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变法的先决条件

商鞅变法的先决条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791 更新时间:2024/2/9 12:18:43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得到推广,生产力水平往前进一步发展,荒地开垦的数量前所未有地增多,与井田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井田制规定土地是国有土地,耕种的土地是分封来的。而且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分封的土地尚且耕种不过来,无暇顾及其他荒地。

但是随着铁器牛耕的普及,人们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干完分内的这块土地之外,看着其他富饶的荒地,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种白不种,种了不白种。这些荒地可不是天子分封的,不归国家所有,我自己种了就是我自己的地,还不用交税。于是乎,大伙儿挥起锄头,多快好省地干起私活来。

这样一来,私田开垦越来越多,国家分封的土地就逐渐荒芜了,结果大家都这么干就影响到了国家的收入。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国家一想既然大家都这样的话,索性无论公田、私田,一概按照规定交税。等于就是变相地承认了土地的私有状态。

土地所有制就这样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进行了转变。同时为了适应这样的转变,各国纷纷相继变法,如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然后到了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吴起在楚国,商鞅在秦国,三家相继变法,新的制度确立。

但是,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均告失败,尤其是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失败得最惨。支持吴起变法的楚王一死,当时的守旧派贵族们就要干掉吴起。最后逼得吴起趴在楚王的尸体上,以楚王的尸体做掩护,威胁贵族们,谁要是刺杀他的话就必然会犯下冒犯王尸的大忌。但是这帮贵族太恨吴起了,以至于视威胁为无物,不由分说就把吴起给射死了,楚王的尸体也给射成了刺猬。这对于楚国而言,失去了一次走向强大的机会。

三个改革家里唯一成功的是商鞅,正是他的改革措施最终促使秦国走向了强盛。有个成语叫徒木立信,说的就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当时商鞅为了让百姓信服听从自己的新法,在城南门立了一根木头,贴告示说谁把木头扛到北门就赏五十金。还真有人出来扛了,轻轻松松拿到了五十金。商鞅并不是拿五十金来教导各位天上可以掉馅饼,而是为了建立自己在百姓心中的信誉。于是秦孝公时,商鞅变法顺利实施。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把老百姓给组织了起来。十家一什,五家一伍,一家犯罪,五家十家都受到牵连,这就叫做连坐。

第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中国古代人分四等,士农工商,商居四民之末。当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关键原因还是生产力水平太低了。有道是“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农者,天下之大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所以一开始搞重农抑商是跟当时生产力水平是相适应的,政策上必须得重农。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与百姓的生活无关,要来也没用。直到中唐以后,民生用品才逐渐多起来,但再往后,比如到了清朝,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还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那就阻碍经济的发展了。

第三,奖励军功,按功受爵。高官授爵在此之前是世袭世禄制,生下来就有俸禄,从商鞅变法开始改变了这种情况,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秦国把爵分了二十等,其中最高的关内侯是第二十级,第一级到第八级是民爵。这一级别的晋升就靠战场上立功。砍敌人脑袋一个,爵位上升一级,所以敌人的脑袋就叫首级。秦国的这种激励制度使得秦军在战场上非常的骁勇善战,割头不倦,一般被人称做虎狼之师就是这个原因。

第四,燔诗书而明法令。这就是后来的焚书坑儒,可见商鞅是典型的法家代表,强调法制,要求大家服从命令听指挥。

第五,统一度量衡。度是长度,量是容积,衡是重量。度量衡不一样的话,会给各地的交流带来很多麻烦。

第六,废分封,行县制。以前的分封制留下太多隐患,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造成天子和诸侯的脱节,商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全国设31个县,由国君委任县令。后来县上又设郡,郡守和县令都由国家来任命,从根本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的作用。

第七,为田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商鞅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改变了之前大家心照不宣,国家变相默认土地私有的状态。

商鞅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

标签: 商鞅变法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商鞅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卫国(今河南洛阳一带)人,原名卫鞅或公孙鞅,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自幼喜好刑名之学,公元前361年去到秦国,深得秦孝公的信任,历任左庶长、大良造等职,执掌秦国军政大权达一、二十年之久。秦孝公曾以于(今河南内乡东)、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十五邑封他,号为

  • 商鞅变法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商鞅变法

    秦孝公嬴渠梁继位后,深刻的体会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他决心靠改革强国,因此痛下求贤令,引进人才,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秦孝公任商鞅为左庶长,让他扛起改革强国的大旗,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可以大致总结为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励军功,实行二十等

  •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变法。这四大变法之中只有商鞅变法没有“人死政废”。为什么只有商鞅变法这样,而其他的变法都最终失败了呢?正统教育中,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顺应理历史潮流的发展趋势。二.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三.敢于同旧

  • 汉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衰落的?初元元年开始历年发生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衰落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初元元年(前48年)3月,立王政君为皇后。是年,初置戊己校尉,使屯田车师故地。初元二年(前47年)1月,车骑将军史高、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与郑朋、华龙等人朋党,排挤萧望之、周堪、刘更生,萧望之被收去前将军、光禄勋印绶,周堪及刘更生皆

  • 古代的朝贡制度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朝贡制度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的朝贡制度有什么作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01朝贡制度是中国人发明的特有国际关系体系,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从周朝一直到明清时期。虽然过程中有变化,但总体上说就是:中央王朝对藩属国,也就是像越南、朝鲜这样的国家,进行“册封赏赐”,而藩属国向中央王朝&l

  • “重农抑商”是好是坏?古代中国“重农抑商”会带来哪些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重农抑商

    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中国“重农抑商”会带来哪些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维持一个国家运转,需要财政的支撑。很显然,商业更能造就社会的繁荣。虽然古代没有经济学,但是经济规律是存在,古人不会看不到发展商业的好处。商业发展起来了,税源当然也丰富了,中国历代王朝为什么会

  • 明朝海禁和清朝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哪个政策对发展危害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海禁

    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海禁和清朝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直以来明朝的海禁以及清朝的闭关锁国都深受人们的热议,人们对着两者的危害更是争论不断,故本文将分别从明朝海禁和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所在的目的着手,分别对两者的影响和意义进行总结和分析。一、明朝海禁的目的明朝海禁的目的有两

  • 蒙古人灭宋的战略是什么?南宋为何毫无招架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朝如何灭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南宋虽然军事羸弱,但是其所在的南方地区却是一块风水宝地,这也就注定了南宋的国祚要远长于金和夏。为什么南方地区为风水宝地呢?这是因为,除了南宋的距离比金和夏都比蒙古远外,还有地利上的重大优势。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地势复杂,连绵起伏的山脉与河网密

  • 清朝是什么时候开始走向衰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是什么时候开始走向衰弱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这一时期的清朝,在经济上,奖励垦荒、更名田、兴修水利、禁止圈地、捐免田赋以及改革赋役等,使得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都得到了繁荣与发展;政治上,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主,励精图治、事必躬亲,

  • 明朝锦衣卫很忠心吗?锦衣卫一般负责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锦衣卫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根据史料的记载,锦衣卫是明朝朱元璋设立的一个酷似现在的特工机构,他们没有上级的官员,只听命于皇帝,由于他们行事作风非常雷厉风行,使得不少的官员百姓都对此十分厌烦,而且和其他的官员一样,锦衣卫也是世袭制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爸干啥,儿子就干啥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