行到宁夏西部、甘肃东部,经甘肃陇西,到达秦人祖先故地天水、礼县,再沿祖先东进线路回辇宝鸡、岐山、凤翔,归咸阳。这条秦人东进线路,历经34代帝王,历时600多年。

第二次

第二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这次而且主要是巡行东方郡县。这是因为东方是原六国之地,东方郡县是在统一战争中新设立的郡县,秦始皇去巡视一番,正表现出秦始皇的眼光和魄力。秦始皇不辞劳苦地出巡,条件是比较艰苦的,所谓修驰道是“天子之道”的说法,恐怕始皇出巡并未享受多少。

相反,记载中常常反映出出巡时“逢大风”、遇“水波恶”、甚至“风雨暴至,休于树下”等,这和后世隋炀帝游江都不应相提并论,而且还要承受“为盗所惊”等风险。这里所说的“盗”即六国旧势力的反抗,在当时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问题,也与他出巡的目的有关。

巡行的当中,秦始皇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封禅,祭祀名山大川之类,也有一些当与巩固统一有关。

这次首次东行登峰山、泰山,封山勒石刻碑,歌颂秦军和自己的功德。秦始皇去了烟台、胶南,沿东海到江苏的海州、徐州,又南下安徽,渡淮河,到河南,车辙又碾过湖南长沙等地。归途从陕西商县回咸阳。

第三次

第三次是公元前218年,“始皇东游至阳武搏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登之罘,刻石,旋遂之琅邪,道上党入”。这次巡游由于遇到刺客,时日不长。前呼后拥的浩荡车队巡游了山东半岛的沿海地区,为去海上仙岛求取不老仙药,派徐福带500童男童女,驾船出海,是为日本为始。

第四次

第四次巡游是在公元前215年,在歇了两年后,秦始皇又开始巡游。这是第一次北巡,同时“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略取河南地”。秦始皇向北而去。从潼关过黄河去山西,到了河北邯郸,东抵秦皇岛。

出了山海关,到达辽宁绥中海滨。回途内蒙古,经陕西榆林、延安,回咸阳。为了对付强敌匈奴,下令30多万大军历时两年半,修建了全长700多公里,从咸阳直达内蒙古包头的“高速公路”秦直道,以十万大军去榆林戊边,筑守长城。

第五次

第五次巡游是公元前214年,征发那些曾经逃亡的犯人,典押给富人做奴隶、主家又给娶了妻子的人,以及商贩,去夺取陆梁地区,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把受贬谪的人派去防守。又在西北驱逐匈奴。从榆中沿黄河往东一直连接到阴山,划分成四十四个县。沿河修筑城墙,设置要塞。又派蒙恬渡过黄河去夺取高阙、阳山、北假一带地方,筑起堡垒以驱逐戎狄。迁移被贬谪的人,让他们充实新设置的县。

第六次

第六次是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开始了巡游旅行。先后到达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

这一次巡游至平原津秦始皇得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七月丙申,始皇崩于沙丘平台。本来应该由公子扶苏继位,可包藏祸心的赵高对秦始皇的死秘而不宣,采用“鱼分龙臭”的伎俩,把发臭的鱼放在秦始皇的灵车上,一防别人疑心,瞒天过海,矫诏遗嘱,使胡亥取公子扶苏而代之,成为秦皇二世。

赵高把秦二世玩弄于鼓掌之中,骄横专权,“指鹿为马”,最终使秦国灭亡。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北宋咸平之治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咸平之治

    咸平之治,是指北宋宋真宗赵恒在咸平(998年-1003年)年间出现的治世。宋真宗统治时期,勤于政事,任用李沆、曹彬、吕蒙正等人打理政事,政绩有声有色,减免五代十国以来的税赋。注意节俭,铁制工具制作技术进步,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又引入占城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

  • 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

  • 西汉李陵事件经过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陵

    李陵(前134年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西汉将领,李广之孙。曾率军与匈奴作战,战败被俘,汉朝夷其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因而对他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

  • 唐武宗灭佛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武宗

    大家都知道古代中国的唐王朝一直是在佛教、道教中,更多时候信奉道教为主的王朝,这从唐王朝历代帝王的年号中就可以窥见一二。而中晚唐时期的唐武宗下令参与的“灭佛”事件,也同样有着像太武帝、周武帝一样的意义暗含其中,唐武宗灭佛意义何在?唐武宗这么做是不是造就了唐王朝快速的经济、实力复

  • 曹魏淮南三叛是哪些人发动的 淮南三叛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淮南

    淮南三叛是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三次叛乱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及诸葛诞之叛,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一叛正始十年(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大将军曹爽被罢免后被诛杀,太傅司马懿于是掌握魏国大权,升任镇守寿春的王淩为太尉。王淩与外甥令狐

  • 安史之乱死了哪些皇室成员 安史之乱爆发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

  • 明朝与清朝的藩王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清藩王的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644年明朝亡于李自成之手,当时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可谓是如日中天,天下大部分人都认为大顺便是下一个大一统王朝。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攻占北京灭亡明朝以后,并没有一鼓作气的统一中国,反而是在清朝入关以后一蹶不起。

  •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辛丑条约

    在清朝的时候,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朝由于闭关锁国时间太久,对抗不了八国联军的入侵,无奈最终被逼签下了辛丑条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全都是一些对我国很不利的内容,这也导致中国的经济不断的倒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辛丑条约的内

  • 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作用下的结果,当然也不能排除当时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下,他们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资本积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马关条约签订的时代背景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并不是历史的偶然,是历史的必然结国,对于一

  •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事件年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八年):周平王东迁,史称东周。秦受封为诸侯,始立国。公元前762年(秦文公四年):迁至汧、渭之会,筑城邑。公元前753年(文公十三年):初设史官记事。公元前750年(文公十六年):伐戎,地至岐。公元前714年(宪公二年):徙平阳,伐荡社。公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