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李陵事件经过介绍

西汉李陵事件经过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70 更新时间:2023/12/9 15:13:55

李陵(前134年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西汉将领,李广之孙。曾率军与匈奴作战,战败被俘,汉朝夷其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因而对他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然后投降,司马迁为其说情,被判宫刑。

事件经过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

司马迁对汉武帝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贰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不久,有传闻说李陵为匈奴练兵。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

标签: 李陵

更多文章

  • 唐武宗灭佛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武宗

    大家都知道古代中国的唐王朝一直是在佛教、道教中,更多时候信奉道教为主的王朝,这从唐王朝历代帝王的年号中就可以窥见一二。而中晚唐时期的唐武宗下令参与的“灭佛”事件,也同样有着像太武帝、周武帝一样的意义暗含其中,唐武宗灭佛意义何在?唐武宗这么做是不是造就了唐王朝快速的经济、实力复

  • 曹魏淮南三叛是哪些人发动的 淮南三叛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淮南

    淮南三叛是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三次叛乱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及诸葛诞之叛,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一叛正始十年(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大将军曹爽被罢免后被诛杀,太傅司马懿于是掌握魏国大权,升任镇守寿春的王淩为太尉。王淩与外甥令狐

  • 安史之乱死了哪些皇室成员 安史之乱爆发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

  • 明朝与清朝的藩王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清藩王的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644年明朝亡于李自成之手,当时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可谓是如日中天,天下大部分人都认为大顺便是下一个大一统王朝。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攻占北京灭亡明朝以后,并没有一鼓作气的统一中国,反而是在清朝入关以后一蹶不起。

  •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辛丑条约

    在清朝的时候,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朝由于闭关锁国时间太久,对抗不了八国联军的入侵,无奈最终被逼签下了辛丑条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全都是一些对我国很不利的内容,这也导致中国的经济不断的倒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辛丑条约的内

  • 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作用下的结果,当然也不能排除当时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下,他们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资本积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马关条约签订的时代背景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并不是历史的偶然,是历史的必然结国,对于一

  •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事件年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八年):周平王东迁,史称东周。秦受封为诸侯,始立国。公元前762年(秦文公四年):迁至汧、渭之会,筑城邑。公元前753年(文公十三年):初设史官记事。公元前750年(文公十六年):伐戎,地至岐。公元前714年(宪公二年):徙平阳,伐荡社。公元前

  • 北洋三大军阀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范围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洋军阀,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

    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看这个问题,应该问的是北伐战争时期。吴佩孚,湖南湖北加河南,兵力号称二十万。孙传芳,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浙江、福建、江苏、安徽、江西五省,基本在他控制范围内,兵力号称二十万。张作霖,1927年初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

  • 西汉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西汉政治制度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汉

    西汉的行政制度,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在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称为“三公”。“三公”之下,设有掌管国家军政和宫廷事务的“九卿”。地方行政机构,除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外,汉初还分封诸侯王,形

  • 西汉疆域面积多少 西汉行政区域划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汉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六月定都长安。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参加反抗王莽政权的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汉朝建立初期,各地叛乱不断,高祖连征叛乱而无暇顾及边防。河南地复为匈奴所有。南越,闽越,黔中地汉朝地图区趁机与汉朝脱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