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十国时南唐灭掉闽国后为什么泉州漳州没被吞并?

五代十国时南唐灭掉闽国后为什么泉州漳州没被吞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84 更新时间:2024/2/17 7:37:25

唐朝末年,河南人王审知在福建建立了闽国,为十国之一。公元945年,闽国被南唐灭亡。南唐并没有完全吞并闽国,在闽国的东南角,还有一个名为清源军的割据势力。

五代时期的行政区划,大致可分为:节镇、州、县。节镇(节度使)则相当于几十年前普遍存在的“地区”,称省也可以,只是比较小。州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

清源军面积不大,而且知名度也不高,清源军管辖的两个州却是大名鼎鼎,就是泉州和漳州。

闽国是历史上少有的全部疆域在现今一个省内的。吴越国也接近这个标准,但吴越国控制着苏州(含上海),而闽国的疆域和现在的福建省辖境基本重合(含厦门对面的岛)。闽国共有五州:福州(长乐府)、建州、汀州、泉州、漳州。

泉州和漳州位于东南沿海,但在闽国的版图上地位却非常高,尤其是泉州。泉州是五代十国时期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很多外国商人都来泉州做生意。如果拿现在的城市格局来对比,福州相当于北京,泉州相当于上海,漳州相当于广州。

在闽国,由于泉州的重要性,能当上一把手的多是宗室近亲。比如泉州刺史王延彬,他在泉州当了17年刺史。原因有两点:一则为他的能力强,二则因为他是闽主王审知的侄子。而在闽国倾覆之际,避免泉州、漳州被南唐鲸吞的一代强人留从效,正是泉州永春人。

留从效仕途一直在泉州本地,在闽国大乱的公元944年,留从效已是散指挥使,是泉州颇有影响力的人物。闽国的拱宸军使朱文进杀掉昏庸的闽主王延曦,自立为闽主。朱文进派心腹黄绍颇来接管泉州,泉州稳,则闽安。留从效不服朱文进,伙同几个心腹,打着效忠王氏的旗号,连夜斩杀黄绍颇。

至此,泉州落到留从效的手中。留从效很有头脑,他知道自己德望还不够,就学曹操,找来闽国宗室王继勋,立王继勋当木偶,自己以都指挥使的身份在背后操纵。此时还有一个排名靠后的都指挥使,就是陈洪进。

朱文进派兵来攻留从效,被泉州兵杀得一败涂地,泉州的局面稳住了。而漳州则在程谟的控制之下(名义上的刺史是王继成),二州皆向新任闽主王延政(王审知子)效忠,其实只是找了个挂靠单位。

闽国灭亡后,留从效操纵王继勋降南唐(漳州同),但依然赏罚自专。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初,留从效认为王继勋的价值已被榨干,就踢掉王继勋,自立为泉州刺史。

南唐主李璟当然想实际控制泉州、漳州(更名南州),留从效肯定不答应,而且要寻找机会控制漳州。当年十月,南唐军驻漳州的将军林赞发动兵乱,到处杀人,留从效有了借口,立刻派兵打跑林赞尧。留从效让自己的心腹董思安代理漳州刺史。

但是,南唐在泉州还有驻军,这是留从效的心腹之患。南唐保大五年(947年)三月,留从效趁南唐军占领福州失败之际,办了一场酒席,强逼南唐驻军撤出泉州。至此,泉州和漳州已完全掌握在留从效手中。但是,控制漳州的董思安虽得留从效信任,毕竟是外人,不如留氏家族自己人控制最放心。公元949年,漳州副使留从愿一杯毒酒送董刺史上西天。留从愿,是留从效的兄长。

在名义上,泉州和漳州还挂在南唐名下,可李璟对二州早就无能为力。为了稳住留从效,李璟设清源军,以留从效为节度使,封晋江王,辖泉、漳二州。这就是清源军的由来。

此后,清源军一直在名义上臣属于南唐,直到神武雄略的周世宗柴荣打服南唐,留从效抛弃南唐,向柴荣臣服。北宋建隆三年(962年),留从效病死。

当时南唐对北宋的威胁还在,所以赵匡胤一直把清源军当成钳制南唐的重要力量。不过,赵匡胤对清源军的内部权力分配并不关注,听话即可。留从效无子,两个侄子,大的留绍錤在南唐当人质,众将就推立小的留绍镃为执掌清源军。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陈桥兵变的泉州版即将上演。张汉思把刚坐上节度使位置的留绍镃推下台,送到金陵交给李煜处置。不过,张汉思只是台面上的老大,清源军实权掌握在陈洪进手上。张汉思不服,想学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请陈洪进吃酒,结果事情泄露,陈洪进逃走。陈洪进随后反击,把张汉思锁在屋子里哭鼻子。

陈洪进控制清源军后,立刻攀附赵匡胤。陈洪进知道宋军早晚要南下,不如早点抱大腿。北宋乾德二年(964年),清源军被赵匡胤改名为平海军,但地盘不变,依然辖泉州、漳州,共14个县,户口15万。又过了14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四月,陈洪进正式向宋太宗赵光义请降,纳土归降。

标签: 南唐

更多文章

  •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郑和

    郑和为什么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哪些?教科书上给的答案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派郑和下西洋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不过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明成祖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自己的侄儿建文帝的皇位。但是朱棣在攻下南京之

  • 辛亥革命的意义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里程碑,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清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

  • 明朝南北差距多大?明末北方六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

    明朝全国经济呈南移趋势,到了明末时期,南方各省几乎已经完全超越北方。明末的北方只有六个省,并不包含东北、内蒙古等地区,但之前一北方为中心的作用已经渐渐被取代。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就是陕西人,当时陕西严重缺水,百姓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其他各地也因为粮食、战乱、天灾等问题导致民不聊生。下面就为大家

  • 蒙古帝国西征时三大军事统帅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蒙古帝国

    在公元13世纪时期,蒙古族在各地区分散,当时他们在周围各国势力的眼中并不是很起眼。直到后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建立蒙古帝国之后,一切就开始发生变化了。蒙古帝国的军队不断对外扩张,纵横欧亚。在领土达到最大的时候,他们的领土甚至到达非洲北部,达到了欧洲多瑙个沿岸。整个征服过程中,西征是蒙古帝国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介绍 中国历史朝代特点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一、中国旧石器时代(约前300万年-约前1万年)1、旧石器时代简介旧石器时代,以使用打制石器(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从距今约30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旧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提出来的一个时间区段概念。所谓石器时代,并不代表那个时候的人类

  • 五卅惨案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五卅惨案为什么罢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五卅惨案(也称为五卅血案,或写作五卅惨案)因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国主义爱国运动五卅运动的导火线。五卅惨案历史背景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群众运动蓬勃发展,2月至4月,上海、青岛的日本纱厂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组织数万工人举行大规模罢工斗争,取

  • 抗日战争大隧道惨案的背景结果 大隧道惨案历史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抗日战争,大隧道惨案

    大隧道惨案在1937年7月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对日在淞沪抗战中失利,南京开始陷入危机,国民政府在1937年11月20日起迁往重庆作为陪都。日军为了动摇重庆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迫使其屈服投降,从1938年至1943年,日军出动大量飞机对重庆进行了数年惨无人道的战略

  • 香港六七暴动简介:六七暴动的背景是什么?六七暴动的经过是怎样的?六七暴动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六七暴动

    香港六七暴动简介:六七暴动的背景是什么?六七暴动的经过是怎样的?六七暴动的影响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香港六七暴动简介六七暴动,亦称六七左派工会暴动和香港五月风暴,当时参与及支持者称它为反英抗暴,于1967年5月6日发动,同年10月份基本结束,是一场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展开对抗香港政府(港英政府

  • 莽原社简介:莽原社成立原因是什么?莽原社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莽原社

    莽原社简介:莽原社成立原因是什么?莽原社发展历史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莽原社简介莽原社于1925年4月24日成立于北京,是一个文化社团。主要成员有鲁迅、高长虹、黄鹏基、尚钺、向培良、韦素园、韦丛芜等。因出版《莽原》周刊而得名。莽原社成立原因《莽原》周刊是鲁迅团结高长虹、向培良、韦素园、李霁野等

  • 二次北伐简介:二次北伐的背景是什么?二次北伐的过程是怎样的?二次北伐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伐

    二次北伐简介:二次北伐的背景是什么?二次北伐的过程是怎样的?二次北伐的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二次北伐简介二次北伐,指北伐战争的第二阶段。1928年,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发动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因国民政府自称这次战争是第一次北伐战争的继续,故称这次战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