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修建的秦直道为何能寸草不生?秦直道的建成有哪些作用?

秦朝修建的秦直道为何能寸草不生?秦直道的建成有哪些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550 更新时间:2024/1/24 16:01:06

提起秦始皇,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位暴君,实行残暴统治。不过,他在位期间也为后世做出了许多贡献。例如统一度量衡,统一字等等。

这些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那你知道秦始皇曾修建过一条高速公路吗?

“高速公路”?看到这很多人都会心生疑惑,那时候有这技术条件吗?

其实严格来说的话,秦始皇修建的这条路,还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名叫“秦直道”。至今,这条路依然沿用,便利于民。不过,这条路也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沿途寸草不生,这是为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秦直道遗址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为了巩固政权实行了许多措施,对内加强专治统治,对外实行积极防御策略,修建长城来抵御匈奴。此时,秦始皇还意识到了“交通”的重要性,想要各地四通八达,只有广修路。

因此,秦始皇开始了一些巨大的工程,从首都咸阳修建通往各地的道路,“秦直道”便是修建于这一时期,前后耗费了两年半的时间。

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关于秦直道的记载,“三十五年,除道……直通之”。

当时,负责修路重任的是大将军蒙恬,蒙恬接受重任后立即召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商讨方案。

图片:秦始皇嬴政漫画

想必大家会有个疑惑,既然是修路,为让一个将军来负责呢?修路又不是打仗。其实,这也侧面体现出了“秦直道”的重要性,而且它不是民用或者商用道路,而是军用。

这条道路的修建是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南下骚扰边境,当时,长城的修建也是出于防御匈奴。为了更好的抵御,秦始皇决定修建一条和长城连接在一起的道路,这样情报可以传达得更快,部队的机动性也更高。

“秦直道”的名字虽然是直道,但实际上却是曲折不已的,修建于子午灵的主脉之上,地势使然。

不过,秦始皇费了这么大的力气,也无法阻挡秦国衰亡的命运。秦朝灭亡之后,这条“秦直道”依然受到朝廷的重视,继续发挥其作用。

图片:修路的百姓剧照

当然,秦直道也不仅承担着军事上的作用,在经济文化上也有很大的贡献。有一句俗语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便利了经济才能发展起来,先进的人才和文化才能涌进来。

这条秦直道修建于秦朝,到清朝时期遭到废弃。但是到了上世纪末期,这条路又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秦直道”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这条路的好奇,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却寸草不生,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要知道,“秦直道”的一端位于内蒙古高原,另一端处在“黄土高原”,按地域来说绝不可能寸草不生。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奇异现象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寸草不生的秦直道

专家们经过深入探究之后,终于发现了奥秘。这条秦直道的修建其实是大有讲究的,用的都是熟土。那什么是熟土呢?就是将建筑用土拿来炒熟,然后再来铺在地面夯实,这样路面上就不会长草了。

秦始皇对这条道路是非常重视的,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所以没有人敢在这条道路上偷工减料,一旦查出立马处死。

而经过炒熟的土壤,经过高温条件之后性质是会发生一些改变的,自然就不利于杂草的生长了。此外,人们还在熟土中加入了大量的碱。那加碱的作用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秦直道地图

众所周知,加入碱之后会改变土壤中的酸碱度。而杂草的生长,土壤中的酸碱度必须要适宜。所以古人加入大量碱,就破坏了杂草生存环境,自然就寸草不生了。

就算是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冲刷,坚挺的杂草依然无法探头。正因古人们的智慧以及严格的监督,才造就了如此伟大的一条道路,至今仍然便利于民。

国内外很难有这么一项工程与“秦直道”相比,如此来看,我国古人的智慧真是伟大至极。

图片来源于网络:能改变土壤中酸碱度的碱

在那个时候,古人没有什么高科技可言,秦直道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人力为之,耗费了巨大的心血。反观现在,依靠着高科技的辅助,我们的工作轻松了许多。然而,道路的质量却也下降了不少。

古人们修建的道路历经两千多年而不毁,而现在有些道路没几年就已经坑坑洼洼了。只能说,不是我们的技术不过关,只是“一丝不苟”的精神缺乏了许多。

我们应该从古人身上学习这样的专业精神,传承后世,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多引以为傲的奇迹!

标签: 秦直道

更多文章

  • 宋朝为何重文轻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朝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太祖赵匡胤原是后周皇帝郭威手下的一员大将,后周六年,周世宗柴荣北征得病返回京师,不久驾崩,逝世前任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统帅禁军。次年(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

  • 唐朝宰相晚上不加班的两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

    说到唐朝的宰相其实大家也知道的真的是舒服啊,毕竟是盛世,其实这也看不出舒服不舒服,话说啊在唐朝官员是不用加班的,说的就是宰相,宰相到了晚上不允许加班的,哈哈,这个就显得十分有趣了,那么具体情况是啥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仇士良是唐朝一个大宦官,玩弄朝政20年,先后诛杀了4名宰相,权倾一时。公

  • 甲申易枢历史事件介绍 慈禧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甲申易枢

    1883年,由于法国在中南半岛的扩张,与清朝的利益发生冲突,两国最终兵戎相见,中法战争爆发。中法战争持续16个月左右,其中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清军先败后胜,顶住了法军的攻势并一度反攻。不过最后的结果还是以两国开启和谈,清朝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控制而告终,清朝就此丢失了越南这个藩属国,从结果上来看是属于失

  • 七七事变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

  • 商朝的都城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朝

    商都,指的是夏代商国以及商朝的都城。商族频繁迁都,多因于河患和战乱。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说:“殷人屡迁,前八后五”。所谓“前”指的是从商的始祖契到成汤迁都于亳准备灭夏的这一时期,又称“先商”时期,共有四百多年,商国在这一时期共

  • 三国时期的领土面积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一般是指公元220年到280年,这期间,中原地区主要存在在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官渡之战奠定曹操北方统治地位,孙权接过父兄基业,于赤壁之战联刘抗曹击败曹军,刘备入川,此后魏蜀吴三国君主相继称帝,由此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东汉时期,汉朝控制的疆域被分为十三个州,曹操自陈留起兵,逐

  • 壬寅宫变对历史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是宫女们意图杀死明世宗嘉靖帝的一次事件。由于此事发生在嘉靖壬寅年,所以称之为壬寅宫变。嘉靖帝为求长生不老,要以“吸风饮露之道”成仙。在园中可植蕉数株,每早,阔叶上必布满甘露,晨起口干舌燥之即,吮吸若干片,可觉甘甜爽口,并有延年宜寿之说。嘉靖帝为采

  • 辽朝有几次挺近中原南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辽朝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辽朝南进中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契丹人创建的辽朝,虽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称霸北方草原,并且由于沙陀人石敬瑭进献“燕云十六州”而把疆域推进到长城以内,然而,由于两个极其鲜明特征的存在,辽朝自始至终只能算作一个异族创建的边疆王朝:1,国境内虽然有大量从事

  • 氏族社会简介: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氏族社会

    氏族社会社会学名称,称氏族公社。即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社会基层单位,亦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一个氏族有十几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氏族之间可以相互通婚。基本贯穿于新石器时代始终

  • 唐朝为何不惜代价都要消灭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高句丽

    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扶余人建立的一个国家。从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征伐高句丽开始,到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灭高句丽为止,在长达24年的时间里,唐朝不断讨伐高句丽,付出巨大代价,最终将其灭亡。唐朝为何如此不依不饶,非要灭掉高句丽不可?这有许多原因。第一,是为了拯救汉民。隋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