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王之乱爆发的过程介绍 司马越为何会成为八王之乱的最后赢家?

八王之乱爆发的过程介绍 司马越为何会成为八王之乱的最后赢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291 更新时间:2024/2/14 11:50:06

简单的来说一下“八王之乱”:

是指发生在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之间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次动乱从开始到结束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但在这十六年中并不是每年都处于动乱之中。第一阶段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历时七年。

动乱参加虽然不止八个王,但是其中的核心人物有八位王,分别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说起司马家,总能跟夺权分在一起,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司马师的废除曹芳;司马昭杀掉曹髦;司马炎更是废掉曹奂,自己登基称帝。

不难看出,司马家就是夺权争斗的重灾区,而八王之乱的祸根其实在于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西晋是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这个朝代是历史上第一个有世家大族控制的大一统王朝,而士族也就成为了西晋王朝维持统治的基础。

其实西晋建国之后,司马炎也考虑到士族实力的强大,因为西晋的建立就是士族窃取的魏国政权,于是出于制衡士族,司马炎采取了一系列制约士族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大封宗室子弟为王,甚至给予了这个同姓王极大的权利,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这为以后埋下祸根,使得各位王实力过于膨胀,最终无视中央政权。

而八王之乱爆发的重大原因在于晋武帝司马炎在继任者上选择失误。

说到司马炎选择失误,想必大家都会想起他那个傻儿子当皇帝的各种笑话,就是因为皇帝没有才干、没有威望,使得中央内部管理混乱,最终被人钻了空子,而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就是典型的代表。

贾南风一直是被认为是八王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因为她的设计让晋惠帝假传圣旨,从而挑起“八王之乱”,而八王之乱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起因便是因为贾南风,拉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

第一阶段:

在晋武帝司马炎病危之时,晋武帝的皇后向晋武帝请示,最终改了自己的遗诏,让杨皇后的父亲杨骏独自辅佐晋惠帝,将另一位辅政大臣汝南王司马亮踢了出去。随着杨骏的掌权,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很是不满,于是秘密与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联络,最终让他们带兵进京讨伐杨骏,杨骏三族全部被杀。

本应该风平浪静,却不想波澜又起,贾皇后对司马亮掌权很是不满,于是以晋惠帝的名义下密诏,让楚王司马玮除掉司马亮,至此第一位王司马亮被杀。就在司马亮死后不久,司马玮开始掌权,于是贾南风再次用计除掉了司马玮,而第二位王司马玮被杀。

第二阶段:

在第二阶段要比第一阶段规模大的多,持续时间也长达七年之久,在这一阶段才决出所谓的真正的“胜利者”,这最终胜出的就是东海王司马越。

贾南风专权之后,但是苦于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并且太子司马更是晋武帝司马炎钦点的接班人,所以贾南风很是嫉妒,于是除掉了太子,而赵王司马伦是太子太傅,于是司马伦伪造诏书,征讨贾皇后及其党羽,最终除掉贾皇后及其党羽。

掌权之后的司马伦却将晋惠帝废掉,自己称帝,于是引起三王起义征讨,在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的征讨下,第三位王司马伦最终失败被杀。

司马冏重新拥立晋惠帝复位,并自己担任大司马,而司马颙和司马颖也得到封赏,但是司马冏却在洛阳过起了不是皇帝胜似皇帝的生活,一时间很多人对此感到不满。

翊军校尉李含矫称受密诏,劝河间王司马颙除掉当朝的司马冏,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司马颙兴兵讨伐司马冏,并声称长沙王司马乂为自己的内应,而司马冏得知消息后,派兵袭击司马乂,而司马乂毫不示弱,以天子的名义攻打司马冏,最终将司马冏杀死,而司马冏成为第四位被杀的王。

司马乂占据洛阳,掌管大权,而原本想要攻打司马冏的司马颙看到司马乂掌管大权,心怀不满,于是派人刺杀司马乂,最终导致司马乂与和司马颖联军大战,而战事持续太久,双方都选择了撤退,但是此时的东海王司马越趁司马乂大军疲惫,擒住司马乂,将其活活烧死,而司马乂成为第五位牺牲的王。

军事实力最强的司马颙借机入主洛阳,废掉皇太子司马覃,拥立成都王司马颖为皇太弟,自己则拜为丞相。这一任命导致司马越的不满,于是司马越发兵征讨在朝中刚刚掌管大权的司马颖,但是司马越却惨败给司马颖。之后司马越经过一系列的准备,终于击败司马颖,而司马颖在逃亡的路上,被他人杀死,至此司马颖成为第六位被杀的王。

司马颖死后不久,晋惠帝司马衷也突然死亡,至于怎么死的不得而知,之后掌管朝中大权的司马越拥立司马炽为帝,而司马越也让刚刚登基的晋怀帝下诏书任命司马颙为司徒,让其回朝,而司马颙没有怀疑最终选择乘车上路,在半路上被南阳王司马模所杀,而司马成为第七个被杀的王,至此狭义上的八王之乱结束。

司马越的胜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前一阶段保存实力,后一阶段看准时机,快速出击,再加上他挟持天子发号施令,使得天下群雄皆看他几分脸色,这就是司马越的胜利之处。

虽然司马越以胜利者的身份掌管着朝中的大权,但此时的西晋已经被多方势力分裂,国内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社会经济得到严重破坏,西晋的有生力量也在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中消耗殆尽,隐藏着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在西晋实力削弱的同时,北方少数民族势力逐渐强大,并摆脱西晋的掌控,在西晋的地区建立了相应的政权,从而逐渐形成对西晋的威胁,胡人的不断南侵,也使得中原再次大乱,爆发了历史上汉民族最严重的一场灾难五胡乱华。

而司马越最终也在众多讨伐中,急火攻心最终病死,而当司马越死时,广义上的八王之乱才算彻底终结。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八王之乱”其实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赢家,八王都是西晋的本家,自己闹内讧,结果整个西晋都闹没了。

司马越虽然算是赢家,但其实也输了。

标签: 八王之乱

更多文章

  • 汉武帝西南设置郡县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作为雄才大略的汉朝皇帝,在他在位的54年里,开创了空前的丰功伟绩,除了我们熟知的他派卫青、霍去病痛击匈奴外,汉武帝历经三十年的时间开发大西南地区,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功绩。汉代的西南地区,指现在的贵族、云南地区,也包括四川西部、南部等地。当时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被总称为“西

  • 宋太祖赵匡胤不让后人杀害士大夫得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会不让后人杀害士大夫?第一、时代背景,武将掌权危害太大唐朝的时候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在全国设置节度使统率诸军、镇,以此方便征调全国军队。节度使一职对一方的军队有专制的权力,“受命之日,赐之旌节,谓之节度,得以专制军事。行则建节符,树六纛。外任之重,无比焉。”发

  • 宋朝为何没有宦官专政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

    可不要小看这群太监们,一旦他们得势,不仅仅是乱政而已,更是可以操纵皇帝的生杀废立。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不少,但人们比较称道的是“强汉盛唐”,这两个王朝可谓是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大汉天子”、“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无一

  • 宋太宗颁布《戒石铭》的内容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太宗

    宋太宗赵光义曾颁布《戒石铭》,全文仅四句,短短十六个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戒石铭》原出自五代蜀主孟昶的《官箴》,共有24句96个字,宋太宗删繁就简,摘取其中的四句,以《戒石铭》的名称颁于州县,并敕令勘石立于各衙署大堂前。当各州主县令坐堂理事时,即可

  • 宋朝为何会实行先南后北的统一国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

    现在有很多人把赵匡胤制定的“先南后北”战略视为宋朝不能完成统一的重要原因,认为如果先北后南、先难后易的话,早就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并且南方的割据政权大多数都比较弱小,迟早是宋朝囊中物。其实我们不要想得太简单,先来看下赵匡胤到底是怎么做出“先南后北”这个决

  • 东晋桓温三次北伐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桓温

    桓温为何要三次北伐,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男人,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这是东晋著名权臣桓温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能说出这样话的人,一定是不拘世俗眼光的人历史上对于桓温这个人的评价说法也是各有差异,有说他是民族英雄的,文化人中备受推崇,著名史学家王夫之和黄宗羲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说他

  • 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昭君出塞

    王昭君,著名的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落雁,她为了维护汉匈的和平关系,毅然出塞,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自从汉王朝建立之后,就一直与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打打杀杀不止。汉高祖刘邦北征匈奴,结果被冒顿单于率大军围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马铺山),依陈平奇计解围后,汉王朝只得依靠与匈奴和亲来维持边境关系

  • 历史上的匈奴民族是怎么消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匈奴

    说到历史上的匈奴,在汉朝时期可以说是非常的强劲啊,但是不妙的是,汉朝是中华历史上最强势的朝代,所以匈奴和汉朝也是纠缠了400余年,最后竟然慢慢的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匈奴在现在到底还存不存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历史上的匈奴为何消失了匈奴这个昔日北方彪悍的民族,曾经在马背上叱咤风云,盛

  • 南北朝最后一位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北朝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朝(公元420年公

  • 袁绍的袁氏家族是如何发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绍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注重宗法亲缘的社会,宗族关系就像一根纽带,将家族中各个成员的利益牢牢的绑在了一起。尤其是在我国古代社会,宗族更是关系到个人的脸面,若一个人的家族在当地小有名气,那别人也会高看他一眼。相反若是一个人的家族默默无闻,那这个人的仕途也会遇到阻碍。在三国时期,宗族背景最厉害的莫过于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