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次北伐简介:二次北伐的背景是什么?二次北伐的过程是怎样的?二次北伐的意义是什么?

二次北伐简介:二次北伐的背景是什么?二次北伐的过程是怎样的?二次北伐的意义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506 更新时间:2024/1/24 6:05:28

二次北伐简介:二次北伐的背景是什么?二次北伐的过程是怎样的?二次北伐的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二次北伐简介

二次北伐,指北伐战争的第二阶段。1928年,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发动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因国民政府自称这次战争是第一次北伐战争的继续,故称这次战争为“二次北伐”。

1928年4月7日,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在击败军阀张宗昌后,奉系张作霖被迫撤回东北,途中被炸死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中华民国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二次北伐的背景

一、历史由来

1928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四派联合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因国民政府自称这次战争是1926年北伐的继续,故有“二次北伐”之称。

二、达成一致

1928年1月蒋介石重新上台,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2月2日至7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二届四中全会,改组了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机构,谭延闿担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兼任军事委员会主席。

蒋介石为了统一全国,巩固其在国民党内的统治地位,打出了“继续北伐”的旗帜,意图把自己打造成继承孙中山未竟事业的信徒,使国民党各派听其指挥。

而此时的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各实力派,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也都有“北伐”之意。于是,国民党中各派军阀,在相互利用、相互争夺的基础上取得了暂时的妥协,并一致展开了同奉系军阀的战争。

二次北伐的过程

一、开始

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通过进行“北伐”的决议。会议认为“加倍努力以促进北伐之完成,实为今日不可稍缓之工作”,并通过《集中革命势力限期完成北伐案》。

2月11日,国民政府令军事委员会“限期完成北伐”。之后,蒋介石以“北伐”之名,对军队进行了重新改编。

蒋介石把北伐各军编为四个集团军,自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以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分任第二、三、四集团军总司令。全军总司令蒋介石,参谋总长何应钦。全军共40多个军,约70余万人。

北伐部署是:第一集团军沿津浦线北进;第二集团军由津浦、京汉两线间的鲁西和直南向北推进;第三集团军由京绥、正太两线向东攻占石家庄,再转京汉线北进;第四集团军沿京汉线北上,然后四路会攻京津。当时张作霖的“安国军”,参战兵力约40万。

1928年4月7日,蒋介石下总攻击令,各路战事同时发动。第一集团军在鲁南和津浦线进展顺利。7日发起攻击,9日占郯城,10日克台儿庄,中旬占临城、滕县、兖州、曲阜,下旬占莱芜、泰安,5月1日克济南。

第二集团军发起攻击后,在直南首克邯郸,后受安国军重兵相抗,苦战于大名、彰德一带;在鲁西,则连克郓城、巨野、济宁。第三集团军于4月20日冲出娘子关向石家庄进攻。

二、日本干涉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受到日本帝国的干涉。

1928年4月17日,日本政府决定出兵山东;1928年5月3日,公然武装进攻济南。对济南居民和进驻济南的北伐军进行大肆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济南惨案。

面对日本的武装干涉,蒋介石妥协退让,命令部队撤离济南,绕道北进。

三、宣告完成

1928年5月上中旬,北伐军继续向奉军进攻,相继占领石家庄、临沂、德州等地。5月19日,蒋介石调整部署,以第一、二集团军担任津浦线,第三集团军担任京绥线、第四集团军担任京汉线,兵分三路,进逼京津。

5月28日,各集团军开始全线进攻,相继攻占邯郸、石家庄、保定、德州、大同、归绥和张家口等地。5月30日,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命令部队撤离京津,向滦河方向退却。他本人决定出关。

国民政府委派南桂馨、孔繁蔚为代表到北京与奉系代表张学良、杨宇霆谈判和平接收京津事项。议定国民政府给奉军撤退以方便条件,奉军未完成撤退以前,国民党政府军队不予追击。

6月2日,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发表出关通电,于6月3日退出北京。6月4日,张作霖在退往沈阳途中,经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帝国主义炸死。

同日,国民政府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总司令,阎即呈请委任张荫梧为北京警备司令、傅作义为天津警备司令。6月8日,第三集团军商震部进入北京,12日傅作义部接收天津。

6月15日,南京政府宣布“统一告成”,蒋、冯、阎、桂联合的“二次北伐”,也随之宣告完成。

二次北伐的意义

一、结果

6月15日,国民政府发表《对外宣言》,要求与各国遵正当手续另订新约。6月20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旧京兆区各县并入该省;北京易名北平;北平、天津为特别市。

6月27日,张学良返回奉天。7月1日,张通电停止战争,并开始与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商洽合作事宜。7月6日,蒋介石及参加北伐的主要将领在北平香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举行北伐完成的祭告典礼。

张作霖死后,他的儿子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国民政府劝说张学良改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日本为把东北变为它的殖民地,威逼张学良在东北“独立”,借向张作霖吊丧之机,派人到沈阳,威胁张学良说:如果东北不听日本劝告,“

而与暴动的南方达成妥协之类事情,为了维护日本帝国既得权利,则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行动”。并声称:日本政府对于东北易帜一事,一定要干涉到底。同一天,日军在沈阳举行大规模演习,向张学良再三示威。

张学良肩负国耻家仇,不顾日本的武力威胁,毅然于1928年底发表通电,宣告东北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这样,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二、历史意义

蒋冯阎桂联合进行的“北伐”,实际上是国民党新军阀与北洋军阀争夺北中国统治权的战争。这次北伐,尽管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除了新旧军阀间的矛盾和斗争,但旧的矛盾和斗争很快就为国民党新军阀间的矛盾和斗争所取代。

为了欢迎北伐军,山东、河南人民掀起了闯关东的高潮,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开发。

标签: 北伐

更多文章

  • 黄花岗起义简介:黄花岗起义的背景是什么?黄花岗起义的过程是怎样的?黄花岗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简介:黄花岗起义的背景是什么?黄花岗起义的过程是怎样的?黄花岗起义的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黄花岗起义简介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1911年4月27日下

  • 秋收起义简介:秋收起义的过程是怎样的?秋收起义的意义是什么?秋收起义成功还是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简介:秋收起义的过程是怎样的?秋收起义的意义是什么?秋收起义成功还是失败?本文这就为你介绍:秋收起义简介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控制下的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中国

  • 明朝如何处理和鞑靼之间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

    鞑靼是明朝对东蒙古的统称,更准确一点是指成吉思汗嫡系政权以及东部蒙古部落的统称。洪武年间,明朝曾多次打击蒙古势力,将他们击退至漠南,消除了对明朝边界的威胁。此后明朝派出使节到鞑靼各部建立羁縻卫所,想用经济手段牵制他们。到了1410年,明成祖朱棣亲征北伐,击溃了鞑靼两个部落,算是完成了一场大胜。当时明

  • 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行动之唐武宗会昌灭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武宗,会昌灭佛

    会昌五年(845)七月,唐武宗下令灭佛,沙汰寺院僧尼。先是拆毁在山野中的寺院,随后下诏长安、洛阳的两街各留二寺,每寺留僧30人。全国节度使、观察使下的镇地和同、华、商、汝各州留一寺,上等寺留僧20人,中等寺留10人,下等寺留僧5人,其余被沙汰寺院的僧人全部勒令还俗。在沙汰之列的寺院,派御史前去督令限

  •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六国国君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曾统一六国横扫天下,而被统一的六国国君却下场又如何呢?秦始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圣明君主,世人将其封为千古一帝,记载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但被统一的六国国君的结局却是意想不到的惨,究竟他们都是怎么死的呢?首先,在战国七雄中,韩国不仅实力弱小,而且就处在秦国的旁边。所以,在秦始皇统一

  • 清朝为什么放弃对火器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

    明朝曾有一段时间,将火器发展到了鼎盛期,各种火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根据不同的环境还有相对应的火器。不过带了清朝,对火器的各种研发就慢了下来,我们都知道在战场上火器的威力要远大于传统冷兵器,清朝为什么要放弃对火器的发展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技术受到了限制,也就是遇到了瓶颈没办法解决。再就是北方民

  • 秦始皇对匈奴的态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

    其实秦始皇为了打击北方匈奴制定了很多策略,修建长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抵抗匈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大业后就马上制定了北讨匈奴的战略方案,只不过秦始皇是把和越族的战役放在了前面。所以在3年后,秦始皇率先发动了征服越族的战役,直接派出了50万大军。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才第一次针对匈

  • 五四运动人物事迹有哪些?关于五四运动人物事迹你了解多少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人物事迹有哪些?关于五四运动人物事迹你了解多少呢?本文来说说关于五四运动人物事迹。胡适(18911962):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

  • 一带一路简介 一带一路的路线和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一带一路

    什么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的发展有多少年了?一带一路有哪些历史意义?本文来说说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简介“一带一路”(TheBeltand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

  • 匈奴民族的由来和习性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匈奴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游牧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他们披髮左衽,由古北亚人种和原始印欧人种的融合。按《史记》,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遗民,西迁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白种人。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政局,《史记》、《汉书》等留有些记载。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亲自率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