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南京条约的危害及影响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南京条约的危害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998 更新时间:2024/1/20 14:57:25

南京条要内容

《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与外国签订的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款。标志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内容图

条约签订于1842年(清二十二年)。清政府与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英国仗着自己船坚炮利,发动侵略,而清政府昏庸无能,许多员胆怕事,最终在英国的胁迫下,签订《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又名《江宁条约》),条约具体内容有:

一,宣布停止战争,签订平条约,两国从战争状态进入和平处状态。

二,签订“五口通商”,英国有派领事入驻的权利,准许英国商家及其家属入驻。

三,巨额赔款。清政府需赔付巨款给英国。具体应赔付1200万银元,分四年缴纳清。若四年没有完成,则酌情按每年百元应加五银元利息。

四,割地。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变得不再完整。

五,中国海关税应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劝开始丧失。

六,废除清政府原有的行贸易制度,允许英国与中国自由通商。

七,中英两国各自释放对方军民。条约签订后,中国失去香港岛,五口通商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掠夺的手段,而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负担,致使劳动人民生活更加艰苦,更促使西方列强趁火打劫,从而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合约,中国人民逐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南京条约的危害

首先是割让香港岛,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香港岛控制广州的出海口,商业上,占领香港岛就能打击广州贸易;军事上,可以控制广州和中国东南沿海,因此英军选择香港岛为在华据点。

南京条约危害图

其次是赔偿巨款2100万元,相当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当时的清政府因为鸦片的大量输入,已经在中英贸易上占弱势,英国利用鸦片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又以鸦片战争为借口,清政府要求赔偿。清政府因为官员腐败贪污,各种霍,国库已经亏空,无奈之下只能搜刮民脂民膏,给百姓增加赋税,这一举动无疑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民起义

再来是五口通商,通商口岸的开放无疑是向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方便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货物等,包括鸦片,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经济日益半殖民地。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者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最后是商定关税,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中国向英国出口商品,其关税需要与英国商量,但是英国向中国出口商品,英国却不需要与中国商量。即英国将货物运到中国便宜卖,买的人多,获利也多。中国不能自己调整税率,海关形同虚设,中国成为西方国家商品货物的倾销地,中国本身的经济体制破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南京条约的影响

《南京条约》的签订,不仅带给清政府一系列的打击,也给中国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图

首先,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签订条约之前,中国是一个经济法自主的国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据主导位置。而条约签订后,中国的领土领海以及司法主权全部都被打破。资本主义国家疯狂的将国外的廉价商品倾销到中国,并且开始掠夺中国国内的原料。中国的小农经济随着外国廉价商品的进入而日渐萎缩。不仅如此,还将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之中。从此以后,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解体。

其次,社会的阶级矛盾开始发生变化。《南京条约》签订之前,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条约签订以后,主要矛盾上升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并且开始产生民族资本主义,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日益猖狂,中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危机,部分士大夫阶层开始逐渐觉

第三则是中国社会革命任务(即革命对象)开始发生变化。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利的双重任务。

第四则是《南京条约》的签订是由鸦片战争的失败引起的,而鸦片战争正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开端。是中国从盲目自大的封建主义社会渐渐觉醒,从而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开端,也标志着中国人民正式和外国资本主义宣战。

标签: 南京条约

更多文章

  • 西汉的官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汉

    西汉在皇帝之下设立了三套平行的官僚体系,分别为丞相率领的外朝官、大将军率领的内朝官、以及处理皇帝与皇族私人事务的宫廷官。外朝官西汉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权力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人分掌,其下分设九卿、列卿等。丞相:秩万石,月俸六万钱,率以列侯出任。汉武帝任命御史大夫公孙宏为丞相,因其无爵,封为平津侯。

  •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九品中正制

    自漢代創立察舉制度以後﹐對於人才甄拔﹐己粗具規模。但察舉重在考察﹐而德行難有客觀準則﹐弊端由是而生。其後曹操用人﹐不擇品格亦只是一時之計﹐非長久之策;加上天下大亂﹐一切制度完全廢棄﹐鄉舉里選亦無從進行。魏文帝黃初元年﹐尚書陳群乃建議改行「九品中正制」﹐以代替兩漢的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的背景考九品中正制

  • 蒙古察合台汗国是如何分裂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在元末分裂为东西部分,其西部发展为明代称雄西亚的帖木儿帝国;其东部,则发展为察合台后裔所控制的各“地面”。至于东西分裂的时间,法国学者所著《草原帝国》一书中含糊其辞,我国一般世界史教科书中则说是在也先不花汗死后,近年出版的《新疆简史》实际上也是持这种看法,不过把也先

  • 大理国的军事制度历史介绍 常备军有两万多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理国

    南诏军队分为常备军、乡兵和夷卒三种类型,常备军数量不大,是南诏武装力量的核心。乡兵则是一种亦兵亦农的武装力量,以村邑为单位,按军事编制起来,平时从事农耕,农隙进行训练,战时负担兵役。夷卒是指从被征服的各个民族部落中征调而来的士兵。一般认为,南诏常备军的数量在三万左右,而乡兵与夷卒则可调动一、二十万。

  • 西周的地方官制制度历史介绍 BC1046-BC776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西周

    西周地方政府的组织,曾有“五服”、“五等”的说法。所谓“五服”,就是依据诸侯封地的远近,分封为甸,侯,宾,要,荒五服。服就是服事天子之邦国。《荀子·正论篇》云: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国

  • 西周的中央官制制度历史介绍 BC1046-BC776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周

    西周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制度,是因袭夏、商,经武王、周公、成王和康王几代建立起来的。《尚书·立政》载有不少周初官名,可以使我们了解西周如何设置官吏。近年来出土的大量周代铜器铭文中记载的周代职官,也可以与文献记载相补充。从现有的资料,我们可以把西周的职官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系统来叙述。在西周的

  •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 天津条约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天津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天津条约》是中国分别与英、美、俄、法四国在天津签订的条约的合称,那么,《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天津条约》图片《天津条约》包括《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中英通商章程》。《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

  • 《黄埔条约》主要内容 黄埔条约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埔条约

    黄埔条约签订时间《黄埔条约》是清朝与大国在中国广州的黄埔所签订的不平等本条约,那么《黄埔条约》是在什么时候签订的呢?《黄埔条约》签订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黄埔条约》图片在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法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并不是非常大。相较于美国和英国与中国进行的贸易更是少的可怜。但是在中英鸦片战争之后,由于

  • 东晋王敦之乱影响是什么 王敦之乱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敦

    王敦之乱影响王敦之乱是东晋时期影响巨大的一次反叛动乱,当时王敦王导等人身为开国功臣有着非常大的功劳,在刚刚建立政权期间,司马睿的威望还不及王敦王导等人,开始的时候非常需要王敦等人的帮助,可是随着政权的日渐稳定,司马睿对于王敦产生了忌惮的心理,并且对于他的很多行为都十分恼怒,于是他开始处处压制王敦,反

  • 宋金战争过程 与金国签订嘉定和议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金战争

    宋金战争过程宋金战争刚开始金人开始突然发动进攻,一直侵蚀宋朝的领土,而宋朝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直到派出大将岳飞接连收复了几座城池局面才有所改变,但后来因为统治者个人原因贻误战机,后来两方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宋朝再也无力抵抗敌人,直到金人把宋朝赶到江南地区这场战争才停止。宋金战争宋国大将韩世忠雕像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