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馆阁学士制度历史简介 馆阁学士在朝堂上有哪些职能?

南宋馆阁学士制度历史简介 馆阁学士在朝堂上有哪些职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586 更新时间:2024/1/7 3:27:47

代馆阁是国家藏书机构,兼有国家典籍的编校收藏两种职能。宋人不汉注重书籍的编撰、校勘与雕印,同时朝廷亦重视馆阁建设,委重臣加以执掌,并隆遇各种馆职人员,使得馆阁成为宋代重要化设施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馆阁,即三馆和秘阁。三馆是指昭文、史馆、集院三个单位。三馆在唐五代就有设置。宋初在后梁旧馆地址上,即在汴京右长庆门东北,仍设三馆建制,当时仅有小屋数十间,亦称西馆。太宗即位时,到三馆巡视,看到馆址“湫隘卑痹,仅庇风雨。每受诏撰述,皆移他所”,非感慨,对左右说:若此之陋,“是岂足以蓄天下图书,待天下之贤俊耶!”当日下令,在左升龙门东北旧东辂院另建三馆,并出设计要求,“其栋宇之制,皆帝所亲授”。施工之时,还驾临现场视察,“命内侍督工徒,晨夜兼作”。一年功夫,于太平兴国三年(978)二月便告完成。太宗赐三馆一个统称:崇文院。

馆阁学士,是宋代特殊的制度之一,除某某殿大学士、学士多为执政大臣之荣衔外,还有龙图阁、天章阁等阁学士、直学士、待制,名为典司秘籍,为文学侍从官。其实,凡朝官出任外官,都带这种头衔,并非兼职之义。又有直秘阁等官称,名为馆职,是须经过考试的,称为入馆。明清制度,进士一部份因考试优等而入翰林院的,称为馆阁之选,就是由此而来的。但宋代后期的直秘阁,是其他官员的兼衔,名为贴职,并不被看重。宋洪迈《容斋随笔》卷16说:

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其高者曰集贤殿修撰,史馆修撰,直龙图阁,直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次曰集贤秘阁校理。官卑者曰馆阁校勘、史馆检讨,均谓之馆职。记注官缺,必于此取之,非经修注,未有直除知制诰者,官至员外郎则任之,中外皆称为学士。及元丰官制行,凡带职者,皆迁一官而罢之,而置秘书省官,大抵与职事官等。

此外,宋代还有一种“殿学士”的衔称,包括观文殿大学士、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学士、端明殿学士等。殿学士的资望极高,无职守,无典掌,只是出入侍从,以备顾问而已,然非常人可充任。《通考·职官考八》说:

观文殿大学士,非曾为宰相不除;观文殿学士、资政

殿大学士及学士,并以宠辅臣之位者;端明殿学士,惟学士之久次者始除。

可见宋代的“殿学士”是专门作为高官、宠臣的荣称,一般官员是不可能“荣任”的。

宋承唐制,设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三馆,总名崇文院。后于院中置秘阁,掌图书文籍之事。三馆、秘阁官和集贤殿修撰、直龙图阁等通称馆职,多以文学之士应选。

三馆、秘阁官和集贤殿修撰、直龙图阁等通称馆职,多以文学之士应选。各阁又设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等,又通称阁职。馆职作为文官荣誉职衔,由他官兼带,称贴职。崇宁以后,授受已滥。宋武臣贴职阁门之职亦称阁职,为武臣进取之基。

标签: 南宋馆阁学士

更多文章

  • 南宋诸寺监制度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寺监

    九寺:指太常、宗正、光禄、卫尉、太仆、太理、鸿胪、司农、太府等寺。北宋前期,虽然保留了九寺的名位,但大部分已成闲官,而另外委派朝官以上一员或二员兼充“判本寺事”。其中只有大理、太常两寺还有一些职权。神宗时,九寺各专其职,并分设本寺的长官卿、少卿各1员以及丞、主簿12员。但各寺

  • 唐朝租庸调制历史简介 租庸调制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庸调的制定和实施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被破坏,租庸调法则会随之失败

  • 均田制起源于什么时候?均田制的历史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均田制

    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至德宗年间被“两税法”取代。实施范围一说始终仅实施于北中国,一说隋统一后实施于全国。下面历

  • 中国古代府兵制制度历史简介 府兵制性质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府兵制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唐太宗时期大力发展,使其完备。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

  • 唐朝时期突厥国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突厥

    突厥是历史上活跃在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540年,突厥这个词开始在中国史册出现。630年突厥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亡国。657年西突厥为唐所灭。唐高宗永淳元年(682

  • 唐朝薛延陀国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薛延陀国

    薛延陀,中国北方古代民族。亦为汗国名。原为铁勒诸部之一﹐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从事游牧,役属于突厥。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薛延陀是东部高车一部落。曾经于南齐永明五年,随阿伏至罗到准噶尔盆地建高车国。南北朝时游牧于阿尔泰山西南,额尔齐斯河一带,少

  • 唐朝时期高昌国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高昌国

    高昌国是西域的一个以跨多语言商业网络立国的佛教国家,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东南,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为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当东西交通往来的商业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高昌,在今吐鲁番市东南大约40公里处的高昌故城。公元5世

  • 古代婚姻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婚姻

    严格来说,人类产生初期是没有婚姻制度的,那时候人类和其他动物差不多,就是杂乱交配。不过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人类的婚姻也在发生变化。总体来说,人类的婚姻经历了族内婚,族外婚和对偶婚姻几个阶段。现在,我们就具体来看一看。无婚姻时期在人类产生的初期,人类并没有婚姻制度,而是自由,杂乱的交配。因此,这时候人

  • 汉朝为什么要重农抑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重农抑商

    汉初生产凋敝、社会经济不发达,而商人却与国家争利使得商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其中商人对产品、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抢夺则越演越烈。商人对农民的剥削损害了国家在农民身上的利益,更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土地与人口资源紧张的矛盾,严重威胁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重农抑商的政策势在必行。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

  • 什么是察举制?汉朝察举制制度历史介绍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察举制

    汉代察举制度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举士”(选拔人才)与“举官”(提拔官吏)没有分开。而且,“选举”与“考课”没有区分。察举的对象既有未入仕者(无官职者),也有入仕者(现任官吏)。选举科目的设置,也是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