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魏八柱国分别是谁?西魏八柱国历史介绍

西魏八柱国分别是谁?西魏八柱国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81 更新时间:2024/2/13 8:31:45

西魏的权臣、北周的奠基人宇文泰,可以说是南北朝时期最显赫的人物之一,他跟东魏的权臣高欢简直就是一对“绝代双骄”,两人分别控制着西魏和东魏的实权,甚至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但即便是权臣,名义上也是有特定官职的,宇文泰的官职就是西魏的柱国,准确来说是柱国之首,因为当时西魏一共有八个柱国,合称“八柱国”。

柱国其实就是柱国大将军的简称,地位比丞相还要高,掌握兵权,最早由北魏王朝设立,第一个担任柱国大将军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尔朱荣,宇文泰和高欢都曾经是尔朱荣的部下。尔朱荣死后,柱国大将军被废除,但到了宇文泰掌权西魏,他又重新设立这个官职,而且一下子就封了八个柱国。

名义上八个柱国的权力和地位是一样的,但实际上作为西魏权臣的宇文泰位列八柱国之首,并兼任丞相,权力和地位早已凌驾其他柱国之上,西魏皇帝也只是宇文泰扶植的傀儡。

那除了宇文泰,另外七个柱国还有谁?

元欣:

元欣是北魏皇族后人,以及西魏皇族,北魏第12位皇帝节闵帝元恭的异母兄。高欢和北魏孝武帝元修决裂时,元欣护送孝武帝前往长安投靠宇文泰。西魏建立后,元欣受封广陵王,八柱国之一,深得宇文泰尊重,是西魏皇族中地位最高者。北周取代西魏前夕,元欣去世。

李虎

李虎就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唐太宗李世民的曾祖父,是十六国时期西凉皇族后人。李虎长大后成为北魏将领,后投靠宇文泰,西魏建立后封唐国公,八柱国之一。北周取代西魏前几年,李虎去世。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认为李虎是大唐奠基人,追尊庙号“太祖”,谥号“景皇帝”。

李弼:

李弼的祖上是十六国时期后燕大将,到了李弼这一代时,成为北魏将领,后来又投靠宇文泰。西魏建立后,封赵国公,八柱国之一。北周取代西魏同年,李弼去世,他的曾孙就是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

独孤信

独孤信就是独孤皇后的父亲,隋文帝的岳父,他的祖上是鲜卑人,他自己是北魏将领,后护送北魏孝武帝投靠宇文泰。西魏建立后封卫国公,八柱国之一。北周取代西魏后,独孤信因不满宇文护掌权,密谋诛杀宇文护,却反被宇文护先下手为强杀掉。

赵贵

赵贵的祖上是北魏大臣,自己长大后也做了北魏将领,和独孤信是好朋友,共同护送北魏孝武帝出走投靠宇文泰。西魏建立后封楚国公,八柱国之一。北周取代西魏后,与独孤信一起设计铲除宇文护,但事情败露,与独孤信一起被宇文护杀害。

于瑾:

于瑾祖上也是北魏大臣,自己长大后也做了北魏将领,后来投靠宇文泰。西魏建立后封燕国公,八柱国之一,曾经率领西魏大军南下攻占南梁上百里土地,并在宇文泰的指示下,扶植傀儡政权西梁。北周取代西魏后,于瑾因年老退隐家中,最后寿终正寝。

侯莫陈崇:

侯莫陈崇是鲜卑人,北魏将领,后投靠宇文泰。西魏建立后封梁国公,八柱国之一。北周取代西魏后,侯莫陈崇声称梦到权臣宇文护会被北周武帝诛杀,被宇文护加上大逆不道之罪,随后被宇文护杀害。

标签: 八柱国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在哪一年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于天授元年(690年)称帝。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唐睿宗等六万多人上表请改国号,武则天见时机已到,遂改唐为周,定都洛阳,自己加尊号为圣神皇帝。神龙元年(公元705),张柬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恢复唐朝旧制。同年十二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去世,享年82岁。神龙政变,

  • 北宋灭十国的顺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

    五代十国指的是唐朝灭亡之后至北宋灭北汉之前近八十年分裂时期的统称。其中,《水浒传》这么概况“五代”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十国”则是前蜀、后蜀、南唐、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的统称。这段历史中,五代一般被认为是中原的正统王朝,十国不被认为是正统。郭威建立

  • 清朝晚期洋务运动时期的铁路发展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洋务运动

    封建思想之下的许多行为和言论都是非常可笑的,而在洋务运动中这样可笑的言行更加让人觉得,在封建统治之下人们消息闭塞,对于新鲜的事物不但不会主动了解来接受,而是加以嘲笑和反对,可见那个时候的人们是如何的愚蠢而不自知。这种显现在洋务运动时期的铁路一事上体现的更加明显。那么在洋务运动时期的铁路上发生了什么呢

  • 洋务运动的政治派别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洋务运动

    关于洋务运动历史地位,主要是从它对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贡献来看的,其中也包括它的出现所导致的社会环境的改变等。19世纪60年代由洋务派引导来开展的洋务运动,就实际意义上来说是一场为了保住清政府统治的救亡运动。那么洋务运动一共分几派,政治派别有哪些呢?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打破了以往的教育模式和自给自足的

  •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洋务运动

    关于洋务运动历史地位,主要是从它对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贡献来看的,其中也包括它的出现所导致的社会环境的改变等。19世纪60年代由洋务派引导来开展的洋务运动,就实际意义上来说是一场为了保住清政府统治的救亡运动。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打破了以往的教育模式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而由洋务派引导社会大众开办军事

  • 戊戌变法的性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光绪年间,以康有为等人为代表通过光绪帝倡导学习西方文化的一场革命活动,但是这场活动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抵抗,导致正常运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结束了。那么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什么呢?戊戌变法的性质其实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最为官方的解释,历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的性

  • 慈禧太后为什么反对戊戌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太后,戊戌变法

    历史上的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而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当时的实权人物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捕杀维新派,囚禁光绪帝,废除新法。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反对戊戌变法呢?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的原因有二。慈禧太后为什么反对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并不是一开始就反对戊戌变法的,如果慈禧太后一开始就反对的话

  • 如何评价戊戌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之间,因为时间只持续了短短的103天,所以历史上又称之为“百日维新”。这是一场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在这次运动中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充当了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运动领导人的角色。历史上对戊戌变法的评价是比较高的。戊戌变法的

  • 戊戌变法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发生在清朝末年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这场改良运动中,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人士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变法获得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改变,从而能够使积弱的中国能够走上一条强国之路,但是变法却以失败告终。虽然如此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仍是不容小觑的。戊戌变法的作用一:戊戌变法具有非常明显的进步意义

  • 清朝扬州十日过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扬州十日

    1645年5月20日的城防崩溃后,扬州城居民只有听天由命了。尽管当时大雨倾盆,但是一些居民忙着烧香,准备着入侵者的到来,同时大量地隐藏他们的金银财宝。他们只是做了这些谨慎的准备,但是全然无力抵抗那些已接管这座城市的满族人、蒙古人和投降了的汉人。王秀楚写道:“众皆次第待命,予初念亦甘就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