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796 更新时间:2023/12/8 12:23:00

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作用下的结果,当然也不能排除当时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下,他们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资本积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关条约签订的背景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马关条约签订的时代背景

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并不是历史的偶然,是历史的必然结国,对于一个封锁百年,过着自给自足的悠然自得的,小农生活的中国人已经失去了孔老先生最初的教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促成马关条约签订的直接原因是朝鲜的东学党事件,这个原因或许只有少数的高三党学霸级别的人物清楚,当时朝鲜要求清政府同时,日本方面拒绝撤兵,中国无奈摊上了这潭浑水,被迫日本宣战。现在来想这当时的朝鲜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马关条约为中国和日本于1895年4月17日清朝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日本明治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赤间关马关港所签订的。甲午中日战争一战,是两种社会性质两种社会制度的碰撞。在这场刀光剑影的战争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也看到了封锁百年的中国社会现实的落后,天朝大国的思想已经被西方列强的洋枪火炮彻底打醒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人在枪鸣炮雨中终于有了反抗与觉悟。

所以历史的时代背景促成了《马关》条约的签订,不过真正让它黑字落于白纸之上的实际也是清政府的不作为不反抗不为民着想。

马关条约割让了哪些

马关条约是1895I年的4月份。由日本首相伊藤博和中国的清政府代表鸿章签订。

马关条约号称不平等条约,自然有许许多多的地方是现在看来无法忍受的,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那个无能的清政府,一心避战,一心闭关锁国,受到欺负也是必然的。其中最为损失的便是清政府的白银与割让的土地。土地是国家的一部分,没了这部分土地,那么国家就不再是完整的了。

清政府割让了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诸多岛屿给日本;必须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而且还赔偿了所谓的军费白银整整2亿两,满足了日本几乎变态的要求。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马关条约,割领土、赔巨款、建工厂、开四埠四个方面。其中割让领土,不仅仅是自己损失大部分的土地,土地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日本也变相的削弱了中国清政府的边防力量。也为日后侵略打下了便利的导火索。巨额的赔款,不只是清政府加重了人民生活的困难。而且在财政方面,清政府也在无形之中被增加了许多的危机。而且这笔巨款充进了日本的国库。也增强了清政府敌人的力量。开辟了通商口岸之后,就等于中国开设了最富裕的长江流域和江浙两省。飞快的加深了中国清政府沦为了半殖民地的半封建化程度。

中国的领土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不仅对两岸人民造成了伤害,更在民族尊严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五十年之久,台湾一直都是日本的领土。

马关条约的割让,是加剧清政府腐败灭亡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哪几个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自身的腐败无能,国力以及军事设备的落后,使得中日甲午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主张求和的慈禧太后派出了李鸿章与日方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内容除了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除中朝宗藩关系以外还有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开放重庆、沙市、杭州和苏州为通商口岸,更加无耻的是居然还要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境内开设工厂,且无需缴纳税款。

割让领土已是奇耻大辱,竟然还要赔偿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所耗费的军费,这就是拿着中国人的钱的打中国人,清政府却无任异议,照赔款割地开放通商口岸。

作为中西部水陆空综合型交通枢纽的重庆,以及中南部湖北荆州市的中心城区沙市,日本一下子便控制住了中国中西、南部的中心,而位于东南部的杭州和苏州则是历史人文发展悠久的两大古城,日本要求开放这些地方,并且开设自己的工厂,大肆宣传自己的帝国主义思想,是想从根本上破坏中国的历史文化,灌输自己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虚伪理念,动摇并影响中国人的思想,更加方便了他们为后来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

西方主义列强通过战争,以此打开中国沿江沿海等城市为通商口岸,实施他们侵略中国并占领中国的强大野心!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愤慨难当,自发的组织队伍共同抗日,这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爱国将士。大陆国人纷纷要求清政府严惩李鸿章等人,并阻止军队抗日,然而懦弱无能的政府视全国人民的呼声如无物,并未采取任何措施,而由此也加快了清政府的分崩瓦解。

标签: 马关条约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事件年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八年):周平王东迁,史称东周。秦受封为诸侯,始立国。公元前762年(秦文公四年):迁至汧、渭之会,筑城邑。公元前753年(文公十三年):初设史官记事。公元前750年(文公十六年):伐戎,地至岐。公元前714年(宪公二年):徙平阳,伐荡社。公元前

  • 北洋三大军阀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范围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洋军阀,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

    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看这个问题,应该问的是北伐战争时期。吴佩孚,湖南湖北加河南,兵力号称二十万。孙传芳,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浙江、福建、江苏、安徽、江西五省,基本在他控制范围内,兵力号称二十万。张作霖,1927年初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

  • 西汉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西汉政治制度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汉

    西汉的行政制度,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在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称为“三公”。“三公”之下,设有掌管国家军政和宫廷事务的“九卿”。地方行政机构,除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外,汉初还分封诸侯王,形

  • 西汉疆域面积多少 西汉行政区域划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汉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六月定都长安。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参加反抗王莽政权的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汉朝建立初期,各地叛乱不断,高祖连征叛乱而无暇顾及边防。河南地复为匈奴所有。南越,闽越,黔中地汉朝地图区趁机与汉朝脱离,后

  • 东汉末年为什么会出现军阀割据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军阀割据

    东汉末年,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起义”开始,到280年“三家归晋”为止,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群雄并起,各路豪杰相继登上舞台表演的大时代,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将星闪耀独具魅力的时代。东汉末年,最乱的时候,地方割据势力多

  • 唐朝中后期主要历史事件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

    唐朝自高祖李渊建立以来一直蓬勃发展,到开元年间,唐朝已进入了全盛时代。但随着玄宗日益殆于政事,盛唐开始走向衰亡。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安史之

  • 魏蜀吴三国军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

    三国是魏蜀吴三家政权并立的时代,因此我们分析三国的情况时都得三家分开来看。三国各家的军制都差不多,只有细微差别。曹魏兵制三国官制、兵制和东汉官制、兵制比较相似。曹魏的中央军,分中军和外军。“‘中军是对‘外军而来的,中外军的区别形成于汉建安时代(196-220),到

  • 南北朝时期有哪些国家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

    北朝(386年581年)包括北魏(386年534年)东魏(534年550年)西魏(535年556年)北齐(550年577年)北周(557年581年)南朝(420年589年)包括刘宋(420年479年)南齐(479年502年)南梁(502年557年)南陈(557年589年)分裂后的统一581年杨坚得周

  • 西晋恢复分封制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分封制

    在我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废分封,行郡县,推动了历史向前迈出了重大的一步。但是分封制并没有因此灭亡,在之后的历朝历代,又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分封,分别是汉初分封、西晋分封和明初分封。西晋与西汉,二者在建国之初,都根据自身实际的考量,又重新启用分封制,不过二者的结果却截然相反。西汉初年的分封,在历

  • 中共六大召开背景 中共六大有哪些人参加 中共六大中心任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共六大

    1928年6月18日,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出席会议的共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84人。点击查看:历史上的今天6月18日瞿秋白代表第五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政治报告:周恩来作了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的报告;共产国际书记布哈林作了《中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