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晋八王之乱是指哪八个人?八王之乱爆发的过程

西晋八王之乱是指哪八个人?八王之乱爆发的过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836 更新时间:2024/2/12 1:26:59

在西晋时期,皇族内部发生过一场因争夺政权而导致的内乱,这其中的八王,就是当初这场内乱的主要人物,分别是:

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

这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八王争斗时间16年,这16年直接导致了西晋的亡国,对后产生了300年的社会动乱,开了中原的十六国时期。

那么这么严重的一次内乱,到底是怎么开始的?这16年里,八位老大都经历了什么?今天咱们就回到公元291年,来看看这著名的【八王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时正处于西晋开国时期,当初的晋武帝统一全国,可以说是依靠士族官僚的支持才完成的。

所以为了保住司马氏族的天下,晋武帝封自己的子侄兄弟为王。又让这些“王”出任地方都督,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局面:这几个王基本上都:各自在各自地盘当了老大,既有军事大权,又有行政大权。

当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保卫司马皇室,因为晋武帝吸取了曹魏时期,皇权太弱的教训。本来初衷是把皇权集中到司马家族,结果给自己埋下了隐患。

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后,当时的杨太后父亲杨骏,用一系列阴谋权术掌握了军政大权,又因为排除异己,所以引起了当时的皇后贾南风和晋宗室的强烈不满。

所以皇后贾南风开始干政,因不甘心让杨骏掌权,就暗中联系其他宗室诸王邀请他们进京除掉杨骏,而此时的各位王,早已经心怀鬼胎了。其中的楚王司马昭一接到诏书,马上前往京城。

皇后一看自己人到了,立刻就以晋惠帝的名义下诏,宣布杨骏谋反。最终在皇宫卫队的配合下,司马玮成功杀死了杨骏,并且灭了三族,所有依附于杨家的大小官员也都丢了性命。

这时候皇后为了稳定大局,又召汝南王司马亮入朝辅佐政治。可是司马亮这个人也喜欢弄权,尤其对兵权兴趣极大。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司马玮和司马亮都在朝中,司马亮就暗中谋划着如何夺走司马玮的兵权。

皇后贾南风此时已经隐隐感觉到了诸王难以掌控,于是又开始策划着除掉这些王。她让晋惠帝下旨,派司马玮灭了司马亮全家。然后给司马玮安了一个“擅杀重臣”的罪名,又把司马玮处死了。这样贾南风灭掉了朝中的两个大患,算是彻底把大权揽在了自己手里。

但是:贾南风和晋惠帝没有儿子,以后大权注定落在别人手里。这可怎么办呢?正巧皇后的妹夫韩寿此时刚刚喜得贵子,皇后就立刻假装怀孕,把自己刚落地的外甥给偷走了,对外称这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既然有了儿子了,那肯定得把原来的太子废掉,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呀!于是皇后就把太子毒死了,这可以说是一个最大的败笔。本来皇后能安安稳稳掌权,把太子毒死之后,宗室们一听这还得了,这不是要明摆着篡位吗?于是群情激愤,于是开始讨伐贾后。

因为我们可以这样想:本来这个天下是司马家族的,这一个女流之辈还是外人,把大权夺走了,这些人怎么能愿意呢?

第一个出面的是赵王司马伦,他以皇后篡权为名义,领兵入宫,派齐王司马冏废掉贾后,又毒死。接着司马伦废掉晋惠帝,自己称帝。

而此时的齐王司马冏虽然废掉了贾后,但是自己正在镇守许昌,没料到这个司马伦当了皇帝。结果自己不高兴了,开始讨伐司马伦,还号召大家一起抵制司马伦。

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和司马冏联合起来,进攻司马伦并且杀了司马伦。司马冏杀了司马伦后,入住洛阳独揽大权。这时候其他的王也坐不住了,每个人都有夺取政权的野心。长沙王司马乂见司马冏揽权后,整日沉迷酒色,又趁机领兵发难,司马颖和司马颙互相声援,司马冏和他们三人打了几年后,最终兵败被杀。

这时候司马乂又趁乱入朝干政,控制了朝廷大臣。结果司马颙又看不下去,恼羞成怒,开始大兵讨伐司马乂,还把司马颖拉下了坑。

司马颙和司马颖进攻洛阳,和司马乂打得正热火朝天,这时候东海王司马越趁机偷袭了司马乂,来了个抢人头:把司马乂烧死了!

司马颖一看司马乂死了,就自己进入了洛阳,成为了丞相,控制了政权。

可是别忘了司马越也有功劳,但是却没捞到好处。所以心有不甘,就以晋惠帝的名义起兵讨伐司马颖。司马颖就把晋惠帝给挟持了,跑到了长安。

但是当时的长安,是在河间王司马颙的掌握中,他一见司马颖已经穷途末路,强弩之末了,就趁机联合大臣排挤司马颖,又把晋惠帝控制在了自己手里(晋惠帝也太惨了),独揽了大权。

不过当初论实力,司马越还是打不过司马颖,于是就逃跑和王浚联合起来攻打关中,这时候的敌人已经不是司马颖而是司马颙了。终于在和王浚的联合下,打败了司马颙和司马颖,把这两人连带着晋惠帝又都带回了洛阳(晋惠帝:我又回来了?),然后司马越一不做二不休把这几个人都杀了,立司马炽为帝:这就是晋怀帝的由来。

永嘉元年也是晋怀帝即位的这一年(公元307年),到此为止,这八个大佬打了16年,死了7个,终于都尘埃落定了。但此时西晋少了7个王,已经丧失了军事力量,给了北方的少数民族进攻中原的机会,西晋也注定在不久的将来灭亡。

这八王之乱,简直是太乱了!吃瓜群众晋惠帝从头由到位都在打酱油,最后还死了,不得不说简直是太倒霉了,想必他心里也在想:你们八个打仗,为什么总折腾我?

标签: 八王之乱

更多文章

  • 宗法制的内容 宗法制什么时候开始瓦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宗法制

    对于古代的宗法制,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关注,毕竟这个宗法制对于皇权贵族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正妻生下来的长子才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但是后面也是修改过关于这个宗法制。那么这个宗法制的内容是什么呢?对于宗法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瓦解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宗法制的内容是什么宗法制度是用父亲血

  • 天京事变死了多少人 天京事变的原因和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天京事变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太平天国的时候发生了天京事变,对于这一次的战役,确实是影响很大的,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彻底蜕化为变质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那么在这一次的天京事变中,一共死了多少人呢?事变发生之后引起了什么样的后果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天京事变死了多少人在1856

  • AD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辛丑条约

    说到晚清真的有太多的话要说,想说却无从说起,今年刚好是2021年,是辛丑年,在1901年的辛丑年也是想人想起了非常不愉快的历史,109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今天我们其他的不说,就来说说《辛丑条约》到底对当时赵成了什么影响吧,小编带来的是详细内容。值得收藏转发。影响总述《辛丑条约》是

  • 宋武帝刘裕称帝后为何要屠尽司马氏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武帝

    420年,刘裕取代司马家建立的晋朝,正式建立宋朝,史称为刘宋。说到刘裕,必须要说的是,刘裕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代,自幼家境贫寒,他甚至学习过自己的祖上亲戚刘备,靠卖草鞋维持生计,但是刘裕才能出众,心中有着大志,始终拼命的奋斗着。刘裕成年之后,参加了谢玄组织的北府军,而著名的“淝水之战&r

  • 南宋开禧北伐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开禧北伐

    开禧北伐的背景发生在隆兴议和之后,在当时。南宋和金国之间已经长达四十年没有战事了,随着北方蒙古部落的强大,金国也在忙着边防,在加上金国内部原因叛乱不断,此时的宋宁宗可谓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正是满清热血的时候。总体来说,这次北伐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受不了。从南宋时期开始,南宋都要向金国称臣,既是是宋孝宗

  • 唐朝的开放表现在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唐朝的首都长安,是当时最繁荣开放的一个都城,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纵观历史,前后都难以有一座城市可以与之相比。一个时代如果国内混乱,统治秩序动摇,对内怕得不得了,这个时候对外来文化,一定会排斥拒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最强大的时期,对外贸易、文化交流也达到鼎盛,它的开放程度也达到了鼎峰。唐朝之

  • 唐朝女子的穿着样式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

    说唐朝女人喜欢袒胸露乳,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首先确认一点:我们为什么会形成这一印象?大概有两个来源:其一,唐诗中描绘的相关场景,比如方干的《赠美人》:“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常恐胸前春雪释,惟愁座上庆云生”;或者李群玉笔下的“

  • 西汉七国之乱祸首吴王刘濞为何打不赢朝廷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濞

    七国之乱,又称“七王之乱”,发生在汉景帝二年。汉景帝刘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夺藩王势力,听取了晁错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于是景帝致力推行《削藩策》,从而引发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参与这次叛乱的七个诸

  • 唐朝黄巢起义历史事件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巢起义

    黄巢(820年~884年),字号不详,曹州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开国皇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成年之后,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关东大旱时,积极收拢难民。乾符二年(875年)六月,响应王仙芝起义

  • 南朝刘裕灭南燕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燕

    公元404年,刘裕拥立晋安帝复位,把控东晋政权。南燕皇帝慕容超想趁乱攻打东晋,此后刘裕开始制定灭南燕的计划,当时朝中不少大臣上书劝阻,但刘裕依然决心出击。南燕之战持续了不到一年时间,刘裕便灭掉了南燕,再次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在这场战役中,刘裕善于料敌,最后稳扎稳打,逐渐掌控战事主动权,完成了一场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