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辽朝为什么设置南院大王?有没有北院大王?

辽朝为什么设置南院大王?有没有北院大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8 更新时间:2024/1/23 6:49:30

要想了解辽国的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必定要从辽国的历史说起。辽朝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但是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丝毫不亚于汉唐宋明四个中原文明政权。其中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开创了“两院制”的先河即南院和北院分制。

中华文明的概念探讨辽国历史之前,要明确一点“什么是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之处是,它不是以地域、种族来区分,而是以文化的认同感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简单地说,只要是学孔孟,读六经,认同中华文明的地域、种族统统都称之为“华夏儿女、中华文明”。契丹的起源辽朝由契丹著名的领袖耶律阿保机,艰难创业、披荆斩棘所建立。契丹族在穆斯林、希腊语、中亚、俄语发音都叫“Khita,Khata,Cathay”,为什么有这种称呼呢。主要是因为辽朝最为鼎盛的时期,疆域十分辽阔,北至西欧,西至中亚。辽朝是中华文明当中由游牧民族建国称帝以来,汉化程度最深的国祚。

历史上,它对中原文明的传播首屈一指。汉人辅佐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南征北战、东伐西讨的过程中,完完全全是有汉人来辅佐的,包括:韩延徽、韩知古、卢文进等一帮著名的汉族文臣。其中作为著名的是耶律阿保机的头号大谋是韩延徽。韩延徽本是幽州刺史刘守光手下的幕僚,因出使辽朝,耶律阿保机见其仪表堂堂、器宇不凡甚是喜欢,于是将他挽留在辽朝做官。韩延徽原版在刘守光手下就抑郁不得志,才能报复得不到施展。如今非常得耶律阿保机欣赏,进而接受了耶律阿保机和述律后的挽留,精心辅佐耶律阿保机建国。开创“契汉分制”的两院制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它一心想要开创一个盛世大国。

经过部落间南征北战,基本上完成契丹部落的统一,但是统一后的契丹族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摆在眼前。同一片区域内出现契丹族和汉族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群,该如何治理成为太祖耶律阿保机作为头疼的事。游牧民族要放牛羊,汉族要种庄稼,动不动双方因为生产方式的不同而起纷争。在韩延徽和述律后的出谋划策下,耶律阿保机采取契丹族和汉族分开居住的措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额两院制在上京临潢府,划定疆域。

北边由少数民族居住生活,衣食住行还是以放牧为主;南边是汉人生活区域,人情风貌依旧尊重汉人的生活习俗,建筑格式以及地名姓氏都由汉人自行制定,同时北院和南院分别由契丹人和汉人或深通汉文化的人来统治管辖。双方分开而居,只有贸易上的往来,互换生活用品、生产资料,但相互不干涉。

这种“两院制”在人类历史上也是首屈一指。其中最为代表的南院大王有韩延徽、耶律楚材等;北院大王有耶律屋质、耶律斜轸、耶律奚底等。由此可见,辽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非常开明的政权,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南北两院制更为人类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了借鉴。

标签: 南院大王

更多文章

  • 南明弘光政权是谁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明

    1644年的中国,处于风云变幻的乱世。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山海关外地动山摇,清军从容入关;南方诸省趁着清军与农民军大战之际,建立弘光政权。以当时的局势而言,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三方势力中,李自成的农民军率先被淘汰出局。但对于清军来说局势也并不乐观,虽然他们占领了北京,但并未统一全国。一些既

  • 清军入关有多少兵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军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率大顺军攻下了明朝首都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类似的一幕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回,这往往意味着一个旧王朝的终结和一个新王朝的诞生。但这一次,历史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1644年

  • 雍正帝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 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军机处

    清朝雍正在内阁之外,设立了军机处,这就是所谓的“南书房”。起初,皇帝为了保护军事机密,有许多事情不经内阁,直接有南书房军机处发出。后来变成了习惯,政府实际的重要政令,都在军机处,不在内阁。不过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也是由内阁大臣里挑选出来的,如果皇帝不到内阁办公处商量政事,就在军机

  • 唐朝和吐蕃为什么都要抢占吐谷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

    吐谷浑当时所处的位置,差不多就是今天的甘肃南部和青海北部地区,主要就是祁连山南边的一些地区。这个地区是青藏高原北部的缓坡地带,相对来说,到青藏高原的交通要比四川、云南方向更方便一些。这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要比青藏高原更好一些,自然环境不像青藏高原那么极端,既可以充当游牧民族的天然草场,农耕民族也可以在这

  •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和深层次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 靖难之役的历史背景 靖难之役结束后建文帝为何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又被人们称为靖难之变,这场战役发生在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是属于明朝政治统治阶级内部一场关于争夺地位的战争当时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又因为太子朱标早逝,所以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不久,就实施了一系列的削藩措施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

  •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有哪些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发生在1851年至1864年之间的一场农民起义战争,在这场农民起义战争中清政府受到沉重的打击,加速了清政府腐败统治的灭亡,同时帝国主义的势力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明显的,总结一下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一共有三。太平天国运动的

  • “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之乱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之乱有何区别?为何晋朝的八王之乱会导致国家灭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封邦建国,是古代天子、皇帝将将土地分封给王室子弟、功臣,以保卫天子。商周时期,也有分封上古帝王后裔为诸侯,被分封的地方让他们建立国家,成为一方

  • 五代十国方镇割据局面是怎么形成的?方镇势力有哪些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方镇割据

    五代十国方镇割据局面是怎么形成的?方镇势力有哪些危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五代十国是唐方镇割据局面的继续。朱温、王建、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孟知祥、刘崇都是由节度使而帝;钱缪、杨行密、王审知、刘隐、马殷、高季兴都是由节度使而王(或国王)。在这些人为帝为王之后,他们的统治区内

  • 畲族起源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畲族

    畲族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据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显示,畲族人口大约为七十万人,他们大多分布在我国中部、东南部(闽、浙、赣、粤、黔、皖、湘)山区,其中福建、浙江两省的山区占90%以上,而在浙江的景宁县则是我国首个畲族自治县,有“中国畲乡”之称。说起畲族,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