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宣宗南迁为何会成为金国的转折点

宣宗南迁为何会成为金国的转折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938 更新时间:2024/4/18 20:52:32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绝大多数的王朝都有过迁都的举动,其中著名的有盘庚迁殷、周平王东迁、北魏孝文帝南迁等等。细数这些历史上著名的迁都我们能够发现,古代王朝的一次迁都所决定的往往是一个王朝的兴衰。有的王朝因为迁都而走向强盛,而有些王朝的迁都举动却成为了王朝兴衰的转折点。历史上发生于金国末期的“宣宗南迁”,便是最好的例子。

金国这个由女真人建立的强大国家,在到了十三世纪初期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尤其是在金章宗离世后,蒙古大军更是直逼金中都(今北京)以至于,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国皇帝不得不向成吉思汗屈辱求和,才换来短暂的和平。但是,这样的情况完全是“治标不治本”,对此南迁汴梁成为了金宣宗面对蒙古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为了能够有效地规避蒙古大军的锋芒,金宣宗于继位后的第二年,便下诏南迁汴梁,而中都仅留部分金军驻守。

从一定的角度上看,“宣宗南迁”确实有效的规避了蒙古人的锋芒,并为日后金国的残余势力固守黄河潼关一线,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可当我们更为全面地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却会发现,“宣宗南迁”这个历史片段对于此后金国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更为准确的说就是,“宣宗南迁”加速了金国的败亡。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能够了解到的是,古代王朝史上的任意一次迁都对于人心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样的影响要么是积极的,要么就是消极的。显然历史上的“宣宗南迁”不会是积极的,因为这次迁都展现给世人的完全是怯懦的印象。自“宣宗南迁”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后,金国内部的人心则开始趋于瓦解。而人心的瓦解不同于土地的丢失,土地丢失还能在夺回来,人心瓦解则是不可逆转的。以至于,在蒙古大军再次进入黄河以北地区时,大批的金国军队、地主、旧民等等选择投降蒙古人。

同时,“宣宗南迁”还有一个恶劣的影响,这个影响就是迁都的举动,最终使得金国皇帝失去了广袤的东北地区。从地缘战略的角度上来看,金中都实际上是中原同东北地区相联系的一个关键枢纽。以迁都的方式放弃中京,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辽东、辽西以及女真人的起源地黑龙江地区。后面发生的史实无疑也佐证了这一点。

自1214年“宣宗南迁”后,东北地区实际上就脱离了金国的控制。这是因为,在这之后原东北地区的大部分将领、官吏,要么选择降蒙要么就是选择自立。这样的情况,虽然在南迁前便有发生,但关外的形势真的到一发不可收拾的程度,则完全是在“宣宗南迁”后。其中如蒲鲜万奴、耶律留哥更是纷纷选择建国。而出现这样的情况,无疑加快了金国的败亡。

其次,“宣宗南迁”置黄河以北地区于不顾的举动,同时也将金国的外强中干的本质暴露无疑,这无疑使得金国内忧外患的局势愈发严重了起来。先说金国的内部,“宣宗南迁”后中原地区的红袄军发展则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而从外部看,南迁的举动也使得南宋、西夏看出了金国的衰败。南宋自然不必多说,西夏选择“附蒙伐金”除了因为蒙古的军事压力,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出了金国败亡的趋势。

历史上的“宣宗南迁”,我们很难说它是对是错。因为,这次发生于金国统治末期的迁都背后,实际上有着很大的无奈,因为那时的金中都确实成为了抗蒙的一个“桥头堡”,并且还有守不住的迹象。但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次南迁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同样也是金国无法承受的。或许历史到了金宣宗在位时期,金国败亡真的到了无法扭转的地步。

标签: 宣宗南迁

更多文章

  • 辽朝为什么设置南院大王?有没有北院大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院大王

    要想了解辽国的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必定要从辽国的历史说起。辽朝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但是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丝毫不亚于汉唐宋明四个中原文明政权。其中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开创了“两院制”的先河即南院和北院分制。中华文明的概念探讨辽国历史之前,要明确一点“什么是中

  • 南明弘光政权是谁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明

    1644年的中国,处于风云变幻的乱世。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山海关外地动山摇,清军从容入关;南方诸省趁着清军与农民军大战之际,建立弘光政权。以当时的局势而言,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三方势力中,李自成的农民军率先被淘汰出局。但对于清军来说局势也并不乐观,虽然他们占领了北京,但并未统一全国。一些既

  • 清军入关有多少兵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军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率大顺军攻下了明朝首都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类似的一幕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回,这往往意味着一个旧王朝的终结和一个新王朝的诞生。但这一次,历史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1644年

  • 雍正帝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 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军机处

    清朝雍正在内阁之外,设立了军机处,这就是所谓的“南书房”。起初,皇帝为了保护军事机密,有许多事情不经内阁,直接有南书房军机处发出。后来变成了习惯,政府实际的重要政令,都在军机处,不在内阁。不过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也是由内阁大臣里挑选出来的,如果皇帝不到内阁办公处商量政事,就在军机

  • 唐朝和吐蕃为什么都要抢占吐谷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

    吐谷浑当时所处的位置,差不多就是今天的甘肃南部和青海北部地区,主要就是祁连山南边的一些地区。这个地区是青藏高原北部的缓坡地带,相对来说,到青藏高原的交通要比四川、云南方向更方便一些。这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要比青藏高原更好一些,自然环境不像青藏高原那么极端,既可以充当游牧民族的天然草场,农耕民族也可以在这

  •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和深层次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 靖难之役的历史背景 靖难之役结束后建文帝为何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又被人们称为靖难之变,这场战役发生在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是属于明朝政治统治阶级内部一场关于争夺地位的战争当时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又因为太子朱标早逝,所以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不久,就实施了一系列的削藩措施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

  •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有哪些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发生在1851年至1864年之间的一场农民起义战争,在这场农民起义战争中清政府受到沉重的打击,加速了清政府腐败统治的灭亡,同时帝国主义的势力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明显的,总结一下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一共有三。太平天国运动的

  • “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之乱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之乱有何区别?为何晋朝的八王之乱会导致国家灭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封邦建国,是古代天子、皇帝将将土地分封给王室子弟、功臣,以保卫天子。商周时期,也有分封上古帝王后裔为诸侯,被分封的地方让他们建立国家,成为一方

  • 五代十国方镇割据局面是怎么形成的?方镇势力有哪些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方镇割据

    五代十国方镇割据局面是怎么形成的?方镇势力有哪些危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五代十国是唐方镇割据局面的继续。朱温、王建、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孟知祥、刘崇都是由节度使而帝;钱缪、杨行密、王审知、刘隐、马殷、高季兴都是由节度使而王(或国王)。在这些人为帝为王之后,他们的统治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