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延安整风运动是怎么进行的 延安整风运动主要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的

延安整风运动是怎么进行的 延安整风运动主要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17 更新时间:2023/12/30 8:32:26

陈元方(1915~1993)陕西乾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这首《延安整风》以简练平实的语言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民在思想领域曲折前进的历程。在抗日战争那段非常艰苦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以乐观主义精神积极应对来自日本侵略者、伪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为了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中央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了政治改革、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为争取抗战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大生产运动由于日伪军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加上华北等地连年遭受自然灾荒,致使整个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发生极大困难。为了支持长期抗战,战胜日本侵略者,中共中央和泽东动员抗日根据地全体党政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渡过难关。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号召陕甘宁边区军民”自己动手,生产自给”,要求部队在不妨碍作战的条件下参加生产运动。1942年12月,毛泽东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进一步推动了各抗日根据地生产运动。

陕甘宁边区党政机关、部队、学校和群众响应号召,首先开展起大规模的生产运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动手,种菜纺纱。即,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相继开展起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359旅在旅长震率领下于1940年底开赴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实行屯田政策,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为“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被誉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耕地面积大大增加,许多部队粮食、经费达到全部自给,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

根据地的政治改革为了建立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必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在政权问题上,中共中央要求各根据地贯彻实行“三三制”建政的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1/3。据此原则,各抗日根据地通过各种民主方式建立并健全了各级政权机构,成为中国最进步、最坚强、拥有最广泛社会基础的抗日民主政权。抗日根据地普遍实行的“三三制”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方针在政权问题上的具体体现,这一政策从政治上调动各阶级、各党派的抗日积极性,巩固和发展了根据地人民的团结,促进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为敌后抗战度过极端艰苦的阶段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到1941年,由于日军的大“扫荡”,根据地面临严重物质困难,为减轻人民负担、坚持长期抗战,12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根据地实行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的“精兵简政”政策。在中共中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首先实行精兵简政,并先后进行3次精简,取得很大成效。随后,各根据地普遍实行了精兵简政。精兵简政政策的普遍实行,对于减少消费,增加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克服物质困难,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起了积极作用。部队的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战斗力有所提高,并使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自卫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得到加强,从而更加适合敌后游击战争的环境。

整风运动党中央为了统一全党思想,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领导全党进行了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即高级干部整风学习阶段,第二阶段为全党整风阶段,第三阶段为总结历史经验阶段。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反对教条主义,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统一、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作风。整风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认真严肃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犯错误的同志不着重追究个人责任,而着重分析其犯错误的环境和原因,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两个目的。整风的方法是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延安整风在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并进一步成熟起来。

标签: 延安整风运动

更多文章

  • 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整风运动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

  • 古代东宫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东宫

    所谓的“东宫”,最初是中国古代宫殿的指称,因其方位而得名。后来则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但是“太子东宫”,绝不仅仅是太子居住的宫殿名字而已。实际上它还是一种制度的别称,即“东宫制度”。那么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制度呢?东宫制度的

  • 近代中国“天乳运动”始末:禁止女子束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天乳运动

    若追溯中国古代,女子多用抹胸,并不刻意束缚。但到了民国初年,城市女学堂中率先掀起“平胸美”的热潮,女子束胸的力道顿时加剧,女学堂的学生甚至还发明了名曰“小半臂”的紧身背心。如李寓一在《近二十五年来中国南北各大都会之装饰》中所述:“近日妇女不

  • 夜郎古国的历史介绍 夜郎古国地理位置信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夜郎古国

    夜郎古国是汉代西南夷中较大的一个部族,或称南夷。地域大致是及贵州及湖南西部、广西北部一带。秦及汉初,夜郎已进入定居的农业社会。地多雨潦、少牲畜、无蚕桑,与巴、蜀、楚、南越均有经济联系。蜀地的枸酱等土产,常经夜郎运到南越。夜郎古国人文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属夜郎国治地,唐宋曾两次置夜郎县。这里是中国稻作、

  • 夜郎古国的消失真相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夜郎古国

    大家都知道“夜郎自大”的成语,后来考古发现,夜郎国的自大还是有点资本的。夜郎国的疆域究竟有多大?有专家分析,夜郎在建邑可乐时,已发展到鼎盛时期。夜郎王为了扩展地域,先后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多处建立城池。夜郎国曾是云贵高原上一个昌盛繁荣的少数民族王国,然而在公元前26年左右

  • 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的前因及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国共第一次合作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在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使得国内两党都从某些方面认识到了不足:二七惨案和国民党的革命需要。当然,这都是一方面,国共合作还需要一些添加剂比如:新三民主义(孙中山晚年联俄联共、扶助和依靠农工的思想体现)。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使得国共合作有了政治基

  • 二次北伐简介 二次北伐的背景 二次北伐经过 二次北伐结果意义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二次北伐

    二次北伐,指北伐战争的第二阶段。1928年,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发动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因国民政府自称这次战争是第一次北伐战争的继续,故称这次战争为“二次北伐”。1928年4月7日,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在击败军阀张宗昌后,奉系张作霖被迫撤回东北,途

  • 蜀汉的封爵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蜀汉

    向魏晋南北朝的五等爵制转化的重要时期,因此,学界对这一时期的爵制问题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不过,研究成果虽然丰硕,但也有令人感到遗憾之处,即以往的研究多将重点放在曹魏与孙吴的爵制问题上,而忽视了对蜀汉爵制的关注。就笔者所见,相关的研究成果仅有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学苑出版社1999)和沈刚《孙吴蜀汉

  • 明朝的封爵制度历史介绍 明朝封爵制度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

    封爵制度是中国古代君主授予贵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它是历代君主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而实行的一种封爵等级制度,对一个朝代的政权统治与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朝封爵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较为程序化、制度化与法制化的封爵制度,既有与历代封爵制度相同处,也有许多独特点,抓住其特点及成

  • 中国古代历代的封爵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封爵制度

    爵位虽然只是一种称号,但它却是社会地位高低和享受物质利益多少的标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商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封爵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嬗变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1.先秦时期商朝时期,封爵即分封诸侯,爵称同时也是官称。商王朝在王畿之外,设有侯、伯、甸等称号,分封给商王的子孙和亲族进行管理。这些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