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国是怎么吞灭“春秋小霸”郑国的?

韩国是怎么吞灭“春秋小霸”郑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230 更新时间:2024/1/31 7:21:47

韩国是战国时期最弱小的国家,国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韩国之所以能够跻身战国七雄行列,是因为它灭了郑国。韩灭郑国之战是战国初期非常重大的一次灭国兼并战争,经过多次连番进攻,韩国终于消灭了历史悠久且实力强大的郑国,导致国力迅速飙升,才成为了七雄中的一员。

曾经辉煌的郑国

郑国乃是春秋初期就受封建国的诸侯,历史比较悠久,统治着中原一带的肥沃土地,商贸物流发达,经济实力强大,与韩国接邻。

在春秋前期,郑国刚刚建国不久,刚巧赶上了周平东迁洛阳建立东周,郑国由于紧邻东周朝廷,自然帮了势单力孤的周天子很多忙,天子也很倚重郑国,形成了较为稳固的郑周同盟关系。在得到朝廷信任和依赖后,郑国国君郑庄公不断越权,动用天子军队四处扩张,替自己的郑国扩张地盘,一时间郑国崛起,被后世称作“小霸”,逐渐,周天子不满,开始削减郑庄公权势,免去了庄公在朝廷的重要公职,两者关系交恶。

周桓王做了天子以后,对郑国的不满情绪越积越大,郑庄公也不甘示弱,先后两次派兵把周天子的小麦给强行收割了。于是,东周与郑国的矛盾公开化了,年轻气盛的周天子终于忍不住了,要动手了,况且当时的天子还是有些实力的,不像战国时期那么衰弱。

公元前八世纪初,年轻的周桓王动手了,亲自统领天子御林军及蔡国、陈国、卫国、虢国,组成五国联军讨伐郑国,联军与郑军在繻葛开战了。但是,想不到的是,天子统领的五国联军竟然惨败,连周天子本人都被郑国大将射中一箭,从此,天子是神的谎言被戳破了,周天子被拉下了神坛,成为了凡人,东周不可避免的继续衰落了,郑国也发展到了巅峰。

韩国灭郑费尽心机

韩国自从独立建国后,一直是三晋中实力最弱小的,四面都是强国,如果不能发愤图强、开拓疆土的话,迟早都要灭亡,正是考虑到这一点,韩国有着极为强烈的扩张欲望,而郑国是最合适的目标,因为郑国是当时周边诸侯中,韩国唯一有把握能够打赢的。

战国时期的郑国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但也还是一个中等水平的诸侯国家,关键是地处中原地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商贸非常发达,军事上也有十几万兵力,对外进攻不容易,防守外敌入侵还是可以的。韩国为了灭掉郑国,早早就把都城迁到新郑附近磨刀霍霍,等待突袭时机。

为了突袭成功,韩国几代国君都与郑国建立起了友好关系。每当韩国与魏、赵一起出兵攻打齐国、宋国,都曾借道郑国,战胜后的战利品,也都会分与郑国一部分,但是郑人对韩人的提防态度并没有多少改变,韩国灭亡郑国,也只是一个计划而已。

时机等不来就要自己去创造,公元前375年韩国号召赵侯、魏侯到山西上党一个叫屯留的小城会盟,出人意料的是,韩侯还叫上了郑康公。郑康公大喜,觉得三晋能看得起自己,自己面子很足,便不顾大臣劝谏,率领2万精兵离开老巢会盟去了。

屯留小城到处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热闹欢快的氛围,人人换上新衣,小孩则联群结队,大批车马进进出出,热闹非凡。在来年开春的结盟庆典开始前,各种小型活动层出不穷,欢乐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

会盟仍在进行,韩军精锐15万人集结完毕,邻国出发了,偷袭郑国首都新郑。当时新郑军队还有守军近10万人,而且城高池深,守个几年也没问题,所以一开始郑国并不惊慌。但是,韩国利用奸细,在新郑城内放起了大火,最终里应外合,在郑康公还没来得及回师救援的情况下,攻进了新郑,灭掉了郑国。

会场中的魏国、赵国、郑国,还被蒙在鼓里,等一切尘埃落定,这个消息就传到了这三位的耳朵里。其实,赵烈侯魏武侯如果联合是可以让韩国吐出已经吞下去的郑国的,但是,魏侯考虑到,当时的领土被韩国分成两半,一旦翻脸,魏国霸业受挫。而赵侯,从保持三晋同盟出发,也只能默认结果。

最可悲的人是郑康公,自己还在开开心心的开会,才几天过去,自己的国家就没了,但是,三大国都没意见,自己又处在上党,上天无门,入地无缝。最后韩国国君,将郑康公囚禁起来,此后郑康公就跟在人间蒸发了一样,谁也不知道被韩国囚禁在哪。而且韩国为表韩郑一家,把都城直接迁移到新郑,并且对原来郑国的贵族大加安抚,很快郑国就被韩国完全消化,成为韩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标签: 韩国

更多文章

  • 五国相王是哪五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五国相王

    五国相王,指的是中国战国时期中叶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周朝天子权威的彻底消失。战国早期,各国之中仅有楚国、越国及后来的魏国称王。前334年,魏惠王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霸业丧失,为求遏止秦国扩张,在惠施的谋划下,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往徐州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

  • 重九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重九起义

    重九起义是1911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滇军将领蔡锷、唐继尧在武昌起义胜利后,在昆明举行的武装起义。起义部队在讲武堂师生作内应的情况下,从北校场发起攻城。蔡锷等部从东南进攻,经过一夜战斗,于次日晨完全占领全城,活捉总督李经羲,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起义成功后即成立云南都督府,宣布云南独

  • 重九起义过程简介 重九起义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重九起义

    武昌起义成功后,云南革命派积极响应。早在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会员中的云南留日学生成立了云南支部,推吕志伊为负责人,并派人回云南进行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前,云南的革命党人通过讲武堂中的同盟会员发展革命力量。有史料记载,起义前夜在新军中担任重要职务的有:第37协统领蔡锷、第74标第一营管带唐

  • 北宋灭亡后金朝为什么不继续南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

    靖康之耻可以说是汉族人民数千年以来,第一次遇到的最大耻辱,金国攻破北宋都城开封以后,随即带着北宋皇帝还有后宫宫女嫔妃以及大量金银财宝北上享受生活了。那么,当时的金国统治者为什么没有继续派兵南下进攻,夺取中原全境呢?伴随着强大的农牧帝国的建立,他们的军事实力也在增强,他们将自身的军事优势与中原先进技术

  • 北宋灭亡后金国扶植的傀儡政权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宋

    北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北宋都城,随后俘虏徽钦二帝及宗室、百官北上。他们撤退之后,先后扶植了两个傀儡政权,分别是伪楚和伪齐。伪楚伪楚又称张楚,并不是“张大楚国”的意思,而是因为伪楚皇帝姓张,名邦昌。张邦昌曾经是北宋的太宰兼门下侍郎,受到宋徽宗的宠信。宋

  • 北宋人口发展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宋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一个朝代,但经济上却有较大发展,南方生产繁盛,农业、手工业以及科学技术都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宋代普遍实行了淤田的耕种方式,既用浑浊的河水灌溉河边的田土,完成了南方的水稻土的开发,使亩产增加,粮食生产的发达,就成为了大量人口出现的物质基础。全国记录在籍人口达一亿以上

  • 朋党之争对北宋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朋党之争

    “朋党”之争并不是始于北宋,但当时北宋的“朋党之祸”尤为严重。这其实也是北宋“文人治国”政治形式的弊端之一。到了宋仁宗时期,以大官僚集团为基础所形成的“朋党”之争日趋激烈。“朋党”

  • 北宋监察制度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

    宋代的监察机关在中央有御史台、谏院,后增设纠察、在京刑狱司、监司、通判,加强对司法的监察。宋代的中央监察制度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块,即御史制度、谆官制度和封驳制度,还有尚书左右司和东西上阁门也有部分监察职能。宋代中央监察制度比起前代有几个明显的不同,就是中央监察官的选任者由皇帝取代了宰相、监察官的权力较

  • 北宋审判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宋

    大理寺是宋朝中央最高审判机构,在其诸多职能中,司法审判是主要职能。为保证大理寺审判的公平与公正,避免徇私枉法和冤假错案,宋朝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大理寺审判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大理寺有效、正确地行使审判权提供了制度保障,对维护宋朝法律有序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行鞫谳分司制度在狱案审判中,宋统治者将审(

  • 北宋司法机构的职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

    宋朝在中国封建发展史上,是一个私有制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科学文化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内外矛盾突出,社会关系激剧变化的朝代。宋朝既是我国封建统治十分重视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法制成就的高峰。宋代司法机构有中央司法机构和地方司法机构之分。中央司法机构包括刑部、大理寺、审