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家分晋为何韩国最弱?三家分晋为什么分配不均?

三家分晋为何韩国最弱?三家分晋为什么分配不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72 更新时间:2024/1/22 14:54:18

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界点,一直以来也被看做是开了战国时代的重要历史事件。而三家分晋是韩赵魏三国,但是在后期的发展来看,战国七雄虽然这三个国家都在内,但实力总是有高低的,韩国就是实力最弱的,而且不只是在这三国中,而是在七国当中,而且韩国也是一直都是最弱,并且最终也是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但是,既然同样是三家分晋,为什么韩国的国力会这么弱?他们当时到底是怎么分配的,是分配不均造成的吗?韩国的国力弱小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与三家分晋有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1.韩国为什么实力最小

春秋时期,有两个国家的实力特别强大,一个是楚国,一个是晋国。晋国这个国家权利不是被国君掌握,而是大夫。一开始是有六个大夫共同把持,但后来就开始争夺权利。到公元前四零三年就有三个侯分别是韩赵魏。然后在公元前三七六年的时候,这三个人瓜分了晋国。但他们瓜分晋国后,韩国的实力却是其中最小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一先从领土面积来看,韩赵魏三个人分的土地中,韩国分的是最少的。然后魏国分的地方在河东,这个地方在晋国时期是最先被开垦的土地,所以很肥沃。魏国拥有的是粮食产量最多的地区。然后就是赵国,虽然没有特别肥沃的土地,但是他有好几个盆地,易守难攻。再看韩国,不仅土地产量不行,而且没有地理优势。

从韩国所处的位置来说,他处于四个国家交战的地区,这样一来他就有很多的区域是被压缩了的。韩国东西南分别有的三个国家是齐国,秦国,楚国,这三个国家实力都比较强大。所以,韩国不好去进攻,只能被动防守。再看赵国,占据着较好的地理位置,可以去征讨别的国家,所以实力有段时间可以比肩秦国。

在那个时期,自己国家的实力想要强大,就要依靠手下有才能的人进行变法革新。比如秦国商鞅,魏国的变法。让自己的国家变的更加的强大。反看韩国,只有的一次变法还只是针对巩固郡主力量的,对于增强整个国家实力毫无用处。不仅这样,韩国还少有那些特别优秀的将领,自然无法进行扩张。

最后一点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韩国没有很有才能的君主。不像其他的国家,像是魏国魏文侯在位期间,广泛进行改革,任用贤才,让自己的魏国更强。赵国赵灵侯通过胡服骑射让自己赵国占据霸主一席。而韩国,没有一个能够站出来的君主。所以,从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各方面综合在一起,韩国实力没有那些国家强大,也是正常的。

2.韩国为什么始终都是最弱的

假如没有法家名士韩非子和谋圣张良等杰出人物,韩国的人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究其原因,韩国太弱了。韩国唯一拿得出手的战绩是吞并郑国,更多的时候是跟在列强后面捡漏。

韩国虽不能与其他六雄争锋,却比中山国、宋国、卫国、周国、鲁国等二流诸侯强不少,比上不足而比下有余。不管战国七雄如何排序,韩国都是第七名。

韩国如此尴尬的原因并非韩人不努力,实在是历史没有给韩国多少出头的机会。

缺乏强军传统的建国之路

先秦时代是个全方位混战的大乱世,能从春秋存活到战国的诸侯都不是泛泛之辈。韩国的建国之路充满了血腥斗争,却偏偏没有形成强军传统。

韩氏先祖被封于韩原。韩原在今天陕西韩城一带,晋国与秦国多次在此地交战。公元前645年,秦军在韩原大破晋师,秦穆公俘虏了晋惠公与晋大夫韩简。韩氏一族为远离战祸而大举东迁到晋国内地,多次迁都。

韩氏的封地,春秋时期秦晋多次交战于此

晋国设六卿时,韩氏首领韩厥凭借战功跻身其列。韩宣子在位期间积极扩张地盘,先与诸卿瓜分了祁氏、羊舌氏的地盘,又与赵简子一同侵伐范氏、中行氏的封邑。最终,韩氏和赵氏、魏氏从激烈的斗争中脱颖而出,三家分晋,各自建国。

三晋起初的地盘大体相当,但没过多久,魏国就率先称霸。魏国衰弱后,赵国又强势崛起,在战国后期成为唯一能与强秦争锋的关东首强。而韩国从未改变自己的跟班角色。

尽管韩氏做过晋国首席执政大臣中军将,却没有出过名将;而魏国先祖魏舒首创中原步兵战阵,赵国先祖赵简子和赵襄子威震北狄。

进入战国后,兵家亚圣吴起利用魏国的军事传统打造出令群雄生畏的魏武卒;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赵军也成为秦国最忌惮的善战之师。

3.韩国的最终结局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先秦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州)。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宣惠王(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旧地置颍川郡。

韩国以其著名的兵器弩,为各国所畏惧。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弩能射800米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除此以外,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

韩国国势最强是韩昭侯在位时。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韩国成小康之治。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使公元前230年,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

标签: 三家分晋

更多文章

  • 明朝时期的“南倭北虏”分别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倭北虏

    南倭北虏又称北虏南倭,即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的侵扰和北部边境蒙古骑兵的袭扰,是长期困扰明朝廷、危及大明江山社稷的两大问题。嘉靖年间,明王朝面临空前的边疆危机。北方的蒙古各部落统一后,势力强大。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俺答称汗,遣使议和,求通贡市,世宗不许,屡请屡拒。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

  • 明朝“大礼议”历史事件介绍“大礼议”事件对明朝造成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礼议

    大礼议是指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到嘉靖三年(1524年)间的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原因是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改换父母的问题所引起,是明朝历史第二次小宗入大宗的事件。明世宗登基不久便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明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世宗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考),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问

  • 开禧北伐的背景 开禧北伐原因 开禧北伐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开禧北伐

    南宋宁宗朝时首相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宋宁宗时,韩侂胄渐掌大权,力主抗金,得到著名的抗战派辛弃疾、陆游、叶适等人的支持。宋宁宗对南宋的屈辱地位不满,也支持韩侂胄的抗金政策。开禧二年(1206年),身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便贸然发动北伐。宋军纷纷出击,山东京东招抚使郭倪派兵攻宿州(今

  • 开禧北伐失败的原因 开禧北伐的战争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开禧北伐

    南宋宁宗朝时首相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的诗道尽了对收复中原的渴望与对朝廷屈辱求和的愤懑之情。在诗人八十岁那年,宋王朝终于再次出兵,北伐中原,但由于朝中宰相非贤,将帅多庸,战事难如人意。一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奸臣韩侂胄专权,迫害贤臣,

  • 北宋农业发展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宋

    北宋初期大面积开荒,土地不抑兼并,农田规模扩大,为提高耕种效率,注重兴修水利,改进农具,改良品种,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现,例如梯田(在山区出现)、淤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这大幅增加宋朝的耕地面积,到宋神宗元

  • 汉朝人口变化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

    我国解放的时候是四万万人口,但是在古代我国的人口可不是这么多的。连年的战乱,外加自然灾害,那就是医疗条件落后,这些都可能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所以在我国许多朝代,人口都处于不足的一种状态,而朝廷也会颁发一些法令,鼓励生育的法令。秦末汉初,由于长期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刘邦建立了大汉朝,在当时就是在世界上,大

  • 北宋四京分别是现在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宋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定都开封,称为“东京”。既然有东京,那自然就有西京,其实还不止东西二京。北宋实行的是四京制,共有四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初沿五代晋、汉、周旧制,以开封府为东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为西京。宋真宗景德

  • 北宋赋税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

    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赋税制度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它苛捐杂税。宋

  • 北宋的领土范围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

    宋朝与辽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与西夏的作战方面,宋神宗力图开扩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宣和三年(1121年)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宋朝也在与大理交界

  • 北宋熙宁变法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熙宁变法

    1068年,神宗赵顼即位。神宗在位期间,宋朝初期制订的制度已经暴露出诸多流弊,民生状况开始倒退,而边境上辽和西夏又虎视眈眈。1069年,想要有所作为的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改革。内外交困的局面使一部分比较开明的统治者要求变法改革。北宋经仁宗、英宗至神宗时期社会趋于稳定,经济规模空前,文化更是盛极一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