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香港六七暴动简介:六七暴动的背景是什么?六七暴动的经过是怎样的?六七暴动的影响是什么?

香港六七暴动简介:六七暴动的背景是什么?六七暴动的经过是怎样的?六七暴动的影响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447 更新时间:2024/3/13 18:46:18

香港六七暴动简介:六七暴动的背景是什么?六七暴动的经过是怎样的?六七暴动的影响是什么?本这就为你介绍:

香港六七暴动简介

六七暴动,亦称六七左派工会暴动和香港五月风暴,当时参与及支持者称它为反英抗暴,于1967年5月6日发动,同年10月份基本结束,是一场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展开对抗香港政府(港英政府)的暴动。由最初的罢工、示威,发展至后来的暗杀、炸弹放置和枪战。

在事件中,所有警员取消休假候命,多次与左派对峙,作出驱散、镇压和拘捕行动。暴动期间,最少造成包括十名警员殉职在内的51人死亡,包括212名警员在内的802人受伤,1,936人被检控。事件涉及1,167个炸弹。死亡人数仅次于1956年双十暴动。

六七暴动可算是香港发展的分水岭,间接促使当时的殖民政府改善施政。

六七暴动的背景

一、天星加价

参见:天星小轮加价事件及一二·三事件1966年4月,由于天星小轮加价五仙由五仙加至一毫即加价一倍,引发九龙区出现天星小轮加价事件,显示殖民地政府治下的香港社会内,充斥不安定的情绪。

二、文革波动

1966年5月16日后,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展开。中国国务院中,原本负责港澳事务的廖承志在8月指示不在香港发动文化大革命。9月至10月,各地红卫兵四出串联。

三、澳门暴动

1966年12月3日,澳门发生一二·三事件。一件警民冲突事件,引发澳门左派到澳督府示威,要求警方道歉下台。澳葡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导致十多人死亡,百多人受伤。

1967年1月初,澳门左派发动罢市,中国大陆更断绝澳门食水供应。葡萄牙政府最后屈服,接受左派的要求,并一度提出即时交还澳门。

香港的左派到澳门祝贺,同时学习澳门左派的斗争经验。月中,原本负责港澳事务的廖承志被红卫兵夺权。

六七暴动的经过

一、事件起因

1967年5月,位于九龙新蒲岗大有街的新蒲岗塑胶花厂发生劳资纠纷。

二、工潮恶化

1967年5月5日,工潮开始恶化。部分工人阻止工厂出货,场面紧张。

1967年5月6日,防暴警察到场戒备,但在厂外工人不但没有散去,还与在场警察发生冲突,廿一名工人被警方逮捕,还造成多名工人受伤,聆讯后更有8人被判入狱。工会代表前往警署亦被扣押。

1967年5月7日,工人与其他支持者上街集会示威。示威者仿照中国大陆文革的做法,手持《语录》,高喊共产党口号。警方施放催泪弹及木弹驱散示威者,拘捕127人。

1967年5月11日,新蒲岗塑胶花厂工潮演变成暴动,工人聚集在新蒲岗街道外,与警察对峙,又用石头和玻璃樽袭击警员。当局鉴于事态严重,于当晚宣布东九龙实施宵禁,所有后备警员取消休假候命,事件中有百多人被捕,并造成两人受伤。

1967年5月13日,九龙新蒲岗暴动蔓延至黄大仙东头村和土瓜湾,大批群众在街上聚集,暴徒放火烧车及黄大仙徙置区职员宿舍,又闯入新区办事处和学校捣乱。

当局出动大批英军和防暴队镇压,又将宵禁时间提前至傍晚6时开始。之后北京报纸称“港英政府行为是民族迫害,镇压群众是野蛮的法西斯暴行”,支持“香港市民上街抗暴”。

1967年5月15日,北京外交部英国代办提出抗议,并发动北京群众在英国驻华代办门外示威。部分群众更于当晚冲进代办的住所和办公室。香港左派报章报导北京支持的消息,由左派学校学生在街头向路人派发;中国银行亦在中环总行的屋顶装上扬声器,进行革命宣传。

1967年5月16日,香港的亲中左派宣布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简称斗委会,由工联会理事长光出任主任。斗委会随即以“反英抗暴”为口号,联合各亲共团体数百人,手持《毛语录》前往港督府示威游行,并在港督府门外张贴大字报。

港督府一度成为集体抗议示威的主要目标。其后港府重申要维持法律秩序,限制到港督府请愿人数,抗议行动于是转到中环花园道和皇后像广场一带。

之后港九各地陆续有集会和示威,参加者除工人外,亦有学生及其他群众。巴士、电车、煤气公司、天星小轮等亦开始出现定时罢工。

1967年5月21日,暴动蔓延至中环并进一步恶化,警方发射催泪弹镇压。22日,中区的骚乱更加严重,示威者与警察发生流血冲突,167人被捕。

暴动的工人及学生以左派报馆、银行、国货公司、学校等为据点,出动示威,袭击警察及仍然行驶的公共交通。

防暴警察到场以催泪弹、警棍等驱散后,示威群众即迅速撤回据点,令警察疲于奔命,当局最后要在港岛北岸实施宵禁,是香港岛在战后首次宵禁。

1967年7月8日,约百名大陆民兵在沙头角与香港的警察枪战,五名香港警察殉职。人民日报再次发表支持香港左派反英抗暴的言论。

香港出现传言,指北京打算收回香港。之后左派的行动进一步升级,开始以罐头罐制造土制炸弹及珠江汽水的汽水瓶来制造燃烧弹袭击警署,并以镪水(盐酸和硝酸的混合物)从高处袭击经过的警车及公共交通,左派学校的实验室成为了炸弹的制作工场。

三、宵禁还击

六七暴动于7月以后有恶化迹象,1967年7月12日,港英政府同时于港九两地同时实施宵禁,是暴乱爆发两个多月来的第一次。

1967年7月至8月,警方以武力还击,攻入各左派据点。

1967年8月4日出动访港英军航空母舰上的直升机从天台降落,上下夹攻左派在北角的据点、位于英皇道与糖水道交界、大型国货公司华丰国货所在的侨冠大厦。警方在大厦内除搜出各式炸弹武器外,还发现有设备完善、包括有手术室的战地医院。

根据紧急法令,警方封闭多间左派学校及发出煽动言论的左派报社;同时大举逮捕左派人士,将他们拘押在摩星岭白屋的政治部囚室,部分人之后被逮解出境。左派则以升级炸弹行动还击,在港九各处闹市放置真假炸弹。炸弹上多数以大字写有同胞勿近,电车、巴士、街道上都有发现。

炸弹袭击除了扰乱市民生活外,市民人心遑遑,更造成无辜死伤。一名七岁女童及其两岁弟弟即在北角被一包装成礼物的土制炸弹炸死。但当中亦有发现假炸弹。而负责拆除炸弹的警方及英军拆弹专家亦有被炸死或炸伤。

1967年8月24日,林彬于上班途中被人伏击。伪装成修路工人的凶徒将林驾驶的汽车截停后,放火将林及其堂弟烧至重伤,二人其后死于医院。明报社长查良镛亦因为在报章内明确反对文革及暴动,收到死亡恐吓而一度离港暂避。

四、暴动停止

1967年12月中,总理周恩来向香港的左派下达直接命令停止炸弹风潮,六七暴动亦告终结。

六七暴动的影响是什么?

一、人员伤亡

据统计,六七暴动造成最少51人死亡,当中包括11名警察,一名英军拆弹专家及一名消防员,802人受伤,包括200名警察,1936人被检控。暴动期间共发现8074个怀疑炸弹,以及1167个真炸弹。

二、经济财产

暴动期间亦造成经济损失,部分市民变卖财产离开香港,造成香港的第一轮移民潮,市区楼房价格因此而急剧下滑。

造成股灾,导致1967年8月31日的股指跌到了历史最低收市点数的58.61点。

三、政府管理

香港殖民地政府研究六六、六七两次暴动成因后,察觉到有需要适量调整过时的管治策略。政府透过主动关心及改善一般市民民生,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同时缓和市民不安情绪及与政府的对立。政府在暴动结束后一年,即1968年已着手修改劳工法例,大幅加强对劳工的保障。

为改善与市民在地区层面上的沟通,进行首次地方行政改革,包括于1968年成立民政处(即今日的民政事务总署)。暴动亦间接催生了香港在七十年代在教育、医疗、廉政、房屋等各方面的改革。

四、青年生活

同时政府发现青少年空闲时间缺乏可供参与的活动而被左派招揽。于是决定大量增加文娱康乐活动。暴动后的1969年12月开始举办的香港节,就是当中的一个重要节目,藉以加强青年对香港的向心力。此外,渔农处(现渔农自然护理署)也在1968年7月开设林务营以解决青少年问题。

五、皇家称号

香港警队在暴动中的忠诚及勇敢表现备受赞赏,1969年获英女皇赐予“皇家”封号,此衔一直保留至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六、公共巴士

另一方面,由于六七暴动期间,不少公共巴士路线被逼暂停服务(部份更没有重投服务),引致不少九座位载客白牌车应运而生,获准到市区载客。

最终致使殖民地政府认为白牌车可以辅助公共交通不足,促成1969年将白牌车合法化,成为今日的公共小巴,座位限制由9座位提升至14座位(1988年增至16座位),对香港公共交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标签: 六七暴动

更多文章

  • 莽原社简介:莽原社成立原因是什么?莽原社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莽原社

    莽原社简介:莽原社成立原因是什么?莽原社发展历史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莽原社简介莽原社于1925年4月24日成立于北京,是一个文化社团。主要成员有鲁迅、高长虹、黄鹏基、尚钺、向培良、韦素园、韦丛芜等。因出版《莽原》周刊而得名。莽原社成立原因《莽原》周刊是鲁迅团结高长虹、向培良、韦素园、李霁野等

  • 二次北伐简介:二次北伐的背景是什么?二次北伐的过程是怎样的?二次北伐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伐

    二次北伐简介:二次北伐的背景是什么?二次北伐的过程是怎样的?二次北伐的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二次北伐简介二次北伐,指北伐战争的第二阶段。1928年,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发动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因国民政府自称这次战争是第一次北伐战争的继续,故称这次战争为“

  • 黄花岗起义简介:黄花岗起义的背景是什么?黄花岗起义的过程是怎样的?黄花岗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简介:黄花岗起义的背景是什么?黄花岗起义的过程是怎样的?黄花岗起义的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黄花岗起义简介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1911年4月27日下

  • 秋收起义简介:秋收起义的过程是怎样的?秋收起义的意义是什么?秋收起义成功还是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简介:秋收起义的过程是怎样的?秋收起义的意义是什么?秋收起义成功还是失败?本文这就为你介绍:秋收起义简介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控制下的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中国

  • 明朝如何处理和鞑靼之间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

    鞑靼是明朝对东蒙古的统称,更准确一点是指成吉思汗嫡系政权以及东部蒙古部落的统称。洪武年间,明朝曾多次打击蒙古势力,将他们击退至漠南,消除了对明朝边界的威胁。此后明朝派出使节到鞑靼各部建立羁縻卫所,想用经济手段牵制他们。到了1410年,明成祖朱棣亲征北伐,击溃了鞑靼两个部落,算是完成了一场大胜。当时明

  • 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行动之唐武宗会昌灭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武宗,会昌灭佛

    会昌五年(845)七月,唐武宗下令灭佛,沙汰寺院僧尼。先是拆毁在山野中的寺院,随后下诏长安、洛阳的两街各留二寺,每寺留僧30人。全国节度使、观察使下的镇地和同、华、商、汝各州留一寺,上等寺留僧20人,中等寺留10人,下等寺留僧5人,其余被沙汰寺院的僧人全部勒令还俗。在沙汰之列的寺院,派御史前去督令限

  •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六国国君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曾统一六国横扫天下,而被统一的六国国君却下场又如何呢?秦始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圣明君主,世人将其封为千古一帝,记载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但被统一的六国国君的结局却是意想不到的惨,究竟他们都是怎么死的呢?首先,在战国七雄中,韩国不仅实力弱小,而且就处在秦国的旁边。所以,在秦始皇统一

  • 清朝为什么放弃对火器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

    明朝曾有一段时间,将火器发展到了鼎盛期,各种火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根据不同的环境还有相对应的火器。不过带了清朝,对火器的各种研发就慢了下来,我们都知道在战场上火器的威力要远大于传统冷兵器,清朝为什么要放弃对火器的发展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技术受到了限制,也就是遇到了瓶颈没办法解决。再就是北方民

  • 秦始皇对匈奴的态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

    其实秦始皇为了打击北方匈奴制定了很多策略,修建长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抵抗匈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大业后就马上制定了北讨匈奴的战略方案,只不过秦始皇是把和越族的战役放在了前面。所以在3年后,秦始皇率先发动了征服越族的战役,直接派出了50万大军。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才第一次针对匈

  • 五四运动人物事迹有哪些?关于五四运动人物事迹你了解多少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人物事迹有哪些?关于五四运动人物事迹你了解多少呢?本文来说说关于五四运动人物事迹。胡适(18911962):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