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坊市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坊市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05 更新时间:2024/1/20 12:44:55

世人皆钦慕代《清明上河图》中商业化街市的盛景,又被影视剧中坊市所误导,总认为历史上的坊市,就该充满着叫卖声,甚至觉得盛极一时的唐朝,也定然毫不逊色,可事实绝非如此。

坊市制度,是指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市场管理的制度,亦称市坊制。其实在西周时,便已开始处于萌芽状态。“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

春秋战国时期,坊市制度逐渐形成,“匠人营国,方九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而到唐朝时,便已呈现一派“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景象。唐朝坊市制,表面上看是对商业的集中和维护,实则是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将其拘泥于市这个封闭式的空间。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

长安城是唐朝时期最繁华的地界,是泱泱大国扬于世界的门面,它的面积约87平方公里(包括唐代新建大明宫、西内苑、东内苑),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都城。

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将分为星罗棋布的108坊,纵横南北的朱雀大街与承天门大街如中轴线般,将长安城分为东西两部分,两边各有东西二市,这便是古代的商业中心。

东西二市商贾云集,商号荟萃。

《长安志》中记载“万年领街东五十四坊及东市;长安领朱雀门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

东市南北居二坊之地,占地极广,是唐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还是中外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

位置又靠近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是达观显贵之所。在故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相比而言,西市远离三内更加平民化,东市皆是琳琅满目的珍品,而西市多为衣、烛、饼、药等日杂物的交易,故西市比东市要有人气,被人称为“金市”。故白《少年行》就有“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诗句。

且西市靠近丝绸之路,居于坊间的胡商,也乐于参与西市的交易,西市俨然已成了小型国际商贸场所。

坊市制度

唐朝坊市制将坊和市严格划分开,高墙外,是气派的街道成荫的老树,高墙内,则是层台累榭错落有致的房屋。坊内制度严格,唯有公贵族和朝中大官才有资格将门对着大街开。也有些特殊的坊如平康坊,它主营业秦楼楚馆,纵使在晚上,也会听到才子佳人浅吟低唱。

因胡商聚集,故平康坊中也可见带有异域风情的胡姬。坊内夜禁制度不严格,故夜晚时分,平康坊内红烛高照,充斥着欢歌笑语。崇仁坊是住宿中心,此坊四通八达,西面是皇城,东南方是东市,南面则是平康坊,自古便是赶考才子落脚之处。

长安城内虽繁华昌荣,其制度却非常严格。

《唐会要》中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越官府廨垣及坊市垣篱者,杖七十,侵坏者亦如之。”

中午时分,两市击鼓三百下,店铺才能开始营业。日落前七刻,敲锣三百下,店铺必须关门,两市大门随城门坊门一同关闭。

夜禁制度

唐朝夜禁制度针对三十八条主街道,若有人趁夜行乱,则会被武侯拘禁,施以刑罚。这看似严密的制度,却忽略了百姓的应急性。

表面上看,百无一疏,实则给人带来诸多不便,所以人们除了在东西二市交易之外,坊内交易也开始流行起来。唯有在正月十五上元节,才会允许夜游两市,故影视剧中多会出现小姐公子于闹市中猜灯谜、放河灯这一景象。

唐朝坊市制不仅在时间上严格,在质量把控方面也严格调控。

《唐律疏议》中记载“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得利计赃重者,计利准盗窃论。贩卖者,亦如之。”

由此,东西二市才得以繁荣昌盛。

坊市分开

唐朝坊市制将坊市严格分开,杜绝了流寇作乱的可能,极大地保障了百姓的安全,可坊市制也存在其不足。坊市规格完全按城市阶层划分。

《唐会要》中记载:唐朝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可此项规定,却忽略了百姓的实质需求,干扰了居民交易的权力。

长安有108坊,极尽繁华,但沙洲却仅仅有四坊,这样的不平等性,极易加重百姓的不满,且坊市制让百姓脱离商品,阻碍了商业的发展,让无数商人有苦难言,故宋朝时期,便将坊市制废除了。

唐朝坊市制虽有缺点,却是千百年传承而来,于当时而言,它保障了城内安全,让鸡鸣狗盗之徒,无所遁形,也是精华之所在。

可随着历史发展,它越发不适应新的潮流,甚至说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故只能被当做糟粕剔除。

标签: 坊市制度

更多文章

  • 宋朝对田地采取“不抑兼并”政策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

    土地问题一直都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问题,各个封建朝代为了维护自身专制权力统治及保证国祚,大多朝代在其前期都实行坚持抑制土地兼并的土地政策,一般都是对土地买卖进行禁止或者多加限制,从法律上抑制土地兼并,而宋朝却可能是个例外,而宋朝的“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

  • 天平天国封了多少个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天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规模非常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在这次运动中,太平天国一度打下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虽然最后被清朝灭掉,但也极大的撼动了清王朝,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天平天国一共封了多少个王。太平天国一共封了多少个王太平天国的封王是一大特色,对于一个全新的王朝来说,封王的人数过多并不是一件好事,直至太平

  • 会子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会子

    南宋时期,纸币大量流通,逐渐代替铜钱成为主要交换手段。南宋的纸币分为“交子”和“会子”。交子主要在四川地区使用,会子则分为“东南会子”、“两淮会子”和“湖北会子”三种。不过,南宋后

  • 南宋经济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宋

    南宋经济是在战火下发展的,用“战时经济”四字足以概括。战争对南宋社会经济影响巨大,包括捐税重、大发纸币、经济片面发展等等。逼向海洋宋元时期是我国海外贸易发展的鼎盛阶段,南宋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在北宋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正如学者葛金芳在《南宋手工业史》一书中所说:&ldq

  • 南宋御营司是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御营司

    御营司即御营使司,南宋军事机构,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置。高宗即位时,三衙禁军事实上已不存在,乃设御营司,统辖诸将。《宋史·职官志二》:“建炎元年,置御营司,以宰相为之使,仍以执政官兼副使……初以总齐行在军中之政…&hellip

  • 皇朝与王朝的区别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皇朝

    皇朝和王朝的区分:先秦时期,属于周王朝时代,只有周天子,下面存在几十个诸侯称王、没有皇帝,严格上讲不能称呼皇朝。皇朝是封建时代帝国级别(有皇帝和附属国)的朝代,皇帝为皇朝最高统治者,同时分封了一些诸侯王或有藩属国,皇帝高于王,比如汉皇朝下面,淮南地区就有淮南王等。但是其封国是不能叫王国的,更不能叫王

  • 象雄古国的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象雄古国

    象雄古国建立于公元前1500年到西元元年之间的铁器时代,于645年亡于吐蕃王朝。象雄,(威利:zhangzhung,藏语拼音:xangxung),西藏早期历史上的古国,疆域中心地区位于今阿里地区。中国学者在历史的后期称之为“羊同”,也有写成“象雄”的,

  • 旧中国上海的公共租界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公共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国租界史上是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经济最繁荣、法律最完善、管理机构最庞大,发展最为充分的一个租界。设立1843年11月,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上海成为向外商开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划定了外滩英国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经有英资怡和洋行、宝顺洋行租

  • 光绪帝戊戌变法《定国是诏》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戊戌变法

    《定国是诏》是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为百日维新颁布的改革纲领,是皇帝诏书。“国是”则指国家大计,国家的指导方针、理论基础、方针政策。内容根据《清实录》记载,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已日,即公元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原文如下: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数

  • 宋朝的监察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

    宋代监察机关,沿袭唐制,中央设御史台,下设三院,《宋史·职官志四》说:“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御史台设有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名义上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但宋初不除正员,只作为加官,授予其他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